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长长的流水/少儿红色经典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本著名女作家刘真的作品选,收录了她最主要的几篇代表作:《小藤篓的故事》、《我和小荣》、《好大娘》、《在路上》、《长长的流水》和《林中路》。

这些小说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作者善于把炽热的革命激情和鲜明的思想倾向熔铸到小说人物的塑造中,从作品的字里行间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她还借助描绘景物来烘托人物、渲染气氛,使作品充满诗情画意。刘真的语言朴素自然、天真而又充满童趣,读起来优美动听,富有韵律感,很适合少年儿童阅读。

内容推荐

这是一部短篇小说集。作者以女作家特有的细腻笔法,生动地描绘了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里,敌后小八路的学习、成长经历。

《长长的流水》接近自传体小说。作品描写“我”贪玩不爱学习,来到太行山认识了一位刀子嘴豆腐心的大姐。大姐不但激励“我”学文化,还关心我的生活。有一次,“我”因为赌气把送给大姐的袜子收了回去。15年后,“我”已经成长为一名文艺作者,又遇到了失去了一条腿的大姐。当她把细心批改过并珍藏多年的日记本交换给“我”的时候,“我”终于体会到了她的苦心……

《我和小荣》描写12岁的小荣承受亲人被杀害的巨大悲痛,和15岁的交通员小王一起机智勇敢地穿越日军的封锁线,为八路军递送情报的故事。该作品获第二届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一等奖,并被改编成电影《小伙伴》。

作者善于运用形象、细节,用“润物无声”的办法塑造人物,作品真实感人,催人泪下。

目录

导读

小藤篓的故事

我和小荣

好大娘

在路上

长长的流水

林中路

试读章节

小藤篓的故事

一 小藤篓的来历

我有一个九寸长六寸宽的小藤篓,这小篓还盖着一个很结实的长方形的盖子。一提起这个小藤篓哇,话可长着呢,它是我娘结婚时候的嫁妆。我娘今年六十四岁,她十八岁结的婚,我算了算,这小藤篓最少也有四十六岁啦。可是,它仍然是九寸长六寸宽,盖着它那结实的盖盖,一点也不显得老。只是听娘说,她结婚时,姥姥用黑红色的油漆,把这小篓漆得油亮油亮的,几乎可以照出人影来,是送给娘装针线和零用东西的。可是现在,那黑红油漆已经不见了,只剩下一点模模糊糊的黑黄颜色。当然了,那时候咱们中国还是清朝统治的时代,男人头上还有着一条长长的辫子呢!可是现在,咱们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建国六年多了,中间经过了这么多年代,我的小藤篓见过了各种各样的人,经历了许多许多事情。今天,我就替它来说一说,它所见到的一些人和经历的一些事情。

二 睡午觉

从我五六岁的时候,这小藤篓就是我最好的朋友,现在,我已经二十六岁了,它还在我身边。一看见它,我就把我很小时候的事都想起来啦,所以,要说小藤篓的故事,就不能不说说我自己。

小时候,我最讨厌娘叫我睡午觉,本来是嘛,中午外面有许多好玩的事情。比如,在我们村子的南头,有两个又大又深的水塘,这塘里的鱼可多呢,每天中午,都有很多人抬着大网,下去捉鱼。一下子,捉上来一些大虾和螃蟹;又一下子,捉上来一些蹦蹦跳跳的大鲤鱼,真好看呀。我跟着鱼网来回跑着,眼睛都不敢眨一眨,恐怕错过了看见大鱼的机会,气也不敢大声喘,怕吓跑了鱼。

有一天,我正在这么瞪着眼地看着,突然,两只大手从背后把我抱住了,我抬头一看,正是娘。她说:“好孩子,又热又长的天,不睡午觉会病的。”说着,她把我连拖带拉地抱回了家,替我把头放在我的小枕头上。她也枕着她的大枕头,躺下来,闭上眼睛,给我扇着扇子。一会儿,那扇子就“扑哒”一声,自动从她手里掉下来,她就呼呼地睡着了。可是我怎么睡也睡不着,水塘边一阵阵的叫喊声、大笑声,把我的心捉走了。我想“一定又捉住了大鱼。”我忽一下坐起来,伸腿就想往外跑,可是,又怕娘醒了生气,怎么办呢?我忽然想起了一个好办法。我想:娘干活干得又累又困,要睡半天才能醒。我回到水塘边去好好地玩一会儿,在她醒来以前跑回家,。偷偷躺在原来的地方,闭上眼睛,像真睡着了似的喘着气,她一定以为我并没有出去,是一直睡到现在的。

