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阁楼精灵(男孩木里外传)/汤素兰童话花园
内容
编辑推荐

有趣、好看的故事,优美的想象,机智、风趣的叙事方式,真挚的感情和爱心投入,纯美、清澈的浅语艺术,还有无处不在的、优雅的抒情意味……在汤素兰的许多童话里,我们可以找到伟大的“爱”,找到一种能够引导我们上升的“光明”。本书收录了她的童话故事多个,有《阁耧精灵决定搬家》、《从乡下搬来的木头》、《木里和坏脾气的小妖精》、《住在天堂街的三毛》、《我们的青草公寓》等。

内容推荐

汤素兰的童话花园,是天天童话城堡里一个温暖、明亮而且充满生机的神奇世界……

汤素兰童话花园的常客是小笨狼,小笨狼和他的爸爸妈妈也住在天天童话城堡里。小笨狼有很多好朋友,他们一起在学校里快乐地学习、生活、游戏、冒险,还有……嘘——不能说了,那都是笨狼的小秘密。

说到秘密,汤素兰的童话花园里可真藏了不少:你知道阁楼里的小精灵吗?你知道笨女巫格里格和小巫婆真美丽吗?你有没有听说过一个敢跟坏脾气的小妖精一块儿玩的男孩木里?你有没有想过,世界上有一只狐狸,他生下来就是蓝色的?你想不想知道怎么才能找到世界上最自由最美丽的地方——快乐岛?

悄悄地告诉你,在汤素兰的童话花园里,还有爱冒险的小老虎和恐龙,甚至还有从阿尔法绿星球来的外星男孩古厉马呢!

想知道他们的故事吗7那就快走进汤素兰的童话花园吧!

瞧,花园里的月亮花已经开了……

目录

阁楼精灵

 1 关于精灵的历史、传说和故事

 2 阁耧精灵决定搬家

 3 笨女巫格里格

 4 白鼠逃跑了

 5 从蛇的信子下救出小鹳鸟

 6 一大群鹳鸟飞来了

 7 美丽的精灵谷

 8 与幽灵签约

 9 黑蜘蛛的三个故事

 10 一场新的考试

 11 追捕抄袭者

 12 营救小精灵

 13 从乡下搬来的木头

 14 找到一个新家

 15 骑一头豹子去上学

 16 窗台上的乌鸦

 17 彩色露珠

男孩木里外传

 木里的乡下朋友

 木里和坏脾气的小妖精

 巧奶奶的故事篓子

 故事爬山虎

 大嘴巴小鬼

 住在天堂街的三毛

 我们的青草公寓

我的魔方大厦

汤素兰文学创作获奖记录

试读章节

1 关于精灵的历史、传说和故事

在城里,家长们为了培养孩子的艺术素养,得花好几年的时间,请专门的老师辅导孩子,才能让他们学会弹琴、唱歌、跳舞。可是,如果你是一个喜欢旅游的人,你就会发现,在最偏僻最贫穷的乡村,在某些人烟稀少的大山里,你往往能碰上一些天生的歌唱家、舞蹈家、雕刻家和演奏家。你知道在最偏僻的乡村里,小孩子是如何学习艺术的吗?

也许有人会告诉你:穷乡僻壤,那儿的大人和孩子每天有干不完的活,他们起早贪黑,脸朝黄土背朝天,全都为了吃饱肚子。在那儿,没有人会关心什么是艺术。

可是,为什么偏偏在那样的环境里倒有不少天生的艺术家呢?为什么他们跳起舞来,像蝴蝶一样轻盈,唱起歌来,像百灵鸟一样好听呢?

这是一个古老的秘密。

在我们的大地上,生长着各种各样的动物和植物,生长着人类,也生长着精灵。当然,还有少量的幽灵。

精灵们个子很小,形状千奇百怪,他们住在各种各样奇怪的地方。比如,有一种地板小精灵,专门住在家中的地板下,他们喜欢收集人类掉落在地上的东西。有的时候,你明明眼见着一样东西掉在地板上,听见了东西掉落的声音,也看见了它在地板上滚动,可当你弯腰去捡时,这东西却无论如何也找不到。

这东西哪儿去了呢?

