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聆悟人生(第1辑清华大学时代论坛)
内容
编辑推荐

《聆悟人生》为“清华大学时代论坛”系列中的一辑,收录了李亦非、王志珍等人创作的《中国学子,崛起在世界竞争新高地》、《放任心中的一百次流浪》、《人生的关键时刻》、《智慧与美丽》、《智慧与人生》等文章。

本书的编者为清华大学学生会。

内容推荐

“清华大学时代论坛”自2003年创立,现今已经成长为清华大学知名演讲品牌。主办者通过精选、整理,将演讲稿集结为《溯源讲堂》、《艺境文心》、《聆悟人生》三册,分别呈现给广大读者。

《聆悟人生》(编者清华大学学生会)为其中一辑,收录了《中国学子,崛起在世界竞争新高地》、《放任心中的一百次流浪》等文章。

目录

本辑人物简介

Leadersp in the of Change

附:变革时代中的领导力

A Passion to Win

附:赢的渴望

智慧与美丽

智慧与人生

人生的关键时刻

中国学子,崛起在世界竞争新高地

把握人生 弄潮时代

伟大的博弈——中国金融的改革与开放

献礼百年清华 分享美丽人生

辉煌十年路 莲花盛世情

放任心中的一百次流浪

附录一:清华大学时代论坛活动场次一览表

附录二:清华大学学生会时代论坛部大事记

后记

试读章节

我认为一个领导最重要的品质就是有愿望、有能力释放别人的潜力,领导力最终来讲是帮助其他人实现他们认为实现不了的东西,就是帮助别人看到不同的可能性,看到自身的潜力。

有人问我很多问题,是不是我的性格或者领导力方面有一些经验教训,我觉得我有三个经验教训,一直指引着我在商界和生活中前进。

第一个经验就是价值观很重要、性格很重要,不管什么变化最基本的价值观不应当变。如果你们刚刚开始职业生涯,你们会觉得这种领导能力最重要的决定、最难的决定经常是自己要做出的决定。你们做这些决定的时候有可能被很多东西所阻挠和混淆,比如传统的一些想法,或者是大家习惯的说法,甚至是有些人对你有所讥讽和怀疑。

我觉得领导力是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内部指南,比如说狂风乱作、暴雨倾泻、乌云密布时,没有任何东西的时候就需要一个指南针帮助你。一个人独自处在困境中的时候就必须依靠这个指南针:我到底是谁?我的信念是什么?我是不是在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是否尽力而为呢?有时候这是我们仅有的东西。

我学到的第二个经验就是领导力就像成功一样,它不是一个历程而是一个目的地。也许这句话已是老生常谈了,但之所以如此,正是因为它是对的。不光是我们办公司也好还是经营家庭或者是经营一个国家,都是有变化的。现在的变化比世界历史上任何时间都要快。

我们看到市场上总会见输赢,为什么有些人能够脱颖而出,而有些人不能脱颖而出,就是因为有些人是拥抱变革的,有些人是脱离、逃避变革的。有些人是引领变革的,有些人是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思进取的。

第三个经验是,我们看到真正的力量来自于所有事情的一种联系,最重要的一点,这种力量来自于人们之间的联系。力量不来自那些独自的人,而必须是能够同别人更好地合作实现自己希望的结果,找到这些联系点,认识到这些联系点,是领导力的真实含义。

作为领导者,你必须时刻记住人们都想把工作做好。他们希望你们关照他,希望你们尊重他,他们希望在工作中获得一种成就感,他们也希望自己的意见被采纳,自己被表彰。他们希望处于一个更大的环境支撑实现更大的愿景、指引和目标。

就个人而言,我认为谁都可以从任何地方、任何时候发挥他的领导作用。我认为领导力和你的手下有多少人,你的企业有多大,你处于何种职位,或者你的预算有多少没有关系,谁都可以发挥领导作用——随时随地。

