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孔子纪(学术思想的启门与文化制度的创设)
内容
编辑推荐

孔子,中国第一知识人,千古无人堪与比伦:集其生前数千年文化积累之大成,为中国学术思想启门;开其身后数千年文化制度之创设,建立中国文化理想之道统。

斯书行文流畅,深入浅出,既有学术思想之辨析,又有人物形象之塑造,还原经典文献所记载的其时其境,体味其人其事的温度与气氛,在深厚复杂的历史文化层面上,再现了真实、鲜活而充满人情、人心的孔子形象。

作者对孔子研究及上古史作出了一系列新发见与新论证——孔子系野合而生乃是出自上古时代之“高裸”制度;根据“周礼”关于“男子二十而冠”以及“冠礼”之后才能举行“昏礼”的规定,论证孔子的生年应为公元前552年,而不是现在官方认定的公元前551年;论证孔子造就中国的“士”阶层,开创了以布衣之身积极入世、担当天下的知识人精神;论证孔子所开创的孔门所特有的认过改过之学……我们在与孔子亲近的同时,能够获得历史与思想的崭新体验。

内容推荐

本书从历史元典出发,结合近年来的出土文献研究,对孔子的家世、生平进行了新的考订,在很多关键点上找出了以往的孔子研究和思想史研究未发现的证据,作出了合乎历史文化逻辑的全新推论。本书的重要学术思想贡献在于深入辨析了孔子与“六经”的关系,在元典中找到并论证了前人未曾发现的孔子删述、整理“六经”的一系列历史证据,并对《尚书》《春秋》《易经》在两千多年的传承过程中被遮蔽的文化和思想内涵进行了新的探讨和论述——《尚书》中所蕴含的一种完美的政治伦理结构:“天一天子一民”三者之间的循环监督制约关系;孔子作《春秋》的两条证据链:“祝史正辞”与“诸侯之策”的历史背景与相应的制度沿革,厘清了孔子作《春秋》的礼乐冲动和史料来源;《周易》是人类文明史上迄今未能得到充分认知的神秘而又完美的形式逻辑系统,孔门传《易》所带来的礼乐之“定”与易学之“变”之间的紧张互动关系。

目录

绪论 启门者/1

第一章 孔子之前的“天下”/1

第二章 孔子的先祖/13

第三章 孔子的诞生/36

第四章 童年与少年/47

第五章 弱冠孔子/60

第六章 三十而立/69

第七章 快乐的孔子/81

第八章 孔子与老子/87

第九章 去鲁适齐/105

第十章 处于“不惑”与“知天命”之间/117

第十一章 孔子之于《诗》/129

第十二章 孔子之于《乐》/139

第十三章 孔子之于《礼》/147

第十四章 孔子之于《书》/156

第十五章 孔子相鲁/186

第十六章 周游列国(上)/210

第十七章 周游列国(下)/239

第十八章 孔子之于《易》/275

第十九章 晚年在鲁/313

第二十章 孔子之于《春秋》/338

第二十一章 孔子之死/370

第二十二章 孔子身后/384

结语 创设者/405

附录一 孔子年谱/427

附录二 孔子的天命与儒者的宿命/457

跋/466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孔子纪(学术思想的启门与文化制度的创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方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3390106
开本 16开
页数 46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30
出版时间 2009-09-01
首版时间 2009-09-01
印刷时间 2009-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67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222.25
丛书名
印张 30
印次 1
出版地 广西
240
169
2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2:2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