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月亮宝石/世界侦探推理名著文库
内容
试读章节

我在印度写下这封信,是给英国的亲戚们看的。

写这封信的目的是向他们解释,我为什么不肯跟我的表兄约翰·亨卡什尔言归于好。以前,我守口如瓶,绝口不谈此事,曾引起家里人的误会。其实,我对他们的高见倒是非常重视的。这里,我请求他们在读完全文以前别轻下断语。并且我以名誉担保,我要写的每句话、每件事都是千真万确、无可置疑的。

一七九九年五月四日,英军在贝尔德将军的率领下,对加帕坦发动猛攻。我和表兄都参加了这次举世瞩目的大战役。就在那时,我跟表兄失和了。

为了把这件事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我还得从猛攻之前谈起。同时还得谈谈,我们兵营里当时流传的许多关于塞林加帕坦宫殿里的大量金银财宝的故事。

(二)

其中有个最离奇的故事是关于印度历史上很有名的“黄钻石”的。

根据最早的一些传说,这颗宝石原来是镶嵌在四手印度神祗——月亮神的前额上的。

一来,它那黄幽幽的光泽很像月亮的清辉;二来,人们迷信镶嵌着它的那尊神祗已赋予它一种灵性。它能随着月亮的圆缺而时明时暗,从而获得了“月亮宝石”的美名。这个名称直到现在,还在印度流传呢。我听说,在古罗马和古希腊一度也有过类似的传闻。不过,印度的传说是讲月亮神额上的钻石。而古罗马和古希腊的传说讲的则是一颗质量较次的半透明的宝石,据说也是吸取了月亮的精华而时明时暗、闪烁不定,因此也被称为月亮宝石,直到今天仍被一些珍宝收藏家津津乐道。

黄钻石从公元十一世纪便开始历经磨难。

来自伊斯兰教伽建尼国的征服者——马穆德苏丹横跨印度,占领了圣城松纳特,当天就把建立了几百年的著名古刹里的全部珍宝洗劫一空。这古刹是印度教徒的朝拜圣地,也是东方世界的一大奇迹。

庙里的神像只有月亮神逃脱了征服者伊斯兰大军的蹂躏。三个婆罗门把这尊前额镶嵌宝石的凛然不可侵犯的神像连夜搬了出来,迅即转移到印度第二圣城贝拿勒斯的一座圣殿里去了。

这座雄伟大殿的四壁镶嵌着奇珍异宝,成排的金柱撑托着巍峨穹窿、重檐殿顶。月亮神被安放到新的神龛里供人瞻仰膜拜。在新的神龛落成的当晚,护持神毗湿奴给这三个婆罗门托了个梦。

护持神将灵气吹到了月亮神额前的宝石上。三个婆罗门俯伏在地,将脸藏在袍袖里。护持神告诫他们,从今以后世世代代,必须由三个婆罗门僧侣日夜轮流看守,不得稍有懈怠。三个婆罗门悚然聆听神谕,俯伏跪拜。护持神还训诫他们,胆敢触碰这颗神圣的宝石,必遭天谴。盗窃者若将神物传给后代,子孙也必然遭殃,靡有孑遗。三个婆罗门梦醒以后,叫人把神的预言铭刻在神龛外面的大门上。

时光飞逝,一个个世纪过去了。那三个婆罗门的接班人世代相传地日夜守护着这颗价值连城的月亮宝石。一个又一个世纪过去了,到了十八世纪初,莫卧儿大帝奥朗则布统治印度。他下令再度捣毁婆罗门教的所有庙宇,并将其洗劫一空。四手月亮神的神龛也在劫难逃,变成屠宰圣牛的屠场。所有的神像都被捣得粉碎。月亮宝石被奥朗则布麾下的一个高级军官掠夺走了。

守护月亮宝石的三个僧侣势单力薄,明争是绝对不行的。他们只好乔装跟踪,暗中守护这颗宝石。犯了渎圣罪的那个武夫惨遭不测,死于非命。月亮宝石带着神的诅咒,从一个不法的穆斯林手里流失到另一个不法的穆斯林手里。尽管人事变迁,三个僧侣的后代仍矢志不渝地看守着,期望有朝一日护持神毗湿奴会让神圣的宝石重新回到他们手里。岁月如流,转眼到了十八世纪末叶,月亮宝石成了塞林加帕坦苏丹替浦的财产。他把它镶嵌在一把短剑的柄上,作为装饰,并下令将短剑藏到精品武器库里去。甚至在那个时候,就在苏丹本人的宫殿里,三个担任护卫的僧侣也在暗中看守着月亮宝石。当时替浦苏丹的宫殿有三个武官,别人都不知他们的底细,他们却恪守,或是装得恪守伊斯兰教规,而赢得了国王的信任。据说,那三个武官就是婆罗门僧侣乔装的。

P3-4

目录

序幕猛攻塞林加帕坦(一七九九年)

 一封家书的摘录

第一部 钻石失窃(一八四八年)

 朱莉娅·维林达夫人的总管,加布里埃尔·贝特里奇叙述

 的种种事件

第二部 真相大白(一八四八-一八四九年)

