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石岩编著的《发现的智慧》内容介绍:我们的想象力来自于哪里?我们的策划力来自于哪里?我们的思想力来自于哪里?就源于那样的一颗“童心”,就源于那样的一池静水,就源于对雨疏风骤之后“绿肥红瘦”的感知。
图书 | 发现的智慧 |
内容 | 编辑推荐 由石岩编著的《发现的智慧》内容介绍:我们的想象力来自于哪里?我们的策划力来自于哪里?我们的思想力来自于哪里?就源于那样的一颗“童心”,就源于那样的一池静水,就源于对雨疏风骤之后“绿肥红瘦”的感知。 内容推荐 《发现的智慧》内容介绍:石岩是一位策划奇人,他的点子奇妙诡异、层出不穷,但他并不仅仅是一个策划人或“出点子”的人,他始终将自己定位为一个具有策划能力的企业家。这本书正是他思想精华的荟萃及一生策划实践的经验总结。《发现的智慧》是企业家/领导人/策划人/的思想战斗武器,现在进行时的中国原创商业思想全息记录,策划大师石岩最新案例的精彩呈现,中国实友会会员商业思想的集体出演。 目录 第一章 中国实友会:少有人走的路 1.从“老友会”、“石友会”到“实友会” 2.发现之旅:不可思议的成长 (1)不一样的“特训沙龙” (2)“流动”的俱乐部 (5)跨越行业和领域的沙龙型创富团队 3.中国实友会为什么这样红? 4.创造新商业文明之光 (1)商之殇 (2)创造力之殇 (5)新旧之分 (4)实友会:新商业文明的曙光 第二章 灵性思维:策划的四个阶段 1.看清楚和想明白:发现的智慧 (1)定位青岛“品牌之都” (2)哈尔滨:“借力”打造城市品牌 (3)“点睛”潮州 (4)把习惯的盲点变成支点 2.做到位:品牌是温暖出来的 (1)边疆世贸:倒着做销售 (2)福祥门业:牧心者牧天下 (5)核策划:国足2014引爆国窖1575 (4)中国应该有个“农民节” (5)如何化解台海冲突? (6)为乳山注魂 3.说精彩:传播的力量 (1)自恋的“红蜻蜒” (2)火锅店里的“雨衣哲学” (3)化腐朽为神奇的品牌故事 第三章 整合:建构新的关系模型 1.第十一代企业家 2.达达可(DADA&CO.)的中国“特殊攻略” (1)沙龙战略、设计致胜 (2)爱在需要时:一次特殊的公关 (3)温州银泰的一匹黑马 第四章 灵魂策划:为企业家设计底线 1.从断臂女孩到百花奖得主 2.走下银幕的雷庆瑶能走多远? 3.雷庆瑶的“后明星”之路 第五章 策划西丰:小县城里的“官商较量” 1.转变定位:“看清楚”才能“想明白” 2.招商:从“洗脑工程”到“暖心工程” (1)政府官员的“洗脑工程” (2)老百姓的“暖心工程” (3)鹿茸商人的“梦想工程” 3.“东方神鹿”引爆开业庆典 第六章 兜风山林绿野仙踪 1.十万大山 2.路就是项目 3.反者道之动 第七章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1.情人谷中的“爱图腾” 2.生活在生活里 第八章 北川“生命颂” 1.重建殇城 2.北川绣娘 3.生命颂 第九章 回到未来 1.国际旅游岛:下一个迪拜? 2.海南岛的“魂魄” 3.人类未来岛 4.从迪拜到阿布扎比 跋 以生命的高度对接 试读章节 俗话说得好,男人有三宝:老妻、老狗和老友。混到我这个年龄,回家有老妻、脚下有老狗,出门有老友,人生足矣。我是一个爱交朋友的人,在商界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交下的朋友何止千万!但是老友们都有各自的事业,除了偶尔的电话、短信问候之外,能够在一起把盏言欢的时间真是越来越少。 为了弥补这个遗憾,2009年1月15日的春节前夕,我在北京吴地人家大酒店特地搞了一次老朋友们的聚会,主题定为“石岩老友会”,但是不知是我口误,还是助理在安排设计时的笔误,“老友会”最后被写成了“石友会”,不过听上去倒也很贴切,不管叫“老友会”还是叫“石友会”,反正都是石岩的朋友的聚会。 