我认为个性和领导能力是一种选择,它的关键是要发挥你个人的正面的影响。谁都可以发挥一个积极的、正面的影响。有些领导力行为的舞台非常大,而有些领导力行为的舞台就比较小,但是就像往一个池塘里面扔石头一样,它能产生很大的涟漪。有时甚至是领导力的很小行动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如果谁都选择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去发挥领导作用。那么领导者要做的就是释放他们的潜力,使他们能发挥正面、积极的影响。

这就是我所说的个性的影响。那么能力又怎么样呢?对于你们大多人选择的职业——通信信息技术专业,科学工作者或者工程师——能力的核心和这些领域的真正核心就在于充分挖掘事物内部的潜力,不管是社会、是组织还是机器或者人当中的潜力。

我认为今天技术的形势正在以三种基本方式发生变革。

第一个大变革就是所有的流程和所有的内容都从物理的、模拟的变化到数字的、移动的和实用的。这方面的例子非常多。现在想一个简单的例子——摄影方面正在发生的变革。摄影从物理的过渡到数字的,现在正在从数字的变革到移动的,所有的这些内容都是关于变得更实用、更适合于大众,谁都可以随时随地以任何方式进行访问。从物理的到数字的、移动的、实用的变革会发生在每一个行业、每一个流程、每一种内容之中。

第二个大变革是人们对于简便性、可管理性、适用性要求越来越高。技术是一切的核心,但是同样技术还是太复杂,太难管理,而且复杂『生往往会成为一种障碍。

第三个大变革就是我们的世界正在变为一个横向的、异构的、相互连接的世界。不管你是一个正努力变得更灵活、更有效率、更有影响力的CEO,或者是一个想更好地利用你的员工队伍的中小企业,还是一个希望各种各样的设备能更好地配合的消费者,都面临着各种横向的连接,关键是使异构的世界一体化并能够使用共同的语言。我这里谈的不仅仅是指各种设备,而是指把贸易、公司、员工、供应商、客户都联系起来的网络和连接。

随着技术从人们生活的边缘和企业的边缘过渡到核心,人们就需要技术提供更多的东西。这种需求变得越来越重要。在今天,我们的客户不再愿意妥协了。现在我们所有的客户实际上需要技术产生的一切,他们需要实惠、创新、可靠、安全、简便、易管理性,还有连接。

如果今天我要给你们专门谈惠普的话,我就会告诉你们这就是我们试图创造的未来,我们的作用就是促进这种从物理的转变到数字的变革。作为世界上第一大生产信息消费品公司。第一大针对中小企业的电子技术公司和业界领先的技术公司之一,我们相信我们公司和其他公司不一样,我们在每一个领域都是占有领先地位的。今天我们的公司营业额约达到840亿美元,在176个国家共有140 000名员工。我们正在努力创造未来成长的企业和寻找事物的联系。年轻人推动世界。一切皆有可能

清华大学已经让你们做好了准备。当你们把你们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社会中时,我希望你们做出自己的努力,使用你们的能力创造出更好的而不是更富的社会;不是用连接了多少网络,而是通过你们连接了多少人判断你们的业绩;希望你们不仅能创立更好的公司,并且能创建更好的社会,更好的世界。

同样的想法使得我们第一个进入中国。22年前惠普在中国北京的一个老厂房开设了第一个办事机构。在开业的前一天,地板上还有木屑。我们的两位工程师为了准备好一切,甚至整晚都睡在厂房的折叠床上。在我们正式开业时,这还是第一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外国公司合资的企业。

在1985年我们签了第一个合资协议,当时的惠普董事长和当时的电子工业部部长签署了这个协议。有一份报纸记录了那天的景象:“到处都是握手致意和举杯庆贺。”当时在开幕致词上。我们的代表(比尔·休利特)说,希望通过交流经验不仅能为行业的成长和经济成长做出贡献,而且能为两国的友谊和整个人类的进步做出我们的贡献。

今天我也想跟你们表达同样的愿望。我相信清华大学已经给你们做了很好的准备,给你们讲授了培养你们的个性和能力的课程。明天的领导人将是你们这一代人,你们有欲望并承诺发挥所有潜力,并且帮助其他人发挥他们的潜力。P29-31

