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名人交际/励志坊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属于“励志坊”书系, 聚焦于当今社会最爱关注的明星和名人们,呈现他们最具独特魅力的交际风采。全书以名人的交际场为核心,融交际法则,交往技巧于精彩纷呈的交往案例中,寓教于乐,深具可读性。在这里,你可以领略到铁腕政客的温情外交,可以分享著名作家的交际人生,也可以一睹明星们的交际怪招。从这里,你读到佚闻,学到技巧,并提升信心。

内容推荐

这是四套本的“励志坊”丛书,共收入近年来280篇中外励志寓言、励志哲理方面的优秀文章。在世界经济萧条的当下,阅读该丛书,有利于挽救读者的心态,鼓起人们的勇气。《名人交际》正是该套系列丛书之一。它讲述了61位商界、政界和影、视、歌界当红明星成功路上的交际故事。成功从来不简单,让我们沿着他们奋斗的足迹探索成功的奥秘。

目录

交际场上的风采

 唐骏:“成功,要和自己比”3

 传媒大亨刘长乐语如凤凰8

 铁腕普京的温情交际13

 贾平凹的独白17

 九七文怀沙的如珠妙语23

 陈村的交际锦囊27

 像林肯那样幽默32

 解密“薄氏风格”37

 把自己放“二”上的文兴宇42

 “福娃之父”韩美林的风采45

 郭德纲:我的日才“刚刚”好49

 话说得像童话的郑渊洁53

 想说就说的丁俊晖59

各有怪招的明星

 杨澜:会说话的优秀女人62

 嘴巴越大越Cool的韩寒65

 舒淇:偏做内外兼修的花瓶68

 从魔鬼到天使的李亚鹏73

 伊能静:在传统与非传统之间78

 沉默是金的粱朝伟82

 “一夜成名”背后的汤唯86

 金城武:“天使”永不被厌倦92

 一棵不受伤害的荆棘——戴军96

 青春刘亦菲:人甜话更美102

 陈辰的“客厅主持”106

 崇尚我行我素的郑钧109

应答机智的名人

 李开复:妙语连珠,哲思无限115

 越练越幽默的刘仪伟120

 钱文忠“偈语”答记者126

 奥运功臣何振梁的精彩言说130

 口才超群的“造星圣手”——海岩135

 “睿智”影帝陈道明139

 朱德庸的巧舌如簧142

 潘石屹:口才如同“楼盘”一样高146

 电影节上的言谈高手——刘德华152

 刘翔:口才也飞翔158

 口才不输文才的毕淑敏162

 朱哲琴——拥有世界的人166

 央视另类主持阿丘168

 汉语说得“顶呱呱”的福原爱175

星座背后的密钥

 摩羯女生尚雯婕:冷酷是我的保护色183

 水瓶天后章子怡:别人不敢做的我敢做185

 研究生赵薇:归于平淡只属无奈188

 好胜徐静蕾:“混着”也能红192

 “懒人”王力宏:做不好,不如不做195

 从辣妹到辣妈,小s成功蜕变197

 周星驰:搞笑仅仅是我的“盔甲”200

 王菲的“酷”,你爱懂不懂203

 谢霆锋:为宝宝做个好榜样206

 不“平衡”宁愿走的周迅209

 全智贤:剪去长发忘掉野蛮213

 黎明甘为《梅兰芳》冒险216

成功路上的风雨

 莫言言谢221

 张曼玉的爱情经验226

 如“小弟”般耍酷的周杰伦229

 《天下无贼》演傻根232

 萨科齐的母爱名片237

 独行侠李敖240

 马季:相声演绎谦和的交际人生246

 方文山的“麻雀”人生252

 魅力女人张十台筠255

 温喜庆之(交际与口才》版本259

后记 时代需要励志266

试读章节

唐骏:“成功,要和自己比”

他的脸上总是带着谦和自信的微笑。说起话来,幽默风趣而又充满了人生智慧。谈到自己,他总是说:“其实,我是很纯、很简单的一个人。”可是,他的人生总是充满了挑战和飞跃,每一次的选择和放弃,都让人们在惊讶之中充满了无限的赞叹和感慨。

他叫唐骏,出生在江苏常州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由于家里有三个儿子,他的父母在孩子们还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计划着为他们盖房子。于是,年仅12岁的唐骏开始学着和哥哥一起动手盖房。哥俩用稚嫩的双肩费劲地背砖扛沙,一天干下来浑身累得像散了架。年少的他很疑惑,未来还很远,难道他们兄弟三人将来都要在这栋自己亲手修建的房子里度过一生吗?难道他的人生就是父母事先为自己画好的这个四四方方的砖城?

