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汉娜的手提箱/蒲公英童书馆国际大奖小说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2000年3月,一只手提箱来到了一个小博物馆——东京大屠杀教育资源中心。箱子上用白色油漆写着“汉娜·布莱迪,1931年5月16日,孤儿”。参观的孩子们很是好奇,汉娜是谁?她遭遇了什么?她还活着吗?他们要求年轻的女馆长石冈史子找出答案。于是,从欧洲到北美洲,再到日本,史子经历了一段震撼、感动之旅……

本书曾荣获加拿大文学协会年度少儿书,加拿大犹太书奖,犹太书籍协会年度最佳少儿书,洛基山书奖,加拿大银桦奖,加拿大安大略文学协会金橡树奖。

内容推荐

2000年3月,一只手提箱来到了一个小博物馆——东京大屠杀教育资源中心。箱子上用白色油漆写着“汉娜·布莱迪,1931年5月16日,孤儿”。参观的孩子们很是好奇,汉娜是谁?她遭遇了什么?她还活着吗?他们要求年轻的女馆长石冈史子找出答案。

于是,从欧洲到北美洲,再到日本,史子经历了一段震撼、感动之旅。手提箱的主人,一个在纳粹集中营里被谋杀的犹太女孩,将从历史的浓雾中浮现,展现一个年轻生命的所有美好,和大屠杀的所有黑暗。

目录

前言

日本东京,2000年年初

捷克斯洛伐克,诺弗·麦斯托,20世纪30年代

东京,2000年年初

诺弗·麦斯托,1938年

东京,2000年3月

诺弗·麦斯托。1939年

东京,2000年3月

诺弗·麦斯托。1940年秋~1941年春

东京,2000年4月

诺弗·麦斯托,1941年秋天

东京,2000年春天

诺弗·麦斯托,1941年末~1942年初

诺弗·麦斯托,1942年5月

东京,2000年6月

特莱比克,遣送中心,1942年5月

捷克共和国,特瑞辛,2000年7月

捷克斯洛伐克,特莱西恩施塔特,1942年5月

特瑞辛,2000年7月

特莱西恩施塔特,1942~1943年

特瑞辛,2000年7月

特莱西恩施塔特,1943~1944年

特瑞辛,2000年7月

捷克共和国,布拉格,2000年7月

东京,2000年8月

加拿大,多伦多,2000年8月

多伦多,2000年8月

东京,2000年9月

东京,2001年3月

后记

作者的话

试读章节

东京,2000年3月

自从这个手提箱来到东京,史子和孩子们就被它吸引住了。10岁的晃是个喜欢打打闹闹的女孩,现在却安静下来,想象做个孤儿会有怎样的遭遇。麻衣子的年纪稍大一些,以前喜欢聚会,还会表演出色的花样游泳,但在手提箱面前,她却变得沉默寡言。她想,如果她被迫离开自己的亲友,将会是什么样。

这个手提箱是他们博物馆中唯一一件和一个人的名字有关联的文物。由手提箱上写着的生日,史子和孩子们计算出,汉娜被送到奥斯威辛集中营时是13岁。有个女孩说:“比我还小一岁。”晃说:“和我哥哥一样大。”

史子再次写信给奥斯威辛博物馆,问他们能不能帮忙查出这个手提箱主人的任何情况。他们回答说,他们再也不知道别的什么情况了。史子把这个回答告诉孩子们。“再试试别的地方。”麻衣子说。“不要泄气。”晃说。孩子们一致说:“继续找,继续找。”

史子答应,她会继续找。

接着,史子写信询问著名的以色列大屠杀纪念馆。纪念馆馆长回信说:“我们从来没有听说过一个叫做汉娜·布莱迪的女孩。你联系过美国华盛顿的大屠杀纪念馆吗?”史子立即给华盛顿的纪念馆去信,但是他们的回信却是同样的:“我们没有关于女孩汉娜·布莱迪的任何资料。”真是令人失望。

就在这个时刻,史子收到了奥斯威辛博物馆的一个通知。他们发现了一点新的资料。他们在一个名单上查到了汉娜的名字,并从中得知,汉娜是从一个叫做特莱西恩施塔特的地方,转送到奥斯威辛去的。

诺弗·麦斯托,1939年

1939年3月15日,希特勒的纳粹军队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布莱迪一家的生活从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纳粹宣布犹太人是邪恶的,危险的,会传播坏影响。因此,布莱迪一家和诺弗·麦斯托的其他犹太人,都得遵守特别的法规。