这是一次纯粹的朋友相聚,不过是想让忙碌了一年的新朋故交在年终岁末欢聚一堂,喝一两杯小酒,唠一唠心里话。没有任何商业目的,没有刻意的安排,甚至没有盛情的邀请。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提议竟然得到了朋友们的热烈响应。老友们纷纷屈尊捧场:歌唱家赵丽、北京现代舞团艺术总监高艳津子、中国商业联合会媒体购物专业委员会会长王文学、北京科技职业学院董事长兼党委书记周继庭、和君创业咨询集团总裁李肃、巨思特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强、北大纵横咨询业协会副理事长王璞、中国品牌管理研究中心主席王汉武、品牌中国产业联盟秘书长王永、北京人间远景教育培训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景澜……为了参加这次小聚,他们有的改变了行程,有的延迟了会议,有的推掉了盛宴。 这些朋友平日在各自的领域里都是独领风骚的人物,但是在“石友会”上,他们表现得都像个孩子,一切都那样轻松和自然。赵莉一手牵着二岁的儿子撒尿,一手拿着麦克风吟唱邓丽君的老歌;高艳津子在席间即兴起舞,饭桌成了舞台。吹拉弹唱,样样都有,席间宾客更是推杯换盏,笑逐颜开。 当时我提议说明年这个时候能不能再举行一次,结果遭到了大家的一致反对,大家说像这样的老友会应该一个月举行一次。“老友会”出其不意地被认可给了我一种极大的触动,我这才发现“老友会”的意义绝不是一个简单的聚会。 多年来我在商界、政界、培训界、文化界积累了广泛的人脉资源,他们中既有资产规模过亿的实业家、传媒大亨、能源老板和投资巨头,也有政界和文化界的名流,具有原创思想力的音乐家、诗人、舞蹈家和书画家。他们是各个行业的“指示标”,每个人都有着自己色彩斑斓的世界,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看待世界的角度、观点、经验和信息。这些人聚集在一起,交汇融通,互相照耀,不仅能够改变我们旧有的思维模式,还会重新建构我们与财富、心灵和世界的关系。 想到这里的时候,我感到无比振奋,“石友会”不但要搞下去,还要年年搞、月月搞、周周搞。只不过,它的主题再也不是吃喝玩乐了。 2009年4月初,周子琰女士加入实力场出任总裁,正式将打造石友会作为公司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石友会”也被更名为“实友会”。P3-5 序言 中国人为何拍不出《阿凡达》 2009年岁末,一部好莱坞大片在中国内地如火如荼的电影市场中席卷了7亿人民币,全球票房高达19亿美元,它就是《阿凡达》。在这部3D电影中,《星球大战》、《泰坦尼克号》的导演詹姆斯·卡梅隆携其制作团队用15年时间为全球观众奉献了一席视觉和心灵盛宴: 在瑰丽多姿的潘多拉星球上,长着高达900英尺的灵魂树和色彩斑斓的奇花异草,巨大的山脉星罗棋布地漂浮在半空之中,晶莹剔透的植物在森林中飞舞、在夜晚发出光芒,肤色幽蓝盼纳美人驾驭神兽在群山中翱翔,如伺梦幻一般…… 《阿凡达》是一个童话般的寓言、一曲工业文明的挽歌,一篇人类欲望的檄文。更重要的是,它带给我们一次全新的生命体验,那排山倒海般的想象力,让我们雪藏的童年梦想苏醒,每一处细节都在挑战我们想象力的极限。在《阿凡达》面前,《窃听风云》、《白银帝国》、《风声》、《建国大业》、《麦田》、《十月围城》、《三枪拍案传奇》等等这些国产电影顿时黯然失色。 《阿凡达》的制作成本是5亿美元,以如此高的费用制作出这样一部史诗性的作品似乎理所应当,可是,同样拿出5亿美元,让中国人来拍,能否复制《阿凡达》的神话呢?我认为不能!中国导演拍不出《阿凡达》与中国文化无法缔造伟大的企业、城市和企业家的原因是一样的。 