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徐志摩名作欣赏/名家析名著丛书
内容
试读章节

徐志摩虽然生命短暂,他的一生却曾执拗痴迷地追求“爱、自由、美”——现实中的和梦幻里的。徐志摩出身于一个封建、买办的富裕商人家庭,但受西方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的影响和“五四”精神的濡染,使他成为一名反封建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追求一种“爱、自由、美”的理想。他的这种理想在当时的现实社会里不仅不易开花结果,还常常遭到扼制与摧残。“理想主义”的碰壁,使徐志摩对黑暗的现实环境产生不满与反抗,同时他也把理想寄托在一个幻想的世界里。他曾在《自剖》一文中写道:“个人最大的悲剧是设想一个虚无的境界来谬骗自己:骗不到底的时候,你就得忍受‘幻灭’的莫大痛苦。”虽然也常感幻灭的痛苦,但在美好的幻境里,诗人无疑可以找到一个与现实世界相对抗的精神世界,使得他那颗受损的灵魂得到抚慰和憩息,再者,对于一个富有浪漫主义气质和激情的诗人来说,他往往能在幻想的理想世界里找到灵感的泉源,使心灵想象的翅膀得以自由翱翔。

《这是一个懦怯的世界》,正是诗人否定和拒绝黑暗的现实世界、肯定和向往理想世界的作品。这首诗写于1925年,时值徐志摩与有夫之妇的陆小曼相爱,他们恋爱遭到许多人反对,徐志摩痛感传统的道德观念对人的束缚,深深感受到重荷压制下的精神痛苦,他写作这首诗与当时的处境和心境有关。他咒诅“懦怯的世界”,“容不得恋爱”,决心“逃出牢笼”,“恢复我们的自由”。我们理解这首诗时,自然不必拘囿于诗人的恋爱生活,一首诗一旦完成,就形成自己独立的品格和价值。如果说《这是一个懦怯的世界》是反映现实黑暗的作品,不如说这是诗人性灵和浪漫激情的抒发。诗人有感于现实生活中恋爱不自由而写下这首诗,他在诗的开头直截了当地指出这个世界是“懦怯”的,是“容不得恋爱”的,但诗人接下去并未对现实世界作任何客观的描绘,实际上,现实只是触动他性灵和浪漫激情的“元素”,他想表现的不是现实世界如何“懦怯”、如何黑暗,而是要抒发自己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与愤懑之情,表达自己同黑暗现实誓不两立的决绝态度与抗争精神,以及对理想世界的美好向往和热烈追求。诗人的浪漫主义使他在否定一个旧世界的同时,以更大的热情去肯定一个理想中的世界。让我们看看诗人描绘了一幅怎样美丽非常的幻境:有象征无边自由的“白茫茫的大海”,大海上有座美丽的岛屿,岛上有青草,有鲜花,有美丽的走兽与飞鸟,更令人向往的是,这是一个“恋爱、欢欣、自由”的“理想的天庭”。为寻求这一理想世界,诗人曾抱着怎样义无反顾的坚定决心:“抛弃这个世界,殉我们的恋爱”、“听凭荆棘把我们的脚心刺透,听凭冰雹劈破我们的头”。这首诗以一个浪漫主义者的激情,表达了对封建礼教的决绝态度,对理想世界的美好向往与热烈追求,体现了“五四”精神——要求个性解放、争取婚姻自由的反封建的强烈精神,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偶然》《沙扬娜拉一首赠日本女郎》等一类诗作,婉转柔靡、情致曲折;《这是一个懦怯的世界》则格调明朗激越,诗的前二节表现诗人逃出现实牢笼的坚定决心,后两节则描绘一种理想的幻景,全诗从“跟着我来,我的恋爱”直至看到“理想的天庭”,一气呵成,抒发出诗人溢满胸腔的浪漫激情。诗的最后一段,像一幅美丽的画,如一首欢快的歌,流溢其中的是诗人掩饰不住的喜悦与激动,最后一句“辞别了人间,永远!”,宛如一曲轻盈欢快的调子戛然而止,又像是“逃出牢笼”、看到“理想天庭”的诗人发自内心的舒坦的舒气。我们欣赏《再别康桥》这类诗作,从其低徊曲折、一咏三叹中细细地品出诗独特的韵味,而这首诗,我们感受更多的是诗人美好的理想、澎湃的激情以及敢于否定黑暗现实的精神。《这是一个懦怯的世界》也是颇具徐志摩艺术个性的诗篇,体现出徐志摩诗歌结构严谨整饬、形式灵活多变、鲜明的节奏感和旋律感以及情感想象的节制与简洁等艺术特色。P31-32

