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2010中国文坛纪事
内容
编辑推荐

2010年,是文学进入新世纪的第10个年头。10年,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叠加和时间延续,内里包孕的是跋涉的进取与深层的变异。

《2010中国文坛纪事》(白烨主编)收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与当代文学发展研讨会”在京举行》、《“汉学家文学翻译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第五届鲁迅文学奖在绍兴颁奖》等文章。

内容推荐

《2010中国文坛纪事》由白烨主编。

《2010中国文坛纪事》收录了《军旅文学创作“红火”的背后》、《换个角度看“职场小说”》、《“80后”文学的文化解读》、《“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与当代文学发展研讨会”在京举行》、《“汉学家文学翻译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等文章。

目录

要闻聚焦

“中国文学海外传播”工程启动

中国作家协会第七届主席团第九次会议在重庆召开

首都文艺界隆重集会纪念北京市文联成立60周年

中国作协、广东省作协召开“网络文学研讨会”

首届中国小说节在江西南昌举行

“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与当代文学发展研讨会”在京举行

“汉学家文学翻译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

第五届鲁迅文学奖在绍兴颁奖

文情传真

类型化创作引起评论界关注

盛大文学相继收购三家文学网站

鲁迅文学院网络文学编辑培训班开班

“中国作家第一村”在东莞挂牌

《收获》等文学刊物大幅提高稿费

“文二代”挺进文坛

“70后”群体亮相:凝聚批评新力量

“80后”蜂拥办杂志:创作还是炒作?

争鸣档案

中国文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从脚往下看的“高度”——驳“当下文学高度论”

人文主义与本土经验——如何评价中国当代文学,从肖鹰对陈晓明的批评谈起

“憎恨学派”的“眼球批评”

如何评价当代文学

《红旗谱》:每一页都是虚假和拙劣的——“十七年文学”艺术分析之一

《红旗谱》为什么还活着?

在历史与审美之间——重读《红旗谱》

现状追踪

当前文学发展之我见

当代长篇小说的精神性

文学批评现状与上海文学批评

类型创作如何走向经典

类型文学:一个新概念和一种杰出的传统

军旅文学创作“红火”的背后

换个角度看“职场小说”

“80后”文学的文化解读

新世纪文学观察

新世纪文学研究断想

新世纪以来的文学进程

增量的文学现场与感性主义的兴起——新世纪十年文学观察之一

中国当代文学发展面临的载体危机

新世纪文学的新风貌与新走向——走进新世纪文学考场

研讨举要

“第二届长城论坛”综述

“莫言创作研讨会”侧记

“文学类型化及类型文学研讨会”举行

“影视与文学研讨会”在京举行

中日文坛新生代再聚北京

新世纪文学:过去、现在与未来——“新世纪文学十年”学术研讨会纪要

新时期与新世纪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年会综述

百家论坛

呼唤经典

期待中国文学自信地融人世界

文学创作不可丢失思想的锐气

文学为什么缺乏力量

文学的功德

一个文学史难题与三个现状层面

我们的论坛——“北京大学当代最新作品点评论坛”

成立6周年记

文人互看

刘恒:追求完美,永无止境

牛汉的书房

“多好的老汉!”——与陈忠实的交往片断

谢冕:崇拜青春的热火

洪子诚:低调与坚持

作家访谈

以文学的方式对话世界——铁凝访谈

张炜:超级长篇是如何炼成的

陈平原:中文百年,我们拿什么来纪念?