1.贫瘠的想象 我在各地演讲时经常说到这样一句话:如果我们什么时候把“工作”变成“创造”、把“产品”变成“作品”,把“活着”提升为“生活”的时候,我们的生命才会有一个很好的提升。我们大多数人每天忙忙碌碌,只不过是在周而复始地“活着”、机械地做一些“事情”而已,生命苍白、机械而重复,甚至充满了利益和浮躁,缺乏生动的灵性、蓬勃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缺乏一种从生命当中、从灵魂当中进发出来的爱。不用心灵来引导所有的行为,就无法把工作变成艺术、把产品变成创造性的作品。 毫无疑问,《阿凡达》是一部当之无愧的艺术品,它突破了虚拟和现实的界限,完全凭想象构造出了一个纳美星球和纳美语系,那汪洋恣肆、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足以令全球震撼。中国导演不缺乏资金和技术,但是唯独缺乏想象力。《建国大业》是一场“明星秀”、《十月围城》是一个“街霸游戏”,而《三枪拍案传奇》则是一个“二人转小品”,贩卖着过时的台词和并不搞笑的桥段…… 我曾经在北京电影学院参加一个中国动漫高峰论坛,因为我是中国动漫业最早一个把动画片《蓝猫淘气三千问》变成文化产业、用文化的衍生力量去进行饮料产品推广的实践者,所以他们也请我过去开会。在那次论坛上,专家们都在大谈中国动漫春天的到来,而我则炮轰中国动漫界,我说:“中国只有动画没有动漫。” 为什么这样说呢?虽然国内动漫界在技术上实现了从一维到三维,再到3D的突破,但是大家有没有发现,在中国的动画片中,动画人物在做上一个动作的时候,你基本上可以判断出下一个动作的方向、角度和夸张的程度。因为制作者一直都是按照传统的牛顿力学的原理来分析动作的角度、方向和轨迹,并以此来表现世界,从最早的《三个和尚》、《三打白骨精》、《大闹天官》、《葫芦娃》,到最近的《喜洋洋和灰太狼》无不如此。所以说,中国动漫的创造力还停留在“漫画”的角度,只是从技术上从平面提升到了3D而已。 中国只有动画没有动漫!那么什么是“漫”呢?举个例子:早在六七十年前的时候.,美国人设计了米老鼠和唐老鸭,不仅小孩喜欢,我们那个时代的大人也喜欢.,直到今天,米老鼠和唐老鸭依然觉得可笑。为什么?是因为画得好看吗?不是!是因为动画人物在做上一个动作的时候,下一个动作的方向、角度和结果根本无法判断。 所以说,“漫”的真正意义就在于它是从牛顿力学式的思维方式向量子力学式思维方式的转变,敢于用“梦”的方式和曲线,用一种无法判断、无法预知、无法推测结果的方式创造意外和惊喜。这就是“漫”,这就是想象力! 想象力的贫瘠并不只是中国导演群体、中国动漫业的局部病症,而是中国文化的整体性缺失。中国的填鸭式应试教育使中国的孩子们习惯了在“标准答案”和“确定性”当中成长,习惯了父母对我们的训导、教导和指示,习惯了社会对我们的期望、塑造和教育,在过去整个生命的锻造和成长过程中,一直面对周而复始的重复和不想做又不得不做的事情,其最大的弊端是抹煞了我们中国人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好奇心和想象力远比知识本身更伟大。”因为知识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衰老枯竭,对过去经验和传统的坚守会成为今天成长与发展的包袱。在我上学的那个计划经济的年代,人才极度匮乏,“大学毕业”就意味着你已经是一个“知识分子”了。但是在每年有七八百万大学生毕业的今天,大学毕业生都成了思维严重趋同、面孔千篇一律、毫无差异性的“知识分母”,充其量只能算是“知识群众”。 丧失想象力的后果就是思维的严重趋同,使我们在自身成长的过程中失去准确的自我认知,失去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和坐标,以至于我们不知道今天是谁,明天将成为谁,以及针对明天的目标如何在今天对自我进行设计。