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小学科学教育的探究-研讨教学法/科学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译丛
内容
编辑推荐

兰本达、P.E.布莱克伍德、P.F.布兰德温所著的《小学科学教育的“探究—研讨”教学法》提出一种教学方法,既能适用于各种不同的教学计划、适用于各种不同风格的教师和各种不同气质的孩子,又能同新的课程设置、现有的直观教材、视听教材和各种新版的教科书联系起来。这种教学方法就是“探究—研讨”教学法。书中提出的方法在科学和教学法两方面都有一定的哲学基础。

内容推荐

兰本达、P.E.布莱克伍德、P.F.布兰德温所著的《小学科学教育的“探究—研讨”教学法》是一部难得的小学科学课程教材教法理论专著,附有大量生动的实例。它力求以正确的观点方法为指导,融汇古今教育学说、心理学学说、当代科学教育改革试验的成果,探讨并提供了一种可能适应任何类型的科学教科书以求得最佳科学教育效果的“探究一研讨”教学法的基本原则,对小学科学教师和教研人员很有帮助。它所阐述的一些理论观点和所举的实例,还涉及幼儿自然常识、小学数学、中学理科,对幼儿园常识教师、小学数学教师、中学各门理科教师、师范院校师生、各级教育部门领导和教育理论工作者都有参考价值。

《小学科学教育的“探究—研讨”教学法》出版二十余年来受到我国广大教育工作者尤其小学教师的欢迎。这次再版由原译者之一陈德彰重新审校,增补译了不少内容,更加充实,而且文字上也更通顺。

目录

中文版再版前言

中文版序言

原版序

 1 明天就开始!

第一章  通过支配材料发现意义

 亲身经历是发现意义的中心环节

 材料引起经历

《里面是什么?》

用以探求意义的材料

 材料结构的意义

和科学概念有关的结构

《我弄明白了!我知道它为什么会浮了》

结构体现意义的水平层次

 教师相对于材料的作用

选择材料的标准

说说离题——“不相关的发现”

 孩子们能发现什么?

什么是“发现”?

《黄粉蝶幼虫》

自由发现和有帮助的巡视

 科学工作中的发现

孩子们的科学工作

《连接一个电路》

发现过程中产生错误的意义

 教师在促进发现中的作用

 发现事物外表的和内在的相似之处

通过事物特征类比发现

《玩水时的运气》

有序和无序

 “模式”的意义

《环形磁铁是弯过来的条形磁铁》

教师在利用模式中的作用

 

第二章  通过语言交流而明确意义

 海豚会思考吗?

声音、符号和意义

对教育的一种看法

《七岁的孩子对声音的说法》

语言培育的意义

人人都学到了吗?

 通过研讨学科学

研讨的动力

孩子们的“研讨会”

研讨会揭示的“概念箭头”

分析研讨会

研讨的力量

 教师在研讨中的作用

给读者的一点说明

2 意义的建构

第三章  建构概念的步骤

 概念发展的维果茨基体系

 混合思维

复合思维

前概念思维和概念思维

 语言的作用

 范例:建构分子的概念

第四章 科学中的概念体系

 概念体系在一个改变着的世界上的价值

 建构一个概念体系

鲍勃·福瑟林吉的概念

成人的概念箭头

范例:矢量的概念

珍妮·安德森的概念

3 课程的设计

第五章 教学单元的设计

 设计步骤

此岸、彼岸及踏脚石

 《明天就开始》中一些课例的设计

 物理科学单元设计

《里面是什么?》后续课的设计

《玩水时的运气》后续课的设计

《连接一个电路》后续课的设计

 生物科学单元设计

通向发现的门槛:生物课中一个单元的计划和发展

第六章 后续单元的选择

 第一个齿轮:科学概念体系

 第二个齿轮:遗传决定的儿童发展概念的进程

自我中心阶段

直觉阶段

具体运算阶段

形式运算阶段

 第三个齿轮:社会背景

 为使智力齿轮与概念齿轮相啮合对课程的建议

自我中心阶段可望学习的科学内容

直觉阶段可望学习的科学内容

具体运算阶段可望学习的科学内容

形式运算阶段可望学习的科学内容

 为使智力齿轮和概念齿轮与社会齿轮相啮合对课程的建议

 谁选择课程安排?

第七章 什么时候、如何使用书籍及其他辅助材料

 书籍

 时间限制与教科书

时间限制

教科书

配合一种或几种教科书的“探究—研讨”

 生态学单元设计

生态相互作用——以动物为重点

生态相互作用——以植物为重点

 光学单元设计

 “探究—研讨”与教学电影、教科书相结合的示例

 地质学单元设计

 回到矿物循环问题

 帮助制订天文学教案的建议

4 评 价

第八章 如何了解学生学到了什么

 探求概念的能力

表达

思维

测量

 已达到的概念水平

维果茨基思维水平层次

外在的相似之处

内在的相似之处

 学习态度的等级

儿童与其他儿童之间的关系

儿童与材料的关系

儿童专注程度

 探求概念和建立概念的统计表

统计表中使用的缩略语

关于声音的第一次研讨

对第一次研讨的分析

关于声音的第二次研讨

对第二次研讨的分析和与第一次的比较

 学习态度和方法等级表的使用

 对探究—研讨单元学习成绩的评价

关于约妮卡小姐的单元总结统计表的讨论

 再见了,马德琳!

附录Ⅰ 四年级学生学习细胞单元后的书面总结

附录Ⅱ 科学中的数学概念

重校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小学科学教育的探究-研讨教学法/科学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译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兰本达//P.E.布莱克伍德//P.F.布兰德温
译者 陈德彰//张泰金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07215698
开本 16开
页数 425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480
出版时间 2008-12-01
首版时间 2008-12-01
印刷时间 2010-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70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623.62
丛书名
印张 27.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85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定价
印数 2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9:2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