序言

我们假设: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只属于自己的一平米,那是至真的一平米,至诚的一平米,那是力量之源,那是成功之关键。

守护那一平米,无论辉煌或暗淡;捍卫那一平米,无论顶峰或低潮。

我们思索,我们探究,我们倾听:一平米。灵魂的建筑面积。

卡莉,弄潮时代的狠角色。探索未知,发现更多可能,是她的信念。即使身处荆棘丛林。她仍坚守自我,坚守个性。她把那只属于自己的一平米看得比什么都重要。推而广之,她认为一个公司的伟大。“不仅仅取决于他们是什么样的公司,关键是他们能保持什么样的公司”。

雷石东,风云变幻中的一点禅意。轻松阐释一个媒体帝国的ABC,展现睿智,以及他丝毫不逊于年轻人的勃然锐气。不关心金钱。只渴望胜利。取胜的意愿,构建他独一无二的一平米,帮助他克服障碍,战胜失败,一次又一次体验“赢”的激情。

李亦非,智慧与美丽的使者。纵观她的事业轨迹,任何一个阶段似乎都可以称为成功。但她从不满足。也从未停下脚步。在她心中,永远渴望挑战。挑战自己,挑战世界。以获得全新的发展空间,她不断寻求自我完善,她的未来,依旧充满悬念。

王志珍,强力而坚韧的女性。“谁说女子不如男”这句话,她用一生诠释。曾经的体操一级运动员,现在的中科院院士,她在一生中完成数个华丽的转身。不变的,是她对事业的追求。对现实目标的渴望。她坚信,她的成功来自于她对这个世界无法言说的热爱,而这热爱,正源于她内心最本真的那一方天地。

孙振耀,别具一格的成功者。回首往事,他把自己的成功说成“阴差阳错”。这是他的幽默,但命运比他更加幽默。作为一个领跑时代的强势人物,他相信建立在丰富经验和知识基础上的直觉。他认为选择不是一劳永逸,他恪守一种真实,也正是这种坚持,使他没有成为一个符号化的“孙总”,而是一个活生生的“振耀”。

高群耀,IT精英版“仁者无敌”。在一个time is everything的时代, “用古今中外智慧。成天时地利人和”。强调创意,不断挖掘人之潜力,而对心态的特别关注。则是他赠与我们的最宝贵财富。

方方学长。我们的骄傲。从他的身上我们看到我们的未来,也看到收获成功的艰辛。他的执着,他的勇于面对改变,他的自强。正属于他心中的那一平米,不论处在怎样境遇,他总能因此而充满力量。 “试错”,他这样总结自己的人生历程。但也只有这样。才不会错过人生。

李小加,改革开放浪潮中伟大的博弈者。从渤海湾上的采油工人,到新闻记者、美国职业律师,再到摩根大通中国区总裁,他在人生的跳板上静待时机,从容起跳。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他在金融领域四次华丽转身,在自己闪光的一平米上笑看风云变幻。

杨扬,冰场上的天鹅,冰场下的天使。为中国实现冬奥会零的突破的她。在冰场上的一平米用优雅灵动的身姿征服了全世界。冰场下的她,努力扩展着自己的一平米。从清华毕业后积极投身爱心公益事业,用小小的身躯传递大大的爱。就像纯洁的天使一般。

李菲,那一朵最美的白莲花。习武出身的她,抱着一颗笨鸟先飞的心。成为了澳门体育史上第一个世界冠军。她参选澳门小姐,在娱乐圈惊艳四座。她投身商海.在沉浮艰辛后收获人生愿景。她在不同的一平米中拼搏。却以相同的努力和成就使我们感动。

刘轩。精神净土上自由的流浪者。他是音乐人、专栏作家、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但他更是一位心灵栖居的开拓者、一位生命箴言的传播者。他是跨界达人、是台湾新一代年轻人的偶像。潇洒的生活态度是他永不舍弃的行李。而在流浪的过程中,你永远不知道他的一平米将会带来怎样的神奇。

他们为世界创造了一平米,也为自己保留了一平米。  他们,有这样的一平米。而我们,又有着怎样的一平米?