特别是在很多中国城市的发展过程中,我们的政府领导和官员,基本上都是在一本“政府工作报告”的指导下,趋同、模仿、跟随和奔跑,你招商我也招商,你做开发区我也做开发区,你做创意产业我也做创意产业,你做什么我做什么。在政绩、利益和欲望的趋势下,不愿意停下来很深刻地去思考“我是谁”,“我”在以什么样的主题、以什么样的姿势向这个世界表达“我的存在”和我应该给予这个世界怎样的一种价值! 2.失速的梦想 《阿凡达》中凭想象力构造的纳美星球其实源于一种“重新解释世界”的勇气。我们要对我们自己的生命和生活有一种大胆地重新解释的勇气和准备,那是梦想的起点。 有一次到欧洲,我躺在大巴上,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经从德国、法国一路穿行过来,不知不觉地来到了荷兰。当我睡醒的时候,睁开眼睛还以为自己在天堂里。因为大巴行走的路的两边不是高梁、玉米和稻田,而是一望无际的郁金花的花海,那景色太壮观了。这就是荷兰,地域并不宽广,却靠鲜花出口创造了一个梦幻的国度和生态的国家。 我们何曾像荷兰一样珍惜过自己的土地?我们有没有勇气和胆量让别人去发展经济、发展贸易、发展工业,放弃那番紧迫和急速的跟随,冷静下来,走向自然,走向美丽,走向天堂呢?我们有没有勇气和胆量去重新解释世界,认清我们是谁,我们将成为谁,不是去模仿和追赶,而是用我们的想象力去创造奇迹呢? 我曾经参加过一个手机增值服务的峰会。结果我发现,那些专家讲的都不是“增值服务”,而都是“增加服务”。比如说你有“铃”,我就有“彩铃”;你是“短信”,我就是“彩信”;你有三十万像素,我就有八十万像素。完全都是在过去的功能上做叠加。项目增得越来越多,但是有没有价值没人管。大家都可以拿出手机来看看上面的功能,手机说明书上的功能有五十多种,而实际上你用的功能不会超过五种,是不是这样?所以,你白白为那四十多种多余的功能买了单。 那天在会议现场,我给他们讲了我的一个梦想。什么梦想?大家在电视中都看到过国际会议中的同声翻译,就是把你听不懂的语言在耳麦里用你能听懂的语言和会议同步翻译。翻译很累,经常脑休克。如果我们能把语音翻译功能做成芯片放在手机里,通过蓝牙变成手机里的同步翻译器,这样我们就能走遍天下。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异想天开的梦想,后来经过网上查询和检索,我们发现日本早在十年前就已经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我们做梦的速度都比别人慢了十年!有中国导演说,给我足够的钱我们也能拍出《阿凡达》,可是对不起,卡梅隆早在14年前就开始设计纳美星球了,14年后他的梦想才震撼到我们,我们怎么跟人家比? 今天的国人很喜欢谈创意产业,一谈到创意产业,政府就马上开始圈地,马上开始做动漫。旌篇累牍地发表文章说创意产业是暴利行业,中华民族不能没有自己的创意产业,不能没有自己的品牌。但是我们连梦想的勇气都没有,做梦的速度都比人家慢上十年,何来创意产业? 我们不能没有好奇心和想象力!不能失去梦想的勇气和敢于创造的动力!要敢于发现一切不可能,敢于挑战所有的规则和系统,放下、破坏旧有的关系,把旧有的思维和知识系统、单元断开,形成“禅”的状态,在自我、生命的生动上,在思想力上,释放我们的勇气,这是创新的前提,那也将是我们最有魅力的时候。 3.尴尬的炅魂 金钱和技术也许能够复制《阿凡达》,但是《阿凡达》的精神和思想却无法拷贝。在伦敦《阿凡达》全球首映礼上,卡梅隆说这部筹划了14年之久的作品,其目的在于:“让人思考,如何把我们的大自然变得更好。我们活在一个很强大,拿着枪,并拥有高科技的时代里,同时我们也有头脑,因此,我们就时不时地在无意中破坏着地球。