这东西被住在地板下的小精灵拿去了。地板下的小精灵虽然喜欢捡人类掉在地上的东西,但因为地板下太小了,不能堆太多的东西,所以每过一段时间,他们都会来一次大清理,把捡到的东西又还回给人类。

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东西,你左寻右找找不到。可过了一段时间,你不再找了,差不多把那东西忘记了,可那东西又出现了。

有的精灵住在花蕊里,他们是一些非常美丽的精灵,一个个都像拇指小人一样可爱。他们有像蜻蜒一样透明的翅膀,依靠吸花粉和露珠为生,这种精灵叫花仙子。每一个花仙子都是跳舞的好手,在人类的孩子还不会说话以前,他们非常愿意教人类的孩子跳舞。

如果你曾经去过茂密的楠竹林,或许你会在竹林里碰到另外一种小精灵——小竹仙。他们住在空空的竹节里,特别会吹笛子。月光皎洁的夜晚,他们会坐在竹梢上一边看星星一边吹笛子。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吹笛子的高手,或者想要一支声音最悦耳的竹笛,你最好在有月光的夜晚去竹林里,将身子靠在一株挺拔的竹子上,耐心地等待。因为有的小竹仙吹笛子吹累了,或者夜太深了,他们坐在竹梢上打瞌睡,会不小心从竹梢上摔下来。这时候,你伸出手掌,轻轻把他托住,不让他摔到地上,不让地上的沙子硌疼他的屁股,为了感谢你,他就会答应你向他提出的要求,告诉你哪一根竹子适合做竹笛。据说从前的竹笛都是用小竹仙选的竹子做的,声音特别好听。只是后来……

后来的事情我不说了,那是另一个更长更长的故事。现在,我们还是言归正传,来说说阁楼精灵吧。

从前乡下有不少青砖瓦房,在这种房子里必定建有宽大的阁楼。阁楼用来放置各种各样可有可无、可扔可不扔的杂物。比如,家里有一把陶炊壶碰掉了手柄,用来烧水显然不合适了,扔了又觉得怪可惜的,因为壶身并没有破,用它装水不漏水,用它装半斤绿豆、一升花生也挺不错的。这样,这把炊壶就会被拎到阁楼上放起来,等待它日后派上用场。可事实上,东西一旦到了阁楼上,就很少会被再拿出来用了……就这样,半新不旧的农具、衣服、不合脚的鞋子、因为戒烟而被判处无期徒刑的铜烟壶等等一些东西,都被堆放在阁楼上了。房子是家族世代相传的,于是阁楼上的东西也就世代相传了。  阁楼精灵,就住在古老的阁楼上。他们是一些诚实、善良、充满爱心的精灵。这些精灵长着毛茸茸的圆耳朵和一个像黑色句点一样的湿漉漉的圆鼻子。他们的小脸上满是皱纹,个子比小老鼠大不了多少。他们也像小老鼠一样全身都长着毛。在他们的整张脸上,最好看的要数眼睛了。他们的眼睛蓝莹莹的、水汪汪的,就像一片纯蓝的天空映在一片明净的湖水中。他们的每只脚掌上分别长着六个指头,可每只手掌上只长着四个指头。他们能听懂人类的语言,走路的姿势也像人,所以这些阁楼小精灵又叫六趾小人。

他们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照顾小孩子。虽然自古以来,从来没有一个大人看见过阁楼精灵,但在从前的乡下,只要谁家有古老的阁楼,谁家的孩子就一定被阁楼精灵们照料过。

当大人们不在家的时候,阁楼精灵们就会从自己藏身的阁楼上跑出来,跟小孩子一起玩儿。他们把小孩子领到草丛中,让花仙子教小孩子跳舞。他们领着小孩子穿过月光下的原野,到长满翠竹的山坡上听精灵们吹笛子。他们把画眉、百灵和云雀请到屋檐下,教小孩子唱歌。这就是为什么在一些偏僻的乡村里,小孩子们从来没有学过唱歌、跳舞,却能成为了不起的艺术家。小孩子们的本领都是阁楼精灵请老师教的。

