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国内第一本关于癫痫持续状态诊断和治疗的专著,全书十章,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有关癫痫持续状态的新定义、病因、分类、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措施、预后及相关流行病学知识,尤其是对其他学术专著中几乎没有涉及的由不同病因引起的症状性癫痫持续状态、癫痫综合征中的癫痫持续状态的诊断和治疗进行了专章介绍。
本书作者都是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教授、博士生导师,且长期从事癫痫的临床和科研工作,他们结合自己的专长,深入浅出、多角度、多层次地介绍了有关癫痫持续状态的新理论、新观点及其在临床中的实践,以供读者在临床和科研工作中参考。
本书是国内第一本关于癫痫持续状态诊断和治疗的专著,全书共十章。按国际抗癫痫联盟重建癫痫知识新框架的要求,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有关癫痫持续状态的新定义、病因、分类、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措施、预后及相关流行病学知识,尤其是对其他学术专著中几乎没有涉及的由不同病因引起的症状性癫痫持续状态、癫痫综合征中的癫痫持续状态的诊断和治疗进行了专章介绍。对12种常用抗癫痫持续状态药物的适应证、禁总证、用法用量、注意事项及临床实践等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同时,本书还就不同类型癫痫持续状态的脑电图和发作中的脑电监护进行了全面的闸述。从临床入手,在重视基础研究的同时,强调临床实用性是本书的另一大特点。可供临床上涉及癫痫持续状态的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精神科等科室的医务人员,以及从事本专业研究的人员阅渎参考。
绪论 重建癫痫知识新框架
第一章 癫痫持续状态的概述和基本观点
第一节 癫痫、癫痫持续状态的定义:历史、内涵及新观念
一、癫痫、癫痫发作的定义
(一)癫痫定义的历史演变
(二)发作、癫痫发作
(三)癫痫新定义
二、癫痫持续状态的定义
(一)癫痫持续状态定义的历史和现状
(二)癫痫持续状态新定义
第二节 癫病持续状态的分类
第三节 癫痫持续状态的病因及流行病学调查
一、癫痫持续状态的病因
(一)癫痫持续状态的常见病因
(二)癫痫持续状态的诱发因素
二、癫痫持续状态的流行病学调查
(一)发病率、患病率
(二)病因
(三)死亡率、病死率、复发率
第四节 癫痫持续状态的发病机制
一、癫痫持续状态中的神经递质及受体改变
(一)γ氨基丁酸A受体
(二)N-甲基-D-门冬氨酸受体
(三)生长抑素受体
(四)其他受体
二、癫痫持续状态中的蛋白改变
(一)ρ-糖蛋白
(二)其他蛋白改变
三、大脑发育对癫痫持续状态的影响
四、癫痫发作的电生理机制
(一)静息和动作电位的形成
(二)神经元电信号的传播
(三)痫样放电的形成、传播和终止
五、癫痫持续状态的发病机制
(一)癫痫持续状态的递质及受体机制
(二)癫痫持续状态的突触机制
(三)癫痫持续状态中的基因机制
六、癫痫持续状态的病理生理改变
第五节 癫痫持续状态动物模型制备
一、癫痫持续状态动物模型概述
二、癫痫持续状态电点燃模型
三、癫痫持续状态的化学模型
第六节 癫痫持续状态引起的脑损伤
一、癫痫持续状态引起脑损伤的病理研究
二、癫痫持续状态引起脑损伤的实验研究
三、癫痫持续状态诱发脑损伤的机制
第二章 癫痫持续状态的临床特征
第一节 癫痫持续状态的临床表现
一、癫痫的临床特征
二、全身强直阵挛性癫痫持续状态
三、全身强直或阵挛性癫痫持续状态
四、肌阵挛、肌阵挛性癫痫和肌阵挛性癫痫持续状态
(一)肌阵挛分类
(二)癫痫性肌阵挛
(三)肌阵挛性癫痫持续状态
(四)儿童非进行性脑病中的肌阵挛性癫痫持续状态
五、连续部分性癫痫持续状态
(一)病因
(二)临床表现
(三)治疗
(四)预后
六、持续先兆
(一)概念
(二)临床表现
(三)脑电图特点
(四)癫痫发作的定位
(五)诊断
(六)鉴别诊断
(七)预后和并发症
……
第三章 癫痫持续状态的治疗
第四章 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
第五章 癫痫综合片中的癫痫持续状态
第六章 症状性癫痫中的癫痫持续状态及其治疗
第七章 癫痫患者不明原因的突然死亡
第八章 癫痫持续状态对心理的影响
第九章 癫痫持续状态的预后
第十章 抗癫痫药物常见的重症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