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刑事法评论(第27卷2010)
内容
目录

主编絮语/陈兴良

主题研讨

论共犯中止

 ——共犯脱离与共犯中止/[日]西田典之文周微译

一、问题所在

二、着手前的中止——共犯脱离之要件

三、着手前之脱离要件

四、着手后的中止

五、真挚的中止努力与脱离及中止的成立

论共同正犯的中止犯/周微

一、共同正犯的处罚根据

二、共同正犯中止犯的司法认定

域外传译

德国刑法中的共犯理论/(德]克劳斯·罗克辛文劳东燕王钢译

一、共犯学说的基本问题

二、教唆犯

三、帮助犯

刑法中承诺的规范理论思考/[德]沃斯·金德豪伊泽尔文蔡桂生译

一、问题的提出

二、规范上的)中突

三、承诺是一种体系外的正当化事由?

四、承诺是消极的构成要件要素?

五、承诺是一种规范取消事由(Normaufhebungsgrund)

六、界定

死刑废止之诉习之/[日]团藤重光文宋海彬译[日]铃木敬夫校

一、前言

二、走向死刑废止论的历程

三、死刑与误判

四、从正义的观点看死刑

五、死刑与舆论

六、死刑与刑事政策

七、“酷刑”与死刑

八、推进死刑废止论的视角

九、以死刑废止为目标

十、结语

域外视野

美国法对死刑的限制适用及对中国的启示

 ——基于法律解释方法的视角/吕亚萍

一、美国死刑概况及对死刑的限制

二、法律解释的方法论与我国刑法解释的现状

三、美国死刑法律变迁对中国的启示

刑法学人

纪念汉斯一海因里希·耶赛克教授/[德]乌尔里希·齐白文周遵友译

一、耶赛克教授的生平

二、耶赛克教授的学术贡献

三、耶赛克教授的品格

马普外国与国际刑法研究所的比较法研究

——汉斯一海因里希·耶赛克在庆祝该所并人马普协会仪式上的

演讲[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文周遵友译

一、马普所的工作成绩

二、马普所的工作方式

三、马普所的工作规划

专题研究

构成要件的个别化机能研究/马寅翔

一、构成要件的机能概说

二、构成要件各机能之间的关系

三、构成要件个别化机能的界限

四、对构成要件体系性地位的影响

五、对故意、过失的体系性定位的影响

六、结语

社会相当性理论的源流、概念和基础/陈璇

一、源流:德国刑法中社会相当性理论的梳理

二、概念:社会相当性内涵的界定

三、基础:行为与结果无价值二元论的提倡

四、小结

不纯正不作为犯的等置性问题研究

 ——游走在不纯正不作为犯的边缘/袁国何

一、绪论

二、等置性问题的提出

三、等置性问题的价值考察

四、等置性问题的体系性地位

五、等置性问题的解决

六、相关案例的分析

七、结论

因果关系认识错误研究/王俊

一、因果关系认识错误基础论

二、因果关系认识错误适用论

三、因果关系认识错误共犯论

四、结语

犯罪故意与犯罪过失的界限与竞合

 ——兼对处罚过失犯罪为例外的解读/刘崇亮

一、关于犯罪故意和犯罪过失的关系

二、规范责任理论与故意、过失的规范等级关系

三、原则与例外:过失犯的实质与形式限定

身份、责任与可罚性

 ——三鹿案判决的规范错误与立场偏失/高艳东

一、判解省审:被民愤掩盖的治罪谬误

二、抽象考察:刑事责任的合理档次

三、规范论证:涉案罪名的准确判定

四、刑法应然:价值立场的正确回归

醉酒驾车的刑法规制/邓德华

一、引言

二、醉酒驾车肇事案件的一般特征

三、醉酒驾车肇事案件定性的理论争议

四、孙伟铭案分析

五、醉酒驾车行为的刑法规制

六、结语

受贿罪之为他人谋取利益要件研究/刘月

一、为他人谋取利益概述

二、为他人谋取利益的体系性地位

三、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认定

四、结语

《犯罪学研究导论》批判性疏议/王燕飞

一、基本概念的重新诠释

二、主要或争议观点的析评

三、整体论一个体论:当代犯罪学理论的考察

四、结语

多元恢复性刑事解纷机制研究/狄小华

一、引言

二、刑事司法解纷要素分析

三、报应性司法解纷的困惑

四、恢复性司法解纷的优劣

五、构建多元恢复性刑事解纷机制

监狱文化的批判性省思/张晶

一、监狱文化的主体性省思

二、监狱文化的价值反思

三、监狱文化的现代性解读

四、监狱文化思潮与现代性

《刑事法评论》征稿启事

编辑推荐

刑事法评论是北京大学法学院刑事法理论研究中心主办的大型刑事法连续出版物,并已成为CSSCI的来源集刊。本卷在延续以往理论传统的基础上,并有所创新,收录的文章也多具有理论上的创新性,并兼有交叉学科的研究。随着刑事法评论成为核心集刊,纳入正规的学术评价体系,本出版物在刑法学界的影响将进一步扩大。

  《刑事法评论》从第1卷至今,已经延续了13年,第27卷收入19篇论文,大多为博士研究生和青年教师所作,其清新的文笔、前卫的观点,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为本书增添了一股蓬勃的朝气,使人不禁眼前一亮。

内容推荐
本书共分五部分, 主题研讨 ; 域外传译 ; 域外视野 ; 刑法学人 ; 专题研究。主要内容包括: 论共同正犯的中止犯 ; 德国刑法中的共犯理论等。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刑事法评论(第27卷2010)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兴良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1178867
开本 16开
页数 57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738
出版时间 2010-11-01
首版时间 2010-11-01
印刷时间 2010-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法律-法学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70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914.04
丛书名
印张 36.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8
168
2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8:4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