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破戒/日汉对照系列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破戒》是日本近代文学名著,在日本文学史上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被称为第一部真正的日本自然主义小说。该作品与田山花袋的《棉被》一起,确立了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的发展方向。

《破戒》是岛崎藤村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正是这部被夏目漱石称为“明治第一部小说”的作品,使34岁的岛崎藤村跻身一流作家的行列。

内容推荐

《破戒》是日本作家岛崎藤村1906年的作品,这本书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社会中极不合理的身份制度即歧视部落民“秽多”的社会传统恶习进行了抨击,是一本现实主义的小说。这本书与19世纪的西方文学作品在同一个水平线上。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试读章节

莲华寺也供外人寄宿。濑川丑松忽然产生搬迁到这里的念头,决定租下与住持一家的起居室相连的楼上拐角处的房间。莲华寺是信州下水内郡饭山镇二十几座寺院中,属于净土真宗的一座古刹。站在楼上凭窗眺望,隔着一棵高大的银杏树,正好可以看到饭山镇的部分街景。这座小城不愧为信州首屈一指的佛教重镇,至今仍保持着古老的风貌。北方奇特样式的房屋,木板铺的屋顶,冬季防雪用的独特披檐,乃至随处高耸的寺院和树梢,这些古色古香的小城景象,笼罩在香烟缭绕之中。而透过窗户可望见的唯一醒目的建筑,就是丑松现在供职的那所涂成白色的小学校舍了。

其实,丑松之所以决定搬迁到这里,是由于他现在所寄宿的地方发生了一件极为不愉快的事情。本来,要不是图伙食便宜,恐怕谁也不会愿意住在这样的房间。墙上贴的壁纸己被熏得发黄,屋里只有简陋的壁龛、纸裱的画轴,外加一个破旧的火盆,不由得令人感到这是一间远离尘世的寂静的僧房。而这种情景与小学教员丑松的处境相互映衬,使他感到一种莫名的凄凉。

丑松现在寄宿的公寓里,发生过这样一件事。大约在半个月前,有一个叫大日向的财主,为了到饭山医院住院,便带了一个随从由乡下的下高井来到镇里,在这座公寓暂住后,不久住进了医院。不消说,他手头阔绰,进了头等病房,还常常把手搭在护士的肩上,由她们扶着在长长的走廊里走来走去。在此过程中,他的豪奢作派自然引起人们的注目。也并非出于嫉妒,不觉中就有人传言说,“他是秽多”。这个消息马上风传到很多病房,引起了患者们的骚动。他们纷纷掳胳膊挽袖子威胁院长说:“马上把他赶出去!不然,我们全都离开这里!”无论多么富有,这种固有的人种偏见靠金钱是难以战胜的。一天傍晚,大日向只好坐上轿子,在暮色中离开了医院。轿子直接被抬到了原来歇宿的公寓,医院的院长也从此每天前来出诊。可这次,住在这所公寓的房客1门又不干了。有一天,丑松结束一天的工作,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住处时,恰好遇见人们在那里大声叫喊,“叫老板娘出来!”房客们毫无顾忌地破口叫骂:“脏死了!脏死了!”

“什么脏啊、脏的”,丑松一边愤愤地想,一边暗自怜悯大日向的不幸,慨叹这种蛮不讲理的非人待遇,忧虑秽多这一身份的悲惨命运。原来,丑松自己也是一个秽多。

丑松看上去是个纯粹的北信州人,谁看谁都会觉得他是在佐久、小县一带山区里长大的年轻人。二十二岁那年春天,丑松以优异的成绩从长野的师范学校毕业,取得了正教员资格。他一步入社会就来到饭山,迄今已有三个年头了。在此期间,饭山镇的人只知道他是一个热情的青年教师,谁也不知道他实际上是一个秽多、是个新平民。

“那您打算什么时候搬过来?”

随声走进来的是莲华寺住持的老伴。她五十岁左右,穿着一件咖啡色碎花外褂,用瘦削而白净的手捻着佛珠,站在丑松面前。她是一个未剃发的尼姑,按当地的习惯,被人们尊称为“师母”。依她的年龄,多少算有些文化,从说话的口气来看,似乎对城市的生活也并非不了解。她显出爱管闲事的样子,习惯性地轻声念着佛,等待着对方的回答。

此时,丑松心里也在盘算。他很想回答说,明天或今晚就搬过来,可无奈眼下没有可用于搬家的钱。其实,他手头现在只有区区四毛钱,而四毛钱是搬不了家的,更何况还要交付现在寄宿的房租。月薪要等后天才能发下来,所以不管怎样,也只好等到后天了。

“这样吧,我后天下午搬过来。”

“后天?”师母望着他,显出不解的样子。

丑松瞪大眼睛问:“说后天搬家那么奇怪吗?”

“咦,后天不是二十八号吗?倒不是有什么奇怪,我还以为您过了这个月才能搬来住呢。”

“嗯,您说得很对。其实,我也是忽然想起要搬家的。”  丑松若无其事地改了口,故意岔开了话题。寄宿公寓里发生的事,使他的内心极度焦躁不安。每当人们问到或议论此事,他心里总有一种莫名的恐惧感。只要是涉及到秽多的事,总是想方设法躲避,这已成为他的习惯。

“南无阿弥陀佛!”

