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醉文明(收藏马未都1)
内容
编辑推荐

古人为何将癞蛤蟆尊为神物?古人饮茶有什么讲究?电视剧中拿起盖碗刮两下的动作是粗鲁的表现?古代美女额头点一个红点是做什么用的?景泰蓝的名字是怎么来的,为什么不叫“景泰黄”或“景泰红”?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这个“百宝箱”到底是什么样的器物?……

历史无声,物件明证;博古论今,妙趣横生!收藏马未都,收藏的不只是文物,更是一种文化,一种人生智慧!

《醉文明》是一部马未都先生最新出炉的收藏知识文化读本,你不必具备专业的收藏技巧,也不一定要有多年的收藏经验,甚至不必懂得明代青花和康熙青花的区别,不必了解黄花梨和紫檀家具的特征。只要你愿意坐下来,静静地读上五分钟,就一定会被其中所蕴含的历史文化情怀所打动。

内容推荐

《醉文明》是马未都先生关于收藏文化的又一力作,全书分为四部分,涵盖了瓷器、家具、玉器、漆器、根雕等多个类别的文物,采用寓教于乐的形式,向读者展示了100多件风格各异、极具收藏价值的宝物,生动讲述了这些百年历史的宝物背后的传奇故事,让人深切体味到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在作者的讲述中,历史仿佛离我们很近,触手可及的细节和穿越时空的质感,让人畅快淋漓、大呼过瘾。

您不必具备专业的收藏技巧,也不一定要有多年的收藏经验,更不必懂得明代青花和康熙青花的区别,不必了解黄花梨和紫檀家具的特征。只要您愿意坐下来,静静地看上五分钟,就一定会被书中所蕴含的文化情怀所打动。

《醉文明》由马未都编著。

目录

自序

第一章 瓷器篇

 晕染江山花鸟瓶

 瓶里乾坤话葫芦

 嬗变之美观金鱼

 对酒当歌话梅瓶

 皇家珍宝景泰蓝

 五彩缤纷尽雅俗

 轻粉软彩映太平

 市井风情说瓷枕

第二章 家具篇

 一物两用万历柜

 离席高就坐上宾

 官位权势说交椅

 唯形为尚多宝格

 案头拾珍文房品

 人间百态百宝嵌

第三章 玉器和漆器篇

 君子比德高古玉

 安居乐业农耕玉

 春蒐秋狝话玉器

 千年不朽话漆器

 捉刀代笔现漆器

第四章 杂项篇

 空谷香韵话茶道

 品茗论茶说明清

 不爱红妆爱素妆

 淡妆浓抹两相宜

 洗尽铅华仍何郎

 重阳喜话福禄寿

 内有洞天鼻烟壶

主题歌《醉文明》歌词

试读章节

汉唐以后,瓷器的发展抑制了漆器的发展,漆器的技术也就慢慢地退化了。主要的问题是因为漆器的生产成本远远高于陶瓷的成本,在整个商品应用当中,它的竞争力就显得不如陶瓷,所以陶瓷这一支就变得非常强大。

漆器有很多种。最早是为了防腐、装饰,就产生了素漆,单色的。后来中国人从实用的角度发展出来另外一支,就是加强它的审美,注重装饰功能。装饰功能使我们的漆器也变得五彩缤纷,颜色也逐渐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又出现了另外一支,就是动刀的。它最初的原因是为了回避漆器的一个缺点,因为漆器如果漆刷得过厚,很容易开裂;但是如果刷得过薄,又不容易很好地保护那个物体的本身。在这种情况下,到了南宋的时候,就出现了在漆器表面剔纹饰的工艺,用这种提前断开漆性的纹饰来保护漆器,延长漆器的寿命。

日本人使用漆的历史很悠久,它的漆器的发展主要是基于一个事实,就是它的陶瓷远不如我们。日本几千年的陶瓷发展大大落后于中国,所以它漆器这一支反而显得更加强大,就连“日本”的英语“Japan”也有“漆器”的意思。

同样是动刀的,汉语语言非常严谨,我们认为,硬碰硬为“雕”,为“刻”,硬碰软为“剔”。我们生活中有时候会说到这样的话,比如你到菜市场去,有一个卖肉的师傅在那儿剔肉,因为肉是骨头之间软的部分,所以把它剔下来,这叫剔。我们生活中使用牙签,叫剔牙,实际上不是在剔牙,是在剔牙缝中间带有软质的东西。所以,中国的文字是非常严谨的。一旦说剔,一定是硬碰软。在这种工艺中叫剔红,实际上是指在他动刀的那一瞬间,漆器还是软的。

