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开国前夜
内容
编辑推荐

国家安全局尘封60年的绝密档案首次曝光!

东方卫视10月1日同步热播,国家安全局尘封60年的绝密档案首次曝光,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宋庆龄、蒋介石、李宗仁、毛人凤、宋子文……

当代中国命运被他们瞬间改变!毛人凤亲自部署的“夕阳计划”暗杀行动上又曾写下过谁的名字?

国家安全局隐藏60年的机密档案,首次大曝光,根据故事改编的同电电视剧已由上海文广集团投资千万拍摄完成,国庆期间将在东方卫视与大家首次见面。全国首期101家电台紧张录播中!

内容推荐

《开国前夜》的故事素材来源于国家安全局尘封60年的绝密档案,与其说它是小说,还不如说它只是用小说的形式还原了当代历史的真相——根据故事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已由上海文广集团投资千万拍摄完成,国庆期间将在东方卫视与大家首次见面,101家广播电台也在紧张地录播之中。

小说的背景发生在开国前夕的特殊年代。

1948年4月底,国内局势瞬息万变,在党中央明确提出“召开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商讨民主建国大计”的方针后,国民党保密局局长毛人凤亲自部署了一场“夕阳计划”暗杀行动。李济深、蔡廷锴、郭沫若、沈钧儒、何香凝、马叙伦等都将面临着被国民党特务暗杀的危险,而那张普通的“西山夕照图”里究竟暗藏着什么秘密?任务迫在眉睫,危急时刻,打入保密局内部的“鲨鱼”不得不冒死现身,目共两党展开了前所未有的情报斗争、隐蔽斗争……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试读章节

1948年春,南京。

通贯的长街上人潮汹涌,无数的学生们正在游行。他们打着旗子,发着传单,高举着“我们要吃饭!我们要民主!我们要自由”的横幅,如滚滚洪流从四面八方向总统府方向涌去。散发的传单像冬天的雪花,纷纷扬扬地飘散在人头攒动的马路上,此起彼伏的口号声喊得惊天动地——

——反饥饿,争生存!

——反迫害,争自由!

——反卖国,争独立!

——反独裁,争民主!

学生们的激情像一团火,在早春的南京街头轰轰烈烈地燃烧着。

总统府越来越近,但游行队伍却被迫在一个十字路口停了下来。一批国民党军警挡住了去路,他们手执武器、大棒、水龙,如临大敌,严阵以待。正当队伍不知如何进退时,有人振臂一呼:“同学们,团结起来,我们前进!”

这口号像是一针强心剂,学生们的激情又迸发出来。游行队伍重新挥舞旗帜、高呼口号,昂然前进。国民党军警见状,立即拖着水龙头向游行队伍冲去。水闸打开,数十条水柱齐向学生们喷射,强劲的水流将游行队伍冲得东倒西歪。人们纷纷被冲倒,却又坚强地爬起,往前走。学生们人多势众,数十条水柱不免有些顾此失彼,眼看学生们就要冲了上来,那些手执大棒的军警们立即冲入人群中,毫不犹豫地将大棒挥向年轻的学生们。

大棒砸下,血肉横飞……

学生们挣扎着努力想冲过军警们的人墙,可面对军警们暴力而血腥的压制,手无寸铁的学生们显然毫无反抗的力量。很快,游行队伍乱了队形。有人被打伤了,躺在地上呻吟着,也有人更加顽命地在抵抗。人群中不断有先进青年振臂高呼,鼓励学生们奋力反抗,但很快,学生们便又遭到了军警的围攻和殴打,几十个领头的学生被打伤。

看着疯了一般的军警们,学生们开始掩护着他们的领袖撤离。一场轰轰烈烈的请愿游行在国民党军警们残酷的压制下,惨败收场。

傍晚。南京总统府总统办公室内,蒋介石正大发雷霆:“你们这些蠢货,浑蛋!党国的脸面都让你们丢尽了!国民大会后天就要开幕了,可是就在你们的眼皮底下,罢工、罢课、罢市,游行示威活动屡禁不止,层出不穷,更有甚者,党内也有极少数人,为了代表席位,不知廉耻、为虎作伥,置国家大局于不顾,又是抬棺又是绝食,这不是存心往党国的脸上抹黑么?咹!”