书评(媒体评论)

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

——胡适

这位诗人的才情是公认的。他的一生短暂,他的艺术生命却长久。

——谢冕

徐志摩的确是现代中国少有的至情至性的诗人。

——王光明

后记

编完这本《徐志摩名作欣赏》,我产生了大欣慰,又有大感慨。长期以来,我对这位在中国文坛在此时和去世后都被广泛谈论的人物充满了兴趣。但我却始终未能投入更多的精力为之做些什么。我的欣慰是由于我毕竟做了一件我多年梦想做的事;我的感慨也是由此而发,我深感一个人很难自由地去做某一件自己想做的事。人生的遗憾是失去把握自己的自由。想到徐志摩的时候,我便自然地生发出这种遗憾的感慨。

想做诗便做一手好诗,并为新诗创立新格;想写散文便把散文写得淋漓尽致出类拨萃;想恋爱便爱得昏天黑地无所顾忌,这便是此刻我们面对的徐志摩。他的一生没有惊天动地的丰功伟业,那短暂得如同一缕飘向天空的轻烟的一生,甚至没来得及领略中年的成熟便消失了。但即便如此,他却被长久地谈论着而为人们所不忘,从这点看,他的率性天真的短暂比那些卑琐而善变的长久要崇高得多。

这是一位传奇性的人物。他与林徽因的友情,他与陆小曼的婚恋,他与泰戈尔等世界文化名人的交往,直至他的骤然消失,那灵动奔放的无羁的一生,都令我们这些后人为之神往。

至少也有十多年了,北京出版社约请我写一本《徐志摩传》。编辑廖仲宣和丁宁的信赖和毅力一直让人感动。他们一直没有对我失望,每次见面总重申约请有效。但是一晃十年过去,我却不能回报他们——我没有可能摆脱其他羁绊来做这件我愿意做的事。我多么不忍令他们失望,然而,这几乎是注定的,因为迄今为止我仍然没有看到任何迹象实现这一希望的契机。

这次是中国和平出版社计划出版一套这样的书。许树森是该社聘请的特约编辑,他是一位办事坚定的人。他们的约请暗合了我写徐志摩传未能如愿的补偿心理。在他们坚请之下,即使我深知我所能投入的精力极其有限也还是答应了。当时王光明作为国内访问学者正在北大协助我工作。他按照我的计划帮助我约请了大部分诗的选题。他自己也承担了散文诗的全部以及其他一些选题。王光明办事的认真求实和井然有序是有名的,他离北大后依然在“遥控”他负责的那一部分稿件的收集及审读。王光明走后,我又请研究生陈旭光协助我进行全书的集稿和编辑工作。陈旭光是一位积极热情的年青人,我终于在他极为有效的协助之下,完成此书的最后编选工作。可以说,要是没有这些年青朋友的热情协助,这本书的出世是不可能的,我愿借此机会真诚地感谢他们。

我希望这将是一本有自己特点的书。先决的因素是选目,即所选作品必须是这位作家的名篇佳作。这点我有信心,我相信自己的判断力。作为选家我很注意一种不拘一格的独到的选择。此外,我特别强调析文应当是美文,我厌恶那种八股调子。由于本书析文作者大部都是青年人,我相信那种令人厌恶的文风可能会减少到最低度。