三 掉进水里

我悄悄地又回到水塘边上来,首先看了看那一对装鱼的大木桶,里边多了两条大鱼,可惜自己没有看见是怎么捉上来的。

这时候,一只喜鹊在枣树枝上“吱啊——吱啊吱啊”地叫了两声。我抬头一看,它刚刚衔住一个最早熟的大红枣。我听奶奶说过:最早熟的红枣最甜。喜鹊哧楞一声衔着红枣飞走了,我就飞快地追着跑。我想:只要喜鹊一张嘴,那红枣掉下来就是我的。我追呀追,追到水塘边上,那红枣正好掉在水里。喜鹊向漂在水上的红枣伸长着脖子,叫了一声。我对它说:“你有翅膀,会飞,再到树上去找吧,这一个是我的了!”嘿!它真的飞走了。我高兴地跑到水边去捞红枣,真糟糕,那枣离水边太远了一点。我使劲往前探了探身子,中指的指尖刚刚能碰到,我又往前一使劲,只觉头重脚轻,“扑通”一声,我头朝下栽进水里去了。一下子,眼睛、鼻子和嘴,都被水堵住了,憋得我乱蹬乱抓了一阵,想站起来,可是手脚怎样也不管事了,那种难受的味道,除了我,谁也不会知道。突然,我的两只脚被一个人的大手紧紧地抓住了,他往高处一提,我头朝下离开了水。他按了按我的肚子,从我嘴里“哗哗”地吐出来好些水,我这才痛痛快快地喘出一口气。那人把我的头转到上边来,用粗粗的声音问:“还活着吗?”我点了点头说“嗯!”他说:“哎哟,凤妞!可把我吓死了,我以为你已经死啦,你到这里来干什么?”我这才睁开眼睛,看见抱着我的是张五叔。我指了指水里说:“大红枣。”他“噢”了一声,放下我,拿起担水的扁担,两下子就把红枣扒过来:“给你吃去吧,你为它可受苦了。”我一面咬了一口那脆生生的红枣,一面想:“下次再捞红枣,我也找一根长棍子来,那就掉不进水里啦。”五叔说:“快回家叫你娘给你换衣服去。”

他一说“回家”,我才忽然想起来,我是在娘睡午觉的时候偷跑出来的,本来打算在娘睡醒以前,再偷跑回去,讨厌的喜鹊,叫我忘记了时间。现在娘早就起床啦,我穿着这一身湿衣服,顶着满头的湿头发,怎么去见她?见了她怎么说呢?我越想越害怕,转身向村外跑去,想叫风和太阳快快帮我把衣服和头发弄干再回家,娘就不会知道我掉进水里啦……

P7-11

序言

这本著名女作家刘真的作品选,收录了她最主要的几篇代表作。

刘真的文学创作,起步于新中国成立初期。1951年她21岁时,写出了自己的第一篇短篇小说《好大娘》,这也是她的成名之作。这篇小说发表后,立即赢得广泛好评,并在不久后举办的全国第一次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中获奖。1952年,刘真进了丁玲主持的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她的另一部描写抗日战争中小八路形象的中篇小说《我和小荣》随即也与读者见面了,它同样受到普遍赞赏。这个中篇小说在第二届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中,荣获一等奖,并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成故事片,改名为《小伙伴》。

《我和小荣》讲述的是八路军小交通员“我”(小王)和小荣递送文件的故事。作品以第一人称来叙述,读起来使人觉得格外亲切。小说一开头先说“我”历尽艰险,深夜赶到80里外敌占区的秘密交通站,不料,交通站已经被敌人破坏;当“我”正在焦急万分的时候,却看见从一棵老槐树的空洞里,爬出一个12岁的小姑娘来,她就是小荣。小荣是交通站长李大伯和李大妈的女儿,父母亲刚刚惨遭杀害,家里被查抄,大门被贴上了封条。她失去了双亲,无家可归,但仍一心惦记着要完成父母亲还没有做完的工作:送文件。她一见到小王,就立刻说:“我就等着这件事呢,快交给我!”他俩结伴继续前行,直到终于把文件送到了下一个交通站,完成了任务。

