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长安城里水车巷
内容
编辑推荐

宣统三年,公元一九一一,阴历九月的初一,一个风高月黑的夜晚,长安城里的革命党杀进了满城。陕甘总督只身逃命去了,丢下了一个如花似玉的三姨太。大难临头各自飞,三姨太流落到了水车巷。想知道接下来这位如花似玉的三姨太会在这水车巷发生什么故事,经历些什么吗?那就请继续往下看高云光的《长安城里水车巷》去寻找答案吧!

内容推荐

由高云光编著的《长安城里水车巷》主要讲述的是:1911年农历九月初一夜,革命党起事了,满清陕甘总督年仅十八岁的三姨太,烈火中被小马夫黑牛搭救,藏身于水车巷中。几经周折,心存感恩的三姨太下嫁给了黑牛。然而屋漏偏遭连夜雨,“刘镇华围城”、十八年年馑,“虎烈抗”瘟疫,兵荒马乱,将这一家人一次次推向苦难的深渊。八年抗战,日本飞机狂轰乱炸长安城。黑牛被迫远走他乡,参加了八路军。四年解放战争,共产党人在这座古城里与国民党斗智斗勇。人称“鞑婆子”的三姨太和她两任儿媳妇,苦苦挣扎。不屈抗争,一家人献出了三条生命。

与鞑婆子一家命运息息相关、纠葛缠绕的众多人物,诸如举人秀才、军阀官吏、僧道娼妓、土匪强盗、流氓无赖、三教九流,出出入入。生生死死,编织出了一幅民国时代的市井图。《长安城里水车巷》中的故事结束于1949年5月,当年的小马夫黑牛率领一支解放军部队浩浩荡荡的开进了长安城,在万人空巷的欢迎人群中。他的儿子冯多和孙子双粮,一身重孝,含泪欢呼。  

目录

上篇 探花老宅

中篇 大坑沿上

下篇 心爱糖房

试读章节

清晨,如纱的薄雾笼罩着大街小巷,长安城还浸沉在静谧的酣梦中,霍老三就赶着水车去西门大井拉水了。他一跳上车辕,不用吆喝,更不必扬鞭,他的独眼青骡子便起步了。霍老三大口地吞着他捏在手指间的油泼辣子夹馍,鲜红的辣子油从两边的嘴角上浸了出来,他忙用舌头尖左一舔,右一舔,点滴不留的又收进口腔。独眼龙不知在这条道上走了多少个来回,全然不需要主人吆喝,不疾不慢地走着。它新钉的铁掌,有节奏地敲击着石子儿路面,叮当当,叮当当,清脆的像大雁塔檐下的风铃儿。车厢里一个挨着一个的空梢桶,随着车体的晃动,相互碰撞着,咚疃瞠,咚瞠瞠,深沉的像老山深谷里甚或是地下传来的闷响。这是古老的长安城苏醒时发出的第一声呼唤。

霍老三的水车,是北城根儿唯一的一辆拉水车,附近几条巷子的住户和商家,每天都靠它拉水吃。随着独眼龙的起步,槐木打制的大木轮子滚动起来,辋圈上厚重的铁瓦就咯噔噔、略噔噔地响起来了,几里路之外都能听得见。如今的城市里,车水马龙,各种机动车的马达声,早已是人听人烦的噪音,可是在人们还拖着长辫子的年代。铁轱辘有节奏的咯噔声,却是长安城里不可或缺的都市乐章。它和钟鼓楼上的晨钟暮鼓,大小佛塔上的风铃钟磐,合奏着千百年来经久不衰的长安鼓乐。

这条只住着二十来户人家的小巷道子,就因为有了霍家祖孙三代赶出赶进的拉水车,便被叫起水车巷来了。对此,住在霍家西隔壁的严举人却常常摇头,他望着自家门楣上那块虽然早已油漆斑驳,但字迹依然清晰的“探花府第”匾额,慨然兴叹:“斯文扫地哟,一个皇上亲点的探花,抵不上一辆拉水的车!”住在巷子西头的杨秀才一听有人称他“水车巷秀才”,他就心里咯拧的难受,他说他没有考中举人,就是因为他是火命,住的这条巷子偏偏叫个水车巷,水克天火呀!

和霍老三家对门住着的冯家,是水车巷里最穷的人家。冯家祖辈是开磨坊的,虽说如今已经不开磨坊了,但水车巷的人仍然把那个院落叫做老磨坊。老磨坊现在的当家人叫牛铃,是严举人家的看门人。他有一个独生的儿子,生下来就黑得像锅底墨炭,巷子人便叫起黑牛来了。日子泛长了,黑牛就成了他的名字。虽说只有十八岁,他已经在满城里的总督府第里当了两年马夫了。冯牛铃自知人微言轻,从不在众人面前评论水车巷这个名字的长短,但他只要有机会就要说道他家的那合石磨。他说,你别看它灰扑扑的不起眼儿,它给郭子仪的兵磨过面。郭子仪是唐朝平息安史之乱的名将,率兵收复长安是在肃宗至德二年,即公元761年。言下之意,他家的磨坊比霍家的水车早的老鼻子了,当它爷爷的爷爷的爷爷都绰绰有余,这条巷子怎么说也该叫磨坊巷才对。严举人笑了,“照他这么说,他冯家的破磨坊不就成了件大大的古董,比我家的探花府第还值钱了?”

