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地质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及其空间数据库研究--以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分析为例(精)
内容
编辑推荐

全书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导向,以区域地理、地质生态条件为依据,以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地质生态环境为研究对象,在基本查明该区的地质生态环境特点、发展趋势与演化规律的基础上,对区域地质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全面系统的综合分析与量化评价,并对其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提出了科学分析预测及对策措施。

内容推荐

本书针对地质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与矛盾,以现代地球科学、生态科学、环境科学、系统科学及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理论为指导,对地质生态环境作为一门边缘交叉学科的内涵、特征、分类以及地质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与评价参数等基本理论和概念进行了系统地分析与阐述,对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地质生态环境现状及其地质生态问题等进行了理论分析,特别是在基本查明该地区的地质生态环境特点、发展趋势与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对区域地质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量化地综合分析与评价,对地质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关系进行了科学地分析与预测,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该地区地质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空间数据库系统,从而为该地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做出战略性和前瞻性的研究与评价。

本书可供环境地质、水文地质、地质灾害及生态地质等领域的科技人员及相关专业大专院校师生阅读参考。

目录

前言

第1章 地质生态环境及其研究概况

 1.1 地质生态环境概念

 1.2 地质生态环境特征

1.2.1 地质生态环境的平衡性

1.2.2 地质生态环境的两重性

1.2.3 地质生态环境的复合性

 1.3 地质生态环境的分类

1.3.1 地质环境

1.3.2 生态环境

1.3.3 地质环境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1.4 国内外地质生态环境研究现状

1.4.1 国外地质生态环境研究现状

1.4.2 国内地质生态环境研究现状

第2章 地质生态环境质量及其评价方法

 2.1 地质生态环境参数及特点

2.1.1 地质生态环境评价参数与要素

2.1.2 地质生态环境评价及其评价参数特点

2.1.3 地质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2.2 地质生态环境评价基本思路与工作程序

2.2.1 地质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目的、内容和方法

2.2.2 地质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的基本思路

2.2.3 地质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系统

2.2.4 地质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工作程序与方法

 2.3 地质生态环境评价方法

2.3.1 环境质量评价常用的数学模型

2.3.2 地质生态环境评价方法的选择

第3章 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地质环境要素及其分析与评价

 3.1 地质环境要素与地质环境质量

3.1.1 地质环境要素

3.1.2 地质环境质量

 3.2 区域地形地貌与自然地理条件

3.2.1 地形地貌特征及分区

3.2.2 气候

3.2.3 河流概况

 3.3 区域大地构造单元分区

3.3.1 鲁东隆起(胶东隆起)

3.3.2 鲁西隆起(鲁中隆起)

3.3.3 华北拗陷

 3.4 区域地壳稳定性分析与评价

3.4.1 区域地壳稳定性因素与特征分析

3.4.2 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指标与分级

3.4.3 区域地壳稳定性模糊综合分析与评价

 3.5 土地环境及其资源分析与评价

3.5.1 土地资源分析与评价

3.5.2 土地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

 3.6 矿产地质环境及其资源分析与评价

3.6.1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概况

3.6.2 矿产资源潜力综合分析与评价

3.6.3 矿产地质环境分区与地质灾害危害程度评价

 3.7 地下水环境及其资源分析与评价

3.7.1 地下水资源量及其分布规律

3.7.2 地下水资源开发潜力综合分析与评价

3.7.3 地下水环境与质量综合分析与评价

 3.8 地质环境问题与地质灾害分析与评价

3.8.1 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划分与评价

3.8.2 地质灾害风险综合分析与评价

第4章 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生态环境要素及其分析与评价

 4.1 生态环境系统与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4.1.1 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概念

4.1.2 生态环境系统的特点

4.1.3 生态环境质量与影响评价

 4.2 生态环境要素分析与评价

4.2.1 气候森林资源与环境

4.2.2 地表水资源与环境

4.2.3 海洋资源与环境

4.2.4 湿地资源与环境

 4.3 城市化过程对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4.3.1 人类、经济活动同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的矛盾

4.3.2 城市化过程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

4.3.3 旅游业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

 4.4 生态承载力分析

4.4.1 生态足迹分析

4.4.2 资源环境压力分析

 4.5 生态环境质量综合分析与评价

4.5.1 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

4.5.2 生态环境综合评价

4.5.3 评价结果分析与建议

第5章 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地质生态环境综合分析与评价

 5.1 区域地质生态环境概况

5.1.1 区域地质环境概况

5.1.2 区域地质环境问题与特征

5.1.3 区域生态环境背景

5.1.4 区域生态环境敏感区与特征

 5.2 地质生态环境质量综合分析与评价

5.2.1 地质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与分级标准的确定

5.2.2 地质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5.2.3 地质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数学模型与计算过程

 5.3 地质生态环境质量发展趋势分析与评价

5.3.1 地质生态环境质量发展趋势指标体系分析

5.3.2 地质生态环境演化趋势评价指标体系权值

5.3.3 地质生态环境质量发展趋势分析与评价

第6章 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地质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6.1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水平综合分析与评价

6.1.1 因子分析基础原理

6.1.2 综合发展水平的因子与聚类分析

6.1.3 综合发展水平聚类分析

 6.2 生态环境质量与GDP关系综合分析与评价

6.2.1 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意义与原则

6.2.2 生态环境质量损益率与损益度评价指标及应用

6.2.3 八大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与GDP发展关系分析与评价

 6.3 地质生态环境与GDP关系综合分析与评价

6.3.1 “十五”期间八大城市的地质生态环境质量

6.3.2 地质生态环境质量与GDP的相关关系分析

6.3.3 地质生态环境质量与GDP发展关系的综合分析与评价

 6.4 地质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性研究

6.4.1 经济发展指标体系分析及构建

6.4.2 经济发展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6.4.3 协调性测度及其计算方法

6.4.4 “十五”期间地质生态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协调性分析与评价

第7章 地质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空间数据库建设与研究

 7.1 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

7.1.1 国内外地理信息系统发展现状与趋势

7.1.2 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7.2 地质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空间数据库系统总体设计

7.2.1 编写依据与标准

7.2.2 需求分析

7.2.3 开发平台的选择

7.2.4 数据库系统架构

7.2.5 数据库系统主要功能模块的划分

7.2.6 用户界面的设计

 7.3 基于Geodatabase地质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空间数据库模型的建立

7.3.1 基于UML的(3eodatabase的空间数据库模型

7.3.2 地质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Geodatabase数据模型的建立

 7.4 地质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Geoclatabase空间数据库的建立

7.4.1 数据入库的工作流程

7.4.2 Geodatabase数据的显示

7.4.3 空间数据库应用实例

参考文献

彩图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地质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及其空间数据库研究--以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分析为例(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贺可强//侯新文//尹明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30291677
开本 16开
页数 291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432
出版时间 2010-10-01
首版时间 2010-10-01
印刷时间 2010-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图书小类
重量 0.65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P562.52
丛书名
印张 19.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6
176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2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9:5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