但这是不可取的,我应该寻找新的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方法,现代文明科技并非不好,不过,我们应该控制这个对技术依赖的势头。”这不是一个新鲜的哲学理念,它会让人联想起刚刚结束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失落的文明、人类的良知、自然的尊严、救赎与希望。总之,《阿凡达》传达着对人类和地球命运的忧虑与思考,它是—个世界性的命题。 反观国产影视,则无不充满了阴谋、暴力、仇杀、空洞的场面和插科打诨,缺乏创意,胡编乱造。我们文化的整体战略是缺失的,在道德和灵魂的层面上缺少世界性的认同与提升。国产影视的内容要么就是慷慨激昂的、假大空的意识形态,要么就是恶俗到让人无法忍受。我们输出的就是这样的文化和价值观。我们导演的《秋菊打官司》、《满城尽带黄金甲》、《夜宴》、《色戒》等等国产大片,要么是苦难美学,要么是阴谋美学。张海迪有一次在法国参加电影节,电影节上放的两个中国片子,一个是《色戒》,一个是《苹果》。听说张海迪回来之后哭了一个礼拜。她说中国的电影艺术在高速的成长中,这很可喜,但是在电影内容里面,我们发现这是一个没有廉耻的民族,这是一个没有道德底线的民族。世界看到的中国是一个阴谋的、落后的民族形象。 严格说来,缺乏资金、技术或者想象力,这些都不是国产电影的软肋,躲避崇高才是中国文化的致命伤。。在文化的长度上,我们比别人长了几千年,但是在灵魂的高度上,我们却也比别人矮了伺止几万丈。 我们的文化输出,从过去黄土地那番贫瘠的无奈,到今天色情、丑恶、阴谋对中国人灵魂的丑恶提炼和自我歪曲,已经浅薄到了“三枪”的程度:一枪扼杀了童心、一枪粉碎了想象力,最后一枪则戕害了我们的文化灵魂。一个经济和军事的大国,在文化上却是瘸腿儿的侏儒,这样的文化能够领袖世界,引领全球人类的思维吗?我们有对党的形象宣传,但是却缺乏对国家形象,对中华民族公共文化的整体宣传和包装。 4.绝迹的童心 《阿凡达》的主题曲“I SEE YOU”(我看见你)中唱出了人类通往未来的道路: 我衷心祈祷这个梦想永不终结 我看到我穿过你的眼睛 穿透生命飞得更高 你的生活照进天堂之路…… 只有透过孩子般纯真_的“眼睛”,才能穿透“生命”,只有“童心”才能照亮“天堂之路”。能拍出纳美星球天与地的人,必定是一帮心灵纯洁、褒有童心的人,只有内心深处充满好奇、童真尚存,才能有如此恢宏的想象力,《阿凡达》用一颗童真的心搭起了一座通往人类心灵深处的桥梁,而这种“童心”在我们的文化中早已绝迹。我们可以学习好莱坞的技术,甚至我们现在有足够的钱买下好莱坞,但是技术和金钱能渡化我们粗糙、漠然、庸俗和苍白的文化心灵吗?那种美好的情怀、清澈的纯真、剔透的梦想离我们的文化太遥远了! 什么是“童心”?“童心”就是以一颗婴儿般晶莹剔透的心灵去感受自然的脉搏、抚摸生命的韵动、贮藏美好的情愫。童真是最深刻的浪漫! 而我们早已经忘记什么是“浪漫”了,我们对“浪漫”的理解仅仅停留在2月14号情人节那天一束玫瑰花的简单表达,我们已经忽略了自然与我们之间的所有联系和感受。 什么是浪漫?浪漫是童真的心灵所感受到的真切的生命体验。古人在这方面比我们做得好。宋朝女词人李清照有一天晚上喝了点酒,醉意朦胧地睡着了,半夜时窗外下起了雨。天亮时,她问身边的侍女:“窗外的海棠花怎么样了?”侍女看了一下,笑着说道:“还不错,一夜风雨,海棠一点儿没变!”李清照听了,摇摇头说:“傻丫头,雨后的海棠,叶子一定更肥更绿,花朵一定是凋谢了许多,怎么会没有变化呢?”这就是李清照后来那首著名的词《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古人的心是纯美而清澈的,她勿须用眼,凭一颗审美的心灵就能感受生命的微妙变化。我们的诗歌和文化中并不缺少这些美好的情愫,可是我们把这些都淡忘了。