冯牛铃对严举人的质疑并不解释,只是说那是真的。黑牛十二岁那年,父子俩除夕守岁,牛铃多喝了几盅儿酒。正如人们常说的,酒是英雄胆,牛铃也讲起硬气话来了。“儿子,你可给老子记牢了,咱们冯家老磨坊是这块地面上真真正正的老主儿,霍家算个屁,严府也算个屁!”黑牛是否记住了他老子这番话,反正,以后不曾听他对别人讲过。

然而,四街八巷的人,还是把这条巷子叫水车巷。你家的老磨子比城墙更古老也好,他家的探花公无比尊荣也好,对生活在这座城里的人来说,都比不上霍老三那辆咯噔噔的马车送来的水。水是生命之源,可这长安城里却偏偏缺水。现今住着二三十万人口的长安城里,虽然说家家户户的院子里都有一口井,可绞上来的水却都是苦涩苦涩的,令人难以下咽。说来也有点儿奇,唯有西城门瓮城里那口大井里的水,却是甘甜甘甜的。用霍老三的话说,西门大井的水,清得像镜儿,甜得像梨汁,三伏天喝了不拉肚子,三九天喝着不疹牙床子。霍老三每天赶着他的独眼骡子去西门大井里拉水,然后一梢桶一梢桶地倒进东家西家的水瓮里。并不是家家都能喝上西门大井里的甜水,那些穷苦人家,只有天下雨时,接上些房檐瓦沟里的雨漏水,才能少喝几天自家井里的苦水。

住在这座城里的人生出了疑窦,是不是他们的先祖们在建城选址上出了毛病,忽略了对水质的考察?好像不是。两千年以后的今天,泾、渭、沪、灞、津、洛、满、漳八条河流依然日夜淌在它的脚下,这就是长安人吊在嘴唇上的“八水绕长安”。在八条河水的涵养中,长安城里的地下水源应该是充足的,也应该是甘甜的。

对此,霍老三有他的说法。“老了,太老了!这土地和人一样,老境来了,啥毛病也都出来了。”细想起来,霍老三的话大概是对的。试想,四十八平方华里的一座城池,被四面十八米厚的高大城墙严严实实地封堵着,像个不透气的长方形匣子,没有一条进城的河,也没有一条排污的渠。于是家家院子都挖渗井,任是什么污水,都向地下灌。当今的长安城,是唐长安城的一个角,明洪武十一年修成,至今整整539年了。城底下就算是一个甘甜的大海,也要被污水灌得变昧了。

其实,霍老三只是顺口说说罢了,他哪会去细细考究这些事情。今天是九月初一,严举人照例要在府里唱戏,人多用水多,霍三必须多拉一趟水。他惜疼自家媳妇,不肯让她天不明就起来生火做饭,顺手捏了两个冷馍,夹上些红辣子便跳上了车辕。

后记

我今年实足七十三。人常说,七十三,八十四,阎王找你商量事。但我不敢说我老了,因为我九十多岁的老母还在堂上。老母在堂,我就去不掉那个“小”字。年过七旬,亦然能爬格子编故事,就因为心里有这个“小”字。

我是六十五岁以后才动笔写小说的,2002年出版了《十字沟》,那是我八年农村生活的收获。这本《长安城里水车巷》,2002年动笔,2007年定稿,至今,又是八个年头了。十年磨一剑,那是宝剑。八年,功夫不到,只能是一把平常的剑。其实,只要能称得上一把剑,我就喜出望外了。

我生于西安,长于西安,求学和工作的地方也在西安。我的祖祖辈辈都是西安人。父亲的祖上是郊区的农民,母亲祖辈都是西安城里人。母亲说,她的爷爷和父亲都是清朝马队上的。还当着小头目。因此,我怀疑我的外家是汉八旗。成人以后,我也曾到过西安以外的一些地方,它们或比西安繁华,或比西安富庶。或比西安山青水秀,然而西安特有的文化沉积,却是许多城市难以企及的。有人说这是一种狭隘的乡土情结。就算是吧,但它已经在我心中扎下了根,拔不掉,也铲不去了。

孩子们相继成家自立了,我也退休了,生活的重担终于放下来了,再不必为了一个教授的虚衔苦苦地编呀凑呀了。更重要的是,以言科罪的历史终于结束了,写作的欲望死灰复燃起来。《十字沟》的出版。让我得到许多友人的鼓励,他们说,你是老西安了,何不写写西安呢?既然握笔的手指还在痒痒,那就试试吧。

然而,一旦进入构思,我却陷入了茫然。不知有多少次,我面壁发呆,像是面对一尊周原出土的铜鼎,像是站在秦兵马俑的军阵中间,像是凝望成阳古原上那一座座汉唐帝王的陵墓,雄浑、刚毅、厚重、深沉、博大、崇高……它们是集束炸弹,每一颗都让我心惊胆颤,每一颗都爆发着山摇地动的力量。我害怕了,我退缩了,我直觉得我变成了一个小人国里的小人儿,手里摇着玩具铲,面对的却是太行王屋。“写我西安”的冲动消退了。

然而,这场心灵的巨大震动并没有完全消失,而是余震频频。正是这连绵不断的余波,钩沉起我对儿时生活的回忆,进而追忆起父辈的经历和他们讲述过的往事。于是就将它们改头换面,添技加叶地连缀起来,编成了这部小说。

我曾有过请朋友写篇序文的想法,但难免会生出借名人以自重之嫌,旋而作罢。直面读者,我会更坦然些。

在这里,我要向所有帮助过我写作和出版这部小说的朋友说声谢谢,也要向读者诸君说声谢谢。谢谢你们在这个时间就是金钱的时代花去许多时间来读我的小说。这近于客套的话,却出自一片真诚。

作者

2009年5月20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长安城里水车巷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高云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陕西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4092110
开本 16开
页数 24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90
出版时间 2009-12-01
首版时间 2009-12-01
印刷时间 2009-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3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5.25
印次 1
出版地 陕西
229
159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22: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