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架空线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国第一部以电力施工为背景的励志小说。

小说刻画了一个退伍老兵由一名农民工电力施工队员慢慢成长的历程,同时也突出了他们三个战友的人生因一个不同的选择而导致三个不同的命运的结局。小说讴歌了农民工电力施工队自强不息的精神,同时也反映了农民工工作和生活的侧面。在平淡的生活中,他们用自己手中的扳手演绎着电力建设跨时代的辉煌。

内容推荐

这是一部以中国西部川东地区的一支农民工电力施工队为背景的励志小说。

在小说中作者刻画出一个退伍老兵由一名农民工电力施工队员慢慢成长的历程,他在经受了很多的磨砺,饱受了很多的辛酸后,终于成为一名优秀的企业管理人员,同时也突出了他们三个战友的人生因一个不同的选择而导致三个不同的命运的结局。

目录

自序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尾声

试读章节

凌冲琦来到门外漫步,在学校长满杂草的操场,他步伐蹒跚,沿着校园的青石小路慢慢地走,在微风中几间破不忍睹的教室以及四周杂乱的一切,让他的心感到一阵阵剧痛。这是他第五次来到这座学校,也曾经提出过要重新整修学校的配套设施,但几次都因为没有经费而没得到实施。最后学校也只能每年进行一次简单的维修,时间长了,工作做得也越来越水,最后古老的校舍也变得越来越破旧,变成了现在的样子。

“这样的学校如何能让孩子们安心地学习呀?”凌冲琦心里默默地问自己,心里也默默地自责。

“这个问题一定要解决,而且要及时地解决。如果在我退休以前不能把它处理好,我怎么对得起这一方热土啊!”他一直在深深地告诫自己,不然再也没有机会了。他知道这是他离休前最后一次来这个在全镇都出了名的落后村。

几年前小儿子在川东市里买了房子后,全家人都希望他早点退休后接他去养老,但他就是放不下基层的工作而迟迟没有退休。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身体也一年不如一年,现在他不退休已是不行了。镇上各级领导也强烈要求他不能再这样工作了。他是一个老共产党员,在年轻时就把自己奉献给了国防事业,他参加过抗美援朝,后来因受伤回到祖国当了一位基层干部,后来结了婚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也是个军人,后来在一次执行任务时不幸牺牲,现在就剩下小儿子,在市里的一家银行上班。

“凌乡长——”我在学校外找到了还在沉思的凌冲琦。

“哦,小程。你也出来了!”凌冲琦缓缓地抬头看了我一眼,从他的眼神中我看到一个慈祥的老人,“小程,这也是你的母校吧?”

“是的,我小学六年的时光就是在这里度过的,这里每个地方都布满了我的足迹。”我轻轻地回答,“好多年没有回来了,学校还是以前的样子,但是让人寒心的是它比以前更破旧了。”

“是啊!孩子们在这样的地方上课怎么能让人安心啊!”凌冲琦的脸涨得通红,“这么多年了,村上的干部都在做什么?做什么?再苦也不能苦了孩子啊!”

“凌乡长,您老不要激动。”我轻轻拍着他的背说道。

“你知道我为什么要让你来竞选这个村支部书记吗?”凌冲琦朝我摆摆手示意我他自己不碍事。

“请您来告诉我。”我摇摇头说道。

“陪我走走吧!看看你的母校,这可能是我退休以前最后一次在这里了。”凌冲琦有些沮丧,“我老了,真的老了啊!”

“凌乡长,您可不老,上山下乡的,您的身子骨硬朗着呢!”我忙劝说道。

“罢了,罢了,人就要承认自己老嘛,你也不用劝我了。”凌冲琦再一次朝我摆摆手说道,“我干基层干部三十年,我自认为为广大的村民做了很多事,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几十年我可以扪心自问,我无愧于心,但是到了古稀之年却发现自己还是有一件事情是没有做成的,你看看这个学校,十几年都没有变化了啊!在这样的环境里孩子们怎样才能安心地学习啊!”

