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看到他时只有十六岁,那时他笑着在阳光下,正好是春天,毕春天同学阳光满面花朵飘香。
他说我这比喻可真够陈旧的,内分泌失调的人才这么比喻春天呢,他说了一句话,春天,那是阳光的仆人。
……
图书 | 绝色/薄荷香书系 |
内容 | 编辑推荐 我第一次看到他时只有十六岁,那时他笑着在阳光下,正好是春天,毕春天同学阳光满面花朵飘香。 他说我这比喻可真够陈旧的,内分泌失调的人才这么比喻春天呢,他说了一句话,春天,那是阳光的仆人。 …… 内容推荐 如果不能拥有绝色的容貌,那么,有绝世的姿势也是好的。 绝色的女子范冰冰曾语出惊人:万箭穿心,习惯就好。 于薄凉人世而言,这句话颇安慰。无论什么样的悲喜,都是习惯就好。《绝色》中,收录的都是颇为惆怅流转的爱情短篇,与《中了毒》中的小说,俱是这两年近作。 目录 惆怅记 我们是野兽 九九年 丙生花 惘然记 蝴蝶 爱一个人趁天黑 寻找一个人 少年罗米 薄凉记 玻璃 他日录 彼与此 索爱记 意绵绵 秋天的骆驼不哭泣 离歌 试读章节 小椴发现自己是从认识苏克尘开始惆怅的。 这惆怅是如此密集,甚至,密集到让她都失眠了都神经衰弱了都吃不下饭。之前小椴是一个有点傻乎乎的姑娘,在电视台一帮花枝招展的女孩子中,小椴是最不起眼的那个。 身材一般,长得一般,何况,她还寡言,总是跟在别人后面,人家说,小椴,给我把这个器材拿来,小椴,举起闪光灯……对,小椴就是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女孩子,谁都可以指使她似的。广播学院毕业后,回到生她养她的小城,她觉得自己没什么变化,四年大学,她没有什么脱胎换骨的变化,还是和从前一样,土气,说话明显带着小城的盐水河味儿,四声极强,头发还是黑黑的短发,根本看不出是广播学院毕业的女孩子。 最后,和她一个台的女主播叶红说,小椴,你就是没爱过男人闹的,要是和男人睡过觉就行了。 这句话让小椴迅速脸红了。叶红是台里最漂亮的女孩子,下了班,来接叶红的车大多是宝马和奔驰,而小椴一直骑着一辆半新不旧的自行车。如果不是叶红,她不会认识苏克尘,如果不是苏克尘给她发了短信,她也根本没有胆量和苏克尘犯这个相思。 叶红是在北京培训的时候认识导演苏克尘的。苏克尘毫无疑问是叶红的一个亮点,叶红回来后就把苏克尘挂在嘴边上,说了几部电影,说那是他的大作,大家都很茫然,叶红就说,是小众电影,小众懂吗?唯美的、小资的,真没有文化。 大家还是装作没文化。只有小椴傻傻地问,到底是哪几部电影?叶红就告诉她了,但有一部还说错了名字。于是,小椴还真从网上下载看了。小椴觉得一般,说小众吧,比王家卫还差远了,说大众吧,又觉得哪里各色着,反正是不对的。 忽然有一天,叶红打电话,小椴已经下了班,面条吃了一半,叶红说,小椴,出来玩吧,苏克尘来了,我们三缺一,跳舞打麻将都不够手。 是因为不够手才叫上的小椴。 小椴一进那个歌厅就看到一个穿着格子衬衣牛仔裤的男人,高高大大的,有三十多岁,暗影里显得极帅。没人理会小椴,他们三个仍然在唱着,除了叶红和苏克尘,还有台里的一个摄影师。 一曲完了,小椴才站起来,叶红说,我同事小椴,小椴,这就是著名导演苏克尘。 苏克尘热情地伸出手去。 小椴说,我喜欢你导的《向阳花》,我喜欢夏小米,特别是夏小米死的那场戏,我觉得拍得很心碎。 她没有讨好他,她只是说了实话,是的,她喜欢夏小米,因为小米多么像她,不好看,有些笨拙,可是,非常认真,最后,为情而死,跳海的刹那,她流了眼泪。 挺响的音乐,叶红点了《怕黑的女人》,正发情似的唱着,苏克尘忽然呆了呆,你还真认真地看了啊。 嗯。 我为你唱一首歌吧。 嗯。 点歌点歌,苏克尘说,我给小椴唱一首《你》。 之前,小椴根本不知道这首歌,而且也没有听过这样一首歌,可是,他说要献给她,之前,没有人献歌给她,她无限感激,甚至有些颤抖。歌声响了起来——你……从天而降的你……天啊,她简直要承受不了这样的恩宠,因为这首歌词写得多么好,他是为她而来,是唱给她的!她是为他从天而降的么? 她甚至要落眼泪了,这个夜晚,显得分外惆怅了,这些惆怅,恰到好处地跑到她的脸上,她惆怅地看着苏克尘,几乎在一瞬间就爱上了他。 接着,他请她跳了一支舞。 是慢舞,在黑暗的灯光下,他把她搂得很紧。 你的锁骨真美。 之前,小椴并不知道哪里是锁骨,第二天她遇到叶红,问,叶红,哪里是锁骨?叶红指了指脖子。她说。叶红问,干什么,动手术吗?她说不,我喜欢锁骨而已。 这是第一次有人夸她美,而且还这么具体,她有些难过得想哭了。黑暗中,苏克尘捏了一下她的腰,这里,这里也很美。 她问,真的吗? 他说,当然是真的。 P7-9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绝色/薄荷香书系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雪小禅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9152875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1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10 |
出版时间 | 2010-01-01 |
首版时间 | 2010-01-01 |
印刷时间 | 2014-0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0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47.7 |
丛书名 | |
印张 | 6.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西 |
长 | 183 |
宽 | 130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10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