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以同济大学欧洲文化研究院为研究平台,倚重人文社会科学这一欧洲历史实践的光辉遗产,汇聚国内外欧洲研究之精英力量,通过深入研究欧洲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来挖掘和引申其与当代和未来的中国的多元复杂关系及可能前景。为此,本刊聚焦欧洲哲学、神学、文学艺术、欧洲史、欧盟问题、中-欧关系的前沿问题及其历史演变,力争成为欧洲文化领域的开放性和前沿性的重要论坛。
图书 | 欧洲评论(第1辑)/欧洲研究系列/同济欧洲文化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刊以同济大学欧洲文化研究院为研究平台,倚重人文社会科学这一欧洲历史实践的光辉遗产,汇聚国内外欧洲研究之精英力量,通过深入研究欧洲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来挖掘和引申其与当代和未来的中国的多元复杂关系及可能前景。为此,本刊聚焦欧洲哲学、神学、文学艺术、欧洲史、欧盟问题、中-欧关系的前沿问题及其历史演变,力争成为欧洲文化领域的开放性和前沿性的重要论坛。 内容推荐 本刊以同济大学欧洲文化研究院为研究平台,以欧洲二千五百年的哲学传统及其近二百年社会理论和社会运动的历史经验为基本脉络,以一百多年来汉语学术界对欧洲社会和人文科学的接受史为背景,以全球化和中国现代化的崭新视野以及开放性的人文社会科学的跨学科方法,研究作为一种政治、思想和文化整体的欧洲,来追溯欧洲的文化及其思想精神在中国的辐射和蜕变,探寻它作为一种历史成果和思想实验对于中国自身的身份认同及其未来的意义。 目录 欧洲的身份 思考与重建欧洲 欧洲的多元身份 帝国:一个概念及其应用 反主权与和平的欧盟,或正义、和平和主权 人类生存条件 社会保障——为什么要欧盟来提供 欧盟能源拓展战略:2020年20%可再生能源 欧洲宗教社会学:对世俗化的重新探询 查拉图斯特拉工程与道德的本质 审美与政治 蒙娜丽莎 欧洲艺术 历史与记忆 回忆法国抵抗运动,1945—2008 抵抗运动中的法国共产党 德国的抵抗运动及其结果 德国的非纳粹化:对纳粹分子和纳粹主义的处理 法国的合作、历史和记忆 二战后德国工会重建中的“未来构想” 对阵亡者的哀悼——1945年以来德国对二战的记忆 共同面对敌对的历史:法德共同历史教科书 哪个欧洲?德国对二战后欧洲的计划和观念(1940—1951)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欧洲评论(第1辑)/欧洲研究系列/同济欧洲文化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高宣扬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同济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084334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7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610 |
出版时间 | 2010-10-01 |
首版时间 | 2010-10-01 |
印刷时间 | 2010-10-01 |
正文语种 | 中德对照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7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5-53 |
丛书名 | 欧洲研究系列 |
印张 | 30.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40 |
宽 | 163 |
高 | 3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