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蒋介石与阎锡山(30年的周旋与斗法)
内容
试读章节

生于土财主之家,“万喜子”早年落魄

阎锡山,字百川,号垄地。

1883年10月8日(清光绪九年九月初八日)出生于山西省五台县河边村文昌堡。

五台山五峰怀抱,风景秀丽,为著名的佛教圣地。五台县以五台山名胜而得名。环绕着五台山下的滹沱河,缓缓地流过文山脚下与从西南方向湍湍而来的牧马河汇合了。就在这两条河汇流的地方,坐落着一个近千户的大村庄,因而得名叫做河边村。

河边村的屋宇建筑,按照地理形势和家族宗祠自然地形成了十八个堡子,而且名称各异。阎锡山出生在永昌堡。由于在这堡子里建有一座文昌阁,因而当地群众习惯于把它称为文昌堡。

其实,溯本求源,阎的祖籍并不在五台,而是在洪洞县的棘镇沟。在明朝朱元璋称帝的时候,阎家才从洪洞县迁到阳曲县坡子街。不久,又迁居到五台县长条坡,最后定居到河边村。

阎家在前五代时,家境贫穷如洗,靠着为人放牛羊、打短工或者靠驮炭、租种土地过日子,到了第六代的时候,家境开始有了起色,家里出了第一个读书人——阎兴泰。后来又经商,从店员到掌柜,渐渐发迹。当时,阎家在山阴县广武镇开的“永恒粮店”,还小有名气。兴泰用开粮店赚来的钱,购买房地,大兴土木,俨然成了河边村的富户。到阎锡山的祖父阎青云的时候,已经是有六十亩地和车马农具俱全的小地主。

阎锡山的祖父青云,字垄雨,娶定襄县高氏为妻,生二子一女。长子书堂,字子明,乳名昌春,堂名庆春堂,次子书典,字慎吾,乳名昌红,女名改变。

阎书堂从来没有参加过劳动,也不好好念好。从十四岁起,弃学经商,在别人商店里当小伙计,习染得一身油气,人称笑面虎。兄弟二人分家后,他把地租给佃户种,自己在五台县城里开了一个钱铺,字号叫“吉庆昌”。除经营少数杂货外,主要是放高利贷,出钱帖子,他更以主要精力从事金融投机,利用五台、定襄一带银两与制钱比价涨落不定,投机牟利,这种勾当俗称“打虎”,喻其得利丰厚而风险颇大。

阎书堂娶本村人曲成义之女曲月清为妻,生子锡山,家里为了图个吉利,给他起了个乳名叫万喜。可是镇上的人不叫他阎万喜,而偏叫他“万喜子”。因为五台、定襄一带有个乡俗,称呼人时,总是在前面去掉姓,在后面加个“子”。“万喜子”这个名字就这样叫开了。

“万喜子”在六岁时死了母亲,其父续娶陈秀卿,坚决不养前妻所遗之子,于是,就出现了陈秀卿进阎家门,万喜子出阎家门的小闹剧。万喜子出阎家门,就由外婆领去抚养。他的外祖父曲长青是河边村的有名的大地主,可说是骡马成群,银粮满库。九岁时,其舅父和外婆就近把他送到本村曲本明办的私塾里受启蒙教育,以后又拜在曲万三先生的门下续读,先后读过《三字经》、《百家姓》、《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书。

万喜子在念书时,老塾师给他起了一个名字,叫锡山。塾师对他父亲说,按照阎家的家谱排到万喜子属锡字辈的,所以名字就得在“锡”字做文章。古代的杨载写过一首赠惠山长老的诗,诗中有两句:“道人卓锡问名山,路绝岩头未面攀。”锡山二字,就是从这一首的前一句截取的。所谓“锡”,指禅杖而言。这句诗的内容是:一位老道人拄着镶有锡环的禅杖,怡然自得,踌躇满志地在欣赏着名山。最后老塾师说“将锡字和山字连起来,既联合了家谱,又融汇了禅道,两全其美,至玄至妙”。阎书堂听了之后,连连叫好。从此,万喜子就叫起阎锡山来了。