只是为了保守这个古老的秘密,阁楼精灵们让小孩子们学会本领以后,就对他们施了一种遗忘的法术,让他们完全忘记了自己的本领是从哪儿来的。

然而,凡是被阁楼精灵照料过的人类孩子,长大后即便是远离了故乡,但对故乡总是怀着一份深深的依恋。当他们身心疲惫的时候,他们只要回到故乡,呼吸到泥土的芬芳,看到漫山遍野青葱的植物,听到乌儿在屋檐下唱歌,见到溪水从石头上潺潺流过,他们的身体就会得到休息,他们的心灵就会得到安宁。

人类并不知道,他们对故乡的依恋,其实就是对故乡精灵的依恋。

在这个世界上,除了大自然本身,所有的一切,无论是精灵、幽灵、女巫和魔法师,还是人类,都是不能永生的。但他们全都渴望永生,并不懈地努力着,最终获得另外一种形式的“永生”。

古老的精灵就是凭着他们对人类的关怀和爱而获得“永生”的。没有对人类的关怀和爱,没有人类对他们的依恋,他们就不可能“永生”。但他们的“永生”并不在生命本身,而是在灵魂中,在代代相传的音乐、舞蹈、绘画和其他一切艺术里。

幽灵以自己邪恶的力量控制着世界而获得“永生”。他们“永生”在世上所有的恐怖和阴影里。

女巫和魔法师“永生”在各种混乱的游戏里。

相比之下,人类的生命最为脆弱,但他们的力量又最为强大。在人类世界中,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人关心“永生”,大多数人都相信人只有今生,没有来世,“永生”更是一个荒谬的话题。但确实有一部分人获得过“永生”。他们“永生”在后人的心里。

人类在自然的照料和精灵的关怀中,逐渐强大起来。他们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改造着这个古老的世界。他们让世界按照他们自己所描绘的样子而改变,而不是让世界按照自然本身的样子在发展。

P3-7

序言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政协委员同事汤素兰赠我《笨狼的故事》和《红鞋子》,要我为她即将出版的童话文集写序。之前我听说她是一位才华横溢、功底扎实的青年作家,心中油然而生敬意。现在读了她的作品,我对她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汤素兰创作幼儿童话的艺术天赋让人惊叹。她竟能够这样深入地洞察幼儿心性,并如此;隹确、生动地用幼儿的语言将其原汁原味地艺术再现出来!她讲的故事十分幽默、热闹荒诞,甚至有点儿异想天开,却能紧紧抓住孩子们的心,其作品的艺术品位和思想深度令人佩服。

《红鞋子》在故事的叙述中流露出真挚的情感,与孩子们进行着坦诚的心灵对话,富有极强的感染力。单纯、顽皮的小老鼠,遇到被小女孩遗失在草地上的一只红鞋子,几次简单的交流使它感受到了世间的善良、温存、欢乐,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感受到了家的存在。“它的心里有了一点儿空空的感觉,这感觉和饿了还真不是一回事儿。它头一次发觉独自走在路上原来是这么安静,简直太安静了。它想,要是这会儿,树皮小屋里有一只小老鼠在等待着它回家,该多好畦!”这短短的叙述,不经意间弥漫出一种温暖的生命气息,令人动容,也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同伴的重要,意识到了生命相互依存这一价值观念。

在《笨狼的故事》中,汤素兰写道:“笨狼想捉住一个水泡,让它住进小木屋里,和自己做伴。但是,那些可爱的水泡一到了笨狼的手里,就像魔法师一样忽然不见了,只留下一丝丝凉凉的水迹在笨狼的手里。笨狼歪着脑袋,盯着自己的手,费劲地猜想。”小笨狼如此天真、善良、无知、充满求知欲,这与孩子们的性格多么相似啊!