“清华大学时代论坛”编委会

后记

终于看到《时代清华》即将出版问世的消息了。

几十位成名大家的智慧结晶,一代代时代论坛前辈积聚的心血,经过一年的加工、凝练,终于呈现到了读者们的面前,实现了我们的一个夙愿。

早在2006年,在以往讲座资料的基础上,时代论坛的前辈们就呕心沥血,用大半年的时间整理出了三本书。但当时因为条件限制,没能面向市场,这三本书也留作了历史珍藏。

历史既已珍藏,每天都在书写新的篇章。当年的书页虽已泛黄,我们从未忘掉前人的梦想。时代论坛的诞生与成长,本就是一个不断实践梦想的旅程。

十年前,如果有人说清华是一个工科学校,我们还会跟着调侃,称自己是“五道口男子理工学院”,但如今,这一切已成为传说。

“东西文化,荟萃一堂,器识其先,文艺其从,立德立言,无问西东”。20年代创作的老校歌,我们依然在传唱;“文理交融、中西合壁、新旧合冶、古今贯通”的追求,我们不曾放弃!秉承着这样的梦想,我们历经百年风雨沧桑,走到了21世纪。

21世纪的头十年,是中国经济实现飞跃的十年;21世纪的头十年,是中国文化蓬勃发展的十年;21世纪的头十年,是国家呼唤软实力、国人呼唤大师的十年!在这样的背景下,21世纪的头十年,清华文科突飞猛进、清华人文氛围日益浓厚。也正是在这十年里,时代论坛得以茁壮成长。

自2003年成立以来,时代论坛就一直在努力给清华增添更多的人文氛围,为清华学子奉献更加丰盛的文化大餐,让广大学子在繁忙的课业之余,打开一个窗口,聆听时代之声,追溯文化源流,感悟人生与事业……

到2010年初,时代论坛已举办了近150场讲座,邀请各领域大家来清华演讲,积累了许许多多极富价值的资料。我们感到有必要对这些资料做一次有效的整理,与更多的人分享。时值百年校庆即将到来之际,时代论坛作为清华大学学生会的一大部门。也承载着向大家展现清华学子校园生活、思想风貌的使命。《时代论坛》就在这样的契机下应运而生。

2010年4月,时代论坛专门成立了一个十余人的小组,由部长牵头,直接受学生会及校团委指导。在2006年三本书的基础上,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将录音材料一字一字地听录下来,形成本书最基本的原材料。暑假时,将几十份嘉宾演讲的文字实录分发给同学们,进行深加工,到2010年9月,已经形成了本书的初稿。在之后的一个学期里。经过反复的审核校订、多次的修改完善,2011年初,终于定稿并交付出版社。

在此过程中,许许多多同学在紧张的学习压力之下,抽出宝贵的时间,花费大量的心血,参与本书的编辑工作。期间,我们还针对全书整体的风格等问题征求李晓宁老师的意见。就全书的版式设计、篇幅体例等等问题寻求学校相关领导、时代论坛前辈、清华大学学生会兄弟部门的帮助指导,他们对本书给予了极其重要的支持。同时。这本书的出版也离不开广大清华学子的关心,是广大清华学子对时代论坛的关爱浇筑着我们。让我们得以走到今天。

在此,我们向参与到本书编纂过程的每一个人,向为时代论坛倾注心血的一代代前辈,向8年来关注过、指导过、支持过时代论坛的所有老师和同学们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是大家造就了时代,是大家成就了清华大学时代论坛系列图书!当然,其中难免不足之处,也恳请大家谅解。

我们相信,《时代论坛》只是实践梦想的旅程中迈出的一小步,更多的梦想,等待着我们去实现,而且,必将实现!

清华大学时代论坛

编委会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聆悟人生(第1辑清华大学时代论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清华大学学生会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2253310
开本 16开
页数 23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5
出版时间 2011-05-01
首版时间 2011-05-01
印刷时间 2011-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39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48.4-49
丛书名
印张 15.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9
161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45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5: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