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珍藏世博
内容
试读章节

弗拉明戈藏在西班牙的血液里

走出法国馆,我来到西班牙馆。西班牙馆为地中海的大都市造型,有多个地中海式的广场。外墙是用黄色的藤条编织的“藤条篮子”,设计者别出心裁地借鉴了西班牙的传统工艺——藤编技术,通过钢骨管支撑起8524块藤编板,形成一个大篮子形状。阳光透过藤条的缝隙,洒在展馆里面,大大降低了照明能耗。“藤条篮子”的建筑材料是环保和传统的,但建筑手段却是先进和先锋的。藤条设计是建筑的一种趋势,在防火、防潮方面没有问题,既别致,又节能,还环保。

西班牙馆的三个展厅都由最著名的电影导演设计,融入了很多电影的元素。走进第一个名为“起源”的展厅,仿佛走进了远古的洞穴。阿塔普埃卡考古遗址、弗拉明戈起源之舞、阿尔塔米拉岩洞壁画、科尔多瓦大清真寺穹顶画等元素历历在目。观众随着光影效果探寻人类从史前文明向现代文明进化的历程。在土黄色的岩壁上,燃起了红色的“熊熊烈火”。在火光的映衬下,身穿灰色长裙的女郎翩翩起舞,跳起了弗拉明戈。

西班牙馆的亮点是弗拉明戈舞蹈。西班牙南部在历史上一直盛行弗拉明戈舞蹈,弗拉明戈深藏在西班牙的血液里,踢踏有声的舞步和铿锵有力的响板,表达了舞者间的对话。对舞时,两个舞者若即若离,时而纠缠在一起深情凝视,时而分开冷漠对立。

我第一次看到西班牙舞蹈是在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里面。王丽珍跳的西班牙舞蹈使我记忆犹新。后来,我在北京也看过多场西班牙舞蹈。到了上海世博会西班牙馆,我才见识了原汁原味的西班牙舞蹈。这时候,我才晓得自己以前在国内看到的西班牙舞蹈是多么的山寨。弗拉明戈是西班牙的文化符号,它是正宗的西班牙舞蹈,热烈火辣,激情四射。漂亮的西班牙女郎表演得很投入,举手投足颇有韵味,使我大饱眼福。我领悟到文化必须根植在自己的土壤里,这就好比太极拳,虽然老外也有打得不错的,但是与中国正宗的太极拳大师相比,就小巫见大巫了。因为太极拳的土壤和血脉在中国,别人只能是模仿,不可能神似。西班牙女郎手中红色的花披肩在热情地飞舞,舞姿奔放,张扬着生命的活力。

第二个展厅名为“城市”,里面有五块巨大的银幕,展现着西班牙的历史和战争,以及现代都市的生活脚步。《彼得大师的木偶戏》反映了西班牙城市20世纪的变迁。屏幕上的西班牙斗牛场面使人有亲临其境的感觉。

西班牙馆悬挂着一幅毕加索的画。毕加索是自由奔放、多元丰富的西班牙文化的代表,他的作品给人以美的享受。

西班牙馆的展示主题是“我们世代相传的城市”,由“从自然到城市”、“从我们父母的城市到现在”、“从我们现在的城市到我们下一代的城市”三部分组成。展示从远古时期到现在的变化,再到畅想未来,给人以哲学思考和回味。

参观西班牙馆,我想起了采访奥运会时多次见到的一位西班牙老人——萨马兰奇。他是那样平易近人,对中国充满了感情。中国能够获得奥运会申办权并且顺利举办奥运会,与这位前任国际奥委会主席有很大关系。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这位西班牙朋友。

