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菊与刀
内容
编辑推荐

文化人类学的典范之作,日本民族性的深入解剖。

忠孝义理——民族文化的难堪困境,菊花与刀——灵魂深处的斑驳底色。

恬淡静美的“菊”是日本皇室家徽,凶狠决绝的“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征。

美国学者鲁思·本尼迪克特运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用“菊”与“刀”来揭示日本人的矛盾性格,即日本文化的双重性(如爱美而黩武、尚礼而好斗、喜新而顽固、服从而不驯等)……由此入手,进而分析日本社会的等级制及有关习俗,并指出日本幼儿教养和成人教养的不连续性是形成双重性格的重要因素。

内容推荐

《菊与刀》最初是美国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奉美国政府之命,出于分析、研究日本社会和日本民族性之目的所做的军方调查报告。但本书自 1946年正式出版后,在美国、日本等国引起强烈反响,被誉为现代“日本学开山之作”。64年间,已经被翻译为30种语言,创下了天文数字般的3000万册销量。更值得称道的是,本书作者对日本人性格和文化的定义已经成为一个具有普世性的解读范本,问世64年间,想模仿和超越这本作品的不计其数,但没有一本能做到。

目录

致谢

第一章 研究课题——日本

第二章 战争中的日本人

第三章 各得其所

第四章 明治维新

第五章 负疚于社会和历史的人

第六章 报答不尽万分之一的恩

第七章 “义理最难忍受”

第八章 洗雪污名

第九章 人情的世界

第十章 道德的困境

第十一章 自我修养

第十二章 孩子的教育

第十三章 投降后的日本人

试读章节

迄今为止,美国以往历史上历次举国而战所遇到的对手中,日本人是最难以琢磨的敌人。这是因为过去与大国对手作战时,还从来没有迫使我们考虑到对方在行动上和思想上有那么多令人费解、极其矛盾的习惯。在我们之前,沙俄曾于一九○五年同日本进行过战争。我们与日本的战争,纯粹可以看做是和一个不属于西洋传统文化,而彻底武装起来加以训练的国家所进行的一场战争。被西方国家公认属于人类天性而普遍接受的战争惯例,显然不被日本人所接受。为此,在太平洋战争中,我们不仅要进行一系列海岸登陆作战,解决军队的输送、设营、补给等棘手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搞清敌人的性情。为了对付敌人的行动,我们必须要理解敌人的行为。

当然,要理解对手困难很大。日本打破闭关锁国政策后的75年间,在有关描述日本人的论述中,“然而同时他又是……”这样奇怪至极的提法屡见不鲜。这样的词语,无论对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进行论述时,都几乎未曾使用过。一个一丝不苟的观察家,在记述非日本民族时,说其是一个彬彬有礼而出色的民族的同时,很少要补充说,“然而他们又是傲慢自大的”。在记述某个国家的人民时,从来不会说他们是顽固守旧的,“然而他们又极易接受新奇的事物”;不会说某个国家的人民是顺从的,“同时他们又是极不服从上边统治的”;不会说他们是忠实宽容的,同时又说,“然而他们又是不忠实而又心术不正的”;不会说他们是非常勇敢的,“同时又是极其胆小怯懦的”;不会说他们一方面因为顾及别人的评价而谨慎从事,同时“又有令人吃惊的自我意识”。当描述一个国家的军队时,不会一面说他们的士兵个个训练有素,一面又说他们不易服从命令,甚至有时公开进行反抗;不会在论述一国的国民是如何热衷于西方学问的同时,又详细地记述他们狂热的保守主义。于是,当你打算写一本日本民族是如何欣赏美好事物,崇敬演员和艺术家,竭尽技能种植菊花的书时;你还得同时写一本书,补充叙述他们又是如何崇尚战刀,把最高荣誉归于武士这一事实。一般来说,这种情况是罕见的。

