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冰鉴相人智慧(每日品读曾国藩)
内容
编辑推荐

宁可不识字,不可不识人。一本看透人心的经典古籍,一部相人用人的传世宝典。

“冰鉴”一词,取其以冰为镜,明察秋毫,知面知心之意,提出鉴别人才的各种方法和途径。曾国藩观人之术,不同于传统习俗,它重神兼之以形,重常而辨之以奇,重礼而导之以求,就相沦人,就神取人,从静态申把握人的本质,从动态中观察人的归宿。

《冰鉴》有着一定的科学性,是人力资源中国化、本土化的适用教材,书中所介绍的那些识人、相人的技巧,在今天,仍然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对政府、军队、企业等各级领导者识别、储备、选拔、培养人才都大有帮助。

东方树森编著的《冰鉴相人智慧》一书通过对《冰鉴》原典的详细解读和深入剖析,以使广大读者轻松读懂《冰鉴》,领会曾国藩高超的观人、鉴人和识人的智慧。

内容推荐

《冰鉴相人智慧》由东方树森编著。

《冰鉴》是一个阅历丰富、见识广博的老人毕生心血的积淀,是经验的传授,是谆谆的教诲。在考辨人才上,《冰鉴》颇有实用价值。据说,蒋介石的相人之法,就得益于《冰鉴》。他在安排重要人事时,也常常观察其相貌颜色,以决定用否。

《冰鉴相人智慧》一书通过对《冰鉴》原典的详细解读和深入剖析,以使广大读者轻松读懂《冰鉴》,领会曾国藩高超的观人、鉴人和识人的智慧。

让我们带着对曾国藩的敬佩之情,来细细品读这本包含曾国藩一生智慧的相人识人杰作《冰鉴》。

目录

前言

篇一 由神骨相人

 一、观人神骨,开门见山/3

 二、欲辨邪正,先观动静/10

 三、内观精神,外察情念/21

 四、骨有九起,观骨察人/30

 五、骨色以青为贵,骨质以联为宝/38

篇二 由刚柔相人

 一、既识神骨,当辨刚柔/53

 二、喜怒、跳伏、深浅者为内刚柔/63

篇三 由容貌相人

 一、容以七尺,貌合两仪/79

 二、容贵整,匀称均衡为佳,86

 三、貌有清、古、奇、秀之别/100

 四、目者面之渊,鼻者面之山/109

篇四 由情态相人

 一、情态者,神之余,常佐神之不足/127

 二、情态有四种类型/139

 三、人的恒态与时态/157

篇五 由须眉相人

 一、眉主早成,须立晚运/173

 二、眉尚彩,彩者,秒处反光也/181

 三、须有多寡,取其与眉相称/193

篇六 由声音相人

 一、人之声音,犹天地之气/203

 二、声主“张”,音主“敛”/212

 三、音者,声之余地/220

篇七 由气色相人

 一、面部如命,气色如运,233

 二、人以气为主,内为精神,外为气色/244

 三、气色与文人之关系/256

 四、青色主忧惊,白色主哭丧/264

附篇 曾国藩高超的用人智慧

 一、万世其昌,国运系于人才/274

 二、广收延揽,罗致高学优仕/283

 三、才以德为重,举贤不避亲仇/292

 四、量才器使,不拘一格选人才/304

 五、赏功酬励,用人酬之实惠/311

 六、千锤百炼,精雕细琢育人/316

试读章节

《冰鉴》智慧拓展

《冰鉴》本节谈到的“骨色”与“骨质”问题,与中国古代的相关学说是一脉相承的。古代相学家认为,人的骨象有骨色和骨质之说。

古人在论述“色”的性状时,有这样的说法:青色如瓜,黄色如蜡,赤色如火,白色如脂,黑色如漆。由于中国古代哲学、医学、文化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色”又与五行、五性、五脏、四时相配合.具体如下:

一曰水,五性上是精,五脏属肾,颜色为黑,方向为北,旺在冬季。

二曰木,五性上是魂,五脏属肝,颜色为青,方向为东,旺在春季。

三曰火,五性上是气,五脏属心,颜色为赤,方向为南,旺在夏季。

四曰土,五性上是意,五脏属脾,颜色为黄,方向为中,旺在四季末。

五曰金,五性上是魄,五脏属肺,颜色为白,方向为西,旺在秋季。

古人还有一种说法,是专论骨“色”的,认为骨色来自“六气”。而所谓“六气”,即青龙、朱雀、勾陈、腾蛇、白虎、玄武。(此六者,本为占卜术中的六兽之神,这里被养生家和相学家借来用以表“六气”)相学家论“色”,离不开“气”,论“气”,又离不开“色”,二者常常合称为“气色”。实际上,这里的“六气”就是“六气色”或“六色”。六色的特征及所主吉凶祸福如下:

(1)青龙之色。两眼,黑白分明,神光红黄、精光照人。此色主升官、招财进宝和喜庆纳吉之事。

(2)朱雀之色。面色赤红如丹,忧戚如烟。此色主管灾和口舌之祸。

(3)腾蛇之色。面上灰蒙蒙如灰土色。精神昏浊。此色主居家不宁和惊怪不祥之梦。

(4)勾陈之色。眼色昏浊,黑白不分,神光昏暗,眼下有青痕。此色主牵连负累之事。

(5)白虎之色。两眼白气闪烁,似泪非泪,莹莹若有光。此色主家有丧凶之事。

(6)玄武之色。嘴唇青黑发颤,口旁有黑气飘游。此色主家中遇盗,被小人伤害。

这六种气中,以青色为美、为佳。这是因为,在中医理论中,青色的五行属木,人体五脏的肝也属木,因而肝和青色与木和春天是有联系的。春天,万物生发,勃勃一片生机;肝在体中是造血的器官,是生命力旺盛的潜机,因而青色是生命的象征,所以,古人把青色作为最美、最佳的颜色。

古代的相术非常重视头骨,头在相术中一向被认为是最尊贵的部分,古人认为头象征着天,足象征着地,头为六阳之首,在身体四肢百骸中,处于指挥官的地位,可见头相是很重要的。

因为人的头部大多由头骨组成,所以相头又离不开头骨,这样头相和骨相又有了紧密的联系。那么什么形状的头为相中佳品呢?头形和祸福之间有着什么对应关系呢?

首先,头一定要圆,相书有’一句格言:头圆遮百祸。头相最重要的便是形要圆。这种说法的根据何在呢?中国古代相术多把人和天、地合起来看,这叫天人合一。照古人的看法,天是圆的,地是方的,那么既然头和天属于同一类,一自然以圆为上相。

其次,头要大,大头比小头更有优势。相书上最欣赏的便是虎头燕颔,圆头方颈。当然说头大并不是毫无规则地大,而要和颈、身子形成一定的比例。

相书中最排斥的头部形状有两种,一种是身子大头小的,有些不但小,而且尖削,那就更糟了。另一种是头的外观呈扁形,俗语称“扁头”,也属下品之头。

要想仔细地分辨头相的优劣,可读一读下面这首头相诗,系北宋有名的相术大师陈抟所作。

顶平头圆额又方,定主富贵早功名。

五岳相朝四渎深,清贵声名四海闻。

头顶平窝仙圣品,脑后连山富贵流。

头小颈长贫且夭,蛇头屈曲食糟糠。

顶骨连鼻终拜相,脊骨连枕武封侯。

头扁额削难言寿,仓空根陷定财空。

圆头方颈还多福,头尖颈细苦忧忧。

虎头燕颔封侯相,兔头鳖脑性轻浮。不过,头相中分辨出圆形、扁形,只是最初的一步。头相中最本质的还是骨法。因为头骨的构成更能真实地反映人的头部形状。所以古人常说“相面不如相骨”。

按相书的看法,人的头部,共有七十二骨,这些骨头分布在头的各个部位,千姿百态。它的具体分布是:额间部位有八骨,即伏犀骨、日月骨、边地骨、福堂骨、龙角骨、虎颈骨、印绶骨、金城骨、天庭骨。这八块骨头都是极为重要的,看一个人人不入相,首先要相此八骨。那么如何分辨这八骨人不入相呢?