幼年时代的阎锡山,虽然得到外祖父的疼爱,但寄人篱下,被其他人白眼看待,使他在精神上受到了很大的刺激。因而阎锡山小时的性情非常刚烈,他有时沉默寡言,有时顽皮难管,有时驯顺,有时狂暴。他时常变着法欺负同学,捉弄老师,放荡不羁,目无校规。即使处分他,罚站、罚跪,他也全然不在乎。

阎锡山在十六岁那年,他的父亲给他娶了媳妇后,就让他到钱铺当管账。五台县虽然不是个大县,但是由于有个五台山,因此来朝山拜佛,游览观光、避暑消夏的人总是蜂拥而至,络绎不绝,一下子就把这个县城繁荣起来,过往行人很多,各种店铺林立。在一家挨一家的各种名号的店铺中,“吉庆昌”还算比较显眼的一家。这种“显眼”不仅在于它挂着金字招牌,还在于阎书堂和他的儿子阎锡山的心狠手辣。

  他们走私、敲竹杠、出钱帖子、吃高利贷、囤积居奇、牟取暴利、买空卖空、什么都干。利用这些歪道,“吉庆昌”大笔地捞钱,发了横财。阎锡山在这里学会了捞钱之“道”,搞“死契活口粘条子”、“利滚利”、“先扣利”、“打老虎”、“捞外快”等他都摸得透熟。至于耍权术、施伎俩、钻空子、行欺诈,更是门门精通,还是放债、讨债的“内行”。这些本事,连他老子阎书堂也自愧不如。例如:对于登吉庆昌之门的告贷者,他都是笑脸相迎,圈弄人家变少贷为多贷,不贷也得贷。一旦贷上了,就欠了阎王债,日子就不好过了。阎锡山讨债时,完全变了另一副嘴脸,冷酷无情,寸利必争,晚一个时辰也不允许,少半个子儿也不行。讨债时,负债人如果一时还不清贷款,他就逼使人家押房押地,甚至押家具、押衣服,乘人之危,落井下石,丝毫不顾负债人的死活。因而在五台、定襄一带流传着几句顺口溜:

吉庆昌、吉庆昌,

阎罗店,生死场,

进门一副菩萨面,

出门两眼泪汪汪,

告贷钱粮方三月,

身家性命全赔光……

阎锡山和他的老子经常在金融市场上“打虎”,进行买空卖空的投机,刺探金融商业行情,替老子出谋划策,为“吉庆昌”牟利不少。由于他的歪门邪道很多,使“吉庆昌”的生财之道也随着多起来,对穷人的盘剥也就更加厉害了。就拿“死契活口粘条子”来说,剥削就够残酷了。所谓“死契活条子”,就是借贷在借钱时,得先找保人,并且当着保人面写好卖房卖地的契约,然后在契约粘上一张条子,条子上写明“到期若本利不能归还时,即抽条子换契”,就等于把房地抵给了债主。如借一百元,年终本利应还一百三十元,到期如能按数还清负债人即可取回卖房地的契约及条子,若不能按期如数归还,债主即将契约的条子抽掉,通过官府换契以后,契约上的房地产即归债主所有。阎氏父子通过这狠毒的办法,不知吞了多少穷人的血和汗,不知断送了多少人的性命,攫取了多少不义之财。

可是,好景不长,1900年,阎氏父子二人在一次大的“打虎”中,冒险下了很大的赌注,结果,彻底失败。除了赔掉手头的流动资金外,还欠债二千吊。阎书堂从过去盛气凌人的劲儿,一下子把脑袋耷拉下来。阎锡山也整天心神不安,哭丧着脸子,对他姑父说:“我老子塌下的饥荒,够我一辈子还了。这真是小鬼背了阎王债!”更为头痛的是,债主不断登门讨债,持有“吉庆昌”钱帖子的群众听到阎家破产的消息后,也纷纷上门要求兑现。他父子二人被逼得团团转,遂来了个三十六计,走为上策。于是便拉了一个名叫智万金的佃户,趁着黑夜转移了钱铺的货物和家具,逃离了五台,溜回河边村躲了起来。