然而这一切矛盾交织成了关于论述日本问题的经纬,这一对对矛盾却又都是真实的。无论战刀还是菊花,都是这幅图画的组成部分。日本人极其爱争斗的同时,又非常温顺;他们具有极端军国主义性的同时,又异常沉静文雅;他们在傲慢自大的同时,又彬彬有礼;他们极端固执的同时,又非常富有顺应性;他们是极其顺从的,又非常忌讳任人摆布;他们是忠实的,又不那么守信;他们极其勇敢,又非常胆小怯懦;他们极端保守,又极喜欢新鲜的东西;他们对别人如何看待自己的行动非常在意,同时当别人还未明白他们的行为不端时,又常败倒在罪恶的诱惑之下;他们的士兵是彻底服从的,然而又具有反抗性。

当我们认识到,弄清楚日本对于美国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事情时,我们对这些矛盾,以及除此之外,同样也是极其重要的许多矛盾就不能熟视无睹了。严峻的局面接踵而来,一个接一个地出现在我们的面前。日本人会做什么呢?不进攻日本本土能否使他们降服呢?我们是否应该对皇宫进行轰炸?我们从日本战俘那里能有什么收获?对日本军队以及日本本土进行宣传时,说些什么才能拯救美国人的性命,而削弱日本人的即使剩下最后一个人也要抵抗到底的决心呢?对此,即便是在熟知日本人的人们之间,也存在相当大的意见分歧。停战以后,在日本要把秩序维持下去是否需要永久地实施戒严法?是否需要动员我军同在山中各要塞拼死抵抗到底的日本人进行战斗?在国际和平可能实现之前,是否需要在日本掀起一场类似法国革命或俄国革命那样的一种革命?让谁做那次革命的领导者为好?或者就让日本国民这样灭绝?如何判断这些问题,在我们中间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一九四四年六月,我接受委托,开始研究日本。为了搞清楚日本人究竟是怎样的国民,我被容许充分利用作为一个人类文化学者所能使用的一切研究手段。当时正值初夏,我国终于开始了对日本大规模的攻势。在美国,人们一直说对日战争恐怕要持续三年、十年,也许更长。而日本人却说,这是百年战争。美军的确取得了局部性胜利,但是,新几内亚和所罗门群岛距离日本本土还有几千英里。日本的公报从不承认海战的失败,日本国民依然深信自己一方占有优势。

到了六月,形势开始发生变化。欧洲开辟了第二战场,最高司令部对于欧洲战区授予历时两年半的军事优先权,此时已没有必要。对德战争的胜利指日可待。在太平洋,美军已在塞班岛登陆,这是预示日本最终失败的一次大战役。自此,美军士兵一步步地逼近,和日军短兵相接。以我们在新几内亚,在瓜达卡纳尔、缅甸,还有在阿图、塔拉瓦和比阿克岛等地的作战经验,使我们完全清楚我们是在同一个多么可怕的敌人作战。

因此,在一九四四年六月这段时间里,迅速搞清我们的敌人——日本的许多疑问,至关重要、迫在眉睫。我们必须洞察一切问题,无论是军事上的问题、外交方面的问题,还是施行最高政策所带来的各种问题,乃至向日军前线投掷宣传手册将带来的问题等。对于参战日军总体战斗力方面,我们必须知道的不仅仅是东京决策者的目的和动机,日本漫长的历史、经济和军事方面的统计数据,还必须清楚他们的政府指望从国民那里得到什么。我们必须努力弄清日本人思想、感情的脉络,以及纵贯这些脉络之中的特点和规律,了解他们在思维和行动的背后所隐藏的强制力。在迫于作出某种判断的情况下,我们必须权且把美国人采取行动前的思维习惯搁置一旁;而不是轻率地下结论说,日本人打算采取的行动,与我们处在同一情况下所要采取的行动大同小异。