我打眼望去四处都是破损的瓦砾和丛生的野草,这哪里是一个孩子成长求知识的殿堂,而像一个荒废的农田。

“凌乡长,怎么会这样?”我疑惑地说道,“教过我的张洪兵老师哪里去了,我在学校转了几圈也没有见到教我的启蒙老师。而且学生怎么也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

凌冲琦没有回答我的话,随口念起了那首孩子们编出的几句顺口溜:“山沟小学,破破烂烂,人数不多,无人治管,女生人少,男生太多,若按比例,正好一比三,二个老师,一个笨蛋,一个好的精神错乱……”  在凌冲琦的感叹声中,我看到了一位年迈的老人的愧疚和深深的无奈。

凌冲琦口中念念有词地念了几遍后才缓缓地对我说道:“张洪兵是个好老师,在这里任教快三十年了,但最后却不得不离开这个伴随他多年的三尺宽的讲台,他的女儿得了血液病,需要钱治疗,可张洪兵老师一个月才不到五百元钱的工资哪里够治疗孩子的病,最后没有办法只好出去打工了,在张洪兵老师走后,没有老师愿意来这里任教,最后学校没有办法就在村里出面找了两个稍微有点文化的代课老师,一直到现在。孩子们说得很形象啊,两个老师,一个笨蛋,一个好的精神错乱。这不是误人子弟是什么啊!”

“张洪兵老师现在在哪里打工啊!在做什么工作?”我的心里为之一震。

“听说和村里的年轻人一起去南方架线了,架线虽然辛苦,但是工资却是比当老师要乐观得多了啊!”凌冲琦叹息道,“一个学校的教师连最起码的生活保障都没有,怎么能让他们安心地教孩子们读书识字啊!”

我沉默了。

凌冲琦朝我挥挥手示意继续往前走,沿着校园的小路,我们走得很慢,一路上他都很少再说话,直到走到那两棵见证了学校历史的古槐树下,他突然停住了脚步凝视着我,好一会儿才说道:“要让村里人都富强,孩子读书是关键,一定要把学校修好,能让孩子们有个安安心心读书的环境,我老了,可能这个愿望我是做不到了,但我希望程实你答应我在将来一定要把学校建好——为了孩子的明天,你一定要把学校建好。”

我不明白为什么他把这个艰巨的任务托付给我,我直视着他庄重严肃的双眸,自己没有半点拒绝的勇气。

回到办公室,看到杨泽友几个人都还在聊得兴起,凌冲琦看了他们一眼后就对杨泽友说道:“你再通知一遍,我们把东西都装好,准备去何家大院吧!”

听到这话,大家这才意犹未尽地慢慢散开,把各自手中的事弄完之后,结着对子三三两两地往何家大院走。

晚上七点刚过,天还没有完全地黑,开始有村民赶到这里,老人、妇女、年满18周岁的男子都来了,当然也来了不少看热闹的小孩,他们都是由自己爷爷奶奶或者爸爸妈妈带过来玩的,小孩都喜欢瞅热闹,一来就高高兴兴地和自己同龄小孩玩耍。

人们就这样断断续续地来,但时间过了晚上八点人还没有来齐,会议也只好一直往后拖延。凌冲琦望着大院里走来的人群不断地看着手表,他有点着急了,时间快到八点二十,人都还没来齐,凌冲琦终于表态说道:“再等十分钟,不来就开始吧!他们这是自己放弃自己的权利。”

时间刚过八点半,杨泽友就忙跟凌冲琦说:“凌乡长,咱们开始吧!现在没有来的就肯定不会再来了!”在大家的心里民主选举也只不过是走走过场而已,大会也就是一个形式吧!连选举的结果如何都是次要的,至于村支部书记的位置该谁来做,好像是乡上的领导早已定好了的。