他并不是甘愿寂寞的人,因为他知道,要想牢固地掌握自己的命运,只有勤奋读书才能走出去,看到外面世界更广阔的天。

20世纪80年代初,唐骏从北京一所重点大学毕业。那时,他所有的梦想就是出国留学,到西方发达国家学习更先进的科学技术。当时每个重点院校都有两个研究生名额可以保送出国留学。他经过两年的勤奋努力,在研究生考试中名列全校第一。然而,因为他在校期间并不是学生干部或骨干,所以出国名单里没有他。他不甘心,开始到处打听,最后了解到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还有一个空名额,便决定去碰碰运气。当他想尽办法将学籍转到北广时,申报时限已过,名额已交回国家教育部了。

唐骏以为就这样失去了机会,但仍抱着一线希望找到国家教育部出国留学司,得到工作人员的答复是:“已经审批完了,来不及了。”这句话好像一根芒刺,刺在了他的心上。他仿佛看见那束叫做“希望”的火种,刚被点燃又要被熄灭。他想了一夜,还是不愿放弃。最后,他想了一个办法——他每天到国家教育部“上班”,地点是教育部门口,一天四次问候出国留学司的司长。起初司长很奇怪,什么时候教育部“多”了一个保安而且还只跟自己打招呼。到了第五天中午,司长吃完午饭回来的时候,他还像往常一样问候:“您吃完啦,还有点时间可以午睡休息一下。”这一次,司长终于回答说:“我不午睡了,你跟我到办公室来一下。”到了办公室,司长问他:“你为什么天天在这里等我?”唐骏立即说明了原因,司长听了却什么也没说。第六天,他照样去“上班”,中午的时候他又被叫了进去,这一回司长给了他一堆资料说:“这些你拿回去填一下。”第七天,司长递给他一张纸,笑着说:“这是你一直想要的东西。”那张纸就是出国留学批准证。

唐骏先是留学日本,攻读了电子工程学硕士,随后他又赴美留学取得了计算机学博士学位。然后他开始尝试自主创业,先后创建了三家公司,有“双鹰软件公司”、“好莱坞影业娱乐公司”,以及一家移民服务机构“美国第一移民律师事务所”。显而易见,移民律师事务所,一定要与名目繁多复杂的法律条文打交道,而他是计算机博士出身,对法律显然并不在行。但是经过观察,他注意到一个现象——别家事务所都是按小时收费,移民通常会选择打电话的方式来咨询,而且花上一两个小时都问不明白,但钱却随着时间的流逝不见了踪影。这无疑让人感觉移民咨询就像个无底洞,不知道得花多少钱才能办成。对此,唐骏采用了和别家不一样的经营方式:按案例收费。比如:工作卡转签证收1000美金,签证转绿卡收600美金等,最重要的是他做出了承诺:办不成不收费,成功了再收费。这样,他的移民律师事务所一炮打响,开业五个月后就在洛杉矶排名第一。然而,他并不满足这一切,他觉得自己欠缺的地方还很多,他要到大公司学习几年,将来再干自己的事业。