本书欣赏文字的作者除楚楚、荒林等少数特邀者外,基本来自北京大学和福建师范大学两个学校的教授、访问学者、博士生、硕士生、进修教师。这是为了工作上的方便,也因为这两个学校与我联系较多。这可以说是一次青春的聚会。徐志摩这个人就是青春和才华的化身,我们这个聚会也与他的这个身份相吻合。要是阅读本书的读者能够通过那些活泼的思想和不拘一格的艺术分析和文字表达,感受到青春的朝气与活力,我将为此感到欣慰,这正是我刻意追求的。

本书参考引用了《徐志摩诗全编》和《徐志摩散文全编》中的部分注释,特此向上述两书的编者致谢。

目录

云游(序言一)

短暂的久远(序言二)

诗歌

 志摩的诗

雪花的快乐(赏析人:荒林)

沙扬娜拉一首(赏析人:王川)

这是一个懦怯的世界(赏析人:王德红)

去吧(赏析人:王德红)

为要寻一个明星(赏析人:王光明)

我有一个恋爱(赏析人:涂秀虹)

月下雷峰影片(赏析人:荒林)

沪杭车中(赏析人:荒林)

石虎胡同七号(赏析人:王德红)

 翡冷翠的一夜

残诗(赏析人:王德红)

翡冷翠的一夜(赏析人:王德红涂秀虹)

呻吟语(赏析人:荒林)

偶然(赏析人:陈旭光)

我来扬子江边买一把莲蓬(赏析人:王德红)

半夜深巷琵琶(赏析人:李玲)

“起造一座墙”(赏析人:吴怀东)

再不见雷峰(赏析人:陈旭光)

“这年头活着不易”(赏析人:陈旭光)

在哀克刹脱(Excter)教堂前(赏析人:陈旭光)

海韵(赏析人:荒林)

苏苏(赏析人:陈旭光)

 猛虎集

阔的海(赏析人:陈旭光)

再别康桥(赏析人:王川)

黄鹂(赏析人:王川)

生活(赏析人:吴怀东)

残破(赏析人:吴怀东)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赏析人:王川)

 云游

云游(赏析人:郜积意)

火车擒住轨(赏析人:郜积意)

最后的那一天(赏析人:陈旭光)

康桥再会吧(赏析人:王德红)

散文诗

 夜(赏析人:王光明)

 印度洋上的秋思(赏析人:张丹)

 泰山日出(赏析人:王光明)

 常州天宁寺闻礼忏声(赏析人:王光明)

 毒药(赏析人:王光明)

 婴儿(赏析人:王光明)

 想飞(赏析人:陈旭光)

散文

 我所知道的康桥(赏析人:楚楚)

 翡冷翠山居闲话(赏析人:陈旭光)

 北戴河海滨的幻想(赏析人:张国义)

 天目山中笔记(赏析人:龙清涛)

 曼殊斐儿(赏析人:王利芬)

 泰戈尔(赏析人:龙清涛)

 谒见哈代的一个下午(赏析人:何言宏)

 自剖(赏析人:张国义)

 我的祖母之死(赏析人:翁志鸿)

 吸烟与文化(赏析人:王志平)

 “就使打破了头,也还要保持我灵魂的自由”(赏析人:应坚)

附录

 徐志摩作品要目

编后记

序言

短暂的久远

谢冕

这位诗人的才情是公认的。他的一生短暂,他的艺术生命却长久,而且看来岁月愈往后推移,人们对他的兴趣也越浓厚。

他为新诗“创格”功效卓著。他把闻一多关于格律诗的理论主张以诸多广泛的艺术实践具体化了。他创造了规整一路的诗风,并且纠正了自由体诗因过于散漫而流于平淡肤浅的弊端。他开创了中国新诗格律化的新格局。他和新月诗人的工作推进了中国新诗的发展。

