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野外生存旅行中,常常会遇到一些意外:酒精(乙醇)中毒、杀虫剂中毒、一氧化碳中毒、蛇毒中毒、淹溺、食物中毒、急病发作……该如何应对这些突发的事故呢?让《愉快的旅程:野外生存宝典》来告诉你怎样实施急救、怎样处理中毒事件、怎样处理一些急病或者伤口……
图书 | 愉快的旅程--野外生存宝典 |
内容 | 编辑推荐 在野外生存旅行中,常常会遇到一些意外:酒精(乙醇)中毒、杀虫剂中毒、一氧化碳中毒、蛇毒中毒、淹溺、食物中毒、急病发作……该如何应对这些突发的事故呢?让《愉快的旅程:野外生存宝典》来告诉你怎样实施急救、怎样处理中毒事件、怎样处理一些急病或者伤口…… 内容推荐 《愉快的旅程:野外生存宝典》内容包括:酒精(乙醇)中毒急救、杀虫剂中毒急救、一氧化碳中毒急救、蛇毒中毒急救、毒蕈(蘑菇)中毒急救、食物中毒急救、其他常见中毒急救要点、中毒的急救技巧集萃、中暑急救、冻僵急救、淹溺急救、骨折急救、热力伤(烧伤)急救、电击伤急救、高原病急救、晕动病急救、原发性缺水急救、浅表切割伤急救、挫伤及小刺伤急救等等。 目录 第1章 常见中毒与急救 1、酒精(乙醇)中毒急救 2、杀虫剂中毒急救 3.一氧化碳中毒急救 4、蛇毒中毒急救 5、毒蕈(蘑菇)中毒急救 6、食物中毒急救 7、其他常见中毒急救要点 8、中毒的急救技巧集萃 第2章 常见野外伤病急救 1、中暑急救 2、冻僵急救 3、淹溺急救 4、骨折急救 5、热力伤(烧伤)急救 6、电击伤急救 7、高原病急救 8、晕动病急救 9、原发性缺水急救 10、浅表切割伤急救 11、挫伤及小刺伤急救 12、外伤急救五项技术 13、严重外伤急救初步处理方法 14、现场心肺复苏技术 第3章 动物昆虫咬蜇伤急救 1、兽咬伤急救 2、蜂蜇伤急救 3、蝎子蜈蚣蜇伤急救 4、毛虫蜇伤急救 第4章 其他事项 1、野外活动常备药品 2、不能生吃的常见食物 3、常见症状识别与判断 第5章 常用图谱 1、常见危险地理图谱 2、常见有毒有害植物图谱 3、常见危险动物图谱 4、部分可食用野生植物图谱 试读章节 一、野外活动常备药品 参加长达数天甚至更长时间的野外活动,如旅游等,如果无医生随队,则应随身携带必要的药品,以备不时之需。 原则上,患有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疾病、严重内分泌疾病等容易被复杂自然环境诱发恶化的疾病的患者,不宜进入高海拔、极寒或高热(或昼夜温差变化大)地区及戈壁、荒漠地区。 患有疾病的野外活动者,应当根据日程计划,准备足量的针对自身已有疾病的药品。 除上述情况外,—般人应当备有以下基本药品: 感冒药:选用疗效好、易保存的品种,最好选用副作用(如很多感冒药会引起瞌睡而导致活动能力下降)轻的品种。 外伤药:最常用者为创可贴(可用于浅表微小创伤)、云南白药,等等。 跌打药:可选择正红花油、正骨水、消肿止痛贴,等等。 抗过敏药:口服抗过敏药有扑尔敏、赛庚啶、氯雷他定(开瑞坦)等等,注意一些口服抗过敏药有引起情绪低落、瞌睡的作用。 防虫药:防蚊虫叮咬的药品或护理用品,如花露水等。 止痛药:可在药店购买非处方型的止痛药。 维生素:某些地方或种类的野外活动,可准备一定量的维生素,如维生素C(难以食用到新鲜瓜果蔬菜的地区尤其重要)、维生素A(对于保护和维持视力比较重要)等。 蛇药:如已知需进入的地区毒蛇较多,可准备一些蛇药,最好是当地蛇药(较著名的有南通蛇药、上海蛇药、广东蛇药);蛇药还可对付蜈蚣咬伤、黄蜂蜇伤等。 以上各种药品,并不一定每次去野外时都要齐备,出于减轻装备的目的,应当根据目的地、活动性质、活动日程、参与人数等酌情选用或加减。如参与人数较多、目的地较远、活动时间较长、野外环境复杂,宜尽可能准备较多而齐全的药品。组织者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安排,将具体的采购和携带药品的任务分配到多人身上。参与活动者如有具备执业资格和能力的医生,则可酌情携带预计有可能用到的处方药品。 二、不能生吃的常见食物 在野外活动时,主要食物是随身携带的干粮和就地取材的新鲜蔬菜瓜果。很多蔬菜瓜果既可熟吃也可生吃,但有些却只能熟吃,否则容易中毒。下面介绍常见的几种不能生吃的食物。 青番茄:青番茄中含有生物碱(龙葵碱),这种成分会导致中毒。龙葵碱有类似皂苷的作用,能溶解血细胞,对胃肠道黏膜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对呼吸中枢有麻痹作用,并能引起脑水肿。中毒后可出现头痛、腹痛、呕吐、腹泻、瞳孔扩大、心跳先快后慢、精神错乱、昏迷等症状,检查时血象可能升高。