1994年,他抱着“偷师学艺”的目的,卖掉了自己的“小公司”,进入全球著名公司——微软总部,成为一名技术员。在微软,技术人员有一万五千多人,他只是其中最普通的一员,基本上没有得到重视的可能。他想,要在众多人之中脱颖而出,就必须为自己创造成功的机会,避开与其他人的正面竞争。在微软工作五个月后,他发现了微软在Windows系统开发模式上有明显的时间落差,即英文版本开发出来后,需要过八个月中文版本才开发出来,再过五个月才是日语版本。其实,当时也有很多技术人员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但他们都只是提出了问题并没有认真研究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唐骏开始利用业余时间研究新的开发模式,找出一种可以将三种不同版本都用同一模式进行开发的方式,使Windows系统的全球发布做到零时差。经过反复测试确定其准确度和可操作性之后,他直接给比尔·盖茨发了封邮件,把自己的想法和测试结果告诉他。随后,他又写了一份书面报告,并将编好的程序都放在了里面,等待上司的召唤。比尔·盖茨接到邮件后十分重视,马上转发给他上司的上司。这个上司接到比尔·盖茨的邮件,不敢怠慢,立即把唐骏找去谈话。最后会议一致通过了他的方案,决定公司里3 500人都要使用这种研发模式。因为要在公司里宣传这种模式,还要成立一个宣传部门,理所当然,他作为候选人再合适不过了。这样,唐骏在进入微软八个月后当上了部门高级经理。8年后,他升任微软中国区总裁。

一次,微软中国地区的一个经理要跳槽到苹果公司,当时唐骏正在澳洲开会,听说这件事后,马上打电话问那位经理:“你真的想好了?”对方回答:“已经想好了。”他放下电话,立刻赶赴机场,坐飞机到香港,再坐两个小时汽车到广州。尽管他知道,即使他回来也很难让人改变决定,但他要最后一次向下属郑重地表达自己最诚挚的敬意——再次挽留。此后,媒体纷纷报道:微软中国区总裁为了挽留人才在百忙之中专程回国。后来,他解释说:“虽然我辛苦了一点,但我希望他能带着荣誉感离开,同时也让对方觉得挖到了特别重要的人才。”随后,在当年的微软全球峰会上,他激动地发现,每个人胸前的卡片上都写着:“MakeOthers Great(让他人变得伟大)”他的这一理念后来成为微软公认的七大文化之一。

为了实现人生自我的不断超越,2004年,唐骏向比尔·盖茨递交了辞职报告。比尔·盖茨在挽留无效的情况下,授予他微软终身荣誉总裁。

随后转战“盛大网络”,在担任总裁期间,唐骏推动企业高速运转的大手,使“盛大”在美国成功上市,并收购了曾是对手的一家韩国公司。

“打工皇帝”的神话,伴随着他每一次成功跳槽创造了一次又一次奇迹。2008年4月,唐骏又以10亿元的身价再次跳槽到新华都集团担任总裁兼CEO,成为中国职业经理人领军人物。

“大家知道吗,人们需要执著的精神。你就拿出执著的精神给他们看,世上就不怕有办不成的事。”这是唐骏在高等学府做演讲时说过的话。的确,人生在世谁不渴望成功,而对于“成功”唐骏这样认为:“论成功,如果与比尔·盖茨和陈天桥比,我可能永远比不上,但我和自己5年前、10年前比,我成功;论打球,我永远比不上姚明,但我今年就觉得比去年进步得多。成功是没有可比性的,自己才是衡量成功与否的标尺。所以,成功要和自己比,千万不要和别人比。”

王海莹

……

P3-7

序言

走向开阔和成功

年轻人,如果没有远大志向,没有坚韧不拔的意志,没有应对复杂社会的经验,没有承受挫折和磨难的能力,那么,要想创造辉煌的人生,恐怕很难。励志的话题,千百年来一直为中国人津津乐道。历代哲人,都有励志名言激励世人。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周易》中的名言,至今仍铿锵有力地鼓舞着中国人。孔子日:“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孟子曰:“先立乎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苏东坡说:“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梁启超说:“男儿志兮天下事,但有进兮不有止。”古人的这些励志格言,对现代青年,也许有点疏隔,有点遥远,但其内在的精神,对现代人依然有启迪,有激励。古人的这些哲思,为何历久弥新,至今仍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因为这是从不同的人生实践中提炼出来的朴素真理。

其实,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在用自己的行为和语言,不断发展着古人的哲思,新时代气象万千的生活,创造着无数励志成功的范例。我手头这套即将问世的“励志坊”丛书,就汇集了这方面的新鲜经验,很值得年轻人一读。

