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儿童文学小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周作人自编集
内容
试读章节

“南人相传,秦汉间有洞主吴氏,土人呼为吴洞,娶两妻。一妻卒,有女名叶限,少慧,善淘金,父爱之,未几父卒,为后母所苦,常令樵险汲深。时尝得一鳞,二寸余,赪髻金目,遂潜养于盆水,日日长,易数器,大不能受,乃投于后池中。女所得余食辄沉以食之。女至池,鱼必露首枕岸,他人至不复出,其母知之,每伺之,鱼未尝见也。因诈女日,尔无劳乎,吾为尔新其襦,乃易其敝衣,令汲于他泉,计里数里也,母徐衣其女衣,袖利刃,行向池呼鱼,鱼即出首,即斤杀之。鱼已长尺余,膳其肉,味倍常鱼,藏其骨于郁栖之下。逾日,女至向池,不复见鱼矣,乃哭于野,忽有人披发粗衣,自天而降,慰女日,尔无哭,尔母杀尔鱼矣,骨在粪下,尔归可取鱼骨,藏于室,所须第祈之,当随尔也。女用其言,金玑衣食随欲而具。及洞节,母往令女守庭果,女伺母行远,亦往,衣翠纺上衣,蹑金履,母所生女认之,谓母日,此甚似姊也。母亦疑之,女觉,遽反,遂遗一只履,为洞人所得。母归,但见女抱庭树眠,亦不之虑。其洞邻海岛,岛中有国名陀汗,兵强,王数十岛,水界数千里,洞人遂货其履于陀汗国。国主得之,命其左右履之,足小者履减一寸,乃令一国妇人履之,竟无一称者。其轻如毛,履石无声。陀汗王意其洞人以非道得之,遂禁锢而拷掠之,竟不知所从来,乃以是履弃之于道旁,即遍历人家捕之,若有女履者,捕之以告。陀汗王怪之,乃搜其室,得叶限,令履之而信。叶限因衣翠纺衣,蹑履而进,色若天人也。始具事于王,载鱼骨与叶限俱还国,其母及女即为飞石击死,洞人哀之,埋于石坑,命日懊女冢。洞人以为襟祀,求女必应。陀汗王至国,以叶限为上妇。一年,王贪求祈于鱼骨,宝玉无限,逾年不复应,王乃葬鱼骨于海岸,用珠百斛藏之,以金为际。至征卒叛时,将发以赡军,一夕为海潮所沦。成式旧家人李士元所说,士元本邕州洞中人,多记得南中怪事。”

按右《支诺皋》所载,在世界童话中属灰娘式。坊本《玻璃鞋》即其一种,辛特利者译言灰娘,今叶限之名谊虽不详,然其本末则合一也。中国童话当以此为最早。埃及传说今存者八篇未见此事,二世纪时埃利阿诺著史,中曾言希腊妓罗陀比思浴川中,其屐为鹰衔去,坠埃及王怀中,物色得之为妃,略近似耳。今世流传本始为法人贝洛尔所录,在十七世时,故柯古此篇应推首唱也。

此类童话中,恒有一物阴为女助,如牛马鸟蛇等,今则为一鱼。在蛮荒传说,其物即为女母,或母死后所化,或墓上物,盖太初信仰,物我等视,异类相偶,常见其说,灵魂不灭,易形复活,不昧前因,佑其后世,此第二说之所本也。逮文化渐进,以异闻骇俗,则为之删改,如德国灰娘中,女以母墓木上白鸽之助,得诸衣饰,法国为女之教母,乃神女也。《玻璃鞋》本其说而线索中脱,乃觉兀突,吴洞之鱼当为母所化,观后母之刻意谋杀可见,否者或以图滕意谊,与死者有神秘之关系,而原本缺之,殆前传闻异词之故与。

执履求女,各本皆同,其履或丝或金,或为玻璃,亦有以金环或一缕发为证,物色得之者。感应魔术有以分及全之法,凡得人一物者,即得有其一身,故生此式,又其发者以表颜色之美,其环或履者,以表手足之美,初无所异,埃及王得履,令求主者,日屐主必美妇人,以有是美足也。吴洞述求女及禁治洞人,又祈鱼骨等,事较繁细,盖传说交错,非粹纯童话,当系本土世说,而柯古杂述之者耳。P26-28

