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红色精神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90年的光辉历程。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战争年代创造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以其崇高的追求、纯洁的品质、丰富的内涵,为最可宝贵的人类精神财富增添了璀璨无比的伟大篇章,堪称宝中之宝。

刘金田主编的《红色精神》撷取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具时代特征、影响最大、最有代表性的这四种精神,通过一个个生动的红色经典故事,再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艰苦的斗争中克服艰难险阻,奋斗不息,在内忧外患的多重压力下突破险境,绝处逢生,在道道关隘和重重考验面前迎难而上,自强不息的英雄气概。

内容推荐

《红色精神》由刘金田主编。

《红色精神》撷取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具时代特征、影响最大、最有代表性的这四种精神,通过一个个生动的红色经典故事,再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艰苦的斗争中克服艰难险阻,奋斗不息,在内忧外患的多重压力下突破险境,绝处逢生,在道道关隘和重重考验面前迎难而上,自强不息的英雄气概。

目录

井冈山精神

1 湘赣边界秋收起义/003

2 支部建在连上/007

3 红旗插上井冈山/010

4 赣南三整保存火种/013

5 湘南起义树立信心/017

6 朱毛会师/020

7 “三大纪律、六项注意” /023

8 游击战争“十六字诀” /026

9 三下永新城/029

10 巩固根据地的湘赣边界党的“一大” /032

11 打败江西两只“羊” /035

12 黄洋界上炮声隆/038

13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041

14 开展土地革命/044

15 打破敌人对井冈山的经济封锁/047

16 朱德的扁担/052

17 视死如归的小井红军医院伤病员 /055

18 激战井冈山/058

19 党和红军建设的纲领性文献/061

20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065

21 毛泽东的寻乌调查/068

22 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071

23 井冈山上的娘子军/074

24 “盐”的故事/077

25 坚信革命定胜利/080

长征精神

1 方志敏的铮铮铁骨/087

2 于都离别情/090

3 血染湘江水/093

4 黎平转兵/098

5 伟大转折的遵义会议/102

6 激战嘉陵江/106

7 四渡赤水出奇兵/110

8 巧渡金沙江/114

9 彝海结盟/118

10 强渡大渡河/123

11 飞夺泸定桥/126

12 翻越夹金山/129

13 北上川陕甘建立根据地/132

14 粉碎张国焘的夺权企图/136

15 沙窝会议上的一场斗争/139

16 确定红军主力东向发展/142

17 草地行/145

18 中央作出《关于张国焘同志的错误的决定》/149

19 逆境中的朱德总司令/153

20 突破天险腊子口/157

21 奠基直罗镇/161

22 一枪未发过中甸/166

23 无虱不成军/170

24 “四老”长征的故事/173

25 长征队伍中的“左右手” /177

26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180

延安精神

1 建立广泛的民族革命统一战线/187

2 推动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190

3 “抗大,抗大,越抗越大” /194

4 批判党内教条主义的名作——《实践论》 /197

5 批判党内教条主义的名作——《矛盾论》 /200

6 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203

7 民主廉洁的陕甘宁边区政府/207

8 震惊中外的平型关大捷/211

9 处决黄克功/214

10 抗日战争是持久战/217

11 “决定中国之命运”的六届六中全会/221

12 加强共产党员的修养/225

13 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229

14 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 /232

15 百团大战威震敌胆/235

16 重建新四军军部/238

17 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241

18 延安整风运动/244

19 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精兵简政/248

