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爱情中的心理学/岳晓东博士大众心理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为什么你爱的人却不爱你?为什么会有姐弟恋、婚外恋、弟姐恋、父女恋、母子恋、黄昏恋?爱情常见误区在哪里?坠入情网还是爱情错觉?你是爱情偏执狂吗?……

爱情也有理论。著名心理学家在本书中深刻剖析,为爱情作心理素描。

内容推荐

本书从心理学的角度,事理结合,系统化地阐述了爱情现象,并且提出了“爱情四类型”等创新理论。本书最大的特色就在于对历史和当代名人爱情轶事的深度解析。看似平常的风花雪月、悲欢离合,却无不与主人公的人格因素和心理变化有着深刻的联系。结合书中穿插的互动内容,读者更可以随时直观地体验到心灵的成长。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爱情的三角理论

 爱情呼唤三合一

 拿破仑——像在赤道下面那样炽烈的吻

 林语堂——我好比一个气球,她就是沉重的坠头儿

 三毛——我还要为一个人做饺子吃

第二章 爱情的四种类型

 我的爱情四类型理论

 希特勒——自恋型爱情酿成惨剧

 诺贝尔——自卑型爱情让人万念俱灰

 唐纳——自误型爱情引人走向极端

 李德全——自信型爱情成就美满姻缘

第三章 爱情的五大效应

 徐志摩——首因效应让他无法自拔

 王映霞——晕轮效应导致迷失自我

 翁美玲——投射效应令她心怀猜忌

 吴文藻——出丑效应带来独特魅力

 梅艳芳——布利丹效应挫灭爱情理想

第四章 爱情的六大需要

 爱情需要有勇气——宋子文

 爱情需要有智慧——勃朗宁

 爱情需要有幽默——马克思

 爱情需要有包容——梁思成

 爱情需要有真诚——沈从文

 爱情需要有压弹——秦少游

第五章 爱情的七种形态

 姐弟恋——邓丽君的未完成情结

 弟姐恋——肖邦寻求母爱关怀

 父女恋——宋庆龄的英雄崇拜情结

 母子恋——杜拉斯与她的超级粉丝

 黄昏恋——黄宗英夫妇的亲密晚年

 婚外恋——胡适的苦涩承诺

 同龄恋——钱学森夫妇的终生浪漫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婚后写情书,激情抵万金

由于战争的需要,拿破仑新婚没几天就离开了约瑟芬,远赴前线指挥意大利战役。在战役进行阶段,即使很忙,拿破仑还是抽出时间写漫长的情书给她。情书里充满甜情蜜意,他叫她不要那么可爱,那么善良,那么仪态端庄,不要好到让他对她爱得那么疯狂。在信尾,他写上给她千万次亲吻,还有给她的狗亲吻!显然拿破仑的性格除了冷酷无情,还是有狂放、热情的一面。决战前夕,他又给约瑟芬写了一封狂热的信:

我远远离开了你。我好像在最黑暗的包围中。这是你给我造成的,因为你不在我的身边。我需要向敌人打雷闪电,以闪电的寒光来打破这个黑暗的包围。我们快要动手了。约瑟芬,我们临别时,你哭了,你!想起当时的情景,我就要发狂。但请你放心!我定要敌人付出最高的代价来偿还你对着我流的眼泪。

尽管因为政治上的原因,二人不得不在1809年离婚,但拿破仑对约瑟芬的爱恋却并未因此而熄灭。1814年4月6日,拿破仑退位,被发配到厄尔巴岛。而同年5月29日,约瑟芬去世。在得知约瑟芬去世的消息后,流放中的拿破仑大为震惊,整整两天没有步出房门,他对约瑟芬所做的最终评语,写来宛如她还活在世间:“我没有一天不是在爱你之中度过,我没有一个夜晚不将你拥抱在怀里……没有一个女子赢得我如此之深的爱心,赢得过更多的痴情、狂热和温顺……非死亡莫能将我们分离。”

1821年,51岁的拿破仑在孤独凄凉的圣赫勒拿岛死去,临终前还在喊着:“约瑟芬!”

2007年,伦敦克里斯蒂拍卖行以27.6万英镑(约合422万元人民币)售出了拿破仑写给约瑟芬的情书,真可谓一字万金。但是,拿破仑对约瑟芬那充满激情的爱恋,又怎是金钱能够衡量的呢?一拿破仑的激情心理分析

根据斯滕伯格的爱情三角理论,激情是爱情的三要素之一。它是一种渴慕与对方结合的心态,是一种强烈的渴望与需求。它很多时候会表现出性满足的需求,但却不等同于性关系。激情建立在亲密感之上,与亲密感相辅相成,在男女亲密关系中,激情的意义正在于双方在寻求性满足的过程中促进了亲密感的极大提升。激情强烈但是短暂,如果缺失了亲密感的培养,激情便沦为了纯粹的肉体欲望,爱情也就无法维持了。

爱情需要有激情,因为激情带给人爱的勇气。激情来源于两性原始的吸引,这种感情程度强烈,令人着迷。由此,激情能够让人全身心地投入,不顾一切地去追求异性。

人们常会说爱情是痛苦的,因为自己的爱情就是痛苦的;又有人说自己的爱情是甜美的,因为自己找到了自己的真爱。所谓“真爱无惧”,痛苦只属于那些没有恋爱过却不敢恋爱的人,而真正恋爱过,并且最终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的人将永远铭记爱情的甜美。