保密局局长毛人凤俯首恭立在蒋介石面前,一脸肃容:“总裁,学生失职,辜负了总裁和党国的信任……”蒋介石扬手一摆:“好了,好了,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国民大会召开在即,为了给此次大会创造一个平安、宽松、和谐的环境,万无一失地保证这次会议开得圆满、成功!对一切妨害社会秩序的行为,务须采取断然措施,严厉镇压,特别是对那些祸乱党国前途的共党分子、民主人士和党内异己分子,更要严予惩戒!”

毛人凤一低头,恭敬地说:“是!总裁,学生正要向你禀报:为了确保这次大会的安全,今晚十时,我们将在全市展开拉网行动。”

蒋介石不语,高深莫测地点点头,冲毛人凤挥挥手。毛人凤脚跟一并,行了个军礼,出去了。

也许是白天那场冲突的阴影还没有散去,晚上的南京街头行人稀少,灯光昏暗。偶尔有一辆黄包车拉着客人也是匆匆而过。

被人称为“六朝金粉地”的南京古城,此刻显得分外凋敝衰落,聊无生机。又一辆黄包车沿着杳无人影的街道匆匆而过。黄包车上,坐着一个年约三十七、八岁,充满绅士风度的中年男人,他就是南京中共地下党负责城市统战工作的齐长鹏。忽然,一队警车由远而近,呼啸着驶过街头。齐长鹏目送警车驶远,俯下身对车夫说了句什么,车夫迈开大步跑了起来。

另一条街上,一幢临街的两层小洋房仍亮着灯,这是“中华爱国民主自治联合会”的秘密办公地点。此刻,联合会的干事长左向民和秘书长成翰云正在二楼的一个房间里紧急烧毁文件。

“没想到国民党当局这么快就动手了,方才他们抓捕了我们学校十几个学生。”成翰云一边往火盆里扔东西一边说。

“今天通知的人都撤离了吗?”左向民拨了一下火问。

“能通知到的我都通知了,还有几个无法联络到。”

“但愿他们能躲过这一场灾难,这是最后的疯狂!把这个也烧掉——”

成翰云接过左向民递过来的一摞多年收集的剪报,逐一将它们扔到火中。左向民又把一个小本子递给成翰云:“这是爱国会成员的名单和联系方式,也烧了。”成翰云略微迟疑了一下,说道:“那……以后的联系不是中断了吗?”

“总比落在国民党特务的手上好,销毁!”左向民果断地命令道。

成翰云犹豫着,最终还是把小本子扔进火里。他看着小本子化成一堆灰烬后,才抬起头来看着左向民,问:“老左,你也走吗?”

“我暂时不走,我有教师身份掩护,一时应该没有问题。”

“那我也留下来,跟你在一起。”

左向民看了一眼成翰云,没有说话,默默地把手上的东西继续往火盆里丢。火光摇曳,映红了他们的脸。屋外,两辆警车一路呼啸着疾驰而来,在小洋房对面的马路上戛然停下。从车上跳下数十个军警,朝小洋房冲过来。正在焚烧文件的两人隐约听见门外异常的动静,侧耳一听,杂乱的脚步声己经上楼,两人顿时紧张起来。左向民站起身往窗边走去,掀开窗帘一看:“糟了!他们来了!”

“他们还是找到了这个地方。”成翰云话音刚落,一阵“咚咚”的砸门声传来,两人慌乱地将还未焚烧的文件全部抛进火盆,火盆猛地升腾起一团火光。

门被砸开了,军警们破门而入。左向民和成翰云站起来,略显惊慌地看着一拥而入的军警。

“你们干什么?”左向民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

“干什么?”领头的一个军警上下打量着两人,嗤笑一声:“干什么你们自己清楚,带走。”他一挥手,军警们一拥而上,将两人绑住,径直将人带下楼,塞上车里,离开。P1-3

序言

对于我而言,与其说朱昭宾是我的合作者,还不如说他是我的好朋友。

说昭宾兄是我的合作者,是因为他编剧的《开国前夜》是由我担任的制片人,但在这部电视剧的整个筹备过程中,我和昭宾兄建立了深厚的个人友情。可以这样说,如果我和昭宾兄之间只是制片人和编剧的关系,那么,《开国前夜》或许是无法推进的,正因为我们成了好朋友,所以,在面对不断生发出来的困难、挫折,甚至变数,我们始终互相理解着、帮助着、支撑着,一路走了过来。

