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地理.com/e时代百科全书
内容
编辑推荐

“e时代百科全书”是一套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读物,它将引领读者走进一个丰富多彩、妙趣横生的世界。本书为丛书之一。

本书是一本地理科学普及读物。它以名山险峰、河流湖泊等地理、人文元素为主线, 内容涵盖了中国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西北、港澳台地区的地理风貌和人文景观,带领读者进入一个融国土、民风、环境、资源、经济、文化为一体的地理人中国。

内容推荐

数千年的繁衍生息造就了神州大地连绵不绝的地理诗篇、数千年的历史激荡打磨出了光辉璀璨的华夏文明。

《中国地理.com》是一本地理科学普及读物。它以名山险峰、河流湖泊等地理、人文元素为主线, 内容涵盖了中国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西北、港澳台地区的地理风貌和人文景观,带领读者进入一个融国土、民风、环境、资源、经济、文化为一体的地理人中国。Blog风格的全新阅读形式,将传统百科全书的单调呆板一扫而光,在保证知识量最大化的前提下,为读者开创了一个阅读的新天地。

优美、典雅的文字,将中国地理的壮阔与秀美浓缩到了一起、既有让人深受感动的壮丽,也有让人悲痛欲绝的灾害。几百幅精美的图片,提供了多维的视角,为读者展开了一幅优美的人文地理画卷,使读者感受到强烈的视觉冲击。此外,每个篇目下的“相关链接”和“拓展阅读”两个小栏目不仅能帮助读者轻松地获得与篇目相关的信息,也能够引领读者在阅读之余向纵深层次迈进。