海棠熟了,早上的海棠果半红半绿,迎着阳光的一面是红的,背着阳光的一面是青涩的,如此观察终于明白。为什么要面朝阳光呢?因为那是寻找成熟的过程。我们却视而不见,无视那种半红半绿的结合,忽略了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这些联系,这种真切的感知就是生命的力量所在,相反,那种对生命的漠然则是我们整个文化浮躁的原因。 有一次,我和子琰去贵州,从黄果树瀑布底下一路攀岩而上,试图寻找黄果树瀑布那番浩瀚伟力的源头。当我和子琰踏到黄果树瀑布源头的时候,却发现黄果树瀑布那样气势浩大的力量居然来自一池微波不起的静水。我终于明白了,原来伟大的力量来自于平静,原来我们所有的奔跑和奔腾都来自于那短暂的停留与包容。黄果树瀑布的源头静水就是极致的纯真,那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禅”和“道”。 而我们在忙碌起来的时候,眼睛里面常常只写满了两个字叫“目的”,让我们的生命、时间、空间每天都锁在“目的”里面,每天不遗余力地在“目的”的驱使下浮躁地狂奔,却忽视了心灵的感受,忽略了思想里的认真思考。我们在年轻时代、在少女时代经常去感受花开草绿,感受春去秋来,感受大地复苏时生命带给我们的震动和滋养。下雪的时候我们会去踩雪,听那“咯吱咯吱”的声音,那个时候是多么快乐啊!可是现在呢?花开与不开似乎与我们没有关系,我们有多少个春天没有看过什么时候花开、什么时候花落了呢?我们现在已经对周边的世界,对大自然给予我们生命的感触和滋养漠然了,因为我们现在的眼里只有“目的”和“利益”。 我们的想象力来自于哪里?我们的策划力来自于哪里?我们的思想力来自于哪里?就源于那样的一颗“童心”,就源于那样的一池静水,就源于对雨疏风骤之后“绿肥红瘦”的感知。 不在重复和紧迫当中来摆放我们的生命与空间,用心、用生命去感受这个世界、感受人与人之间的亲情,感受大自然所带来的那番清新和能量。生命是必须经历的经历和必须停留的停留,当我们用心去感受的时候,你会发现眼睛不仅会看还会观察,耳朵不仅会听还会聆听,嘴不仅会说还会表达和沟通。当你用耳朵、眼睛、嘴再加上心去感受世界的时候,你就会看见风吹的方向,你就会听到花开的声音,你就会闻到月光的香味,也许那就是《阿凡达》所要试图展现给我们的世界!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发现的智慧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石岩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新世界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041849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1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40 |
出版时间 | 2011-06-01 |
首版时间 | 2011-06-01 |
印刷时间 | 2011-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6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848.4-49 |
丛书名 | |
印张 | 16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28 |
宽 | 160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