潘向黎:单纯到底,就是胜利

笛安:孤独教我写作

评选与评奖

2010年评选与评奖

史料与忆往

文艺体制与作家协会

年度逝世文学家

2010年逝世文学家

文坛大事记

2010年中国文坛大事记

编后记

试读章节

“中国文学海外传播”工程启动仪式1月14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出席启动仪式并致辞。

“中国文学海外传播”工程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与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孔子学院共同申请,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俄克拉荷马大学《当代世界文学》杂志、俄克拉荷马大学出版社负责实施。这一项目去年7月获得国家汉办批准立项,包括的内容有:由俄克拉荷马大学出版社在三年内出版和发行10卷本“今日中国文学”英译丛书;在美国创办英文学术杂志《今日中国文学》,奉行“学术论文,随笔写作”的风格,刊发当下中国优秀文学作品,介绍当代中国优秀作家,提炼和阐发中国文学中具有世界意义和感召力的话题,报道中国文学资讯,同时关注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联系;在北京举办“中国文学海外传播”国际学术研讨会等。

铁凝在致辞中代表中国作协对“中国文学海外传播”工程启动表示热烈祝贺,向热心推动中国文学海外传播事业而辛勤工作的中美两国专家学者表示由衷的敬意。铁凝说,中国文学历史悠久,名著名家灿若群星,在中国社会发展变迁的不同时期,众多时代特色鲜明、真切感人至深的优秀文学作品和大批艺术造诣精湛、睿智高远练达的优秀作家向广大读者传递着思想和智慧,促进着社会的文明与进步。中国文学是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外文学对中国不同时期的作家始终产生着程度不一的影响。中国作家用世界的眼光讲述中国的故事,把中国的文化和传统介绍给国外的读者。因此,将底蕴丰厚、内涵深刻的中国文学传播海外,促进世界了解中国,无疑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我们欣喜地看到,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已经有不少中国当代文学作品被传播到海外,引起世界的广泛关注。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译介到中国来的外国文学作品远远多于传播到海外的中国文学作品。这一不争的事实,促使中国的作家们在思考,也促使他们不断写出更多更好的表现时代精神实质、艺术质量上乘的佳作,让世界客观认识一个不断创新发展、和平崛起的中国。把中国文学传播到世界去,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积累、总结经验,借重国内外的优秀人才,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毫无疑问,中国文学海外传播是中国文学走向世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一次非常有益的探索和迈出的可喜一步。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文学作品的传播对于不同国家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已成为越来越多文学工作者的共识。在世界仍被各种政治的文化的偏见所分割的时候,文学作品的传播使万里之外的异国民众能够意识到,原来生活在远方的这些人们和他们有着相通的喜怒哀乐,有着人类共同的正直和善良,也会使他们认识一个国家独特的文化和传统,这个国家的人民对生活有着自己的理解和安排,他们将在这种差异中感受世界的丰富和美好。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的确是一座通向世界和谐的重要桥梁。也许我们并不发明桥,但我们需要发现桥,如同作家并不发明语言,但文学应当使用语言创造美、思想和形象。同样,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的目的,也不是对桥的发明,因为这样一件美好的事情本身已经成为桥,它所抵达的最终将是人的心灵深处,使世界上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情感相通。

铁凝特别指出,中国作家协会是中国作家自愿结合的群众性专业团体,一直秉承中国老一辈作家的优良传统,维护中国作家的合法权益,也为他们的创作提供服务,努力将他们的作品推向世界。中国作协目前也正在实施中国当代小说百部精品对外译介。我们希望能够借此机会,同关心和支持中国文学海内外传播的国内外专家和学者增进了解,开展多种方式的合作,共同把中国文学海外传播事业办好。

出席启动仪式的还有国家汉办主任许琳,北京师范大学校务委员会主席刘川生、校长钟秉林,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文理学院院长、孔子学院理事长博文理,《当代世界文学》杂志社社长、《今日中国文学》杂志社社长戴维斯一昂蒂亚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张健、副院长李国英等。  启动仪式后举行了“中国文学海外传播”学术研讨会,与会的中外专家学者围绕“中国文学和本土经验与海外传播”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原载20lO年1月18日《文艺报》)

3月30日,中国作家协会第七届主席团第九次会议在重庆召开。中国作协主席铁凝,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李冰分别主持了会议。中组部干部三局副局长赵凡受中组部领导委托就中国作协有关人事问题讲话。