目录

壮美河山/003

雄伟的东岳泰山/004

险峻的西岳华山/005

秀美的南岳衡山/006

奇丽的北岳恒山/007

沉稳的中岳嵩山/008

黄山归来不看松/009

飞瀑遍布的庐山/010

佛教名山——峨眉山/012

道家圣地——武当山/013

变幻莫测的雁荡山/014

长白山的“干饭盆”/015

奇特的沂蒙山“崮”/016

天山的雪莲花/017

普陀山色兼海景/018

遇风摇动的灵石山/020

闽地名山武夷山/021

风光绚丽的阿里山/022

会唱歌的鸣沙山/023

亚洲脊柱——昆仑山/024

清凉佛国——五台山/025

滚滚长江东逝水/026

中华民族的母亲——黄河/027

高原流淌的雅鲁藏布江/028

要把淮河治理好/029

九曲回肠的荆江/030

黑龙江的真正源头/031

乌江是从哪流来的/032

“奢华”秦淮河/033

随风飘飞的白杨河/034

从东往西流的倒淌河/036

秀丽的乌苏里江/037

水雾缭绕的热水河/038

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039

地无三尺平的云贵高原/040

“世界屋脊”青藏高原/041

“水果之乡”吐鲁番盆地/042

柴达木盆地的聚宝盆/044

最大的盆地——塔里木/045

“喜欢搬家”的罗布泊/046

广阔的大漠塔克拉玛干/047

世界最深的虎跳峡/048

凶险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049

曲折漫长的长江三峡/050

雄伟的壶口瀑布/051

瀑布之最黄果树瀑布/052

五湖四海/055

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056

洞庭天下水/058

“悬湖”洪泽湖/060

美丽的西子湖/061

扬州的瘦西湖/062

水平如镜的镜泊湖/063

风景绝佳的大明湖/064

西昌“明镜”邛海/065

“高原明珠”青海湖/066

中国的死海——察尔汗盐湖/067

“草原天国”呼伦湖/068

九寨沟的“五彩池”/070

珞珈山边的东湖/072

风景奇特的玛瑙湖/073

“高原圣湖”羊卓雍错/074

“高原明珠”滇池/075

中国地势最低的湖泊——艾丁湖/076

何时得见日月潭/078

“火山博物馆”五大连池/079

长白山的天池胜景/080

“天山仙境”天池/082

“华北明珠”白洋淀/083

人间仙境——蓬莱岛/084

海南岛的天涯海角/086

中国的“宝岛”台湾/087

“东海明珠”钓鱼岛/088

妈祖的故乡——湄洲岛/090

“音乐之岛”鼓浪屿/091

“渤海明珠”长岛/092

“赛江南”的太阳岛/094

“蝮蛇王国”蛇岛/095

“海上桃源”刘公岛/096

中国的东南海路——台湾海峡/097

台湾海峡的“群星”澎湖列岛/098

钱塘江边观潮涌/100

“海上仙山”嵊泗列岛/102

“阳光海岸”北戴河/103

“台湾夏威夷”鹅銮鼻/104

多姿多彩的金石滩海岸/105

城市风情/107

我国的首都——北京/108

国际大都市——上海/109

逐步发展的老城天津/110

“山城”重庆/111

“妩媚之乡”三亚/112

中国的南窗口——广州/113

“无根”的城市——深圳/114

南海之滨——珠海/115

美丽的海滨城市——厦门/116

华侨聚集的集美/117

“佛国”福州/118

“赌城”澳门/119

“东方之珠”香港/120

六朝古都——南京/121

园林城市——苏州/122

烟花三月下扬州/123

“人间天堂”杭州/124

小商品集散地——义乌/125

“东瓯名城”温州/126

文化名城——绍兴/127

“泉城”济南/128

孔庙所在地——曲阜/129

碧屿同澜的青岛/130

“风筝之都”潍坊/131

“北方明珠”大连/132

“冰雪之城”哈尔滨/133

“成语典故之乡”邯郸/134

“东都”洛阳/135

北方交通枢纽——郑州/136

武汉三镇锁大江/137

“唯楚有材”的长沙/138

陶瓷名都——景德镇/139

革命圣地——南昌/140

桂林山水甲天下/141

“有鹿的地方”——包头/142

自古帝王都——西安/143

“小北京”韩城/144

“天府之国”成都/145

“恐龙之乡”自贡/146

“钢铁城”攀枝花/147

“春城”昆明/148

“文献名邦”大理/149

“西部卫星城”酒泉/150

“塞上凤凰”银川/151

“青色之城”呼和浩特/152

“日光城”拉萨/153

“石油之城”克拉玛依/154

“金银宝地”兰州/155

“优美的牧场”乌鲁木齐/156

“瓜果之乡”伊犁/157

名胜古迹/159

不到长城非好汉/160

皇帝的居所——故宫/161

“都市桃源”什刹海/162

皇家园林——颐和园/163

香山最高峰“鬼见愁”/164

卢沟晓月/165

世界最古老的石拱桥——赵州桥/166

避暑胜地承德/167

天下武学出少林/168

我国第一古刹——白马寺/169

洛阳的龙门石窟/170

秦始皇陵兵马俑/171

“贵妃出浴”的华清池/172

西安的小雁塔/173

山西商人的“晋祠”/174

大同的云冈石窟/176

“会哭”的孔林石碑/178

姑苏城外的寒山寺/179

绍兴的大禹陵/180

“梦中的水乡”周庄/181

“桃源仙境”武陵源/182

国画中的乡村西递/183

“天然画卷”张家界/184

故人西辞黄鹤楼/185

