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著张顺高等历年在茶叶科学技术、茶之生态、茶之文化方面撰写的、目前似有参考价值的部分文论汇成一书,名为《茶海之梦 足痕心迹》,供茶叶科技工作者、茶文化工作者参考,也作为我们事茶半个世纪的书面总结。
图书 | 茶海之梦足痕心迹(茶文化茶生态茶经济研究)(精) |
内容 | 编辑推荐 编著张顺高等历年在茶叶科学技术、茶之生态、茶之文化方面撰写的、目前似有参考价值的部分文论汇成一书,名为《茶海之梦 足痕心迹》,供茶叶科技工作者、茶文化工作者参考,也作为我们事茶半个世纪的书面总结。 目录 序\\1 我的茶海之梦\\1 茶文化篇 21世纪中国文化走向的思考\\23 茶文化场论\\31 勐仑倡议\\37 祭茶祖孔明公文\\42 普洱县梅子乡罗东山野生古茶树王拜祭词\\44 茶文化的哲学基础试探\\45 茶文化与21世纪议程\\55 陆羽《茶经》与云南茶区\\63 茶祖孔明到过滇西南的考证\\67 论中国茶城思茅市的功能、结构及其他\\75 普洱茶和普洱茶文化\\82 茶文化是茶叶生产力\\92 关于成立昆明民族茶文化促进会的倡议\\97 云南茶文化的建设构想\\103 论茶文化的源泉与中国茶文化的发展\\114 西双版纳南糯山哈尼族诺博(茶叶)文化研究\\123 茶生态篇 云南省古茶树保护条例(建议稿)\\137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两种世界性植物对人类生态的 深刻影响与对策\\141 茶树多样性的形成、丧失与保护\\148 保护亚洲的茶树多样性\\158 澜沧江流域茶叶优质高产环境的研究和利用\\160 澜沧江流域茶叶优质高产土壤研究及茶叶 优质高产地理区划\\165 云南茶区不同纬度和海拔高度太阳光谱的 考察与研究\\175 南糯茶叶经济生态村研究\\182 中国茶园建设生态之路\\196 《云南茶叶茶叶生态专辑》序\\210 生态学学习笔记\\214 关于建立勐海茶叶经济生态县的 意见的报告\\231 勐海县的建设方向目标应确定为茶叶 经济生态县的议案\\237 关于请将流沙河流域的国土整治列入今后十年规划和 “八五”计划的建议\\240 千家寨野生古茶树和茶树植物群落的发现及其意义\\245 古生态学与茶树起源、传播、驯化的系统猜测\\254 茶经济篇 云南茶业鸟瞰\\275 发展普洱茶产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91 国家昌盛是茶叶发展的最大机遇\\296 江城县牛倮河经济开发区(牛倮河茶叶经济生态园) 可行性研究与总体规划设计意见书\\301 中国茶业战略转移的思考\\325 云南茶叶基地建设的经济技术问题探索\\333 云南茶叶生产发展的战略和战略措施\\346 茶叶的春天\\358 充分发挥滇南茶区的自然优势\\363 论茶树速成高产高产稳产栽培法\\370 巴达野生大茶树的发现及其意义\\383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茶海之梦足痕心迹(茶文化茶生态茶经济研究)(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张顺高//梁凤铭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云南科技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162688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84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490 |
出版时间 | 2007-10-01 |
首版时间 | 2007-10-01 |
印刷时间 | 2007-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轻工业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90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TS971 |
丛书名 | |
印张 | 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云南 |
长 | 263 |
宽 | 183 |
高 | 2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1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