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褪去外衣的历史(中国古代人文谜团钩沉)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国历史上发生过很多有趣且令人费解的事,这些事就像谜一样一直缠绕着我们。

历史纵有千万种版本,但是作为过去存在的历史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识多才能智广、足智方能多谋,读史使人聪慧,更使人睿智。

内容推荐

历史就是我们人类走过的日子。人类走过几千年,祖辈们为我们留下了什么?是战乱,使人们流离失所,但也促进了民族的融合;是文化,使人们摆脱无知,但也会禁锢人类的前行;是宗教,使人们拥有向心力,但也使人类的双眼失明;是科技,使人们更加完美,但也使人类更加贪婪。我们的未来不可知,但是,人类的历史是可以回味的,我们可以从中看到这个世界的轮回。

目录

读史使人明智(代序)

一、中华人文之根

 ◎“北京猿人”与“非洲夏娃”有什么关系

 ◎“北京猿人”化石成为跨世纪的迷案

 ◎盘古神话的来历之争

 ◎龙——炎黄子孙的“图腾”

 ◎“甲骨文”的谜中之谜

 ◎神奇的三星堆文化是谁创造的

 ◎遍布疑谜的《易经》

 ◎《山海经》是本什么书

 ◎“二十八宿”的名称出处

 ◎“问鼎”的“鼎”今在何方

 ◎“石鼓”的秘密何时能揭开

 ◎《黄帝内经》为何被奉为中医经典

 ◎经石峪大字的作者是谁

 ◎唐太宗陪葬品《兰亭集序》新说

 ◎现己失传的“六博棋”

 ◎国际象棋与中国象棋有无关联

 ◎“杏花村”在今何处

 ◎借美人以喻君子的《无题》

 ◎一面铜镜为何被称作“多谜之镜”

 ◎《红楼梦》的作者到底是谁

 ◎故宫房间为何是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

 ◎故宫三大殿为何不种树

 ◎冷宫到底在哪

 ◎编修《四库全书》的功与过

二、皇权下的血雨腥风

 ◎黄帝是传说中的人物吗

 ◎尧舜是“禅让”还是“篡位”

 ◎纣王因沉溺酒色而亡国吗

 ◎越王勾践到底有没有卧薪尝胆

 ◎汉灵帝疯狂“卖官”赚大钱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白痴”皇帝

 ◎“和尚皇帝”梁武帝为何饿死于僧寺

 ◎政治上的懦夫,文化上的巨人

 ◎北魏建国皇帝为何精神分裂

 ◎嗜酒如命,嗜杀成性的北齐皇帝——高洋

 ◎李世民“灰色的一面”

 ◎“玄武门之变”是胜利者书写的

 ◎宠信伶人,却命丧伶人的皇帝

 ◎因玩乐断送江山的王衍

 ◎宋太祖为何会暴死

 ◎朱元璋是帅哥还是丑男

 ◎明建文帝生死之谜

 ◎顺治为红颜遁人空门吗

 ◎康熙以“摔跤之戏”制服满洲第一勇士

 ◎雍正的即位是否合法

 ◎扑朔迷离的雍正死因

 ◎调包换太子——乾隆身世的传说

 ◎乾隆为何“钟情”于孔府

 ◎同治死于天花还是梅毒

 ◎现代技术探秘光绪的死因

三、宫闱谜事浮世说

 ◎谁负责管理帝王嫔妃的床帏之事

 ◎让男人怦然心动的“五大艳后”

 ◎累死在后妃身上的荒淫皇帝

 ◎男人宠爱男色为何叫“断袖”

 ◎“母强子立”与“子贵母死”

 ◎孝文帝的爱情悲剧

 ◎胡太后的三宗罪

 ◎同侍父子两代帝王的女人

 ◎与杨贵妃争风吃醋的梅妃真有吗

 ◎杨贵妃为什么做不了皇后

 ◎杨贵妃最后归宿之谜

 ◎身陷宫闱的诗人王维

 ◎因色丧命失国的金海陵王

 ◎明朝选皇后要过哪七关

 ◎清帝如何决定哪个妃子侍寝

 ◎辅佐三个皇帝的孝庄

 ◎谁的陵墓里葬的后妃最多

 ◎历史上是否真的有香妃其人

 ◎太监——封建帝制的畸型产物

 ◎中国的外国籍太监

四、一壶浊酒数风流

 ◎孔子生前与死后两种待遇

 ◎孔子墓为何叫“孔林”