 第一个故事

 ——已故约翰·维林达爵爷的表侄女克莱克小姐撰稿

 第二个故事

 ——马休·布罗夫律师撰稿

 第三个故事

 ——富兰克林·布莱克撰稿

 第四个故事

 ——摘自埃兹拉·吉宁士日记

 第五个故事

 ——富兰克林·布莱克继续叙述

 第六个故事

 ——卡夫探长撰稿

 第七个故事

 ——坎迪先生的来信

 第八个故事

 ——加布里埃尔·贝特里奇撰稿

尾声 发现月亮宝石

 一、卡夫探长下属的报告(一八四九年)

 二、波利堡号船长的报告(一八四九年)

 三、默思怀特先生的报告(一八五。年)

 ——摘自《致布罗夫先生书》

序言

在色彩缤纷的世界文学园林里,侦探推理小说是一株盛开着奇异的花朵、分外引入入胜的巨大乔木。《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文学卷”对“侦探推理小说”这个词条是这样定义的:它是西方通俗文学的一种体裁,与哥特式小说、犯罪小说以及由它们衍生出来的间谍小说、警察小说、悬疑小说同属惊险神秘小说的范畴。侦探推理小说主要描写具有惊人推理、判断能力的人物根据一系列的线索,破解犯罪(多是凶杀)的疑案。它的结构、情节、人物,甚至环境都有一定的格局和程式,因此它也是一种程式文学。

但就是这种文学样式,在自己并不太长的发展历史中,创造出两个奇迹:其一,产生了一个读者不准其死去的文学形象“福尔摩斯”。英国作家柯南·道尔一八八七年在《血字的研究》中创造了他,从此福尔摩斯成为人类智慧的符号并承担起人类“保护神”的重任。这不仅标志着福尔摩斯这个人物形象在文学意义上的不朽,更重要的是在现实生活中世界读者对他的需求,这是从人类文学产生之日起任何文学形象所不能比拟的。其二,它产生了一位被称作“侦探小说女王”的作家——阿加莎·克里斯蒂。在她生前,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她的作品就在一百多个国家发行了四亿多册,仅次于《圣经》。如果考虑到《圣经》的销售主要依赖于悠久的宗教历史和庞大的教会系统作为背景的话,那么克里斯蒂就是世界文学史上最受读者欢迎的作家了。

不朽的人物形象、世界上最高的图书销售量,均是在侦探推理小说领域创造的。如果我们还不能就此下结论说侦探推理小说是最好的文学样式,那么至少可以说它是最受读者欢迎、极具文学魅力的文学样式。

自一八四一年美国作家爱伦·坡创作《莫格街凶杀案》之后,侦探推理小说便以其曲折的情节、强烈的悬念、严谨的逻辑为表现手段,闪耀着理性的光芒,以智慧文学的形式显示出独有的魅力,在世界文坛上脱颖而出。从此,侦探推理小说便在世界各国拥有广大的读者,有关图书始终占据着国际图书市场销售量的四分之一以上,成为其他文学类图书难以企及的畅销、长销的图书类型。究其原因,侦探推理小说强大的生命力无非是由它的内容和形式所决定的。首先,侦探推理小说的巨大魅力,在内容上与它在审美上的主体意识被读者认可有关。一篇(部)优秀的侦探推理小说,不管故事发生在何国何时,不论篇幅长短,它都不能缺少一位正面人物。这个正面人物继承的是世界文学传统,如史诗、悲剧中的英雄原型。在这个带有英雄色彩的正面人物即“侦探”身上,体现着人文精神和对人性的优点的描述,如正义、智慧、维护文明秩序,为纠正法制生活中的失衡、偏颇而奋不顾身等。他的主体人格应该是伸张正义、嫉恶如仇、尽忠职守、视死如归。这样一个在社会生活中具有奉献精神、牺牲精神的文学角色被创造者赋予的理想的色彩,是人类在生存、繁衍、发展、进步、创造文明的过程中所必须发扬光大的。正如比利时著名诗人维尔·哈伦所说:“文学的主旋律是对人的肯定和人性的张扬。”

内容推荐

威尔基·柯林斯编著的《月亮宝石》是英国侦探推理文学的创始之作,也是柯林斯最著名的代表作。作品的内容紧紧围绕那颗印度世代相传的宝石——月亮宝石铺陈。一七九九年,英军侵略印度圣城,官兵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英国军官从印度神庙中掠走了这颗宝石,于是,这颗价值连城的宝石便传到了英国。此后,这颗被许多人视为宝贝,又被许多人诅咒的宝石夺走了一个个它的拥有者的性命。令人生畏的印度人若隐若现的身影,紧追着这颗宝石……

《月亮宝石》描绘了十九世纪英国资产阶级上流社会的世态炎凉,揭露了宗教的虚伪,并谴责了英国侵略军在印度犯下的罪行。柯林斯在作品中揭示了“时代的阴暗面”,全书曲折、离奇,令人着迷。

编辑推荐

数百年来,一颗巨大而美丽的宝石,一直镶嵌在印度神殿里月亮神的前额上,神龛上还刻着一句预言:谁拿走这块宝石必遭灾祸。但是“月亮宝石”失踪了!威尔基·柯林斯编著的曲折离奇的侦探故事《月亮宝石》由此展开……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月亮宝石/世界侦探推理名著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威尔基·柯林斯
译者 陈登颐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群众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1450428
开本 16开
页数 31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11
出版时间 2012-12-01
首版时间 2012-12-01
印刷时间 2012-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2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61.44
丛书名
印张 20.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50
170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2:2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