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吴淡如新说(爱上红楼梦)/我的启蒙书
内容
编辑推荐

走进吴淡如的红楼,邂逅那些旧貌新妆的花样女子,满纸的芬芳皆是她们千回百转的心思,依稀身处落红成阵的香冢——那些花魂是怎样满心的企盼,小心守候着一段不期而遇的尘缘。未曾转身就开始想念,一段永恒经典,其实一直就在你的桌前窗下……

内容推荐

吴淡如的作品以励志、爱情为轴心,坦率讲述人生经验和生命价值观,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如今她已成为台湾青少年、上班族最知心的倾诉对象。

近几年,她一直想让自己深爱的古典文学以读者更能接受的方式呈现出来,所以挑灯夜战,执著推出“我的启蒙书”系列丛书,借由流畅易读的文字,使读者悠游在最浪漫的文学世界里。本书便是她的“启蒙书”中的一本。

本书中吴淡如以她自己说故事方式重造红楼,内容变得浅显而易读,非常适合第一次接触《红楼梦》故事的朋友。

试读章节

  女人是水做的。

这是宝玉从前最爱说的一句话。

那男人呢?

记得秦钟曾经这样问他。

男人是泥做的,所以混浊不堪。

我和你呢?秦钟不肯放弃,不断拿这问题烦他。我们是混浊不堪的泥了?

宝玉偏着头想了很久。事实上,说这句话的时候,他根本没把自己算进去。那一年他十三岁,眼中看不到自己,他也还不认识秦钟。他不曾把自己算做男人,或是女人。他对这红尘世界未曾看透,就忙着为他的芸芸众生下结论。待年纪渐长,他才发现,水与泥是混和成一气的。

女人只是比男人多了一点儿水气。

打从他呱呱落地,被接生婆一把放进温暖的清水中,洗去一身红腥时,他就已经喜欢上水了。那么温柔地把他包裹着,那么深沉地拥他入怀中,淙淙水声是天际传来的霓裳羽衣曲,远胜于所有的丝竹管弦之音。

现在,他站在山崖高耸处看金陵。金陵城和他十三岁那年一样,红尘滚滚,繁华依旧。但是,在一刹那的恍惚之间,金陵的雕梁画栋全都消失了。无声无息地消失了。所有肉眼原能瞥见的一切,化成一条泥河,慢慢地往前奔流,一直流向天边,急急湍湍、混混浊浊、无声地流。

他凝视那一条没有止尽的河,看见许多似曾相识的脸。

秦可卿丰美如白牡丹的脸,瞬间转为病逝前形如枯槁的容颜,像一朵隔夜的玉兰颓败的花瓣,随浊水流去。

秦钟清秀如白荷的面容,也在流水中载浮载沉,轻轻巧巧地冲走了。

他也看到黛玉。黛玉最是水做的,所以终其一生,她不断为他流泪,为自己流泪。她用眼泪还尽她前世的债。她的泪水滴进他心里,打出一个又一个的窟窿,前生之债,她欲还而他难收,一点一滴都是痛。

还有宝钗如春日芙蓉的脸庞一闪而逝,他看不清她是笑还是哭。她的泪水也和笑容一样冷吗?他从来没看过她真正的喜怒。

咝咝,泥河中轻微地响了一声。他脸上的肌肉紧了一下。金钏儿,是金钏儿,她投井了。自从金钏儿投井后,几乎每个夜里,他都恍惚听到这种异样的水声,金钏儿像水中幽灵,以看不见的嘴形对他说话……金钏儿在水中泡得浮肿的身子从他眼前流过去,像一尾死鱼,毫无怨言地顺水而走。他也看到父亲贾政严厉的脸,还有他费尽力气挥下来的鞭子。他闭起眼来,但已感觉不到从前的锥心之痛了。

真正的痛不在肌肤之上。刻骨铭心的痛也会随时光磨灭殆尽,生命中只留下一种厌烦,比井中死水还滞闷的厌烦,比平静还平静的平静,在死水表面下隐藏着平静的疯狂。他看见凤姐的脸像一个惨白的面具,一成不变地对他笑着,她细瘦的身子则是无生命的布偶,随着一股腥色的水流漂浮,悠悠流向远方。

而他也看见自己了。穿着同样的大红色披风,在泥水中挣扎了几下之后,消失了踪迹,只剩荡漾的涟漪随着水势远去。风把他的披风吹得飒飒作响,他的耳中响起了既熟悉又陌生的音调: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宝玉,宝玉……”远处有人唤他,一跛一跛地向他走来,笑道,“世上万般事都一样,好就是了,了就是好,若不了就不好,若要好就须了!”