他的诗名显赫,掩盖了他在其他文体方面的才能。一位真实的人,一位纯情的人,加上一位才识和文学修养超群的人,使他完全有可能成为别具一格的大师而留名于世。可惜他因贪恋天外的云游而未能在人间进行更为辉煌的创造。他终究只是一朵冲破浓密的彩云,“像是春光,火焰,像是热情”。

作为散文家的徐志摩,他的成就并不下于作为诗人的徐志摩。在五四名家蜂起的局面中,徐志摩之所以能够在周作人、冰心、林语堂、丰子恺、朱自清、梁实秋这些散文大家丛中而卓然自立,若是没有属于他的独到的品质是难以想象的。他以浓郁而奇艳的风格出现在当日的散文界,使人们能够从周作人的冲淡、冰心的灵俊、朱自清的清丽:丰子恺的趣味之间辨识出他的特殊风采。

《浓得化不开》是徐志摩的散文名篇。这篇名恰可用来概括他的散文风格。要是说周作人的好处是他的自然,朱自清的好处是他的严谨,则徐志摩散文的好处便是他的“罗嗦”。一件平常的事,一个并不特别的经历,他可以铺排繁彩到极致。他有一种能力,可以把别人习以为常的场景写得奇艳诡异,在他人可能无话可说的地方,他却可以说得天花乱坠,让你目不暇接,并不觉其冗繁而取得曲径通幽奇岳揽胜之效。

把复杂说成简单固不易,把简单说成复杂而又显示出惊人的缜密和宏大的,却极少有人臻此佳境。唯有超常的大家才能把人们习以为常的感受表现得铺张、繁彩、华艳、奇特。徐志摩便是在这里站在了五四散文大家的位置上。他的成功给予后人的启示是深远的。

人们在文学创造这个领域中,都是有意或无意的竞争者。参与这个才智与毅力的角逐的,固然需要一定和相当数量的创作实绩,但数量大体上只能是勤奋的证明。而历史的选择似乎更为重视创造性的加入。一个作家能够在某一个侧面或层次(例如境界、风格、技巧或语言等)以有异于人的面目出现、并以个别的异质而丰富了全体的,便有可能获得冷酷历史的一丝微笑。文学史是一个无情的领域,这里的杀戳也如商业社会,不过它仅仅只是智力和精神上的决死而已。

文学史不可能把所有的事实都纳入它的怀抱。因为要保存,于是又要淘汰。淘汰是分层次进行的,开始可能是自思想到艺术的平庸;后来可能是上述两个方面的无创造;最后一个层次便可能是独创性——思想上的精深博大和艺术上的别树一帜——的贫乏。这是一个“尸横遍野”的战场,成为英雄的只是万千死者中的若干幸存者。尽管文学历史残酷无情,但仍有无尽的勇者奔涌前来——文学毕竟不同于社会其他部门——这里的竞争和博击与个人的精神需求、以及创造的愉悦攸关,这里的战败者并不会真的死去,他们终究只是一个快乐的输家。

内容推荐

季羡林、周汝昌、启功、王安忆……领衔解读大师名作!中学教师授课参考,高中学生高考必读,优秀家长自修教材!

《名家析名著丛书》为你呈现真的礼赞,善的祭坛,美的盛宴,是青少年文学修养的全攻略!

本册将带大家欣赏徐志摩先生的作品。

编辑推荐

徐志摩的确是现代中国少有的至情至性的诗人。这位诗人的才情是公认的。他的一生短暂,他的艺术生命却长久。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

本册将带大家欣赏徐志摩先生的作品。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徐志摩名作欣赏/名家析名著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徐志摩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和平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3700047
开本 16开
页数 30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0-10-01
首版时间 2010-10-01
印刷时间 2010-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6.6
丛书名
印张 20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72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1:0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