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破茧(影响中国35个行业的隐形冠军)
内容
编辑推荐

是他们,一大批务实、创新的企业家们,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实现产业升级和转型,在很多传统产业里涌现了很多高新技术企业。“鄞州制造”成为中国走向国际舞台的华彩一章;

是他们,一大批朴素、敏锐的企业家们,他们立足鄞州,放眼全球市场,在机电、新材料、电子信息、创意产业等方面都走在全国的前列,开创了一个个辉煌的局面。

是他们,一大批智慧.大爱的企业家们。他们崇尚财富责任,追求企业品格,在慈善、光彩事业上倾情相向,大爱感人,为中国民营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树立了典型的商业风范。

是的,他们才是鄞州乃至中国民营经济市场上最为宝贵的财富资源……

内容推荐

在改革开放30年和新中国60华诞的今天,作者为这35位在各个行业里领跑全国乃至全球市场的佼佼者们感到自豪,无论他们是一个思想者、谋略者,还是超越者、开拓者或远行者,我们都能从他们的思想里,从他们走过的脚步声里,倾听到他们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对祖国永远的眷恋、对未来坚定的信念。

目录

序1:做历史的歌者

序2:新时代的蝶化之舞

第一章 思想者

 1. 李如成:向天再借30年

 2. 李立新:用“创新”解读淅“宁波帮”

 3. 王利平:“冷思考”与“热事业”

 4. 赵吉康:我的欣达之梦

 5. 郑康定:抽“丝”导未来

 6. 陈定龙:艰苦创业铸就“焊割王国”

 7. 孙海粟:做巨人的骨骼

第二章 试图者

 8. 郑永刚:杉杉的逗号

 9. 谢识才:闻“香”识才

 10. 邱兴祝:“钢筋混凝土”铸造百年浙东

 11. 翁明光:笑看风云感恩人生

 12. 王祥贵:奏响民族最强音

 13. 朱国富:大隐大智大爱编织大写人生

 14. 翁振涛:有志青年的报国之梦

第三章 超越者

 15. 郑坚江:崛起突进的勇敢奋斗者

 16. 张文阳:引领一舟远航

 17. 罗玉龙:解读人生七大关键词

 18. 傅明康:日月的明天

 19. 吴志光:为价值而战

 20. 翁志伟: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21. 严国元:融“勤诚”理念于管理

第四章 开拓者

 22. 徐万茂:商学之道

 23. 史利英:培罗成的差异化生存

 24. 奇华:“洛兹”的探索者

 25. 钱静光:赢在差异和本土化

 26. 邱妙发:一辈子做一件事

 27. 何祥福:当好事业的“开路人”

 28. 李爱良:爱心打造“东方之珠”

第五章 远行者

 29. 徐剑光:“智”造美学生产力

 30. 王重良:“小配角”也可以创造出“大市场”

 31. 张宵华:窄行业中掘出宽市场

 32. 陈会甫:挺立潮头,智慧竞逐商海

 33. 李莉:默默奔跑的变压器“黑马”

 34. 任美康:冠军隐于市

 35. 张国萍:有梦想:一定要去实现

试读章节

中国制造业起家于代加工,虽然有像海尔这样名扬世界的企业,但是绝大多数依然是有了牌子却缺少世界同类企业的规模。这其中有国情的原因,更多的是时间的原因,国外企业动辄几十年上百年,更有两三百年的工业革命背景为依托,而中国改革开放不过30年,让一些二三十年的企业跟世界巨鳄相提并论,实属难为中国的企业家们。

中国制造业面临整体转型之时,一些企业家卖掉企业,转向赚快钱的行业。在经济危机之中,身价大大缩水,陷入了回归实业还是等待解套的两难境地之中。其实面对制造业如何发展,李如成也曾坐困愁城。

“企业当然要健康发展,做一个百年老店,但实业环境好像有点儿问题,感觉不对劲。雅戈尔没有放弃主业,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坚持把主业放在重要的位置。但是一个企业的发展要过程,比如说像美国,它有上百年的工业化,有上百年的商业社会规则,培养出企业家、经理人这方面的人才,企业可以做大,只要有一个领袖式的人物出来,马上把资源整合。但是,中国就不具备这个条件,有两个局限。”

“第一,中国的母语是中文,中国企业家很少研究国外的法律,研究国外的经营情况。其实,我们对世界市场很陌生。像我们这样的人,到外面去跟人家吃饭,还要带一个翻译,很少跟人家能够真正地交流沟通,所以,在和外界沟通这件事上,中国企业家和印度企业家不一样,印度可以多出一些优秀的企业。就算中国企业现在在海外有很多收购采购行为,都是国有企业在做,这不是企业行为,是国家在管理企业。

“另外,内部也存在这么一个状况,我们曾经作过调查,有30%多接受调查的人都想去当企业家。现在90%的大学生都想去从政,千军万马地想去做公务员,没有一个人想去当工人,更没有人想去当农民。中国的基础已发生变化,都想去当官,都想去当企业家,这个社会已经出错了。企业内部也是这样的。从上到下很难整合,企业家都能像张瑞敏一样,像柳传志一样,像任正非一样,让员工都一心一意地跟着去走?不可能。中国稍微有点儿条件的人都可以自立门户。即使像柳传志,为什么要让联想分家?就是摆不平,这是中国特殊的文化。日本人就不一样,日本人认可了你就死脑筋跟着你走。香港的情况,很多老板用西方那套在做,他的总经理都是国外的人,文化已经不一样了。与他们相比,我们难度就很大。”

“中国13亿人口,这13亿人口不单是中国的市场,也是世界的市场。上次××市市长和我说,当地弄了一条街开名品店,他说‘街上一定要引进国外品牌’。国外的企业到中国来开一个商场,不允许中国企业进去,我们还可以接受;我们自己开的一条街,不通过价格去竞争,就是中国企业不能进去,这是没有道理的,我亏得起,就应该让我进去嘛!”