宝玉没有回答。他已经不叫宝玉了,那个叫宝玉的人忽而在浊流之中,随着水波从他眼里流走,一去再也不会回头。他对道人笑笑: “走了罢。一切都好。一切都了!”

P1-2

序言

《红楼梦》是历代小说中惟一留心描绘女性内心世界的小说,也是最能细致刻画女性性格多面性的一本书。

曹雪芹为什么写《红楼梦》?他自己开门见山地说,是因为他混到这个年纪,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在感慨之余,忽然想到过去认识的那些女子;仔细想来,那些女子的才华见识和行事风格,样样比他强。

凭着这么一个念旧的动机,十年辛苦不寻常,所以,他完成了八十多万字的《红楼梦》。

随着他巨细靡遗的描述,随着他的文采铺陈,那些女子,一个一个神灵活现地在白纸黑字上活过来,牵动着两百多年来读者的细腻心思。

红楼女子最可爱的地方,在于她们都像真人。像真人,不是“完人”,无意为读者树立一个完美的标杆和模范,所以各有各的优点,也都各有缺点。

她们的优点没好到值得歌功颂德的地步,缺点也没糟到十恶不赦的地步。她们不像贞贞烈烈的王宝钏,也不像童话里一路使奸计的巫婆,她们的人性在字里行间处处浮现——我们几乎感受得到她们的喜怒哀乐,甚至也可以在生活周遭中找到一个似曾相识的投影,尽管我们和她们的时代不同,环境也不一样,人物的典型与特性,竟可以跨越时空,由虚入实。

谈起《红楼梦》中的女子,十二金钗中最重要的女主角,就是林黛玉和薛宝钗。自古《红楼梦》迷们,总分成“拥林” 和“拥薛”两派。曾有这样的记载: 清朝两个文人朋友,谈起《红楼梦》来,一个拥林,说薛宝钗奸诈;一个拥薛,说林黛玉尖酸。两人一言不合,竟然打了起来,还要旁观者劝架才分得开,后来两人只好赌誓,碰面时绝口不提《红楼梦》。

听起来是个笑话,不过是小说人物嘛,青菜萝卜各有所好,何必认真到这个地步呢?但两个小说中的人物,能令爱书人爱到如此痴狂,也算是桩佳话了。这种魅力,可是其他的小说人物很难匹敌的,不是吗?就算是看《三国演义》好了,没有人会为拥戴曹操或刘备打架,也没有人会为支持周瑜或诸葛亮闹得不开心。

被文人“旗鼓相当”拥护的真人是有的,最显赫的恐怕只有李白和杜甫。尽管李杜生前算是精神上的知己,为了拥李或拥杜,历代总有些文人吵吵闹闹。喜欢这个,就贬低那个,非要定出个胜负不可。

就像唐诗不可能没有李白或杜甫,《红楼梦》里也不能没有黛玉或宝钗,少了谁,故事都不会精彩。

她们也许是曾经在作者早年记忆中出现的两个个性迥异的女子,在小说中,也是一个很好的对照组,“木石前盟”会领先,还是“金玉良缘”够实力?这个伏笔一直是《红楼梦》的主线故事,引领许多读者穿越大观园里的细流水账寻觅下去。

从EQ来看林黛玉,人人都会觉得她的缺点比优点多。

她的器量确实小。器量怎么小呢?写她器量狭窄的例子都很生动,比如,薛宝钗的母亲,托个管家送宫花给住在贾府的姐妹们。送花人顺路送了过去,最后才送到黛玉的住处,因为她住得最远。别的姑娘拿了宫花,好歹会跟送花的管家说声谢,她偏偏要拐弯抹角地问: 只送我一个?还是大家都有?那管家摸不着意思,诚实回答: 大家都有,这两枝是姑娘的。黛玉听了,竟然冷笑道: 我就知道,如果不是别人挑剩下的,也不会拿到我这里来。

连收到礼物都不开心,这样的女子,确实难讨好。

还有,她太自命清高。大观园里养了个戏班子,戏班子里头有个小姑娘,大家都觉得她长得像黛玉,但人人也都知道黛玉小心眼,正心照不宣时,神经最粗的湘云却把实话说出来,惹得黛玉大大地生了气。只因戏子身分卑下,就不能长得像她?换作宝钗,必是一笑置之,她却斤斤计较。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吴淡如新说(爱上红楼梦)/我的启蒙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吴淡如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4362322
开本 16开
页数 22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1
出版时间 2010-11-01
首版时间 2010-11-01
印刷时间 2010-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2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7.411
丛书名
印张 14.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65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7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5:3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