20 文艺为工农兵服务/251

21 毛泽东为“抢救运动”赔礼道歉/254

22 毛泽东提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257

23 学习张思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261

24 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264

25 “窑洞对” /267

26 毛泽东赴重庆谈判/271

27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275

28 为徐特立祝寿/278

29 “我们要以一个延安换取全中国” /281

30 领袖是“人民的勤务员” /285

31 领袖们在延安的点滴生活/288

西柏坡精神

1 党中央落脚西柏坡/294

2 指导农村土地改革的重要文献/298

3 “五一节口号”产生的深远影响/303

4 部署夺取全国胜利的城南庄会议/307

5 济南战役开创了夺取大城市的先例/312

6 政治局大院里彻夜的灯光/317

7 毛泽东在树林里办公/321

8 周恩来的茶缸盖/324

9 刘少奇的婚礼/327

10 朱老总的一次视察/330

11 “任胡子”的一天/333

12 “公家的孩子” /336

13 “五年左右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 /339

14 辽沈战役/343

15 一纸吓退十万兵/347

16 淮海战役/350

17 平津战役/355

18 解放区生产的恢复和发展/360

19 接收城市经验/364

20 将革命进行到底/369

21 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完成货币统一/373

22 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到城市/377

23 “两个务必”警示全党/381

24 戳穿“和谈”阴谋/38525“进京赶考” /389

试读章节

4 赣南三整保存火种

“赣南三整”,是指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军余部在向赣南挺进的途中,进行的三次整顿,分别是:天心圩整顿、大余整编、上堡整训。这三次整顿被统称为“赣南三整”。

南昌起义后,朱德率领一部分起义军南下广东,国民党反动军队对起义军围追堵截。几次战斗的失利,使得许多士兵心情沉重,人心涣散,部队在组织和思想上都非常混乱。许多经不起考验的人,甚至“师长、团长皆逃走,各营、连长亦多离开”,有的还在继续散布失败情绪,要求解散部队。南昌起义留下的革命火种,有立即熄灭的可能。在向赣南进军途中,为了巩固部队,保存革命火种,朱德于1927年10月初至11月下旬,先后对部队进行了三次整顿。

1927年10月,朱德率领起义军来到江西安远县的天心圩。部队驻扎后,朱德决定召开军人大会,在天心圩对部队进行初步整顿。大会上,朱德发表了一篇激动人心的讲话。他说:“大家知道,大革命是失败了,我们的起义军也失败了,但是我们还要革命的!同志们,要革命的跟我走,不革命的可以回家!不勉强!”“但是,大家要把革命的前途看清楚。1927年的中国革命,好比1905年的俄国革命。俄国在1905年革命失败以后,是黑暗的,但黑暗是暂时的,到了1917年,革命终于成功了。中国革命现在失败了,也是黑暗的,但是黑暗也是暂时的。中国也会有个‘1917年’的。只要能保存实力,革命就有办法,你们应该相信这一点。”

朱德的这次动员足足讲了一个多小时,他精辟地剖析了当时的政治形势,展示了革命必然要继续向前发展的光明前景,使同志们在黑暗中看到了光明,坚定了革命信心。尽管有一些意志不坚定的人在这次整顿中离队了,“一共走了300多名军官和士兵”,但留下来的,都是革命的精华,其中许多人以后成了人民军队著名的高级将领,为中国革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天心圩整顿,振奋了大家的革命精神,扭转了部队思想混乱、人心涣散的局面。可以说,天心圩整顿是起义军千里转战途中的一个转折点。

10月底,部队从信丰来到赣粤边境的大余地区,进行短暂的休整。此时,蒋桂战争打了起来,粤赣大小军阀都投入了这场混战,暂时放松了对起义军的追击。朱德、陈毅利用这个机会,领导部队进行了党团组织的整顿和部队的整编。整顿的重点是加强党对军队的领导。

南昌起义虽然开始了我们党独立领导军队的新时期,然而,当时这支部队只在上层领导机关和军官中有少数党员,士兵中一般没有党团员。因此,党的工作不能深入到基层和士兵中去。陈毅具体负责了对党团组织的整顿。重新登记了党、团员,调整了党、团组织,成立了党支部。把当时部队中的五六十名党员和一些团员分配到各个连队中去,从而加强了党在基层的工作。选派了一些优秀党员去基层担任指导员,从而加强了党对部队的领导。在整顿党团组织的同时,朱德还整编了部队。当时,这支由不同来源组成的部队,建制早已打乱,原来的军、师、团都成了空架子。在整编中,取消了原来的各级建制,把现有的部队编为一个纵队,共组成七个步兵连和一个迫击炮连、一个重机关枪连。部队采用“国民革命军第五纵队”番号,由朱德任纵队司令,陈毅任纵队指导员(即党代表),王尔琢任纵队参谋长。