 ◎老子出关去哪了呢

 ◎神医扁鹊墓地知多少

 ◎徐福东渡,去向何方

 ◎倒在部属刀下的吴广

 ◎张良的归宿如何

 ◎华佗用医术诈取官职以致被杀

 ◎曹操为何一生不敢称帝

 ◎诸葛亮一生中的重大失误

 ◎文人无行的魏晋名士

 ◎唐玄宗李隆基为何被称为“梨园领袖”

 ◎李白“斗酒之量”的数据换算

 ◎大儒朱熹也曾风流

 ◎骆宾王亡命何方

 ◎苏轼如何因诗得祸

 ◎秦桧为何能南归

 ◎吕洞宾墓中的女尸

 ◎李白成的生死之谜

 ◎朱三太子身存何处

 ◎和坤是怎么死的

 ◎李莲英病死还是他杀

 ◎古代四大美男都是怎么死的

 ◎最富传奇色彩的十大状元

 ◎窃国大盗如何魂归西天

五、历代美女谁评说

 ◎“红颜祸水”是指哪位绝色美人

 ◎西施,第一位“色情间谍”

 ◎孟姜女其人真相

 ◎生育了四位皇帝两位皇后的传奇女性

 ◎“昭君出塞”留给后世的谜团

 ◎小乔何幸嫁周郎

 ◎名妓李师师的晚境如何

 ◎唐伯虎究竟点没点过秋香

 ◎李清照是否再嫁

 ◎名妓陈圆圆魂归何处

 ◎为什么古代仕女都是单眼皮

 ◎古代女子的“发型”设计

 ◎唐代妇女的化妆技巧

 ◎杨贵妃如何掩饰身体的瑕疵

六、风土人情,往事如歌

 ◎酒自何时造

 ◎中国古人如何照明

 ◎中国古人如何取暖

 ◎中国古人如何取水

 ◎中国古人如何加工粮食

 ◎从席地起居到新生活习俗

 ◎起源于中国的“于栏式建筑”

 ◎进食工具从“餐叉”到箸

 ◎铜镜起源的传说

 ◎古代的夜壶为何被称为“虎子”

 ◎起源于中国的养蚕技术

 ◎古人的荷包是指钱袋吗。

 ◎战国时期就有最早的“冰箱”

 ◎度量衡起源于何时

 ◎算盘究竟兴于何时

 ◎能使人死而复生的针灸术

 ◎中国古代的“健身操”

 ◎唐代皇帝对“打马球”的痴迷

 ◎众说纷纭的火炮起源

 ◎存在分歧的火箭起源之谜

 ◎现代仍无法复制的“木牛”“流马”

 ◎古人为何要按身份乘车

 ◎最古老的“计程车”

 ◎中国古代的“高速公路”

 ◎中国古代的“立交桥”

 ◎轮船是中国人发明的吗

 ◎元明清的“红灯区”——从勾栏胡同到“八大胡同”

 ◎乾隆皇帝大年夜都吃啥

 ◎皇帝结婚要给老丈人多少彩礼

七、文明与愚昧的碰撞

 ◎中国古代是如何“算命”、的

 ◎“巫术”的力量被神秘化

 ◎为何不与“黄花闺女”圆房

 ◎新婚三日无大小

 ◎纳妾——古代的一夫多妻制

 ◎男人“坐月子”

 ◎男女交往真的授受不亲

 ◎“焚书坑儒”让秦始皇背上千古骂名

 ◎唐代有“非洲黑奴”吗

 ◎南宋的“计划生育”之谜

 ◎“鬼婚”——阴间的“配偶”

 ◎“三寸金莲”与缠足之风

 ◎花样繁多的“避讳”

 ◎过去人们如何拿“名片”说事

 ◎为什么骂人时一般说“不要脸”

 ◎为什么阿谀奉承也叫做“拍马屁”