会议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中央一系列重要会议精神,认真学习了刘云山同志在文学创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总结中国作协2009年工作,研究部署2010年工作,审议并同意将工作总结和工作要点提请中国作协七届五次全委会审议。会议认为,2009年中国作协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较好地完成了全委会和主席团确定的工作任务,精心组织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文学活动,努力推出反映时代主旋律的优秀作品,在作家深入生活、中外文学交流、引导网络文学发展、保障作家权益等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取得了许多新成果新突破。会议认为,2010年中国作协工作要点的指导思想、重点任务符合中央的要求和文学界的实际,求真务实,可操作性强。与会主席团成员围绕坚持“三贴近”原则、作家队伍建设、对外文学交流、网络文学等问题发表了很好的意见。

会议推举李敬泽同志为中国作家协会第七届书记处书记;会议提议何建明同志为中国作协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候选人,提交中国作协七届五次全委会选举。陈建功同志由于已超过任职年龄,不再担任书记处书记职务。会议对陈建功同志多年来为我国文学事业和作协工作所作出的贡献,给予高度评价并表示衷心感谢。

会议审议并同意中国作协书记处《关于重新征集、修改中国作家协会会徽的报告》,决定2010年在全国范围内公开进行征集。入选会徽方案由主席团会议审定后,提交中国作家协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

会议同意增补全国公安作协张策同志为中国作协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出席会议的有:全国人大常委、中国作协副主席金炳华,中国作协副主席丹增、叶辛、李存葆、张平、张抗抗、陈忠实、陈建功、高洪波、蒋子龙、谭谈,中国作协党组副书记、主席团委员、书记处书记张健,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王巨才、扎西达娃、叶文玲、冯艺、吕雷、刘兆林、杨承志、张贤亮、张胜友、张笑天、陆天明、阿来、阿扎提·苏里坦、陈世旭、陈祖芬、陈崎嵘、周梅森、赵本夫、柳建伟、贾平凹、黄济人、舒婷等。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何建明列席会议。

(原载2010年3月31日《文艺报》)P1-4

后记

2010年,是文学进入新世纪的第10个年头。10年,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叠加和时间延续,内里包孕的是跋涉的进取与深层的变异。因此,这一年的“文坛纪事”,专设了“新世纪文学观察”栏目,而所收的文章,也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回顾并论析了新世纪文学个中复杂的情形与深远的意义,已有的经验与存在的问题。在“文情传真”、“现状追踪”两个栏目,收入了不少非属传统文学领域的新倾向、新现象的有关资讯与文章,意在反映当下文坛与文学各种新兴力量的并立与博弈,及其带来的态势繁复与格局变异。可以说,写作的分离,阅读的分群,文学的分野,文坛的分化,已成为越来越显见的事实。而这其中,无疑使各类文学在欣逢黄金时代的同时,都既遭逢了新的机遇,又都面临了新的挑战。

每年年底赶编“文坛纪事”这项工作,从1999年开始,已持续了10年之久。这种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准时完成的工作,在我既不无欣然,又不无辛苦,经过一番努力,终于编就之后,自然很感欣慰。这种与本职工作相牵连的情感转换,既给我以压力,又给我以快乐,真是忙中有趣,痛并快乐。这些都让我与每年一本的“文坛纪事”,有着只有自己才知道的特殊情分。

今年编纂“文坛纪事”,研究生朱小兰帮我做了不少资料收

集与资讯整理的工作,许多朋友帮着做了不少进而完善全书的工作,对于这种有心又有力的帮助,我要特别地表示感谢!

是为编后记。

2010年12月20日于北京朝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2010中国文坛纪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白烨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20084548
开本 32开
页数 42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49
出版时间 2011-06-01
首版时间 2011-06-01
印刷时间 2011-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9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9.76
丛书名
印张 13.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35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0: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