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由绍兴文理学院世界华文文学研究所主办的《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第五辑。本书的栏目设置有了一些新的变化,“学术视野”、“比较之窗”、“史海钩沉”、“理论阐释”、“文本解读”等栏目依旧保持,新设置了“序跋书评”和“创作回顾”栏目。这样的编排,更多是出于增强作者与读者的互动性而考虑的。
图书 | 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第5辑)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由绍兴文理学院世界华文文学研究所主办的《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第五辑。本书的栏目设置有了一些新的变化,“学术视野”、“比较之窗”、“史海钩沉”、“理论阐释”、“文本解读”等栏目依旧保持,新设置了“序跋书评”和“创作回顾”栏目。这样的编排,更多是出于增强作者与读者的互动性而考虑的。 目录 学术视野 马华诗歌与浪漫主义 新移民小说的特质 比较之窗 在两岸文学史中读林斤澜的《台湾姑娘》 中日现当代微型小说的交流与发展——兼谈渡边睛夫教授对中日两国现当代微型小说关系之研究 文本解读 论吴玲瑶的幽默风格 文化焦虑与人性守望——袁劲梅小说之“道” 论张翎小说的“残缺”意识 论白先勇小说中的少年意象 漫游者的权力——论朱天心小说的历史书写、现代文明批判及死亡主题 华文女作家笔下的同性恋世界——以严歌苓、虹影、黎紫书的作品为中心 “葱绿配桃红”:论张爱玲小说的参差对照之美——以《沉香屑——第一炉香》为例 敬畏与抗争的交错融合——论影片《胭脂扣》主人公如花对命运的态度 穿越时空的回响——《人生自白》中的“明清小说”因素探析 领略使命意识体认双重边缘——读《Who is陈舜臣?》有感 新移民作家“香蕉故事”的突破与困惑——论施雨、王瑞芸、陈谦等新移民作家小说的文化意义 理论阐释 台湾网络文学研究初探 试论泰华文学的潮汕文化特征 史海钩沉 马华校园散文的生产语境及其谱系之完成(1979—1994) 序跋书评 游于艺者庄伟杰——庄著《文心与诗学》序 澳门文学研究的方法论小评——读《台港澳文学论稿·澳门篇》 华文文学教育的全球视野——读《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教程》 创作回顾 我在香港回归前后的诗歌创作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第5辑)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晓初//朱文斌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安徽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1110559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5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70 |
出版时间 | 2009-04-01 |
首版时间 | 2009-04-01 |
印刷时间 | 2009-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4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106-53 |
丛书名 | |
印张 | 16.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安徽 |
长 | 229 |
宽 | 169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