 ◎“敲竹杠”的由来

 ◎“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

 ◎被神化了的“万岁”

 ◎“难得糊涂”是什么意思

 ◎手的第二个指头为什么叫“食指”

 ◎三教九流都指的什么

 ◎谁是“少林武术”鼻祖

 ◎能进出皇宫的“三婆”

 ◎老北京城的“东富西贵”

 ◎惨无人道的酷刑

 ◎用人头盖骨做杯碗及夜壶的风俗

 ◎令人发指的“剖腹观胎”

八、帝王的“风水宝地"新考证

 ◎秦始皇陵是否真的完整无缺

 ◎兵马俑的主人不是秦始皇

 ◎“兵马俑”另外六个未解之谜

 ◎秦始皇地宫为什么没有皇后陵

 ◎传国玉玺千年沉浮录

 ◎希冀长生不老的“金缕玉衣”

 ◎马王堆古尸为何千年不腐

 ◎虞姬死后到底葬在哪里

 ◎刘备墓在何处

 ◎“七十二疑冢”何处可疑

 ◎乾陵恪尽职守地保护着主人的遗体

 ◎留给后人评说的“无字碑”

 ◎元代皇帝为何没有陵墓

九、七嘴八舌话史事

 ◎丑女人如何推销自己

 ◎“越王勾践剑”的下落

 ◎铜奔马——汉代的“天马”

 ◎南越王的丰富宝藏在何处

 ◎“狸猫换太子”是真是假

 ◎何处是真的赤壁古战场

 ◎诸葛亮的“八阵图”今何在

 ◎“一捧雪”宝杯在何处

 ◎张献忠藏宝在哪里

 ◎康熙为何三十年不葬祖母

 ◎曹雪芹墓碑的真伪

 ◎用太监拉火车

 ◎宫廷里跪着开车的司机

试读章节

◎“北京猿人”与“非洲夏娃”有什么关系

人类的起源问题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令人最感兴趣的问题之一。在世界各民族中都流传着许多优美的神话传说。

《圣经》中说,人类的老祖宗是上帝创造的亚当和夏娃。而在印地安的霍比族则流传着全世界的人最初是同一肤色的说法。据说神灵降临地球,他对人类说,我要把你们送到四个方向,并逐渐使你们的皮肤变成四种颜色。于是就有了东方的红色人种即印地安人,成为土地的守护者;南方的黄色人种,成为风的守护者;西方的黑色人种,成为水的守护者;北方的白色人种,成为火的守护者。

神话传说毕竟只是一种传说,但是关于人类起源的问题在世界各民族中一直都争论不休,19世纪达尔文进化论的出现,对人类起源问题提出了新说法。达尔文认为人是由猴子变来的;他还认为自然界的发展是从无机物到有机物,经过不断的进化才出现了植物、动物和人类。1856年,在德国尼安德特发现了一具距今10万年的人类头骨化石,接着,在非洲发现更古老的类人的头骨化石。于是,古人类学家描绘了关于人类起源的一种图景:人类起源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南方古猿阶段,距今300万年~440万年前;第二阶段是能人阶段,距今160万年~250万年前;第三阶段是直立人阶段,大约从160万年~180万年前持续到20万年前;第四阶段是智人阶段,晚期智人形态已经达到现代人水平。由于目前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类人化石仅发现于非洲大陆,在其他大陆没有发现,一些科学家就认为非洲是人类共同的发源地。

那么中国人是怎么起源的呢?中国神话传说中盘古开天地的说法每一个中国人都不陌生,而女娲“捏土造人”的神话传说也经久不衰。尽管女娲造人的传说如此优美,但今天的人们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大多数人相信人是从猿变来的,具体到中国人起源问题,目前存在两种看法的争论,一种是“北京猿人说”,一种是“非洲夏娃说”。

北京猿人简称“北京人”,化石于1929年出土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的山洞中,加上以后发掘的,共出头盖骨6个,面骨6块,下颚骨15块,牙齿157颗,头骨碎片12块,肱骨3段,肢骨7段,胫骨1段,锁骨1根,经古人类学家的研究,它们分属于40个个体。研究周口店遗址地层,发现北京猿人最早生活于距今70万年,最晚生活于距今23万年前。

