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瑞士汉学家冯铁关于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文集,作者从文学理论、比较文学、传记学、史学等各种角度对于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与作品作了精当的专论。
本论文集分为以下几个专辑:鲁迅研究与现代文学综论;比较文学;现代作家研究;“夫妇作家”研究;文学理论与翻译研究;手稿研究。
图书 | 在拿波里的胡同里(中国现代文学论集)/域外中国研究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瑞士汉学家冯铁关于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文集,作者从文学理论、比较文学、传记学、史学等各种角度对于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与作品作了精当的专论。 本论文集分为以下几个专辑:鲁迅研究与现代文学综论;比较文学;现代作家研究;“夫妇作家”研究;文学理论与翻译研究;手稿研究。 内容推荐 这本论文集分为以下几个专辑:(1)鲁迅研究与现代文学综论;(2)比较文学;(3)现代作家研究;(4)“夫妇作家”研究;(5)文学理论与翻译研究;(6)手稿研究。这一对论文的选择和排列大致反映出了二十多年来我的研究兴趣所在和研究历程? 为推进这种或许可以被命名为“辩证研究”的方法,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女性主义批评:我很快注意到,在许多情况下,不管著名与否,男性作家已经成为了一种丰碑,而作为他们同伴的女性作家则或者部分或者全部地消失在他们的身后。如果仔细考察一些事例就会发现,异性伙伴或者配偶其实发挥了比文学史叙述中所承认的远为重要的作用。 目录 富有实证意识的国外学术同道 序冯铁《在拿波里的胡同里》 作为世界文学的诞生历程:鲁迅传记散论 文学家鲁迅:他的作品及其出版过程 为纪念鲁迅逝世60周年纪念而作 略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时间运用 以鲁迅等作家为例 “向尼采致歉” 林语堂对《萨拉图斯脱拉如是说》的借用 徐志摩康桥之梦 论一首威尼斯诗之源 两位飞行家:邓南遮与徐志摩 在拿波里的胡同里:民国时期意大利游记掇拾 汪静之著《耶稣的吩咐》是否基督教性质的长篇小说? 献给这篇小说的作者,作为对他的怀念,他去世于1996年10月10日 创造社的圣约翰? 谈敬隐渔(1901—1931年) 文学家伉俪:吴曙天与章衣萍 “寻找女性”:管理沈从文文学遗产的女作家张兆和之评价与欣赏 从文学到恋爱 情书文体的兴盛与没落 两部“合资”的文学作品 《虹》(1930年)和《英儿》(1993年) 翻译文本 “尼来” 1925—1926年间尼采格言汉译引起的争论 真实性、授权和权威 对一些现代中国作者的沉思 由“福特”到“雪铁笼” 关于茅盾小说《子夜》(1933年)谱系之思考 附录一:与《子夜》有关手稿版本时间顺序目录 附录二:拾遗草稿(提要,大纲),全文,库恩1938年的德译本对照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在拿波里的胡同里(中国现代文学论集)/域外中国研究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瑞士)冯铁 |
译者 | 火源//史建国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5065927 |
开本 | 其他 |
页数 | 48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10 |
出版时间 | 2011-01-01 |
首版时间 | 2011-01-01 |
印刷时间 | 2011-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8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06.6-53 |
丛书名 | |
印张 | 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苏 |
长 | 220 |
宽 | 145 |
高 | 2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