湖北襄阳卧龙岗/186

猿人出没的神农架/187

珍藏舍利的法门寺/188

藏传佛教的殿堂——布达拉宫/189

黄沙淹没的楼兰古国/190

丝绸之路的重镇——敦煌/191

西出阳关无故人/192

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193

供奉吕洞宾的永乐宫/194

风景宜人的黄龙寺/195

因佛为宝的大足石刻/196

造福千年的都江堰/197

前道后佛的青城山/198

镇守大江的乐山大佛/199

蜀南竹海/200

人间胜景——九寨沟/202

让人忘忧的丽江/203

美丽的西双版纳/204

阿诗玛的故乡——路南石林/206

佛教圣地塔尔寺/207

梦中的伊甸园——香格里拉/208

冰川大世界——海螺沟/209

奇风异俗/211

蒙古族的“那达慕”/212

蒙古人的“敖包相会”/213

崇拜小动物的布朗族/214

信仰东巴教的纳西族/215

摩梭人的“走婚”仪式/216

景颇族的“目脑纵歌”/217

狩猎的鄂伦春族人/218

傣族的“泼水节”/219

壮族的“歌圩”/220

爱文面的独龙族女人/221

彝族的“火把节”/222

背新娘的彝族男人/223

傈僳族的“刀杆节”/224

木兰人的“滚冰节”/225

藏族的“瞻佛节”/226

藏族的“洛萨尔”/227

苗族的“芦笙节”/228

苗族的“大年节”/229

瑶族的“达努节”/230

瑶族的“盘王节”/231

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人/232

爱唱花儿的回族少年/233

哭着嫁人的土家女子/234

佤族的“头祭”/235

以黑为美的拉祜族/236

焚人的“悬棺”/237

爱佩腰箍的德昂族女子/238

寒食节的由来/239

侗族人的鼓楼/240

羌寨里的碉楼/241

住在“船屋”中的黎族人/242

戴人形骨簪的黎族人/243

居住在竹楼里的基诺族人/244

汉族的“元宵节”/245

汉族的“端午节”/246

哈尼族的“长街宴”/247

布依族人的蜡染服饰/248

布依族女人“不落夫家”/249

维吾尔族的“诺鲁孜节”/250

爱打腰鼓的陕北人/251

摆放石狮娃的绥德炕头/252

青海民居“庄廊”/253

山西吕梁的“伞头秧歌”/254

爱“吃醋”的山西人/255

说中原古话的福建人/256

闽西客家人的土楼/257

爱穿旗袍的满族人/258

黄土高原上的窑洞/259

贵州的面具“傩戏”/260

哈萨克族的“女追男”/261

物产资源/263

山东东阿的阿胶/264

西湖龙井茶/265

江南丝竹/266

宜兴的紫砂陶壶/267

承载千年水墨的宣纸/268

“茶中之王”武夷山大红袍/269

台湾的乌龙茶/270

合浦珍珠南珠/271

福建寿山的石雕/272

云南白药/273

赤水酿造的茅台/274

西藏的唐卡/275

鄂尔多斯的羊绒/276

青海的冬虫夏草/277

北京全聚德烤鸭/278

天津十八街麻花/279

天津包子“狗不理”/280

天津“泥人张”/281

杭州的张小泉刀剪/282

浙江金华的火腿/283

苏州的刺绣/284

金华赤松的佛手/285

四川渠县的七蕊黄花/286

吐鲁番的葡萄干/288

盛产苹果的烟台/289

“椰子之乡”海南岛/290

又食武昌鱼/291

遍植芙蓉的成都/292

盛产蜜橘的黄岩/293

作客岭南吃荔枝/294

渔业发达的舟山/295

古老的铜矿产地——大冶/296

多宝藏的祁连山/297

黑三角的“煤仓”/298

聚宝盆——青藏高原/299

中国最大的油田——大庆油田/300

煤都大同/301

“十块石头三把土”的浙江/302

盛产稀土的白云鄂博/303

自古和田产美玉/304

池盐产地——运城/305

各地经济/307

河西走廊区/308

大T字经济发展战略/310

长江三角洲经济区/312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313

环渤海经济区/314

辽中南工业区/316

可以成为枢纽的“汉三角”/317

西部呼吁“西三角”/318

关中——西部开发的前哨/319

沈阳一大连综合交通走廊/320

胶东一济南沿线地区/322

泛珠三角经济区/323

三峡库区的百万大移民/324

难忘的北大荒/325

富苏南和穷苏北/326

中关村科技文化区/327

拾遗补缺的温州模式/328

发展城市传统工业的苏南/330

闽南晋江的进口替代模式/332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的顺德/333

走“三来一补”道路的东莞/334

逝去的金融家——晋商/336

“徽骆驼”徽商/338

说不尽的大运河/339

今天的南北大动脉/340

今天的东西大动脉/341

气候差异/343

作为中国南北方气候分界线的秦岭/344

南北温差冬季比夏季大的原因/345

二十四节气的由来/346

四季的划分/348

“三伏”与“三九“/350

中国的“三大火炉”/351

漫长的江南梅雨/352

千姿百态的雨凇奇观/354

美丽的吉林雾凇/355

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356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358