《好大娘》写了一位真心拥护革命的农村老大娘,她对小战士那种亲如家人的爱护与关怀,真比生身母亲还要亲。

《长长的流水》也是用第一人称写的,描述了”我”(小刘)在平原的艰苦环境中,向往太行山根据地,被大同志带上了山。领导派”我”去上学,“我”不愿意去,非要和大人一起去”整风”。有高中文化程度的李云凤,是”我”的组长,她无微不至地照顾我,耐心地教我学文化,让“我”天天写日记……贪玩的”我”却厌烦这位大姐,两人间因此发生了许多矛盾,也闹出一些误会……15年后,”我”成了青年作家,又见到大姐李云凤时,她把细心修改过的两本日记交还给”我”。光阴的流逝,已洗去了童年的虚荣和幼稚,这时,“我”才深深地理解大姐的亲切、严厉,并被她那颗纯真的心所打动……在这一批作品中,女作家刘真以她饱蘸激情的多彩画笔,生动地描绘出八路军队伍中一群小战士的可爱形象,既反映了他们在烽火岁月中的战斗经历,也惟妙惟肖地揭示出他们天真烂漫的儿童心理,真实地展现了他们在特殊年代的极不平凡的成长道路。

刘真写小说,并不着意编织故事的曲折情节,追求惊险和奇遇,而是努力以鲜活的人物形象来吸引人、感动人;如《长长的流水》故事并不复杂,情节也较单纯,甚至缺乏一个贯穿首尾的完整事件。但里边的人物却是活灵活现的,他们紧紧地吸引着读者,使读者情不自禁地与作品中的人物同悲苦、共欢乐。这些小八路都是穷苦人家的子弟,原是天真活泼的孩子,战争使他们失去父母,流落他乡,成了“小战士”,过敌人的封锁线,闯日本鬼子的炮楼,跋山涉水,经历枪林弹雨,在战争的磨难中成长起来。刘真所塑造的这些生动活泼的小八路形象,为我国当代文学的人物画廊增添了新的光彩。

战争虽然是小孩子活动的大舞台,但作家并没有将小战士写成拔高的“大英雄”,她充分把握小主人公的年龄特点,只让孩子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活动。如《我和小荣》的末尾,小荣参加了捉拿汉奸的战斗,她并不是端着刺刀去冲锋陷阵,而只是担任放哨的任务。但她受伤以后,仍能坚持着将手电卡在树上,为战士们指引目标。从这个小细节中,充分体现出了小战士英勇、顽强、机智的优秀品格。成长是儿童文学的永恒主题,刘真在作品中也写了小战士思想的转变和提高,但她不是用空洞的说教和枯燥的叙述,而是用直观的形象,让小主人公们把从现实生活中获得的感性认识,逐渐升华为理性的觉悟,自然而真实地表现他们的进步和成长,令人信服。

刘真的小说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她善于把炽热的革命激情和鲜明的思想倾向熔铸到小说人物的塑造中,从作品的字里行间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她还借助描绘景物来烘托人物、渲染气氛,使作品充满诗情画意。刘真的语言朴素自然、天真而又充满童趣,读起来优美动听,富有韵律感,很适合少年儿童阅读。

刘真能在作品中塑造出这么血肉丰满、形象逼真的人物,这与她的身世和童年经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刘真是山东省夏津县人,出生于战乱年代的1930年,家境贫困,从小没有上过正规的学校,9岁就当了”小八路”,13岁参加共产党,在革命队伍中闯荡天下。她先后做过文工团员、交通员和宣传队员,都是边干边学习,通过每天写日记学会造句和使用文字,在革命战争这所大学校中迅速成长起来。因为刘真本人就是”小八路”群体中的一员,身临其境的生活经历、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就为她提供了最生动的人物形象和最丰富的创作素材。同时,在她提笔为孩子们写作的时候,她的创作态度也是非常严谨的。在写出初稿以后,她常把自己创作的作品朗读给小朋友们听,发现有些段落小朋友们听得不耐烦了,她便再作修改。据说,《我和小荣》她重写过12遍,《长长的流水》重写过15遍,至于一般的增删改动,那就无法计数了。读者朋友们,当我们阅读她的作品,为其中那些可爱的小八路形象所吸引、深受感动的时候,怎能不感谢作家为读者所付出的富于创造性的艰苦劳动呢!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长长的流水/少儿红色经典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7192415
开本 32开
页数 15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1-01-01
首版时间 2011-01-01
印刷时间 2011-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少年(9-14岁)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20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87.45
丛书名
印张 5
印次 1
出版地 新疆
210
141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2:3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