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特·本雅明,犹太人。他是20世纪罕见的天才,真正的天才,是“欧洲最后一名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图书馆》之《本雅明文选》选录了《歌德的《亲和力》(1911—1922)——献给尤拉·科恩》、《德国悲剧的起源(节选)(1928)》、《超现实主义(1929)——欧洲知识界之最后一景》、《卡尔·克劳斯(1930—1931)》、《弗朗茨·卡夫卡(1934)》、《论语言本身和人的语言(1916)》、《翻译者的任务(1921)》、《讲故事的人(1936)——尼古拉·列斯科夫作品随想录》等文章。
图书 | 本雅明文选/知识分子图书馆 |
内容 | 编辑推荐 瓦尔特·本雅明,犹太人。他是20世纪罕见的天才,真正的天才,是“欧洲最后一名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图书馆》之《本雅明文选》选录了《歌德的《亲和力》(1911—1922)——献给尤拉·科恩》、《德国悲剧的起源(节选)(1928)》、《超现实主义(1929)——欧洲知识界之最后一景》、《卡尔·克劳斯(1930—1931)》、《弗朗茨·卡夫卡(1934)》、《论语言本身和人的语言(1916)》、《翻译者的任务(1921)》、《讲故事的人(1936)——尼古拉·列斯科夫作品随想录》等文章。 内容推荐 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1892—1940),犹太人。他是20世纪罕见的天才,真正的天才,是“欧洲最后一名知识分子”。本雅明的一生是一部颠沛流离的戏剧,他的卡犬卡式的细腻、敏感、脆弱不是让他安静地躲在一个固定的夜晚,而是驱使他流落整个欧洲去体验震惊;本雅明的孤独是喧哗和运动背景下的孤独,这种孤独既令人绝望,又催发希望,本雅明的写作就永远徘徊在绝望和希望之间,大众和神学之学之间,这种写作因此就获得了某种暖昧的伦理学态度。暧昧正是本雅明的特性之一,他的身份,他的职业,他的主题,他的著述,他的信仰,他的空间,他的只青片语,都不是确定的,都是难以分类的。真正确定的,只有一点,那就是他的博学、才华和敏锐的辩证融会,正足这种融会,留给了20世纪一个巨大背影和一个思考空间。 《本雅明文选》是《知识分子图书馆》系列中的一册。 《本雅明文选》收录了由瓦尔特·本雅明的文章。 目录 前言 本雅明学术思想述略 一 批评概念/内在批判/寓言 德国浪漫主义的批评概念(节选)(1920) 歌德的《亲和力》(1911—1922) ——献给尤拉·科恩 德国悲剧的起源(节选)(1928) 二 诗歌/小说/新闻 超现实主义(1929) ——欧洲知识界之最后一景 卡尔·克劳斯(1930—1931) 弗朗茨·卡夫卡(1934) 三 语言/翻译/叙事 论语言本身和人的语言(1916) 翻译者的任务(1921) 讲故事的人(1936) ——尼古拉·列斯科夫作品随想录 什么是史诗剧?(1939) 四 律法/文化/历史 暴力批判(1921) 单向街(1928) 历史哲学论纲(1940) 译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本雅明文选/知识分子图书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德)瓦尔特·本雅明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04256180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3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95 |
出版时间 | 1999-08-01 |
首版时间 | 1999-08-01 |
印刷时间 | 2011-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64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516.59 |
丛书名 | |
印张 | 30.75 |
印次 | 2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0 |
宽 | 151 |
高 | 2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