“20世纪80年代后期、90年代初我去考察墨西哥以后有一种感觉,好像墨西哥经济是殖民经济,不是主权国家。因为很多流通抓在美国人的手里,后来90年代中期我去了东南亚、泰国、印尼,我感觉它们的经济也有点儿半殖民的味道,控制在华人和日本人的手里,市场都是日本人在管理。我担心中国也会出现这么一个状况。”

“这样的情况下,中国企业很难去整合国外的资源,也很难整合国内企业,也就是说中国企业很难做大。这里面有文化、企业家整体素质、国内市场的问题。”

中国的企业跑得太快了,失去了可效仿者,也就失去了原有的坐标。而人才、理念、企业文化素质样样无法跟上这么快速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雅戈尔如何做大?

也许只有搬到香港去,搬到海外去,用国外的人才做。30年的速跑让中国企业家开始飘飘然了,他们以为开着“飞机”就能追过外国两三百年的发展,这怎么可能?在李如成看来,实在难为中国企业家了,钱可以瞬间赚出来,文化的饭却要一口口吃。面对这样的环境,有人沉默了,有人转移了,有人醉生梦死了,在李如成的眼里,这样对中国很危险。

在制造业“专业化还是多元化”的两难困境,李如成利用股权投资方式,创造出了一种实业和金融(投资)平衡发展的新模式。一时之间,“主业+投资”成为一种潮流,虽然在经济危机之中,这种模式受到金融海啸的冲击,让雅戈尔市值大量受损,遭人质疑。甚至美国《商业周刊》这本向来很少对企业直接点名批评的杂志,点了雅戈尔的名。但是能够在一团迷雾之中,冲出来,找一种全新的模式,为中国企业开道,这种勇气实属可嘉。

更何况,雅戈尔的勇气并不只限于此,在尝到房地产和投资种种甜头与痛苦之后,雅戈尔仍有勇气加强实业,坚持以实业为基础的道路,更值得后起企业家学习!李如成传承的是一种不可多得的财富,创新需要有胆量,更需要有气魄!

P7-9

序言

应邀为这样一本以《破茧》为名的书作序,对我来说还是比较新鲜的。在全国各地大都如火如荼地宣传商业精英时,在民营经济最为发达的宁波鄞州,却把35个可以影响中国当前民营经济发展的企业家,命名成这样一个低调、富有想象空间的名词,是一种值得欣慰也值得敬佩的精神。

鄞州是宁波的一个区,也是新老宁波帮佼佼者的发祥地。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宁波帮是一个值得永远学习和研究的课题,很多老一辈子的宁波帮在我们国人的创业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华章。今天,在宁波的鄞州,仍然有着这样一大批在国内各个行业都可以成为翘楚的企业和企业家,他们有的已成为中国某个产业的领军者和先行者,有的默默地成为某个行业的隐形冠军,遗憾的是,我们对不少的企业和企业家还知之甚少。我想这一方面是由于宁波入特有的务实、低调的性格特征,一方面是宁波人更为开明和宽容的价值心态。但无论如何,在服装行业,在文具行业,在轻工产业,在电工行业,他们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创造财富、尊重财富并利用财富价值。

这些企业有一大批是国内国际知名的企业,但是很多企业家的名字我们却不甚了解,甚幸的是,习惯了调研和学习,其中也有一些企业我曾经去过,或者在各个场合接触过,包括雅戈尔的李如成,广博的王利平,杉杉的郑永刚等,他们共同的特性就是非常低调务实,但却充满创业激情,自信、大度和孜孜追求,我想这也是所有宁波商人特有的商业品质。

宁波是一个有着这种创业激情的土壤的地方,鄞州表现得更为突出,这里不仅风景优美,善于养人,更为生于斯长于斯的人民赋予了一种灵秀之气,让他们善于谋变,善于把握机遇,善于开拓,并形成了一种浓郁的商业气候。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商业气候,宁波的历史上才会出现不间断、辉煌不断的宁波商帮。

我个人认为,宁波现代经济的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部民营经济的成长史。这次在世界经济舞台上集体破茧而舞的35位鄞州企业家们,就是从草根式的创新中,汲取历史文化基因,谋启悟于当今,得精神于实践,成为新一代商业领袖的典型代表者。

事实上,作为一个商业文化非常发达的地方,鄞州的企业家早已具备一种财富价值的现代理念,他们懂得从财富中创造更大的价值,懂得在商业中寻求嬗变之道,我想,这些企业家,不只是历史财富的创造者,更应该成为历史的歌者。

今年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值得纪念的一年,是改革开放30年和新中国60华诞,从这些思想者、谋略者、超越者、布道者、远行者们踏过的足迹,我们仔细聆听祖国的昌盛和社会的繁荣,我们歌唱人民的创业激情和民族的壮大和谐。

在这里,请允许他们,作为历史的歌者。

是为序。

陈昌智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破茧(影响中国35个行业的隐形冠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黄新山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1796083
开本 16开
页数 37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17
出版时间 2009-12-01
首版时间 2009-12-01
印刷时间 2010-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贸易
图书小类
重量 0.61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722.2
丛书名
印张 24.5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48
170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3: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