“虎落平川受犬欺,落架的凤凰不如鸡。”曾经在五台城不可一世的阎氏父子,逃回到河边老家以后,不仅一筹莫展,愁思万千,而且连生计也难以维持。为此,阎书堂不得不时时去镇上的泉泰商店当帮工,混碗饭吃。阎锡山无事可做,就在河边村靠卖烧饼度日,但他嫌干这营生不光彩,不好意思,所以光串巷,不叫卖,没过几天,村里就有人传出一句话:“万喜子卖烧饼不敢吆喝。”

他们父子在河边躲债,时间长了,没有不透风的墙。人们闻讯之后,债主和兑钱帖子的人,便跟踪追击,纷纷找到河边村来继续讨债,弄得他父子俩终日惶惶不得安生,一个没打发走,另一个又来了,有的则一直不走,父子俩已达到了穷途末路的地步。

“咋个办呢”。阎书堂焦急地思考着。阎锡山气呼呼冲着老子来了。“爹,就这么让人逼死不成”?“那你说咋办?”“阎书堂有气无力地问阎锡山,这回儿子倒比老子更有主心骨,老子倒要儿子拿主意。”

“逃,远走高飞,这次咱逃远点。”

“你想得轻巧,连盘缠都没有,出了门无依无靠,非饿死不可!”

“有了!”阎锡山从兜里掏出几吊钱,放在父亲面前。

“哪儿来的?”

“借来的。”

“旧债还不起,又借新债!”这下子把阎书堂气坏了,真想打儿子一巴掌。

“这钱是从康叔家借来的!”阎锡山急忙解释。

原来阎锡山见父亲为还不起债而发愁,怕他被逼上绝路,便背着他的父亲,突然进了父亲的堂兄阎书康的家门。阎锡山能说会道,阎书康看在堂兄弟的面子上,借给他几吊钱,这简直是等于雪中送炭。

阎锡山接过钱来很激动,对阎书康说:“康叔,有朝一日,当官为宦,一定加倍报答。”