第三个展厅名为“孩子”,是西班牙著名女导演伊莎贝尔·科塞特设计的。女人感情细腻,热爱孩子,注重内心挖掘。她设计了一个6米多高的红色的大娃娃,这个娃娃做得太棒了,皮肤白皙,脸蛋柔嫩,仿佛能捏出一汪水来。蓝色的眼珠儿时睁时闭,连眸子里棕色的纹路都非常清晰。娃娃穿着红色的肚兜,戴着红色的小帽,富有中国韵味。娃娃甜甜地笑着,形象逼真,惹人怜爱。旁边的电子显示屏上,展现了娃娃边爬边笑的生活状况。娃娃叫做米格林,中国人叫他小米宝宝。小米宝宝很爱干净,衣服是要换洗的。当我再次见到他时,他换了一件白底蓝点的T恤衫。这是我有生以来见到的最可爱的娃娃,我从不同角度给这个娃娃拍摄了60多幅照片。直到离开展馆时,我还恋恋不舍地回头遥望那个娃娃。他形象地展现着西班牙人21世纪的城市梦想,诠释着“城市使生活更美好”这个主题,昭示人们热爱生活,热爱生命。也提示人们思考:我们应该给这个娃娃提供一个什么样的生存空间?

P6-8

后记

两年前,有关方面领导对我说:“晶岩,你写了奥运会,再写写世博会如何?”

我摇摇头,我觉得写一个题材需要沉下心来用漫长的时间采访。我当时手头有其他创作任务,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便婉言谢绝了。

我有着深刻的博物馆情结,曾经乘坐公共汽车和出租车把北京所有的博物馆一网打尽。到外地出差,不论多忙,一定要抽空参观那个城市的博物馆。

2010年世博会开幕后,我到世博会参观,看得兴味盎然。一天,我和《人民日报》世博特刊主编郑红深老师一道参观德国馆和沙特馆。我是个直肠子,边看边谈自己的观感。谁知我的信口开河引起了他的强烈兴趣,他当即邀请我给他们写点文章。我是个性情中人,没感觉的时候绝不硬写,有感觉了就答应人家竭尽全力。我开始边采访边创作。恰在这时,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的白瑞、孙畅得知我在采访世博会,热情地邀请我到电台做作家观博的现场访谈。在电台和世博网播放后,收听率很高。

我采访了世博园馆长、新闻官、世博局安保部部长、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建筑师、武警战士、志愿者、游客等诸多人物后,形诸文字,寄给了郑主编。没想到他们马上给拙作配发了编者按,于2010年8月6日起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上连载。作品发表后反响不错,人民网、新华网、中华网、凤凰网、中国日报网、中国广播网、新浪网、华人移民网、康虎网等网站纷纷转载。《人民日报》众多的读者群和各大网站众多网民给了我热情的鼓励。

原来我只是想写点随笔,《人民日报》海外版的领导决定一直把我的文章选载到世博会结束。于是,我一发而不可收,一气呵成写完了一本书。人就像一根橡皮筋,松一松很短,抻一抻就会变长。我非常感谢《人民日报》海外版的老师们,如果没有他们的约稿,我的感觉也许就稍纵即逝。如果没有他们的催促,我也许就犯懒了。作品写出来要有一个好的阵地发表,他们不仅给我提供了阵地,而且给了我精神力量。

采访世博会像强行军,既需要体力,又需要智慧。我像蜜蜂一样在各国的展馆“采蜜”。我的父亲是外交官,曾经访问过世界几十个国家。父亲的环球视野和人文情怀对我影响很大。我在大学读的是文学,但我对艺术很痴迷。到美术系旁听西方美术史,到舞蹈系观摩舞蹈教学,拜音乐系老师为师学弹钢琴,拜摄影教授为师学习摄影,拜建筑专家为师学习欣赏建筑,拜服装设计师为师学习服饰文化。我在大学任教时曾经给学生开过中国服饰文化的讲座,颇受欢迎。艺不压身,这些知识积累为我写世博会奠定了基础。

我夏天采访世博会时多为阴雨天,没有拍到黄浦江的蓝天。为了精益求精配好图片,我恳求出版社推迟发稿时间,利用国庆节自费再次飞到上海补拍照片。陈捷编审劝我:“孙老师,您的照片已经很棒了,为了几张蓝天的照片再飞趟上海太累了。”