“开始吧!”凌冲琦用眼睛给杨泽友示意。

P5-7

序言

这是一部以中国西部川东地区的一支农民工电力施工队为背景的励志小说。

四川省是全国电力建设施工的大省,每年农民工的输出数量占全国之最,川东地区是全国从事电力施工起步最早的地区,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期,川东地区的农民工电力施工队就在全国有着很大的影响,他们凭着脑子灵活、胆大心细和技术精湛的特点活跃在全国电力建设的第一线。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来,他们通过自己的艰苦奋斗,找到了一条致富之路,在长期的电力施工过程中树立了自己的形象,创造了辉煌的业绩,为川东地区经济建设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在受到那些农民工电力施工队的精神熏陶后,我决定写一部关于农民工电力施工队的书,用自己的方式去赞歌我们电力工人最为可贵的一面。

1998年的冬天,《架空线》这本书就在酝酿中诞生了,当我把这个写作目标确定以后,接下来便是我长达11年的艰辛写作。

2002年底,我也迈入了电力施工的行业,成为农民工电力施工队中的一员,跟着他们在全国各地施工:穿梭在深山老林和草原荒漠、拿着铁锹挖铁塔基础、扛水泥沙石、搬运塔材钢筋、浇制混凝土等,条件极为艰苦。有的时候为了赶工期,赶进度常常加班到深夜。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冬天吹裂嘴,夏天晒掉皮,就是电力工人最真实的写照。农民工的艰辛一次次地触动着我的灵魂,在全国电力施工的大军中,四川人就占有很大的比例,他们凭着自己吃苦耐劳的精神、精湛的专业技术征服着全国所有的电力单位,而如今更是走出了国门,迈向了世界:菲律宾、安哥拉、尼日尔、刚果到处都活跃着他们的身影,其出国人数仅川东地区农民工就有数万人之多。

经过几年的洗礼后,我已经由一位懵懂的少年成为一名资深的电力施工工人。

当我每写一个故事时,四川农民施工队的影子就在我脑海里萦绕,怎么也挥之不去,这一切都太熟悉了,我就是做梦都会梦到他们忙碌的身影,对他们的崇敬和感动是一直激励着我坚持写下去的动力。

在小说中我刻画出一个退伍老兵由一名农民工电力施工队员慢慢成长的历程,他在经受了很多的磨砺,饱受了很多的辛酸后,终于成为一名优秀的企业管理人员,同时也突出了他们三个战友的人生因一个不同的选择而导致三个不同的命运的结局。

2008年是极为不平凡的一年,年初的冰雪自然灾害导致整个南方电网的瘫痪,同年的四川“5·12”汶川大地震更是震惊着中国、震惊着全世界。四川的电网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损失。地震发生以后,四川省国家电网公司、成都电业局迅速反应,果断出击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奔赴重灾区,我作为其中的一员也随抢险大军赶往重灾区去抢修恢复受灾的线路。《架空线》里有几个章节就是根据成都电业局抢修恢复都汶电力通道的事迹而改编的。虽然很多的地方还存在不足,但是我想在小说里去讴歌他们那种不折不挠的意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以此来对我们敬爱的电力抢险队员表示敬意。

《架空线》28万字的小说终于落笔了,当我在键盘上敲完最后一个字时,我几乎是瘫在了椅子上。十几年来,我把自己的目标都定格在这件事情上,今天我终于如愿完成了,回想自己这十几年来所走过的路,我哭过,也笑过,憧憬过,也彷徨过,但我从来都没有放弃过努力。

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想只有自己努力了、付出了,才能有更好的收获,最后让我们衷心地祝愿所有的电力建设者都能一生平安!

羽临

2009年7月10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架空线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羽临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0802218
开本 16开
页数 32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50
出版时间 2010-01-01
首版时间 2010-01-01
印刷时间 2010-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0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21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7:4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