师母口中念着佛,并没有追根问底。

从莲华寺出来是在五点钟。由于是在学校上完课后直接来到这里,丑松还是上课时的那身打扮。他身穿落满粉笔灰和尘土的旧西服,腋下夹着裹有书本的包袱,脚蹬木屐,腰里挂着饭盒。他是怀着很多体力劳动者在人群中所能体验到的屈辱心情,走回鹰匠街的寄宿公寓的。街道两旁的屋檐在秋雨后的夕阳下照射下闪着光亮,湿漉漉的街道上人来人往。其中,有人站在那里望着丑松走过去,还有些人在那里窃窃私语。甚至还有人表露出极为轻蔑、不屑一顾的表情,仿佛是在说:“那边走着的人是干什么的?哦,是个教书的呀。”一想到这些人也许就是自己所教学生们的家长,丑松既感到可叹又感到愤怒,一种不快油然而生,于是疾步向前走去。

位于本街的那家杂志店是最近开张的。为了吸引顾客,店门口贴着用粗体字写的新刊目录。丑松从中看到《忏悔录》的广告,上角写着猪孑莲太郎著,并标明了定价。他早就在报纸的广告上见过相关的介绍,并期待着早日出版。丑松停下了脚步。只要~想到猪子莲太郎的名字,他就会感到~阵内心的激动。两三个青年正站在店头,好像在翻找新杂志。丑松把手插进已经褪色的裤兜里,暗自用手拨弄着里面的银币,在杂志店的门口踱来踱去。反正,有四毛钱就能买下那本书,可买了那本书,明天就将过身无分文的生活,更何况还要做搬家的准备。他想到这些,虽然一度从店门口离开,可走不多远又重新返了回来。他蓦地钻过门帘走进店里,捧起了那本书。那是一本印在粗糙进口纸上,带有油墨气味的书,黄色的封面上印着《忏悔录》三个字。为了使贫寒的读者也能买得起这本书,特意采用了简素的装帧,这也很好地体现了这本书的性质。当今世界,很多青年通过阅读寻求知识,更何况丑松正处于这样贪婪读书的年龄,岂能不读书、不求知呢?求知就是一种饥渴。丑松终于掏出那四毛钱,买下了他渴望得到的书。虽说那是身上仅剩的一点钱,但是精神上的追求是什么也替代不了的。

买下书后,丑松反而感到有些颓丧。在他怀抱着《忏悔录》返回寄宿公寓的途中,偶然遇见了学校的同事。其中一个叫土屋银之助,是他在师范学校读书时的同窗。另一个还很年轻,是最近刚刚被聘任的准教员。从悠闲走路的样子可以看出,他们正在散步。

“濑川君,你怎么这么晚才回来。”

银之助用手杖点击着地面走了过来。

直率而又关心朋友的银之助,一下子注意到了丑松的神色。只见丑松极为清澈的眼睛,己失去往日的快活,目光里带着难以形容的不安。银之助心里想着:“噢,他一定是身体欠佳”,一边听丑松谈找住处的事。

“找住处?你这个人可真能换地方,前些天不是刚搬到现在住的公寓吗?”

银之助发自内心地笑着说,毫无讽刺意味。这时,他看到丑松手里拿着一本书,便把手杖往腋下一夹,“给我看看!”说着便伸出了右手。P3-7

序言

语言是为交流而生的。原始的人们,必是由于郁郁乎有感于心,岌岌乎有危及身,手舞之足蹈之而不达其意,便佐之以喉舌了。至于那有感于心的是爱是恨,有危及身的是兽是敌,我辈几万年后恐怕难以妄加猜测。总之,咿呀呼喝,渐成定式。以警以劝,极得其便;以歌以咏,曲尽其情。这便是今人所说的语言了。

而就古人的交流范围而言,不过是一个部族。因此,语言自诞生之初便是因部族而异的。至今,中国的少数民族地区仍然存在着隔山不同语,过河非乡音的情形。此后,私财积,政权生,征伐起,海内一。于是,王权下的语言在不同部族间渐渐统一融合,语言的差异便主要体现在国家之间了。由于语言的不解,异邦之间感觉神秘,出现误会,甚至由无知而仇视。

解除外国人在本土人眼里的神秘、误解,当然需要交流。学语言,是交流所需。而学语言的过程本身,也是交流。最简单的问候语,往往是一国风土人情的缩影;名家的小说文章,则是欣赏美文和解读社会的阶梯。

日本与中国不过一苇可航之遥,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吉林大学是中国名校,日语教育素建伟勋。此次由吉林大学出版社组织出版的日本名著日汉对照系列丛书,既立意于促进日语学习,又便于大众欣赏日本名家美文,其意义深远。

本丛书选译了田山花袋的《棉被》,泉镜花的《高野圣僧》《歌行灯》,■口一叶的《浊流》《十三夜》《青梅竹马》,岛崎藤村的《破戒》,森鸥外的《舞女》《山椒大夫》《高濑舟》,夏目漱石的《我是猫》《少爷》,芥川龙之介的《罗生门》《鼻子》《山药粥》《蜘蛛丝》《地狱变》《河童》,棍井基次郎的《柠檬》《在有城楼的城镇》《冬日》《冬天里的苍蝇》《悬崖上的感受》,横光利~的《蝇》《太阳》《头与腹》,堀辰雄的《起风》,川端康成的《伊豆舞女》《雪国》,大江健三郎的《万延元年的足球》等,都是日本自明治到现代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

这些作家作品在创作思想上移风易俗,在表现技法上不乏刨新。因而,有的语言表述悖于常规,有的用词艰涩语意叠积,有的意境微妙难以言传,给对泽工作增加了不少难度。译者虽尽心努力,但水平所限,译文难免有不妥之处,还望读者指正。

吉林大学出版社

2010年1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破戒/日汉对照系列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日)岛崎藤村
译者 许昌福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0140520
开本 16开
页数 37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00
出版时间 2010-01-01
首版时间 2010-01-01
印刷时间 2010-01-01
正文语种 中日对照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教育考试-考试-其它语种
图书小类
重量 0.41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H369.4:I
丛书名
印张 23.75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30
151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9: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