我说:“做事情一定要尽全力做到极致。我宁肯自己再花些钱,也一定要对读者负责。我不愿意让外国人觉得咱们中国缺少蓝天。”我觉得作家要把读者当成上帝,不仅文字要精益求精,照片也应该精益求精。我从自己在世博园拍摄的3000多幅照片中精心挑选了2Q0多幅照片作为插图,以飨读者。

感谢《人民日报》海外版陈昭、郑红深、缪鲁老师的鼓励;感谢上海世博局郑文斌部长、上海市委宣传部张止静副部长、民营企业馆馆长孙军、导演张杨、台湾馆总馆长叶明水、德国馆新闻官马琳、印尼馆新闻部刘荭玮、上汽通用汽车馆经理张晓洁对我采访上的帮助;感谢当代中国出版社周五一社长的慧眼,我的书稿即将付梓了。

写世博是一种极大的精神享受,写世博是一种心灵的放飞。感谢编审陈捷、责编柯琳芳、美编古手,他们为了我的书能够早日与读者见面,连节假日都在加班。感谢建筑师吴斌先生把他拍摄的一些照片供我挑选,丰富了我的图片库。世博会这个题材具有实效性,我用5个月的时间边采访边拍摄边思考边写作,用自己的笔和镜头捕捉世博,品读世博,感悟世博,享受世博,珍藏世博。

孙晶岩

2010年10月8日

目录

第一章 难以释怀的欧洲文化情结

法国馆以色、香、味作为序幕/2

弗拉明戈藏在西班牙的血液里/6

意大利馆充满了艺术气息/10

第二章 向往童话般的诗情与梦境

俄罗斯馆使孩子感到幸福/14

丹麦馆讲述陕乐的秘密/19

瑞典馆充满了童心童趣/23

第三章 科技创造新大陆

银灰色的理性/28

紫蚕岛的呼吸/33

影像中的美利坚/36

枫叶之国/39

第四章 古老文明在这里相遇

东方之冠/43

万象和谐/54

尼罗河畔的回声/58

风筝森林的诱惑/63

月亮宝船的丝绸之路/69

第五章 建筑是城市的眸子

阿尔卑斯山是瑞士的骄傲/74

礼品盒上盛开的蒲公英/76

捷克人请你触摸好运浮雕/79

芬兰冰壶/82

橙黄色的创意/84

欧洲的建筑长廊/86

亚洲的建筑画廊/94

第六章 愿和平鸽在中东自由飞翔

海上漂来一只巨大的海螺/101

橄榄之城的美好向往/105

第七章 活力与激情

好望角吹来的风/109

北非的古堡花园/112

非洲的微笑/115

足球王国的魅力/120

第八章 蓝色的多元文化

千岛之国/124

享受海洋的滋养/130

创世纪神话/134

第九章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城市是一个生命体/139

世界的动力/142

活力矩阵的春天/144

城市如棋/149

人类的脚是圆的/152

延伸城市梦想/157

那些美丽即将消失/158

第十章 世博在中国

绿色的畅想/163

世博催生城市文明/167

喧嚣中的安宁/171

飞碟是永不落幕的城市舞台/176

尾声/180

后记/182

序言

世博会的历史是精彩的近代人类文明和创新的历史。159年前,中国的茶叶、丝绸和中药正是通过伦敦万国工业博览会为世人所瞩目,使世界看到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北京筹办奥运会时,我有幸成为唯一获准参加北京奥运新闻中心组织的所有采访活动的中国作家。 在与外国记者一起采访和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外国人对新中国和中国文化了解得太少了,在他们的心目中,好像中国入还处在长袍马褂的时代。

改革开放的中国渴望敞开国门了解世界,拥抱八面来风;

蓬勃向上的中国渴望让世界了解自己,让中华文明在21世纪发扬光大。

上海世博会给中国人带来了这个机遇。世博会是展示新思想、新创意、新科技、新发明的舞台。电视、电灯、电话、汽车、照相机、留声机、迷你型手表等人类众多领域的新成果,都是在世博会上首先展出,或者借助世博会得以传播。世博会是全人类的国际盛会,是一次文化盛宴,世界各国都把自己国家最珍贵的宝贝拿来与人共享。

