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普·佩迪特是政治理论方面的代表人物,同时也是一般哲学方面的一个重要声音。他具有令人惊叹的广阔的研究视野,在本书中,他将这一范围扩展至更远。本书不仅仅是一篇导言,它还为我们提供了一幅条理清晰且论证严密的知识图景,其中涵盖了霍布斯广博的哲学领域中的大多数基本要素。读者最应当感谢佩迪特的,是他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将霍布斯的哲学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而一览无遗的感觉。这样一部内容清晰且充满趣味的著作,将帮助学生们认真地思考霍布斯,也将激发学者们对于霍布斯的不断反思。
图书 | 语词的创造(霍布斯论语言心智与政治)/社会思想译丛 |
内容 | 编辑推荐 菲利普·佩迪特是政治理论方面的代表人物,同时也是一般哲学方面的一个重要声音。他具有令人惊叹的广阔的研究视野,在本书中,他将这一范围扩展至更远。本书不仅仅是一篇导言,它还为我们提供了一幅条理清晰且论证严密的知识图景,其中涵盖了霍布斯广博的哲学领域中的大多数基本要素。读者最应当感谢佩迪特的,是他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将霍布斯的哲学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而一览无遗的感觉。这样一部内容清晰且充满趣味的著作,将帮助学生们认真地思考霍布斯,也将激发学者们对于霍布斯的不断反思。 内容推荐 长期以来,霍布斯所持有的极端的政治观点吸引了如此多的注意力,以至于完全遮蔽了其著作中有关语言、心智、推理、人格与团体构成等诸多方面的论述。佩迪特在《语词的创造》一书中力求展现霍布斯著作中的广泛主题,以批判性地形塑霍布斯的政治哲学。在本书中,佩迪特宣称是霍布斯——而非卢梭等之后的思想家——开创了语言的发明这一主题。这一观念认为,语言是一项改变了人类心智的文化革新。在霍布斯的理论中,这种革新是一把双刃剑。它使得人类可以进行推理、使自己作为人来行事以及联合成团体,但它也使得人们开始为未来与自己相对于他人的地位而感到焦虑不安;它将人类带出了充满动物的安宁的伊甸园,使其进入到‘种无法避免冲突的牛活——即自然状态——之中。然而,在霍布斯看来,如果语言可以将人类带入这一荒原,也同样可以将人们带出。它可以使得人们建立起国家,在那里,法律与道德的语词具有共同的、强制性的意义,并可以诉诸绝对主权者的制裁。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自然的心智 第二章 语词的心智 第三章 用语词进行推理 第四章 用语词进行代表 第五章 用语词进行联合 第六章 语词与欲望的扭曲 第七章 语词化的第二自然状态 第八章 秩序化语词的国家 结语 参考文献 索引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语词的创造(霍布斯论语言心智与政治)/社会思想译丛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爱尔兰)菲利普·佩迪特 |
译者 | 于明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115706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2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26 |
出版时间 | 2010-01-01 |
首版时间 | 2010-01-01 |
印刷时间 | 2010-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7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561.22 |
丛书名 | |
印张 | 16.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0 |
宽 | 158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