漆器剔红是怎么做的呢?就是一遍一遍地往上刷漆,当刷几十层漆的时候它就形成了这么厚的漆膜,不能等它干透,在一个半干的状态,像牛皮糖似的,就用刀开始剔。干燥以后,开始打磨,打磨的过程当中使用一种工具,我们现在人用砂纸,划几下就可以了,先是由粗到细,很快就变得光滑起来。但古代使用的是锉草,效率跟砂纸是没法比的,非常费时间,它要这么攥着,你有时候看它去打磨一个东西,会觉得很长时间没有进展。打磨的动作类似于盖章,如果雕刻很深,用砂纸去打是打磨不到底的,底部非常难打磨。今天用砂纸去打磨的时傧,我们往往用一个尖锐的东西包着砂纸,往里头蹭。但是锉草反而不需要,去剁就可以了。我们今天已经不用锉草来打磨了,不过现在有人做仿古作品的时候,也开始用锉草。  动刀的漆器,名称和颜色有关:在红色的漆上动刀叫“剔红”,黑色的漆上叫“剔黑”,绿色的漆上叫“剔绿”,还有“剔犀”等。历史上像这样的漆器都是很名贵的,我们今天要想复制一件成本也非常高,漆器已经逐渐从我们日常生活中淡出,使用它的人非富即贵。

这是一个清代乾隆年间的剔红狩猎纹长方盘。从这个托盘中,可以看到我们漆器发展到剔红这一支,发展到如此强大。这个托盘在当时制作成本是非常高的,今天我们复制一个,制作成本也不会太低。这样一个盘子制作的成本,至少要是普通漆盘的几十倍。

在动刀的这一支中,中国的漆器是独有的。我们想,漆器大部分都是为了装饰,简单地涂一个颜色就可以了。为什么要做这么深呢?这显示了中国人在生活中追求的一种奢华。

我们在使用当中会有一个疑问,这样的盘子,用手摸非常不平,那么装大的物件没有问题,比如说放一个苹果、一个梨、一个橘子都没有问题。但如果放上芝麻就有问题了,就弄不起来了,放上瓜子肯定也很麻烦。这是一个道理。在中国人使用的餐具当中,我们很少见到方形的,因为在吃饭当中使用圆盘比使用方盘显得便捷。想过吗?方盘是有方向性的。比如说,一个方盘,你自己在使用当中,不可能用一个角冲着自己,你一定要调整,让一个直边冲着自己,所以就需要一个调整的时间,它有方向性。而圆盘是没有的,中国人过去吃饭的时候讲究很多礼节,我们今天有时候不是很重视。P138-140

序言

收藏于我本是私事,可一来二去成了公事。尤其做了电视节目,大众媒体传播又快又广,百姓的需求又多又杂,许多话说了就忘了,连自己想看看自己怎么说的都成为奢望。恰好出版社找来,击掌为庆,节目成书。

但这不是节目的文字实录,需要增删改动完善,工作量比想象的大,补充知识,补充图片,为的是让读者多些阅读乐趣,在乐趣中对收藏对文化有所斩获。

收藏是一个话题,社会上相关新闻天天会有,用心吸引百姓的眼珠,挑动百姓的内心。但凡稍有心动,就会解囊,而面对琳琅满目的中国文物,大部分人会手足无措,喜欢而不敢喜欢,这种滋味早期谁都会有,很正常,原因是文化对我们构成的诱惑太大。

这种诱惑会长久缠绕。我们生在长在这块文化土壤中,不管你在意与否你都会受其营养滋润,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强壮身心。一个中国人,真的有资格自豪,五千年文明延续未断,各种文明的证物随处可看甚至可取,这不是中国人的福气么?!

儿时听过句老话:只有享不了的福,没有受不了的罪。过去国家穷,每个国民跟着穷;我们这一代乃至上一代人都受过罪,那时收藏和文化都成了奢望;今天国家富了,国民也跟着富,真到了享福的时候这个福就大了,多少有些让人享受不了;这个大福就是民族千百年来积累的文化,浩如烟海,那么好,我们一同慢慢享受吧!

是为序。

马未都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醉文明(收藏马未都1)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马未都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626888
开本 16开
页数 20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2
出版时间 2011-05-01
首版时间 2011-05-01
印刷时间 2014-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鉴赏收藏
图书小类
重量 0.39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894
丛书名
印张 13.5
印次 14
出版地 北京
231
173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8: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