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行的综合类型的世博会,是有史以来最盛大的一届世博会。对于中国人来说,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采访北京奥运会的时候我就想,世界给我16天,我还世界5000年。北京奥运会办得很成功,但是中国人办奥运费了那么大劲儿,美中不足的是时间太短,老百姓参与其中的毕竟是少数,能够走进鸟巢,能够看奥运会开幕式、闭幕式,能够走进奥运场馆现场观看主要比赛的中国入毕竟是少数。虽然很多人在家里守着电视机也看到了奥运会的比赛,但是它毕竟和现场观看、直接参与有距离。与奥运会不同的是,上海世博会整整184天,时间比北京奥运会多出十多倍。上海世博会为所有参展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一个展示思想、智慧和创造力的巨大舞台。世界给我184天,我要好好珍惜这学习外来文化、欣赏外国瑰宝、了解异域风土人情、与各国朋友交流的难得机会。

上海世博会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不出国门看世界。在有关方面的支持下,我观看了上海世博会100多个场馆,涵盖所有的热门馆,拍摄了3000多幅照片,但仍然意犹未尽。世界文化太丰富了,我觉得每一个场馆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内涵。这是一个多元化的时代,世界文化是色彩纷呈的,作家的硬功夫是能够去发现、去感受、去思索、去吸纳、去传播。

观博使我感到了自己的孤陋寡闻。学然后知不足,个人如此,国家也如此。世博让我们看到世界各国的长处,也看到我们的不足。只有包容、自信、开放,在文化上兼收并蓄,在胸怀上虚怀若谷的国家才能进步。

2008年,中国人齐心协力,在北京举办了一届无与伦比的奥运会。那是中华文明与奥运精神的融和,是中华民族与奥林匹克的拥抱。

2010年,中国人在上海举办史上规模最大、参展国家最多、参观人数最多的世博会,这是东西方文化的碰撞,是当代中国与世界文化的交流。

灿烂的世界文明应该是东西方文明的荟萃。当世界聚焦中国,我们应当让世界了解中国在人类经济发展史和文明史上所起到的进步作用。中国不仅有经济的突飞猛进,持续30多年的高速增长,更有悠久的灿烂文化,五千年绵延不绝。世博会让中国人了解了世界,同时,也让外国人了解了中国。

我之所以几度飞往上海,每天以强行军的速度观博,是因为我想了解这个世界,同时让世界了解我亲爱的祖国。我多想做一座桥梁,通过自己的笔,为沟通东西方文化架起一道彩虹。

内容推荐

上海世博会是中国政府“举全国之力,集世界智慧”举办的一次盛会,是世界历史文化和科技成果的荟萃,是当代中国与世界的一次交流。

这是一本从文化上解读上海世博会的百科全书。作者通过参观世博和对组织者、参展方的采访,以生动的文字和精心拍摄的大量精美图片,与读者一道品读世博、享受世博、珍藏世博。

编辑推荐

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第一次由发展中国家举办的世博会。它历时184天,聚集246个参展国家和组织,接纳7300多万观众,成为史上规模最大、参展国家最多、参观人数最多的一届世博会。

上海世博会犹如一部写在大地上的百科全书,将世界的博大与精微、科技的奇妙与文化的多元、人类的文明成果与建设经验汇集于此。

本书作者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参观了上海世博会100多个场馆,采访了包括世博会的组织者、参展方在内的数十人,拍摄了3000幅精美照片,从文化、艺术、建筑等角度对主要场馆做了详尽介绍和独家解读。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珍藏世博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孙晶岩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当代中国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709417
开本 16开
页数 18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7
出版时间 2010-11-01
首版时间 2010-11-01
印刷时间 2010-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计算机-操作系统
图书小类
重量 0.37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245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9
171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4:3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