相书秘诀介绍说:伏犀骨要长,最好能贯穿到脑顶部,那么此人必为大贵无疑;日月骨要在边角隆起,看起来如同有棱角一样,这也是贵人之状。至于论到福堂骨、边地骨都要丰厚隆起,方为人相。天庭骨与上述不同,应当又方又阔,显得厚厚实实的。如果单是高耸,但缺少厚度,那么多半要克人,而且心胸窄,不能容人。

除额部八骨之外,头顶骨也很重要。头顶骨有些什么说法呢?相书上也有介绍:先用手放到头顶,仔细推摸头顶骨的形状和厚度。如果顶骨平正,稍带一些圆起,向上隆起一些,便说明此人是一位贤人,而且有才华,将来的命运肯定错不了。反之,如果顶骨尖尖的,向上突起,如同山峰,那么便要提防,因为这象征着命运之神特别不公平,它将贫困的厄运罩在此人身上,一辈子恐怕也挣脱不开。而且更为可怕的是,其人寿命也不会太长。

从顶骨再回到面部两眉之间,便轮到了眉骨。眉骨有的人是平平的,有的人则高隆着,那么哪种人相呢?按相书的说法,眉骨隆起者人相,标志主人英气勃发,才华横溢,然而眉骨大的人也不可过于乐观。如果眉骨很高,但上面的眼眉稀稀的,又没有多少肉盖在上面,那便是克妻之相,恐怕这样的人要在很长时间等待上天赐妻,即使早把娇妻藏于金屋,那也要提防刑法。

P42-45

序言

欲读《冰鉴》,首先需要了解《冰鉴》的作者,晚清“第一名臣”曾国藩。

曾国藩,字伯涵,号涤生。1811年11月26日(清嘉庆十六年十月十一日),生于湖南省湘乡县白杨坪村(今属双峰县)。

曾国藩6岁上学,7岁起开始在他父亲执教的家塾中学习。20岁那年,才到外地上学,肄业于湘乡涟滨书院,1833年(道光十三年)曾国藩考中秀才后,入湖南最高学府——长沙岳麓书院学习。

曾国藩自幼聪敏,勤奋好学,少年即小有才名,到岳麓书院后,开始比较系统地接受封建思想的教育和湖南学风的熏陶。他在岳麓书院大约学习了1年,于1834年(道光十四年)肄业之后,随即考取湖南乡试举人。同年年底,曾国藩从家中动身,去北京参加来年的会试。没有考中,只得南归返乡。此次进京,虽然会试落榜,但却使这个生长于深山的“寒门士子”大开眼界。1838年(道光十八年),曾国藩再次赴京参加会试,取中第三十八名贡士。殿试取三甲第四十二名,赐同进士出身。朝考取一等三名,改庶吉士,入翰林院庶常馆深造。该年会试正总裁为大学士穆彰阿,依科举旧例,二入遂有师生之谊。穆彰阿嫌曾国藩旧名(子城)太俗,为其改名国藩。1840年庶吉士散馆,曾国藩取二等第十九名,授翰林院检讨,秩从七品,由此,正式开始了他的仕宦生涯。而后十年间,曾国藩七次升迁,连跃十级,官至礼部右侍郎。再后来,曾国藩权绾四省,位列三公,一生功业达到顶峰。

作为晚清由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曾国藩以一介儒生,由科举入仕途,遂至青云直上,出将入相,成为大清的一根柱石。在清王朝内忧外患接踵而来的动荡年代,曾国藩等人的力挽狂澜,一度出现“同治中兴”的局面。其文治武功都堪称震古烁今,被誉为晚清“第一名臣”。

曾国藩的生活时代,简单地说,是一个政治黑暗、军队腐败、社会不安、天灾流行、内乱外患交相侵迫的时代。但曾国藩却能赤手空拳,任使濒于危亡的清朝政府能够延续寿命。我们观察曾国藩的成功,虽说是基于天生过人的才力,但也是艰难困苦的环境造成他的惊人“事业”。正所谓乱世可成“英雄”之业。

曾国藩不仅在军事上取得了重大成功,而且他还主张发展洋务以富国,被誉为“洋务运动先驱”;他同时还是著名的理学大师,学术造诣极深,桃李满天下,有“德比诸葛,功过萧、曹,文章无愧于韩、欧”、“道德文章冠冕一代”的称誉;他一生不爱财,不怕死,努力做清官,做名臣,是儒家最后一个圣人,也是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精神偶像。

清朝皇帝对曾国藩非常信赖,把他视为可以依靠的股肱之臣,对他进行了各种赏赐、加封:如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太子太保、一等毅勇侯,死后还被皇帝谥号“文正”,这已是对文官的最高评价了。