长期以来,在中国发现的各期人类化石,如云南元谋猿人和陕西蓝田猿人化石与北京猿人化石具有相似特点:颜面部比较扁平,鼻梁不高,眼眶呈长方形,都有铲形门齿。因此,很多学者力主中国人起源于中国境内的同一个人种,并以“北京猿人”名之。

1987年,美国加州大学遗传学家坎恩等人通过研究来自非洲、欧洲、亚洲、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地148位妇女身上的线粒体DNA,发现各大洲人种中以非洲人变异最多,从而证明非洲人历史在各大陆为最长,计算发现现代非洲人历史达20万年。而欧亚大陆现代人历史只有13万年,由此断定现代人类起源于同一个非洲祖先,他们称其为“非洲夏娃”。

1999年,大约20位中国遗传学家通过研究中国28个人类群体的DNA的Y染色体上的遗传标记,认为中国人起源于非洲。认为大约6万年前,一部分非洲人从亚洲东南部往北迁移到中国,成为中国人的祖先。

但是一些考古发现却让人越来越迷惑不解:比如,在中国云南富源县三叠纪岩石上面发现了4个人的脚印,据考证这些岩石已有2.35亿年的历史。如果按照“非洲夏娃说”,13万年前非洲人才来到中国,2.35亿年前怎么会有人的脚印呢?按照“北京猿人说”,70万年前才有人类。另外像云南元谋和陕西蓝田发现的猿人化石至今也超不过200万年。在世界各地,像富源脚印这类令人吃惊的发现也为数不少。

目前一些大胆的科学家已经提出史前文明和史前文化的概念,认为本次人类文明之前在地球上还存在过其他人类文明,尽管听起来像天方夜谭,但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考古发现的深入,人类早晚有一天能够得到自身起源的正确答案。

◎“北京猿人”化石成为跨世纪的迷案

1929年12月2日下午,在北京周口店附近进行挖掘的工作人员忽然激动起来,一个完整的猿人头盖骨化石出现在工作人员的面前。这就是我们的祖先吗?那粗壮的眉骨,高突的颧骨,前伸的吻部,轮廓不甚明显的下颏,都和我们人类有很大的差别,但这确实是我们的祖先;因此,“北京猿人”化石成了中国的国宝。直到1937年,中国的考古学者在周口店地区又先后发现了代表40多块人骨化石,其中有6具较完整的头盖骨、15具下颚骨、157枚牙齿以及部分肢骨残物和7万余件石器。这里所发现的人类化石的特点是颅盖低平,前额后倾,头骨最宽处位置偏低,眶上圆枕两侧端稍向后弯曲,眶上圆枕与额鳞之间出现明显的宽沟。头骨有矢状脊,鼻骨较宽,属阔鼻型并接近特阔鼻型,颧骨很高,颧面前突且较垂直。吻部略向前突出而没有下颏,下颌骨具有下颌圆枕。牙齿粗壮,门齿呈铲形。平均脑容量约1075毫升,显然比蓝田直立人进步一些,但仍属直立人范畴,并被命名为北京直立人。

北京直立人的肢骨部分呈现与头骨不完全相应的特性,上肢骨短于下肢骨,肱骨除骨壁较厚、髓腔较小外,已与现代人相似,锁骨和月骨也与现代人相近。股骨也接近于现代人,有股骨脊。但股骨干上半内侧缘显著隆起,这一特点和黑猩猩相似;股骨干最向前弯的部位在中部以下最细处,也和现代类人猿的相近。根据肢骨计算身长的方法,推知男性平均身高1.62米,女性1.52米,比现代中国人稍矮。

北京人居住的洞穴中有许多用火的痕迹,包括成堆的灰烬,烧过的骨头、石块和土块等。灰烬堆中还有烧过的朴树子和紫荆木炭块。这说明北京人已会控制用火。不过北京人的生活还是十分艰苦的,据对40多个个体的年龄分析,大约有三分之一不到14岁,其余的年龄也不是很大。