掩卷之后,我的脑海中还留着那个小笨狼、那只小老鼠,我渴望知道它们还在干什么,并且禁不住想象着它们的新故事。这种渴望和想象,将增强所有读者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我长期从事教育工作,深知好奇心和想象力是创新型人才必具的两个素质。好奇心能使人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想象力能使人遇事打破常规,容易看到新东西,产生新主意。

当前,培养出大批一流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民族复兴的关键。培养一个人的好奇心和想象力这两种素质,必须从儿童时代开始。童年时期的大脑比此后任何时期更具活力和可变性。这时的大脑发育迅速,在以惊人的速度形成和打破神经连接。一个人六岁时的大脑重量已达到成年时大脑重量的95%,能量消耗也达到峰值。这个时候,孩子们开始运用逻辑,开始付出信任,开始理解自己的思维过程。一个孩子十岁之前的每一次经历将会影响其成年后的样子。因此,培养一个人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并且最大限度地挖掘他们头脑的潜力,一定要尽早。到了大学阶段才开始,可能为时已晚。

好奇心和想象力原本是与生俱来的,孩子们有爱思考、爱发问的天性。但是很多孩子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在上学之后就消失了。这是因为学校和家长面对应试教育,望子成龙,不喜欢孩子们问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误认为孩子的想象力是“异想天开”,对此缺乏耐心,不去认真回答孩子的问题,反而还会责怪孩子,打压那些与考试内容无关的好奇心,于是有些孩子就将之前的想象归于胡思乱想,从而逐渐抛弃了自己的想象力。长此以往,成年人在不知不觉中便扼杀了孩子对事物的好奇心,导致孩子长大后知识虽然越来越多,可好奇心和想象力不仅没有增强,天生的那点儿还越来越弱了。

其实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培养与知识的传授并不矛盾。我们可以用孩子们容易接受的语言,讲他们喜闻乐见的故事,这样教育才会有实效。儿童文学是人类发展到了一定的文明与智慧水平之后,专为儿童而生的一种文学形态,它用孩子们惯用的语言,像孩子一样看待世界。例如,孩子们天生就对童话有兴趣,童话并不是现实的可能,而是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它在使孩子们获得快乐的同时,还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们的兴趣、好奇心、想象力。从这个角度来说,童话作家与幼儿教师一样,都是塑造儿童灵魂的工程师。

儿时,母亲给我讲过“安安送米”的故事。这是我听到的第一个、也是对我一生影响“最大”的儿童文学作品。如今近六十年过去,我对儿童文学始终抱有崇敬之心。我觉得它不仅是一种文学形式,还是一门教育科学。汤素兰的作品正是这个领域中一片淡、雅、香的花田。我衷心希望更多的儿童、家长、教师以及所有关心儿童教育的同仁,能读到她的作品。

汤素兰的童话文集即将出版,我很高兴地写下这些文字,是为序。

附录:

东汉时候,有一姜姓人家,儿子姜诗娶妻庞三春,生下一个男孩,小名安安。但因家里经济拮据,婆媳矛盾尖锐,关系不和,庞三春被休出家门。安安朝思暮想,想去看迁居在白衣庵的妈妈,给妈妈送米去,让妈妈吃顿饱饭。

安安每天都要带上米在老师家寄吃一顿午饭。上学途中,路过土地庙。安安就抓上一把米,放入口袋,磕个头,把米藏在土地爷爷的背后。说来也怪,安安的米,鸟儿不啄,老鼠不吃,它们仿佛被安安的一片孝心感动了似的。

几个月后,米存得不少了,安安就偷偷地到白衣庵看妈妈。母子相见,又惊又喜。安安把米拿了出来,一五一十地把事情从头到尾告诉了妈妈,母子俩抱在一起大哭了一场。

这段佳话,人称“安安送米”。

朱洁时

2009年6月25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阁楼精灵(男孩木里外传)/汤素兰童话花园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汤素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外国文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1602285
开本 16开
页数 25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5
出版时间 2009-11-01
首版时间 2009-11-01
印刷时间 2009-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39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87.7
丛书名
印张 16.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69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2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21:4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