我的课题研究是艰巨的。美日正在交战,战争中彻头彻尾地贬低敌人是容易的,然而,要通过敌人的眼睛来弄清敌人的世界观,却并非易事,况且我们必须通过这种方式了解敌人。我们判断日本人将要采取什么行动,并不是说如果我们和他们处于同样境地时,我们会怎样行动。我们必须理解日本人,理解日本人在战争中的行动,不是作为消极因素,而是作为积极因素来加以利用。通观日本人在战争中的做法时,与其把它当做军事问题,不如把它作为文化问题来加以研究。日本人战时也和平时一样,以其固有的习惯指导行动。那么,在应对战争时,他们显示出怎样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法的特殊之处呢?他们的指导者是怎样鼓动战争情绪,怎样安抚惊慌失措的国民,又是怎样在战场上使用士兵……这一切做法意味着他们把什么看做是自己可以利用的长处?为了弄清日本人在战争中是怎样一步一步地显露出他们的本来面目,我必须仔细调查战争各个阶段的详细情况。

P1-5

序言

本书的作者鲁思·本尼迪克特(Ruth:Benedict,1887-1948年)是美国著名的人类学者。她最擅长以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的方法研究原始宗教、神话和传说,写了不少颇有影响的著作。本书是她晚年(一九四六年)的一部杰作。

在本书中,作者以极其丰富的资料生动地叙述了日本社会特殊的等级组织和等级观念,日本人的“恩”与“报恩”、“义理”、“名誉”、“人情”思想,他们的道德观念以及他们如何教育孩子等许多方面。细致入微地刻画出日本人在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中的整体形象。并且,作者把着力点集中于探讨日本人许多行为和思维方式的相互内在联系上,把种种行为和思维方式作为一个整体结构的链条或环节来把握,从而深刻揭示出日本人内在的文化心理结构。

一九四八年,长谷川治教授将此书译为日文,介绍给了日本读者,在日本大为轰动,而且几十年来一直受到日本读者的欢迎。日本著名学者川岛武宜教授评论说:“读过本书的许多日本学者,至少我所知道的,都交口称赞它的资料丰富。”“本书具有至今那么多(外国人写的有关日本的)书都没有的新鲜感受和深刻尖锐的分析。我希望所有的日本人都要读这本书。”(《评价与批评》,最初发表于一九四八年五月号《民族学研究》,一九七二年附入本书的日文修订版。)

毋庸置疑,《菊与刀》一书早已成为全世界研究日本文化的重要参考著作,可谓经典。在国内,此书也有众多中译本出版。然而,经典之所以谓之经典,就在于它的长盛不衰。故此,为飨中国读者,我们找来本尼迪克特于一九四六年出版之英文原版,并参考其日译本,将此书译出。书中注释,以英文版中作者原注为主,问或补以译者注。

由于译者水平有限,译文难免有未尽之处,敬请指正,不胜感激。

书评(媒体评论)

日本文化有双重性,就像菊花与刀。菊花是日本皇家家徽,刀是武士文化的象征。日本人爱美而又黩武,尚礼而又好斗,喜新而又顽固,服从而又不驯,忠贞而易于叛变,勇敢而又懦弱,保守而又求新。

——鲁思·本尼迪克特

读过席书的许多日本学者,至少我所知道的,无不交口称赞它的资料丰富。本书具有至今那么多(外国人写的有关日本的)书都没有的新鲜感受和深刻尖锐的分析。我希望所有的日本人都要读这本书。

——日本著名学者 川岛武宜

日本不是一个普通正常的国家,它是一个隐藏在“暖昧”表象之下,无与伦比的单一民族集团性和不择手段的进取性的国家。不管“菊花”也好,“刀”也好,都是维护大和民族共同体,进取扩张的手段——不同的手段而已。在日本人的世界里,两种截然相反的东西,构成了奇特的“互补”。

——新加坡前总理 李光耀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菊与刀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鲁思·本尼迪克特
译者 张娓莹//张俊彪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12501324
开本 16开
页数 29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0-12-01
首版时间 2010-12-01
印刷时间 2010-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45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131.32
丛书名
印张 18.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3
166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0:3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