目录

童话略论

童话研究

古童话释义

儿歌之研究

儿童的文学

神话与传说

歌谣

儿童的书

科学小说

吕坤的演小儿语

读童谣大观

序言

张一渠君是我在本省第五中学教书时候的同学。那时是民国二年至六年,六年春季我来北京,以后没有回去过,其时张君早已毕业出去了。十九年冬忽然接到张君来信,说现在上海创办儿童书局,专出儿童一切用书,叫我给他帮忙。这事是我很愿意做的,因为供给儿童读物是现今很切要的工作,我也曾想染指过的,但是教书的职业实在是忙似闲,口头答应了好久,手里老是没有成绩,老实说,实在还未起手。看看二十年便将完了,觉得这样迁延终不是事,便决心来先编一小册子聊以塞责,待过了年再计划别的工作。写信告诉张君,他也答应了,结果是这一册《儿童文学小论》。

这里边所收的共计十一篇。前四篇都是民国二三年所作,是用文言写的。《童话略论》与《研究》写成后没有地方发表,商务印书馆那时出有几册世界童话,我略加以批评,心想那边是未必要的,于是寄给中华书局的《中华教育界》,信里说明是奉送的,只希望他送报一年,大约定价是一块半大洋罢。过了若干天,原稿退回来了,说是不合用。恰巧北京教育部编纂处办一种月刊,便白送给他刊登了事,也就恕不续做了。后来县教育会要出刊物,由我编辑,写了两篇讲童话儿歌的论文,预备补白,不到一年又复改组,我的沉闷的文章不大适合,于是趁此收摊,沉默了有六七年。民国九年北京孔德学校找我讲演,才又来饶舌了一番,就是这第五篇《儿童的文学》。以下六篇都是十一二三年中所写,从这时候起注意儿童文学的人多起来了,专门研究的人也渐出现,比我这宗“三脚猫”的把戏要强得多,所以以后就不写下去了。今年东方杂志的友人来索稿,我写了几篇“苦茶随笔”,其中第六则是介绍安特路阑(Andrew Lang)的小文,题名“习俗与神话”,预计登在三月号的《东方》之后再收到这小册里去,不意上海变作,闸北毁于兵火,好几篇随笔都不存稿,也无从追录,只好就是这样算了。

我所写的这些文章里缺点很多,这理由是很简单明显的,要研究讨论儿童文学的问题,必须关于人类学民俗学儿童学等有相当的修养,而我于此差不多是一个白丁,乡土语称作白木的就是,怎么能行呢?两年前我曾介绍自己说,“他原是水师出身,自己知道并非文人,更不是学者,他的工作只是打杂,砍柴打水扫地一类的工作。如关于歌谣童话神话民俗的搜寻,东欧日本希腊文艺的移译,都高兴来帮一手,但这在真是缺少人工时才行,如各门已有了专攻的人,他就只得溜了出来,另去做扫地砍柴的勾当去了。”所以这些东西就是那么一回事,本没有什么结集的价值,夫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这个道理我未尝不知道。然而中国的事情有许多是出于意外的。这几篇文章虽然浅薄,但是根据人类学派的学说来看神话.的意义,根据儿童心理学来讲童话的应用,这个方向总是不错的,在现今的儿童文学界还不无用处。中国是个奇怪的国度,主张不定,反覆循环,在提倡儿童本位的文学之后会有读经——把某派经典装进儿歌童谣里去的运动发生,这与私塾读《大学》《中庸》有什么区别。所以我相信这册小书即在现今也还有他的用处,我敢真诚地供献给真实地顾虑儿童的福利之父师们。这是我汇刊此书的主要目的,至于敝帚自珍,以及应酬张君索稿的雅意,那实在还是其次了。民国二十一年二月十五日,周作人序于北平。

内容推荐

本书收周作人自编集两种:《儿童文学小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儿童学以及儿童文学素为周作人所关注,被他称为“一种特别的文学活动”。这方面的成就以及观点主要反映于《儿童文学小论》,大多涉及童话和儿歌,既富有研究价值,又颇具天真童趣,值得反复品读。《中国新文学源流》是周作人关于五四新文学运动乃至整个中国文学史的理论的系统总结之作,说理透彻,文笔精妙,身为中国的读书人,不可不细读之。

编辑推荐

胡适说,大陆可看的唯有周作人的作品;鲁迅评价,周作人的散文为中国第一。“周作人自编集”是周作人生前自己编定或写作的文集,共37种,是作者散文创作中的精华。所以,要了解周作人,了解他的思想,必从周作人自编集入手。

本书为其中的之一,主要收录周作人自编集两种:《儿童文学小论》和《中国新文学的源流》。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儿童文学小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周作人自编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周作人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0210987
开本 32开
页数 8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1
出版时间 2011-05-01
首版时间 2011-05-01
印刷时间 2011-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20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6
丛书名
印张 5.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184
130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2:4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