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社会舆情与危机管理报告(2011版)/舆情蓝皮书
内容
编辑推荐

谢耘耕主编的《中国社会舆情与危机管理报告(2011)》以新媒体环境下的中国社会为立足点,对2010年中国社会舆情和危机管理状况、问题等展开深入系统的研究,并预测了2011年社会舆情走势,为促进社会良性健康运行、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参照。

全书由“总报告”、“分类舆情”、“企业和个人舆情”及“专题研究”等板块组成。

本书适合新闻传播学、公共管理、工商管理、社会学等专业师生及从业人员使用,也是关注中国社会舆情的读者之有益读物。

内容推荐

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种种舆情危机。特别是随着各种新媒体技术的出现,社会舆情出现的频率大大增加,舆情解决的难度日益增大,如何更有效地进行舆情应对成为众多主体关注的焦点。

谢耘耕主编的《中国社会舆情与危机管理报告(2011)》以新媒体环境下的中国社会为立足点,以提升中国社会各界的媒介素养和舆情应对能力,实现中国社会的科学和谐发展为最终价值指向,整合新闻传播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信息安全等多学科研究视角,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2010年中国社会舆情、分类舆情、企业舆情、个人舆情等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并简单预测了2011年社会舆情走势。

2010年,影响力较大的社会舆情事件虽然较2009年有所缓和,但依然数量众多,平均不到三天就有一起影响较大的事件发生。公共卫生、企业财经、灾害事故类舆情频出,社会民生、涉法涉警类舆情持续高发;个人舆情成为社会舆情领域的新焦点;整体舆情传播时效性有所提高;新媒体曝光率居高不下,传统媒体权威依旧;微博异军突起,成为舆情曝光的重要渠道;意见领袖越来越多地介入舆情热点事件;网络动员逐渐升温;互联网在公民表达中的作用更加凸显,“网络问政”越来越多地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

2011年舆情走势将呈现如下特点:舆情事件将继续保持高发、复杂化的态势;微博持续快速发展,用户规模与影响力持续提升;意见领袖对社会舆情事件的介入日渐频繁;网络动员将有所升温;社会舆情主体的应对能力进一步提高。

《中国社会舆情与危机管理报告(2011)》由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主编。该书适合新闻传播学、公共管理、工商管理、社会学等专业师生及从业人员使用,也是关注中国社会舆情的读者之有益读物。

目录

序言 让舆情研究跟上时代的步伐

Ⅰ 总 报 告

1 2010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

Ⅱ 分类舆情

2 2010中国物价上涨舆情

3 2010中国房价舆情

4 2010中国社会保障舆情

5 2010中国户籍改革舆情

6 2010中国收入分配舆情

7 2010中国劳动就业舆情

8 2010中国教育舆情

9 2010中国医疗舆情

10 2010中国环境问题类舆情

11 2010中国食品安全类舆情

12 2010中国交通舆情

13 2010中国动拆迁舆情

14 2010中国涉法涉警类舆情

Ⅲ 企业和个人舆情

15 2010中国企业舆情年度报告

16 2010个人舆情报告

Ⅳ 专题研究

17 2010中国微博年度报告

18 公共事件中的网络意见领袖研究

Ⅴ 大 事 记

19 2010年中国社会舆情大事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社会舆情与危机管理报告(2011版)/舆情蓝皮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谢耘耕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9724910
开本 16开
页数 43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93
出版时间 2011-07-01
首版时间 2011-07-01
印刷时间 2011-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图书小类
重量 0.66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668
丛书名
印张 28.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8
165
2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3:5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