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磊编著的《黄宗羲》力图站在思想和历史的高度,以评传的手法,真实、准确、形象地速写传主的生平、思想、学术,读者们一道走进历史,走近这位旷世大儒的世界,共同去了解他那集平凡与伟大、传奇与普通、褒崇与物议于一身的人生经历和复杂的人物个性特征,去探索他的活动足迹与精神世界,总结他的文化成就,从而对他作出一个全面客观的评价来。
图书 | 黄宗羲/中国思想家评传简明读本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朱光磊编著的《黄宗羲》力图站在思想和历史的高度,以评传的手法,真实、准确、形象地速写传主的生平、思想、学术,读者们一道走进历史,走近这位旷世大儒的世界,共同去了解他那集平凡与伟大、传奇与普通、褒崇与物议于一身的人生经历和复杂的人物个性特征,去探索他的活动足迹与精神世界,总结他的文化成就,从而对他作出一个全面客观的评价来。 内容推荐 黄宗羲是中国十七世纪“天崩地解”时代的大思想家,又是在多种学科领域内皆有杰出建树的大学问家。朱光磊编著的《黄宗羲》对这位三百余年的文化巨子作了全方位的观照与剖析,包括黄氏的生活背景、生平事迹、启蒙意识、哲学思想、史学精神、文学理念、文学创作及其他科学观念等,重在表现黄宗羲身上的时代气息、思想活力与学术个性。本书在体现黄宗羲传奇般的生命历程和博大宽阔的学术胸怀时,有意凸显其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理性思考 和具有承上启下决心书义的人文情结,还试图揭示历史演进中的特定条件与历史人物个体间可能存在的某些精神契合和感应性关联,并且更多地着眼于黄宗羲非同寻常的对于社会、对于人生所进行的艰辛而又有价值的反思与探索。 目录 一、童年记事 二、东林遗孤 三、师友交往 四、留都讨贼 五、南明风云 六、鲁王监国 七、访书会友 八、吕黄交际 九、刘学传人 十、续传绝学 十一、诗文曲评 十二、编撰学案 十三、明夷待访 十四、授徒修史 十五、身后遗风 延伸阅读书目 试读章节 孟子云:“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一个作出重大贡献的人,他一定会饱受层层磨难,历经种种坎坷。然而,他以坚强的毅力直面这些苦难,磨炼自己的意志,最终发愤图强,担负起重任。表面上看,似乎伟大的人物总有与常人不同的命运安排,其实更应该说:当所有人面对共同的困难时,大多数人在苦难之中沉寂了,而只有少数奋发而起的人,才摘取了“伟人”的桂冠。在这些伟人之中,就有一位我们的传主——黄宗羲。 黄宗羲,字太冲,号梨洲,浙江余姚人,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八月八日戌时出生。黄宗羲从小就很聪明,而且长得很壮实。他相貌古朴,微有口吃,左右额上各有一痣,一红一黑,如铜钱般大小。大家都认为这种痣象征着日与月,是一种祥瑞的相貌。 黄宗羲的祖父黄日中,别号鲲溟公,喜好易经、老庄,一生未仕,为人耿直,疾恶如仇。乡里的是是非非,别人不敢说,独鲲溟公大胆直言。当地曾有一皂隶勾结官府,为害乡里。鲲溟公送他一幅“治生贴”,揭露并痛斥其种种恶行。“治生帖”用草体书写,字体刚劲,言辞犀利,实为惩治恶人的一帖猛药。皂隶被鲲溟公的浩然之气镇住了,从此大为收敛,不敢再胡作非为。 P1-2 序言 如果以中国五千年文明的历史为坐标,再用雅斯贝尔斯的观点来衡量,那么生活在公元前551年至前479年间的孔子恰恰是中国文明进入轴心时代的代表人物,他处在中间点和转折点上:中国文明出现到孔子,孔子到我们现今的时代,前后各25OO年左右。孔子以前,中国有思想但没有思想家;孔子以后,中国古代思想家层出不穷,为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留下了丰富的思想遗产。而孔子开创的“温故知新”、“信而好古”的思想原则,影响了中国的阐释传统,即尊重古人的思想遗产,不断地理解、发展古人的思想,从中获得思考和应对宇宙、社会、人生问题的资源,这也是我们今天为读者奉献这套《中国思想家评传》简明读本的缘由。 纵观悠久的中国古代思想史,中国思想家们贡献出的成果具有极高的造诣与价值,在世界思想史上独树一帜,很多思想对于当代中国乃至世界而言,可谓历久弥新,极具生命力。百家争鸣的先秦诸子、博大宏深的汉唐经学、简易幽远的魏晋玄学、尽心知性的宋明理学是思想学术的奇葩;佛教的色空禅悦、道教的神仙修养是宗教信仰的沃土;其他如经世济民的政治、经济理想,巧夺天工的科技、工艺之道,风雅传神、丹青不老的文学艺术……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黄宗羲/中国思想家评传简明读本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朱光磊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5083020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4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65 |
出版时间 | 2011-04-01 |
首版时间 | 2011-04-01 |
印刷时间 | 2011-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15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249.3 |
丛书名 | |
印张 | 4.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苏 |
长 | 185 |
宽 | 130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