有句话叫“机缘巧合”。

2007年秋天,我所供职的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的总裁助理陈梁先生与我聊起他对电视剧创作的一些想法。陈梁先生主管集团的影视剧生产,他说,应该考虑为2009年建国六十周年创作一部献礼剧了。其实,我一直有把第一次全国政治协商会议搬上荧屏的想法,我觉得这个奠定新中国开国的会议是个极好的电视剧题材,现在,既然提到献礼剧的创作,这不正好是个机会吗?没有想到的是,我还没有开口,陈梁先生却已说道:“第一次政协会议可是个好题材,听说有家影视公司正在筹备,你不妨去了解一下。”我听后非常激动,真所谓“不谋而合”啊!我当即就去了解了,了解的结果便是得知昭宾兄正在着手这个题材的创作,我们当即决定进行合作。

昭宾兄是个讲效率的人,我这边还在立项,他那边已经如火如荼地进入实质性操作,组建了创作团队。对这类题材很有研究且写作经验丰富的郝在今先生,携着他的相关研究专著加入了,富有创作激情的年轻编剧王鸿志先生、郭木先生也加入了,这让我感受到昭宾兄的智慧和气魄。在我的构想中,《开国前夜》不仅要全景式地展现第一次政协会议整个筹备过程中风起云涌的真实历史,还要根据电视剧的特性,用扣人心弦的故事,艺术地表现这段历史中的刀光谍影。我和昭宾兄达成了共识,这样的题材、这样的构想,应该是一个“大手笔”了,不是谁都有能力拿得起的,但我信任昭宾兄。2008年4月,在故事大纲完成后,我在北京落实举办了一个有各方面的权威专家、学者参加的剧本研讨会。昭宾兄默默地坐在后排位子上,但我可以想象他作为创作者的“坐立不安”。很巧,开会那天,正好是我的五十周岁生日。那天深夜,包括我的领导们,包括昭宾兄,都来为我庆生,一瓶瓶红酒里洋溢着的都是醉人的温暖,最后,我把摇摇晃晃的昭宾兄送入酒店的客房,在我帮他关上房门的那一刻,我知道,下一个更为艰难的阶段正等待着他。

事实上,后来的过程远远超出了我预料的“更为艰难”这四个字。剧本不断地需要大规模地修改,我一次次地出面去跟昭宾兄提出“强硬”要求。我自己也是一个作家,说实话,自由的创作一次次被硬性地要求,连我自己都会失去耐心,但正因为我跟昭宾兄是好朋友,所以他一次次地容忍了我。到了2008年10月,由于种种原因,作为出品方,我们调整了原先的设想,这对昭宾兄来说意味着重起炉灶。我非常清楚,这样的事情对创作者而言,几乎是一种难以接受的“灾难”,但也正是因为我跟昭宾兄的友情,他再一次容忍了我。

接下去,真正的“灾难”来临了。昭宾兄被查出患了结肠癌,当我得知这一消息时,颓然跌坐在椅子上。昭宾兄从安徽到上海接受手术,我去车站接他,并请他吃了手术前的最后一次“豪宴”。他做完手术后,我即去医院探望他,见他浑身上下插满了各种管子。我出门后潸然泪下,决定不再让他直接写本子了。可是后来昭宾兄拒绝了我的提议,他说,再怎么样,他都要完成这个剧本。为了赶进度,昭宾兄在第一个化疗期就全身心投入创作,作为好朋友,我不断地关心他的病情,也不断地在创作上给他以具体的建议。昭宾兄在电话里告诉我,他是反身趴在病床上写作的,我没告诉他的是,我那时也住院了,每天一边打着点滴一边细细地阅读、修改他不断发来的稿子。我想,我们真正达到了朋友间的默契、理解、帮助和支持。

有时候,我常感叹真实的生活甚至比电视剧更加曲折起伏、扑朔迷离。后来,《开国前夜》的拍摄制作变数迭起,但不管怎么说,相对于我,昭宾兄是一个成功者。现在,昭宾兄以他的刚毅和坚韧,以他的努力和勤奋,与他的创作团队所完成的剧本出版了,我从心底里为他高兴,我要举杯为他庆贺,并跟他说,我会一直记得我们一起走过的这段同甘共苦的日子。

2009年8月12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开国前夜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朱昭宾//郝在今//王鸿志//郭木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花山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556992
开本 16开
页数 36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51
出版时间 2009-10-01
首版时间 2009-10-01
印刷时间 2009-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8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23
印次 1
出版地 河北
245
169
2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9:4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