食入过多而未及时就诊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四季豆:又称豆角、芸豆。未炒熟的四季豆中含有皂苷,皂苷的毒性主要是对局部有强烈刺激作用,并能抑制呼吸、损害心脏、造成溶血。人食用未炒熟的四季豆后易中毒,中毒症状类似于青番茄的龙葵碱引起的症状。生四季豆中还有叫做凝集素的毒性物质。 鲜金针菜:又称黄花菜。鲜金针菜中含有有毒成分秋水仙碱。秋水仙碱是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的特效药物,也可以治疗肿瘤、白血病、血清病等,但是它的毒副作用非常大,可引起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短暂性腹痛和腹泻等消化道症状,长期用药还可引起肌无力、脱发、心悸、急性肌病、粒细胞或血小板减少、骨髓抑制或再生障碍性贫血、女性痛经或闭经、孕妇怀畸胎、男性精子减少或消失、横纹肌溶解、慢性肌病及神经病变等。大剂量或误服过量可引起口腔、咽喉、胃部烧灼感,吞咽梗阻感以及恶心、呕吐、肠绞痛、水样腹泻或血性腹泻、血尿、少尿、发热、皮疹、严重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脱水、感染、休克、白细胞减少或增多、抽搐、疖痈、上行性麻痹、广泛血管损伤和肝肾功能衰竭。死亡主要是由于呼吸抑制、心源性休克或骨髓抑制。有报道超过7毫克秋水仙碱可致死。 鲜木耳:鲜木耳中含有一种光感物质(卟啉性物质),人食用后会随血液循环分布到人体表皮细胞中,受太阳照射后,会引发日光性皮炎(蔬菜日光性皮炎)。这种有毒光感物质还易于被咽喉黏膜吸收,导致咽喉水肿。中毒后可出现脸部水肿、手足水疱、面颈部鲜红色丘疹、鼻涕眼泪分泌增多、呼吸急促等表现。 鲜蚕豆:有些人由于遗传因素,体内先天性缺乏一种叫做葡萄糖六磷酸脱氢酶(G6PD)的酶。这类人食用鲜蚕豆后可发生急性溶血性贫血,叫做“蚕豆病”。主要症状是全身乏力、贫血、黄疸、肝肿大、呕吐、腹痛、发热等,严重者可抽搐、休克、昏迷,偶可致死。有家族史者必须注意。 鲜咸菜:新鲜蔬菜都含有一定量的无毒的硝酸盐,在盐腌过程中,它会还原成有毒的亚硝酸盐。一般情况下,盐腌4小时后亚硝酸盐开始明显增加,14~20天达到高峰,此后又逐渐下降。因此,要么吃4小时内的暴腌咸菜。否则宜吃腌30天以上的。食用含亚硝酸盐较多的鲜成菜可引起“肠源性紫绀”,亚硝酸盐还会与食品中的仲胺结合形成致癌的亚硝胺。 鲜海蜇:新鲜海蜇的刺丝囊内含有毒液,毒素由多种多肽物质组成(捕捞海蜇或在海上游泳的人,接触海蜇的触手会被触伤,引致红、肿、痛、热)。只有经过食盐加明矾盐(俗称三矾)清洗两次,使鲜海蜇脱水两次,才能让毒素随水排尽。加工后的海蜇呈浅红或浅黄色,厚薄均匀且有韧性,用力挤也挤不出水,这种海蜇方可食用。人们到海蜇产地旅游,会遇到兜售不经处理或只经1~2次盐渍处理的海蜇,需谨慎。 生鸡蛋或半生鸡蛋:鸡蛋易被沙门氏菌污染。沙门氏菌不但可污染蛋壳,也可穿过蛋壳污染鸡蛋内部。法国1996年至2005年5847例集体中毒案例中,有64%是由沙门菌引起,而由沙门菌引起的中毒案例中,有59%是由吃生的或半生的鸡蛋引起。伤寒沙门菌导致伤寒、副伤寒;非伤寒沙门菌引起的感染则有多种表现,分为胃肠炎型、类伤寒型、败血症型、局部化脓感染型。P78-82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愉快的旅程--野外生存宝典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戴九龙//武倩//高蕾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2453418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4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26 |
出版时间 | 2009-09-01 |
首版时间 | 2009-09-01 |
印刷时间 | 2009-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12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895 |
丛书名 | |
印张 | 9.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183 |
宽 | 115 |
高 | 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