春江水暖鸭先知/359

春眠不觉晓/360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362

五颜六色的天空/364

人类战争离不开气象/366

瑞雪兆丰年/367

霜叶红于二月花/368

神奇的夜间彩虹/370

冬天打雷雷打雪/371

拥有巨大威力的焚风/372

夏季冷空气的由来/374

比“大寒”寒冷的“小寒”/376

自然物种/379

恐龙的美食——桫椤/380

幸运的西藏长叶云杉/381

南国风情相思豆/382

一树成林的榕树/384

鸽子树——珙桐/385

多世同堂的巨柏家族/386

“万兽之王”东北虎/388

会爬的攀鲈鱼/390

神奇的瑶山鳄蜥/391

来自史前时代的中华鲟/392

飘逸的丹顶鹤/394

与大熊猫齐名的黑颈鹤/395

“秦岭仙子”朱鹦/396

黄山的八音乌/397

数量稀少的黑鹳/398

“钟情之鸟”大犀鸟/400

青藏高原的白唇鹿/401

雪域高原的长尾旱獭/402

珍奇的武夷山墨猴/403

命运多舛的果子狸/404

神农架的“怪兽”/405

大熊猫的隐患/406

喜马拉雅“雪人”/408

乖巧玲珑的金丝猴/409

“扬子江之子”扬子鳄/410

可爱的娃娃鱼/412

环境问题/415

可怕的土法炼矿/416

“要想富,先砍树”的悲剧/417

“防沙英雄”胡杨树/418

被山羊啃光的草原/419

濒临灭绝的可可西里藏羚羊/420

“鸟的地狱”鸟吊山/421

采矿引起的地面下陷/422

危险的井喷事件/423

上海的地面沉降现象/424

海洋赤潮的发生/425

力抗污染的太湖/426

重焕光彩的滇池/428

逐渐萎缩的洞庭湖/429

新一轮“保卫黄河”的战斗/430

成为“悬河”的黄河下游/431

不堪重负的长江/432

被狂捞滥捕的北部湾/433

为何要季节性禁渔/434

荒漠化的呼伦贝尔草原/435

水土流失的黄土高原/436

逐渐消失的森林/438

可怕的唐山大地震/439

淹没村庄的泥石流/440

“沙尘暴之源”阿拉善/441

与风沙抗争的北京/442

急需治理的珠江上游/443

1998年的长江、松花江特大洪水/444

春旱严重的华北地区/445

降临重庆的酸雨/446

“中国的庞贝古城”喇家村/447

试读章节

“奢华”秦淮河

秦淮河古称淮水,据说这条河是因为秦始皇时人们凿通方山引淮水而形成的,而且横贯南京城,所以得名秦淮河。秦淮河是扬子江的一条支流,全长约110公里,是南京地区的主要河流,也是极有名气的一条河。近代,战乱等原因使两岸建筑多遭毁坏,河水也渐渐变得污浊,有“江南锦绣之邦”美称的秦淮河在一段时间里消失不见了。1985年以后经修复,那里成为著名的游览胜地。

秦淮河及夫子庙一带在六朝时便已繁华异常,十里秦淮两岸贵族世家聚居,文人墨客纷至沓来。隋唐之后一度冷落,明清再度繁华,成为江南佳丽聚集的地方。灯船是秦淮河最为著名的风景。河上之船一律悬挂彩灯,游秦淮河的人是一定要乘一回灯船的。朱自清曾经写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通过它我们可领略灯船的一些丰采。

如今的“秦淮河风光带”以夫子庙为中心,包括瞻园、夫子庙古建筑群、白鹭洲、中华门城堡,以及从桃叶渡至镇淮桥一带的秦淮水上游船等。沿河景观融古迹、园林、画舫、市街、河房厅和民俗民风于一体,令众多游人流连志返。

古人所说的白鹭洲位于现在南京城西2.5公里处的长江中,当时洲上多聚白鹭,故而得名。今天的白鹭洲公园位于南京城南武定门内北侧,秦淮河利涉桥及古桃叶渡的南边,是南京城南地区最大的公园。

供奉和祭祀我国古代著名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南京夫子庙,全称是“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庙”,简称“文庙”。自古以来,孔子就被人们尊称为“孔夫子”,所以他的庙宇俗称“夫子庙”。夫子庙建筑群由孔庙、学宫、江南贡院组成,是秦淮风光的精华。这里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八会举行夫子庙灯会,那时的夫子庙会非常热闹。

南京现存历史最久的一座园林是瞻园,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原为明代开国功臣徐达七世孙太子太保徐鹏举府第的西花园。清初改为江宁布政使司衙门,乾隆皇帝南巡时曾两度到瞻园游览,“瞻园”的匾额就是他亲笔题写的。

中华门在明代叫聚宝门,为南京古城墙13个城门中规模最大的城堡式城门,也是我国最大的,当今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结构最复杂的古城堡式城门,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有三道瓮城,四道拱门,首道城门高21.45米,各门原有双扇木门和可上下启动的千斤闸。内有藏兵洞27个,战时可用以贮备军需物资和埋伏士兵。东西两侧马道可用于运送军需物资,将领也可借此策马直登城头。整个中华门设计巧妙,结构完整,与广场连为一体,二者相互衬托,相得益彰。