犹太人只能在白天的特定时间外出,并且只能去特定的商店买东西。犹太人不能随便旅行,住在附近镇上的汉娜的姑姑、姑夫和祖母再也不能来看他们了。布莱迪一家必须向纳粹报告他们拥有的一切东西,如艺术品、珠宝、银餐具、银行支票等等。他们匆匆忙忙地把最宝贵的文件藏在阁楼上的瓦片下面。父亲收藏的邮票和母亲的银首饰,只能藏在不是犹太人的朋友那儿。家里的无线电收音机也被纳粹没收了。

一天,汉娜和乔治在电影院门口排队买票,想看《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当他们排到售票口的时候,才发现那儿贴有一个告示:“犹太人不得入内。”他们涨红了脸,赶紧转身离开。走到家里时,汉娜再也无法抑制愤怒,她问:“我们到底怎么了?为什么我们不能去看电影?为什么我们不能不理睬那个告示?”母亲和父亲面面相觑,无言以对。这些问题可不好回答。

每个星期都会有针对犹太人的新限制颁布。犹太人不准进游乐场。犹太人不准进运动场。犹太人不准进公园。不久,汉娜就不能去体操馆了,甚至滑冰的湖泊也禁止她进入。她的朋友都不是犹太人,一开始他们也不明白这些禁令。他们和汉娜还是像以往一样,在学校里坐在一起,在教室和后院打打闹闹,玩得很开心。“我们永远在一起,不管发生什么。”汉娜最要好的朋友玛利亚向汉娜保证,“我们决不让任何人来干涉我们,规定我们只能和谁一起玩。”

可是,渐渐地,随着时间推移,汉娜的所有玩伴,包括玛利亚,放学以后和周末都不来找她玩了。玛利亚的父母禁止她来找汉娜玩。他们担心,如果玛利亚和犹太孩子交朋友,纳粹会惩罚他们一家。汉娜变得非常地孤独。

随着一个个朋友的离去,随着一个个新限制的颁布,汉娜和乔治的世界在变小。他们第一次深深地体会到了无力感。“我们该怎么办?”他们问父母,“现在我们能到哪儿去?”

母亲和父亲安慰孩子们,尽己所能帮助他们用新的办法找到快乐。“看,我们运气多好,”母亲对他们说,“我们有这么大一个院子。你们可以玩捉迷藏,可以在树下荡秋千,还可以自己发明游戏。比如在库房里玩侦探游戏,到地下通道玩探险游戏,或者玩字谜游戏。你们能够彼此相伴是多么幸运!”

汉娜和乔治也知道,他们的确很幸运,能两个人在一起玩,但是这并不能抵消他们的痛苦,他们无法忘记那些再也不能做的事情,那些再也不能去的地方。

在春光明媚的季节,有一天,灿烂的阳光下,他俩坐在草地上,百无聊赖。突然,汉娜哭了起来。“这不公平!”她哭着说,“我不喜欢现在这样!我要像以前那样。”她揪下一把草来,狠狠地抛向空中。然后,她看着哥哥。她知道,哥哥跟她一样苦恼。“等一下,”他说,“我有一个主意。”几分钟后,他拿来一叠纸、一支笔、一个空瓶子和一把铁锹。

“你要做什么?”汉娜问。

“也许,我们把所有让我们生气的事情写下来,”他说,“我们会好过些。”

“这办法太愚蠢,”汉娜回答,“这不会把公园和游乐场还给我们,也不会把玛利亚还给我。”

但是乔治坚持要这样做。他毕竟是哥哥,况且汉娜也没有更好的主意。就这样,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两个孩子把他们的痛苦都宣泄在了纸上。主要是汉娜说,乔治写。他们写下了他们失去的东西和气恼的事情。然后,他们又写下了他们向往的事情,还有当这个黑暗时代结束后,他们想拥有的东西和想去的地方。

写完以后,乔治把纸卷起来,装进瓶子,塞上瓶塞。然后他们走到秋千架前,汉娜就在那儿挖了一个洞,用来埋藏他们的伤心和苦恼。乔治把瓶子放进洞里,汉娜用土埋上。当他们把这一切做完的时候,世界似乎稍微明亮了一点。至少那一天感觉是这样。

然而,这以后,他们越来越难了解到外面所发生的情况了,尤其在家里的收音机被没收后。以前,父亲和母亲每晚都要收听英国伦敦八点钟的新闻广播,借此了解希特勒的可恶行动。但是,现在纳粹命令犹太人八点就必须回到自己的屋子里,他们被禁止收听无线电广播,违反者会受到严厉的处罚。所有的人都害怕被纳粹逮捕。

父亲想出了一个大胆的主意,用来应付纳粹的禁令。他求他的老朋友——教堂钟楼的看守人帮他一个忙。父亲请求说:“你能不能每天傍晚把教堂大钟拨慢十五分钟?”这样,父亲就可以赶到邻居家,在那儿听新闻广播,然后在教堂大钟敲响八点以前回到家里(实际上那时已经八点十五分了)。在广场上巡逻的纳粹完全没有察觉。不幸的是,父亲从无线电广播里听来的都是坏消息。纳粹节节胜利,正在全线推进。