心理学认为,勇气就是个人面对危险、挫折与困境的积极信念与态度。勇气的心理成分有自信、自我效能感、乐观态度、探索精神等。勇气的养成来自生活中点点滴滴的成功体验。勇气是面对挫折的态度。

美国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海明威曾说:“我可以被击毁,但不能被击败”(A man can be destroyed,but can not be defeated)。这大概是勇气的最高誓言。不光是轰轰烈烈的大事需要勇气,爱情中也蕴涵着勇气。

而增强一个人的勇气,也当是爱情给人带来的成长。

人在爱情中,需要学会当机立断,战胜自我,其根本的心理机制是独立人格。独立人格指一个人处事主要靠自己做主,而不是靠他人做主。

对于爱情的有效表白,我有一个“先战胜自我”的理论。即,如果一个人真心爱上了另一个人,那他就应该学会大胆表白。如果对方接受了你的爱,那你就是“征服”了对方,堪称幸事;如果对方拒绝了你的爱,那你也不亏,因为你已经征服了自我,那至少也是打个平手。由此,在爱情表白上,人要学会先“征服”自我,而后“征服”对方。这便是我的爱情表白之“先战胜自我”理论。

爱情之表白,常令人烦恼万分。其表白过分,会令人感到轻佻不稳重;其表白不够,又会令人感到诚意不足,瞻前顾后。在爱情的表白中,很多人思虑过多,犹豫不决,结果输在起跑线上,最后抱憾终身。拿破仑的果敢精神不仅给他赢得了爱情,也给他赢得了政权。这用时下的一句话来讲,就是“该出手时就出手”。

……

P8-10

序言

为爱情做心理诠释

爱情,是人类最美好、最动人的情感体验。本书试图为古往今来的著名人物的爱情故事做心理诠释,勾画出他们突出的爱情特征与个性表现。这是因为心理学是一门大众学科,可谓无所不见、深入人心。而写作此书,正是为了表明这一点。

本书论及的概念涉及爱情的三角理论、爱情的不同类型、爱情的常见误区及爱情的升华努力。笔者希望以此来将心理学的抽象概念具体化、生活化、鲜明化,以使读者学会用心理学的视野来看待爱情所给人们带来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本书涉及的人物有爱情的自恋者(如拿破仑、希特勒),也有爱情的自信者(如马克思、李德全);有爱情的自卑者(如贝多芬、唐纳),也有爱情的升华者(如梁思成、勃朗宁夫人)。笔者选取他们,是为了揭示这些广为人知的人物之鲜为人知的一面。

本书为了充实内容,选取了一批相关人物的图画相片,笔者尽量对引用的资料标明出处。如有疏漏,敬请原谅,并致谢意。同时,笔者也尽可能地对书中的参考文献注明出处,如有疏漏,也请原谅。

我以此书献给广大的心理学工作者,希望本书能够提高你们对心理学的领悟,并把这种领悟巧妙地运用于你们的教学、研究与咨询实践中去。同时,我也以此书献给广大的心理学爱好者,希望本书会提高你们对心理学的兴趣,并增长你们对心理学的见识。

在本书出版之际,我深深地感谢我的助手严飞和梁潇,他们为本书的整理、编辑和资料收集投入了大量的心血。没有他们的这些投入,本书不会如此顺利地完成。同时,我也十分感谢华章公司的李欣玮编辑,她对此书严格把关,使它避免了许多文字上、数据上乃至观点上的失误。

最后,我想强调说,本书中的观点当是一家之言,或是一得之见。我不敢奢望它们会成为权威之见,充其量,它们只是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借此引起人们的关注与评论。所以,我衷心欢迎大家对本书提出批评建议,以在日后的写作中加以调整、修改。

谢谢各位读者的赏识!也谢谢各位读者的批评!

是为序。

作者

2010年1月

书评(媒体评论)

爱不是任何人都能达到的境界,爱是一种艺术,爱也有爱的大师。

培养恋人的自卑情结,是爱情对人性的最大摧残。

人的自信得益于清醒的自我认识以及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在恋爱婚姻的选择当中,自知之明同样是决策判断的核心。

一个人在开始恋爱时,可能会显得十分笨拙、愚钝、不知所措。但只要他相信自己,并愿意改变自我,就可以通过点滴事件的积累而变得越来越明智,越来越善解人意。爱情推动自我完善,恋人千万不要错过这个成长机会。

美丽的外表给人一种相当好的印象。当我们看见一个漂亮的女孩,就会觉得她拥有“温柔”、“优雅”、“外向”、“性格较佳”和“善于交际”等优点。而这些优点不一定是完完全全属于她的,只是印象而已。

懦弱的人也是自卑的人,因为不敢面对真实,选择逃避,所以懦弱者通常会因陷入自我责备中而深感消极、颓丧。懦弱和自卑经常就这样交织在一起,成为人们最大的烦恼。

爱情可谓人性的角斗场。它可以使狂妄自大的人头脑清醒,也可以使自卑自怜之人突破自我的禁锢。人生一世,没有比恋爱更令人认清自我的面目,也没有比婚姻更能改变一个人的了。

爱情的艺术在于使嫉妒控制在正常温度下:温度太低则兴味索然,温度太高则昏头昏脑。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爱情中的心理学/岳晓东博士大众心理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岳晓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11277521
开本 16开
页数 21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0-01-01
首版时间 2010-01-01
印刷时间 2010-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6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C913.1-49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2
171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9:1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