曾国藩的人生为什么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究其原因,应当说,除了他的超凡的政治、军事智慧外,就是他对人才的高度重视和高超的察人、鉴人术。正是因为他重视人才,善于观人,敢于用贤,在晚清那样一个信仰崩溃、价值趋向多元化的时代,曾国藩几乎揽尽天下英才,其中有众多青史留名者——晚清第一大臣李鸿章、晚清军机重臣左宗棠、台湾第一任巡抚刘铭传、兵部尚书彭玉麟、安徽巡抚江忠源。……曾国藩所带的湘军将领中,更有好几十人后来都成了清朝各地的封疆大吏。这些俊彦才杰,不仅帮助曾国藩成就一番伟业,而且各有建树,名垂史册。

可见,曾国藩的识人用人之智慧和艺术已不是一般的高超了。试问在中华数千年的历史中,有谁能做到曾国藩这样,一手培养了如此多的人才?就连他的最大对手,太平天国的翼王石达开在被擒后也不无感慨地称赞曾国藩:“虽不以善战名,而能识拔贤将,规画精严,无问可寻。”  曾国藩认为“国家之强,以得人为强”,  “国家大计,首重留心人才”。他有一句座右铭:成大事者,以多得助手为第一要义。在人才问题上,他敢于走出传统,确立了与时代相吻合的人才观,主张摒弃崇尚“义理”、鄙薄“技艺”的思想,倡导“师夷之长技”新观念,成为西学东渐的先驱。他十分注意网罗和培植各类人才,其幕府享有“神州第一幕府”的称号。到过太平天国的容闳在描绘湘军大营人才盛况时说:  “候补之官员,怀才之士子,法律、算学、天文、机器等专门家无不毕集,几乎举全国人才之精华,汇集于此。”

善于用人的前提是精于观人、鉴人和识人。曾国藩的观人之术,鉴人之略,是他的治政、治军、治学、治家全套智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摒弃了传统相学中那种重形轻神,重奇轻常、重术轻理的那些江湖色彩,重神而兼顾形,重常而辨别奇,重理而指导术,特别强调人的精神和气质。他通过多年实践,总结自身识人、用人心得,完成了一部鉴人专著《冰鉴》。

《冰鉴》,取以冰为镜,能察秋毫之义,是曾国藩一生重要的杰作之一,其察人、鉴人的深邃思想和实用方法全存于该书中。虽然该书只有短短的2269字,却包含了无穷的智慧,融会了中国几千年来察人、鉴人的精华。中国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在他的《论语别裁》一书中就曾谈到:“有人说,清代中兴名臣曾国藩有十三套学问,流传下来的只有一套《曾国藩家书》。其实流传下来的有两套,另一套是曾国藩“看相”的学问——《冰鉴》这一部书。”

《冰鉴》体虽小而思精,言虽少而意深。它从整体出发,就相论人,就神论人,从静态中把握人的本质,从动态中观察人的归宿。讲究均衡与对称、相称与相合、中和与适度、和谐与协调、主次与取合等等。

《冰鉴》是一个阅历丰富、见识广博的老人毕生心血的积淀,是经验的传授,是谆谆的教诲。在考辨人才上,《冰鉴》颇有实用价值。据说,蒋介石的相人之法,就得益于《冰鉴》。他在安排重要人事时,也常常观察其相貌颜色,以决定用否。据《蒋氏王朝兴衰史》记载:“凡有重要人事安排,蒋介绍必先招榜上有名者,观察其相貌气色,然后再做选用与否的决定。其相人之法得自曾国藩学说之处甚多。”

可以说,《冰鉴》有着一定的科学性,是人力资源中国化、本土化的适用教材,书中所介绍的那些识人、相人的技巧,在今天,仍然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对政府、军队、企业等各级领导者识别、储备、选拔、培养人才都大有帮助。

不过,对于《冰鉴》,今天的人们读起来颇为吃力,难以懂得书里讲述“神骨”、“情态”、“容貌”等深奥理论。为了满足当代领导的阅读和学习需求,我们组织有关专家编写了《冰鉴相人智慧》一书,其目的在于通过对《冰鉴》原典的详细解读和深入剖析,以使广大读者轻松读懂《冰鉴》,领会曾国藩高超的观人、鉴人和识人的智慧。

让我们带着对曾国藩的敬佩之情,来细细品读这本包含曾国藩一生智慧的相人识人杰作《冰鉴》。

编者

2011年初于北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冰鉴相人智慧(每日品读曾国藩)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东方树森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致公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4500493
开本 16开
页数 32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0
出版时间 2011-05-01
首版时间 2011-05-01
印刷时间 2011-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管理-管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9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C96
丛书名
印张 21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2
2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8:5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