P23-30

序言

《汉娜的手提箱》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地点涉及三大洲,时间跨度近70年。一个手提箱,把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捷克斯洛伐克一个小姑娘和她的家人,与现代日本东京一个年轻女子和一群孩子,以及加拿大多伦多的一位老人,联系到了一起。

从1939年到1945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纳粹专制者阿道夫·希特勒,妄想德国能统治全世界。他狂妄观念的中心,就是要把犹太人从地球上无情地清除。为了消灭他的这些“敌人”,他在欧洲各地建立了几十个被称为集中营的大规模监狱。欧洲几乎所有国家的犹太人,无论男女老幼,都被迫背井离乡,被押送到集中营。他们在那里遭受了难以想象的磨难,很多人饿死或病死,更多的人被活活杀害。在这些集中营,以及希特勒的追随者实施恐怖计划的其他地方,总共有600万犹太人被杀害,其中有150万犹太儿童。

1945年,战争结束了。全世界终于知道了集中营里发生的可怕事情,人们称之为大屠杀。从此以后,人们通过各种努力,试图更多地了解大屠杀的真相。它以种族、宗教、文化的不同为由,实施了大规模的屠杀,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种族清洗”。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怎样才能杜绝类似的事情?

日本人关注大屠杀是比较晚的事情,虽然日本曾在二战期间同纳粹德国结盟。其中有一个日本人,想为全人类的互相宽容和理解做点事,觉得让日本年轻一代更多地了解这方面的历史尤其重要,因此独立资助,匿名成立了一个博物馆——“东京大屠杀教育资源中心”(以下简称大屠杀教育中心)。

在1999年举办的一次有关大屠杀的儿童讲座上,大屠杀的幸存者雅法·伊莉亚克,为东京地区各学校的两百多名学生讲述了她的经历。在她生活的村庄里,几乎所有的犹太人,无论老幼,都被纳粹杀害了。最后,她提醒小听众们,他们应该有“创造和平”的力量。有几十个日本孩子被她的话激励,成立了一个叫做“小翅膀”的小组织。小翅膀的成员,从8岁到18岁不等,现在每个月都要举行聚会活动。他们出版报纸,在大屠杀教育中心做义工,引导更多的日本少年来关心历史上的大屠杀。指导他们组织活动的,就是大屠杀教育中心的馆长:石冈史子女士。

这个手提箱——汉娜的手提箱,是他们开展活动取得成功的关键。在这个手提箱里,隐藏着一个大悲大喜的故事,暗示着过去的悲惨,和未来的希望。

后记

关于汉娜的手提箱,又有了新的进展。2004年3月,乔治和史子去了趟波兰,在那里,他们得知,汉娜的手提箱其实早就不存在了,它和那场浩劫中的许多其他物品一起,毁灭在英国伯明翰的一场大火中,那是1984年。

奥斯威辛博物馆根据照片,制作了一个一模一样的复制品——就是史子和“小翅膀”们拿到的那个手提箱。按照制度,奥斯威辛博物馆会告知借用人那不是原件。但这次,他们显然失误了。乔治和史子直到这次波兰之行,才知道那是复制品。

但是,我们每个人,都该感激奥斯威辛博物馆,如果没有他们制作的这个足以以假乱真的手提箱,史子不会找到汉娜,更不会找到乔治,我们也不会知道这本书里的故事——关于汉娜的手提箱的故事。

这个故事,现在有了二十多个语言的版本,被世界上数以十万计的孩子们传诵着。史子、乔治和手提箱继续着他们的行程,与所有人分享汉娜的故事、历史的教训,呼吁对差异的尊重和宽容。

书评(媒体评论)

这本在同名文献广播节目的基础上完成的书,由真实历史事件、悬疑而紧张的讲述、美好的家庭生活组成,将历史真相抽丝剥茧,层层推向高潮。真相是无法回避的,照片里那些生机勃勃的西孔、纳粹维织的档案、汉娜在特瑞辛的秘密绘画课上画的图画,都生动展现了当时的原景。

——美国国书馆协会《书单》杂志

本书成功地再现了那个充满仇恨和偏见的时代里,一个孩子混合了悲惨和美好的人生,是一本关于大屠杀教育的最有效教材。书中还有大量的照片及纳粹档案传真,是非常珍贵的史料。

——《学校图书馆期划》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汉娜的手提箱/蒲公英童书馆国际大奖小说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加)凯伦·莱温
译者 张小茶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贵州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1084873
开本 16开
页数 12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9-05-01
首版时间 2009-05-01
印刷时间 2009-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21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711.84
丛书名
印张 8.25
印次 2
出版地 贵州
210
170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6:0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