据粟裕同志回忆:经过整编,部队面貌焕然一新。大家虽然衣衫褴褛,面黄肌瘦,但精神抖擞,斗志昂扬。“从此,部队的组织状况和精神面貌都大为改观,团结成一个比较巩固的战斗集体。这时全团虽然只有七八百人,比起饶平出发时只剩下了三分之一,但是就整体来说,这支部队经过严峻的锻炼和考验,质量更提高了,是大浪淘沙保留下来的精华,已成为不灭的革命火种。”整编之后,朱德曾自豪地说:“我们的队伍经过千锤百炼,现在已经成为一支坚不可摧的钢铁部队。”

11月初,起义军来到湘、粤、赣三省交界的山区江西崇义县西南的上堡。这时,湘、粤军阀重新开战,起义军再次获得难得的休整机会。朱德等抓住有利时机,对部队进行军纪整顿和军事训练。

朱德、陈毅一直很重视部队的纪律,然而部队却屡有违反纪律的事情发生,甚至起义军转战途中,发生了个别士兵抢夺百姓财物的事件。陈毅认为这种行为极大地败坏了革命军队的声誉。而且部队到上堡后,任务已不仅仅是行军打仗,还要深人农村发动群众,打土豪、分财物。能否得到当地群众的支持,纪律问题起到很大的作用。所以,陈毅在上堡批评了违反纪律的错误行为,告诫大家,“我们是共产党的队伍,没有纪律是不能生存的。”部队明确规定募款和缴获的物资全部归公,只有没收委员会才有权没收财物。

除了军纪整顿,朱德还对部队进行了认真的军事训练。起义军中一些指挥员和很多战士,长期以来打的都是正规战。城市武装起义失败后,部队转移到山区,开始由正规战向游击战转变,这就需要学习游击战的战略战术。朱德向指战员们讲述游击战的要领,比如怎样把一线式战斗队形改为“人”字战斗队形等,他带领起义军队伍每隔一两天上一次大课,小课则保持天天上。整训后,起义军在战略战术方面发生了重大转变,从此开始由正规战逐步向游击战转变。

“赣南三整”前后历时将近两个月。时间虽短,但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赣南三整”把思想教育、组织整顿、军事训练三者结合起来,在起义军处境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起到了统一思想,提高部队政治素质、军事素质的作用,对人民军队的创立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南昌起义部队的“赣南三整”和秋收起义部队的“三湾改编”一样,在人民解放军的建军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地位。这两个重大事件,不仅在时间上很相近,在做法上也极其相似,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说明它们是切合大革命失败后客观形势变化实际需要的正确措施,对以后的整党、整军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P13-16

序言

如果说世界上真正存在无价之宝,那它最应该是指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一个前进的时代,总有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一个发展的民族,总有一种积极进取的意志。我们今天所称颂的“红色精神”,它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实践中发挥着先导作用,并在实践的冶炼中得到升华的一种崇高精神,它是中国共产党的生命之源、动力之源。它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在枪林弹雨的年代克服重重困难取得胜利的法宝,而且对现代社会也有着重要的启示和示范作用。

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90年的光辉历程。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战争年代创造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以其崇高的追求、纯洁的品质、丰富的内涵,为最可宝贵的人类精神财富增添了璀璨无比的伟大篇章,堪称宝中之宝。本书撷取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具时代特征、影响最大、最有代表性的这四种精神,通过一个个生动的红色经典故事,再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艰苦的斗争中克服艰难险阻,奋斗不息,在内忧外患的多重压力下突破险境,绝处逢生,在道道关隘和重重考验面前迎难而上,自强不息的英雄气概。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的凝聚、激励作用越来越突出。已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传承红色精神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接力。越来越多的人行动起来,深入研究红色精神、积极宣传红色精神、大力弘扬红色精神,把红色精神潜移默化成一代又一代人的血液和灵魂,我们的党、军队和民族就会更加健康、坚强、有力量!

这就是我们编写《红色精神》的社会责任。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红色精神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金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湖南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5577368
开本 16开
页数 39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35
出版时间 2011-04-01
首版时间 2011-04-01
印刷时间 2011-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党政读物
图书小类
重量 0.58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261.3
丛书名
印张 2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南
241
171
2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5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