“励志坊”,顾名思义,是一个弘扬理想,激励人生,引导人们进步向上的场所。收在这套丛书中的文章,大多生动活泼,短小精悍,没有空洞的议论,都是来自现实生活的真实体验,虽只是一段经验,一点颖悟,一声感叹,却给人启迪,引发读者的思考。其中也有不少人物故事,有成功的范例,也有发人深省的教训。一篇篇短文,如同一条条小道,看似风光迥异,却都通向共同目标,这目标便是自信、自强、豁达、宽容、永远不放弃心中的希望,在人世的风浪漩涡和曲折坎坷中摆脱困境,逐步抵达理想的彼岸。

年轻人,愿你们自强不息,走向开阔,走向成功!

2009年7月

后记

时代需要励志

创办了15年的青年杂志《交际与口才》曾经陪着多少年轻人,走过高中、大学和初入职场的青涩期,他们饱含深情地说,是《交际与口才》给了我前行的动力,给了我心灵的抚慰,当我面对人际关系困扰束手无策时,它不仅给我勇气,还给了我解决问题的具体操作方法。

杂志是有时效性的读物,虽然《交际与口才》杂志每本传播率一向很高,但是购买我们合订本的读者仍然很多,都说是因为内容耐读,值得保存。我们杂志创办以来编辑过六套以上《交际与口才小丛书》,均受到出版社和读者的欢迎,不断再版。

《交际与口才》研究读者的口味,随着形势的变化一直在改版。近几年,就职情况发生变化,年轻人创业者增多,突破自己的愿望增强,我们在励志方面更是花了大力气写稿、组稿,长篇的有励志人物故事,短篇的有中外励志寓言、励志哲理,其他实用性稿子也在励志方面大做文章。在世界经济萧条的当下,我们有责任挽救读者的心态,鼓起人们的勇气。

这套励志丛书分四本。《名人交际》讲述了61位商界、政界和影、视、歌界当红明星成功路上的交际故事,成功从来不简单,让我们沿着他们奋斗的足迹探索成功的奥秘。《成功特快》的文章比较短小,以精炼的哲理、寓言、格言取胜,好似浓缩的心灵鸡汤。《口才必胜》打实用牌,口才案例和操作方法并举,条分缕析一目了然,实实足足帮到你。《职场金点》都是现炒现卖最新鲜的职场经典案例,很多作者混合着汗水和泪水写下求职经验、职场人际关系处理技法,无私奉献给后来人。

在编辑这四本书的过程中,我一遍遍地重读这些文章,心潮起伏,真的很激动。我想起了杂志创办至今编辑们走过的艰辛之路,想起那些好不容易建立起良好关系的作者们。书中的很多文章内容都是我们共同策划、采写的,内容一次次修改,标题一遍遍推倒重来,以至于如今重读还是那样打动我,于是我放心了。

《交际与口才》杂志从诞生到停办一共走过15年的历程,现在,隆重推出这套四本的“励志坊”丛书,共收入近年来280篇优秀文章,我们用这种结集的方式来谢幕,向长期以来支持和帮助《交际与口才》的广大读者致以深深的感谢。作为《交际与口才》最后一任主编,我策划、主编了这套励志丛书,很高兴得到辞书出版社蒋惠雍主任的大力支持。我们相信,拿起这本书的读者是有眼光的人。渴望上进,踏实进取,你的成功之路就在眼前。

2009年7月

书评(媒体评论)

一篇篇短文,如同一条条小道,看似风光迥异,却都通向共同目际,这目标便是自信、自强、豁达、宽容,永远不放弃心中的希望,在人世的风浪漩涡和曲折坎坷中摆脱困境,逐步抵达理想的彼岸。

——赵丽宏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名人交际/励志坊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交际与口才编辑部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辞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629121
开本 32开
页数 26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7
出版时间 2009-08-01
首版时间 2009-08-01
印刷时间 2009-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管理-公共关系
图书小类
重量 0.33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C912.1-49
丛书名
印张 8.6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0
140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9:0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