可以说北京猿人化石不仅是中国人的财富,也是全人类的财富,然而,它的下落至今仍是一个谜……

1937年7月,日本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噩运降临中国,也同样威胁到了“北京猿人”化石。日本人对北京猿人化石一直垂涎欲滴,但因其未进行投资,无缘进入参观研究之列。为了预防北京猿人化石落人日本人之手,珍珠港事件前夕,在瑞典人类学家魏敦瑞的提议下,中国政府同意把北京猿人化石运到美国暂时保存。1941年11月20日下午,协和医院负责文物库房管理的技师胡承志得到指示将化石秘密装箱。北京猿人的4件头盖骨、10余件下颌骨、10余件面骨、100余件牙齿及少量肢骨等化石,全部装进了大木箱贴上了封条,运到美国大使馆,准备随美国海军陆战队运往美国。当北京猿人化石“旅行”到秦皇岛时,日本挑起了珍珠港事件。装运北京猿人化石的美国海军陆战队也受到日本人的跟踪,匆忙之中撞上了暗礁,不久沉没。一支直接受命于日本天皇指挥的特种部队很快找到了美国海军陆战队存放北京猿人化石的码头,但当箱子打开时,所有在场的人都惊呆了,箱子里面竟是空的,北京猿人化石不翼而飞了!

P3-5

序言

读史使人明智

历史就是我们人类走过的日子。历史是我们的祖先在经历了艰辛与辉煌、挫折与成就之后,用自身的血泪、自身的思想写就的,是与我们的血脉紧密相连的。

人类对于历史中智慧的渴求恒古如斯。300万年前,非洲大陆的崇山峻岭间,一个类人猿直立行走,到四五千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创造了甲骨文;用以记录春种冬藏、男欢女爱和部族战争,这就是一条漫长悠远、光怪陆离、耐人寻味的历史探究之路。

人类走过几千年,祖辈们为我们留下了什么?是战乱,使人们流离失所,但也促进了民族的融合;是文化,使人们摆脱无知,但也会禁锢人类的前行;是宗教,使人们拥有向心力,但也使人类的双眼失明;是科技,使人们更加完美,但也使人类更加贪婪。我们的未来不可知,但是,人类的历史是可以回味的,我们可以从中看到这个世界的轮回。

中国历史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胜利者来书写的,真正敢于在正史中秉笔直书的朝代在我国历史上并不多见。但是一些由文人士子们书写的野史,以及一些事件中的人物所留下的文章或书信等,都为我们了解真实的历史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中国历史上令人费解的事件就像谜一样缠绕着我们。其实,有些历史的真相也许并不那么复杂,它只是因为某些人在压力之下,在盛怒之下,在忽然而来的心血来潮下发生的,甚至有时仅仅是一场意外,便改变或创造了历史。探索这些问题不仅是为了满足人们与生俱来的好奇心,更是为了澄清历史大案,拔开历史的迷雾,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使我们更清晰地看到历史演进的轨迹,为后世提供科学客观的历史依据。

当今的人们对许多历史现象的了解既浅薄又浮于表象,而研究和解释这些历史现象,就只能依靠今日所能见到的部分文献和有限的资料,有些历史现象甚至完全不能做出解释,只能根据当时人们所处的环境,以及人物当时的心理发展来进行推测,由于没有足够的理论依据,这些只能依靠推测来解释的历史现象就成为若干个“未解之谜”。

唐皇李世民说过“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历史纵有千万种版本,但是作为过去存在的历史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识多才能智广、足智方能多谋,读史使人聪慧,更使人睿智。从真正的历史中摄取智慧,关注那些叱咤风云的豪杰、聪颖灵秀的文士,还是善使权谋,“尖”佞邪恶之徒,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深对历史的了解,体会蕴藏其中的奥秘。

历史是世界的昨天,而今天是过去的延续,我们不能不知道这个世界曾经发生的事,如同我们不能不向往人类的未来。

历史更替,世事归真,亦归正。历史过程不是单纯的事件过程,而有其思想的内涵。

我们所索求的正是这个内在的思想和逻辑。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褪去外衣的历史(中国古代人文谜团钩沉)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相天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言实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503007
开本 16开
页数 33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70
出版时间 2010-01-01
首版时间 2010-01-01
印刷时间 2010-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50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20.9
丛书名
印张 2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69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4:1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