就这样,父子二人背起简单的行李,趁夜深人静的时候,溜出了河边村向忻州方向逃去。不久,阎锡山和他的父亲又游荡到太原,一副落魄相。

P5-9

目录

一 生长于理财之家,得势于“革命”权术

生于盐商世家,蒋氏东渡扶桑 /1

生于土财主之家,“万喜子”早年落魄 /5

暗杀陶成章,蒋广州发迹 /9

由客店而武备学堂,阎远赴日本入同盟会 /20

创建黄埔军校,从中山舰事件到北伐,蒋登上权力宝座 /22

回山西谋军职,“咸与维新”成都督,阎媚袁称臣 /34

连发三电劝进,阎拥袁称帝 /43

二 蒋介石玩权术,阎锡山攀新贵

宁汉相争,冯玉祥调停;桂系逼宫,蒋介石下野 /45

伺机结新贵,阎在山西悬挂青天白日旗 /50

阎、冯卖力捧场,蒋东山再起 /54

蒋实行“清党”,血雨腥风;阎及时跟进,白色恐怖罩山西 /57

三 讨奉系,各揣心腹事;占平津,争权又夺利

讨奉系,蒋、阎、冯、李各有打算 /59

阎巧取平津,冯因分赃不均对蒋、阎不满 /63

北平祭陵,蒋、阎、冯、李的表演 /65

四 蒋介石耍计释兵权,新军阀裁兵起风波

为独裁,蒋决意“削藩”,惹怒众诸侯 /69

蒋与各派争斗,阎坐山观虎斗 /73

蒋拉阎制冯,全国编遣会议草草收场 /75

五 蒋阎冯三方斗法

蒋桂战争,冯作壁上观,不料后院起火 /81

复杂的蒋、阎、冯三角关系 /86

六 蒋阎冯李大战中原

为保持实力,阎决意反蒋 /95

从联唐反蒋到拥蒋反唐,阎费力不讨好,郑州险被擒 /97

阎、冯联手拉大旗,反蒋队伍汇大流 /102

蒋、阎斗法:独裁与反独裁 /105

血战中原,形势对联军极为有利 /109

蒋、阎、冯、李纷纷取媚张少帅,汉卿待价而沽等时机 /116

东北军大举入关,阎、冯兵败如山倒 /119

七 蒋中正自顾不暇,阎百川重新掌晋

蒋气势汹汹相逼,阎颤颤化装离境 /127

大连日租界内暂栖身,阎谋返晋重掌权 /133

借日本势力,阎重返山西,蒋大发雷霆 /139

阎如愿执晋政,蒋无可奈何 /142

八 蒋阎山西斗法

政治立场一致,蒋阎共同反共 /149

阎阻挡红军东征,蒋借援晋、意在他图 /152

蒋大挖山西墙脚,阎针锋相对 /156

阎在蒋、中共、日军“三颗鸡蛋上跳舞” /158

九 “攘外安内”政策失败,“守土抗战”得到支持

伪蒙军再犯绥远,阎守土抗战 /165

西安事变蒋被捉,阎以调停人自居“八面光” /169

十 蒋介石被迫应战,阎锡山无奈抗战

阎就任第二战区司令长官,联共抗日,又怕中共挖墙角 /177

抗敌不力,遵蒋命,阎杀部将卸责任 /180

大军败退,寄人篱下,阎发起“克难”运动 /187

十一 蒋消极抗战、积极反共,阎联共反共、抗日和日、拥蒋拒蒋

第一次反共高潮中,蒋阎同谱反共曲 /193

蒋劝阎勿与日本图和 /203

蒋拉傅作义弃阎投蒋,阎组织“山西铁血团”自保 /207

十二 蒋介石抢夺胜利果实;阎锡山抢先下山摘桃

蒋令其军队“积极推进”,阎派兵五万抢占太原城 /213

蒋日伪合流,阎假受降、包庇豺狼 /216

蒋假和谈、施缓兵计,阎动武攻上党、损兵折将 /219

蒋背信弃义,破坏停战协定;阎重整旗鼓,继续与中共为敌 /224

十三 蒋介石打内战,全面溃败;阎锡山打败仗,丢掉老巢

蒋下赌注、越赌越输,阎损兵折将、兵败失地 /227

蒋下达“戡乱”动员令,阎实行总体战 /231

阎忍痛割弃阎五妹,假开会亡命南京城 /234

蒋家王朝风雨飘摇,阎附蒋又被冷落 /238

内容推荐

阴险狡诈的蒋介石,与投机自保的阎锡山,斗了大半辈子,却在关键时刻又成了忠实的政治盟友而退守台湾。这在蒋介石在大陆期间的对手中是不多见的。小名“万喜子”的山西王,早年落魄,由客店小伙计、武备学堂学员、赴日留学而同盟会会员,到“咸与维新”的山西都督,完成了登上政治舞台的积淀。此后,世人熟知的“阎老西”,与袁世凯、段祺瑞、张作霖辈周旋,与冯玉祥、李宗仁周旋,与蒋介石、中共、日本法西斯势力周旋,以确保山西姓阎。

一般讲,军事政治周旋,是实力不济的弱者的保全之策,颇费心机不说,也不得不奉行实用主义的投机钻营,有时又不得不寄托于冥冥之中的神道来满足其心理需求。“锡山”之名就来自“道人卓锡问名山,路绝岩头未面攀”的诗句,由此也不难理解阎一生喜弄玄机,生前为自己自作数幅挽联的趣事……

编辑推荐

一个是绝意割据山西称雄,一个是坚持军令政令统一,一个是土财主,一个是新领袖,一生斗法 却同处一战壕……

阴险狡诈的蒋介石,与投机自保的阎锡山,斗了大半辈子,却在关键时刻又成了忠实的政治盟友而退守台湾……

蒋氏以盐商起家,在溪口可算是大户人家。但蒋明火并不以此而满足,却又干起“业余讼师”来。他这样做首先是为了钱,其次也可以利用他和官方的关系,显赫乡里。他能言善辩,见多识广,乡里有纠纷,明火总是采用“两面战术”,把甲乙双方的费用逐步提高,彼此竞争,实际上他早已暗中同官府讲妥,不是各打双方五十大板,就是输赢之间相差无几,败诉人也争了这口气。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蒋介石与阎锡山(30年的周旋与斗法)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朱兴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团结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147201
开本 16开
页数 24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1
出版时间 2009-07-01
首版时间 2009-07-01
印刷时间 2009-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7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7=73
丛书名
印张 15.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70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5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22:5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