随风飘飞的白杨河

白杨河发源于新疆克拉玛依布额敏县境内的乌肯拉嘎尔山,自北向南,最终流入艾里克湖,全长160公里,年径流量超过1.4亿立方米,最大流量100立方米/秒。白杨河是呼图壁河的支流,在呼图壁河西侧10公里处,两河中间是一座山。河谷宽阔,长着茂密的松林,如茵的绿草间点缀着牧民的毡房,景色优美。沿河谷前行5公里后,山谷变得狭窄,行至8公里处,河谷两侧壁立如削,最窄处只有几十米宽,形状像一座石门,那里水流湍急,人只能从岸边峭壁上攀爬而过。过石门后,地势变高,河谷又渐开阔,河水蜿蜒,流势平缓,这就是林木稀少、牧草丰富的喀拉莫依高山牧场。

白杨河峡谷位于白杨河中下游,两侧是白杨河水库和乌尔禾乡。峡谷呈现出典型的雅丹地貌,白杨河水自谷底流入,形成了沙漠腹地中一条神奇的绿色长廊,峡谷里的大都分生物都分布在这里。陡峭的岩石、幽深的峡谷、茂密的植被、清澈的河水,使峡谷像一个神秘的“世外桃源”。夏天,在峡谷中可以倾听到浪击石壁的声音,呼吸到清润的空气。大峡谷蜿蜒曲折,深20~30米,宽300米左右,陡峭的谷壁巍然挺立,令人望而生畏,大热天也会感到微微的寒意。被当地誉为“母亲河”的白杨河流域的夏季,温明显低于周围地域。那时,天鹅、野鸭在水中游曳,两岸水草茂盛,灌木丛生,还有成片的桦树林,可以在河边看天上的流云。上游还有一道落差20多米的飞瀑,也可以去瀑布那里听听水流飞溅的声音,倾听大自然演奏的音乐。

峡谷南端飞悬的瀑布直泻深潭,它就是有名的白杨河瀑布。清代诗人洪亮吉在《天山歌》中曾这样写道:“天山之石绿如玉,雪与石光皆染绿。半空石坠冰忽开,对面居然落飞瀑。青松岗头鼠陆梁——竞欲餐天光。”这是峡谷景色的写照。如掬一捧清泉,一边品尝一边打量着这山光水色和牧场风光,必定是如饮甘霖,心神具醉。此外,更引人入胜的还有这里哈萨克牧民的赛马与“姑娘追”。

克拉玛依市区东北60余公里处,建有白杨河水库,面积577万平方米。白杨河从水库流出,经乌尔禾而抵达艾里克湖。

达坂城风口吹来的大风是个艺术家,它在白杨河谷留下了杰作“魔鬼城”。城内城堡、殿堂、人物、禽兽栩栩如生,每当风起,似鬼哭狼嚎的声音响彻全城,因而得名“魔鬼城”。而且,两岸红崖陡峭,中间河水奔涌,其情其景更让人胆战心寒。

P33-34

序言

这是一套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读物,它将引领读者走进一个丰富多彩、妙趣横生的世界。

这套丛书分为:《中国历史.com》、《世界历史.com》、《中国文学.com》、《世界文学.com》、《中国美术.com》、《世界美术.com》、《中国战争.com》、《世界战争.com》、《中国地理.com》、《世界地理.com》,共10册。书中内容,本着权威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既能反映该学科的基础知识,又可以帮助读者解答工作、学习、生活中最常见的问题;既可以满足广大读者的求知欲,又能兼顾他们的年龄特点和教育水平;既注重用准确的文字揭示该学科的内涵,又注重用浅显流畅的语言表述其外延,并适当扩大知识面。

书中所遴选的精美图片,直观地展示人、事、物,并配以准确精当的图注。让读者充分拓宽视野的同时,还能开辟想像的空间。

简洁大方的网络博客形式,把多种视觉要素完美结合,不仅彰显了本书浓厚的人文色彩,也给了读者更多的想像空间和审美享受。随意翻开一页,读者就能进入一个广阔的文化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你可以自由获取各种知识,而且是以轻松愉快的方式。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我们为了将权威性和趣味性完美地融合起来,参阅了大量资料,但由于本套丛书所涉及的知识范围较广,书中的缺点和错误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地理.com/e时代百科全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文扬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安徽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9631264
开本 16开
页数 44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00
出版时间 2009-10-01
首版时间 2009-10-01
印刷时间 2009-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图书小类
重量 0.89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92-49
丛书名
印张 29
印次 1
出版地 安徽
245
185
3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7:2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