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跟父母读中国智慧
内容
编辑推荐

世事智慧是对世事的总结,以社会经验为前提。青少年学生的生活圈子很窄,基本上限于家庭和学校,对复杂一些的社会现实很少接触,因此了解和学习世事智慧有一定难度。父母不一样,他们社会阅历丰富,亲身体验了人生的酸甜苦辣,积累了不少社会经验,具备了深入掌握世事智慧的条件。父母是孩子的老师,而且是第一老师。如果说在科学文化上父母不一定能够一直胜任老师职责,那么在世事智慧上则完全可以承担起这一角色,因为智慧与阅历成正比。这就是我们为这本书起名“跟父母读中国智慧”的原因。

天下没有不想成为优胜者的孩子,也没有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个美好未来的父母,要实现这一愿望,就一起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吧。

内容推荐

在复杂的社会中生活,必须了解中国传统智慧,这是走向成才和成功的前提;中国智慧不仅成人必须了解,孩子也应该从小学习。中国智慧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为手段、方法、谋略、计策、技巧,是必要的生活技能。《跟父母读中国智慧》由高路所著,通过500个历史故事,分别从生存术、利用术、认知术、言语术、治人术、治事术、用计术等7个方面进行归纳评述,不仅可以开阔读者眼界,还可以使读者收获可实际操作的技巧。500个故事以诸子百家典籍中的事例为主,辅以二十四史、《资治通鉴》、《智囊》以及古代笔记中的故事,可读性强,给人以启迪。全书配图100余幅。

目录

第一篇 生存术

一、柔顺

(一)柔胜刚/2

(二)弱胜强/5

(三)忍让/9

(四)谦恭/12

(五)随大流/16

(六)外圆内方/19

二、自保

(一)不出头/23

(二)不伸手/27

(三)预防在先/30

(四)不露真相/34

(五)反其道而行之/38

(六)以攻为守/42

(七)鱼死网破/46

三、退路

(一)通人情/51

(二)不苛刻/55

(三)守规矩/60

(四)高抬手/63

第二篇 利用术

一、利益

(一)利益与人/68

(二)利益武器/72

(三)诱之以利/76

(四)以利除害/79

(五)利益联盟/83

(六)利害分析/87

(七)利害推断/91

二、道德

(一)仁/95

(二)信/99

(三)诚/102

(四)宽/105

(五)和/109

(六)义/113

三、权衡

(一)利害/117

(二)得失/120

(三)局部与全局/123

(四)眼前与长远/127

第三篇 认知术

一、观察

(一)从细微处人手/132

()从关键处着眼/136

(三)从关系中看对象/139

(四)从特性上看问题/143

(五)从试探中找真相/148

(六)从客观中找真理/15l

二、听言

(一)不从众/157

(二)分好坏/161

(三)如何听/165

(四)多验证/168

(五)为何说/172

三、思考

(一)具体分析/175

(二)逆向思维/180

(三)结果与预测/185

(四)原因与推论/189

(五)中庸之道/193

第四篇 言语术

一、言说

(一)实话实说/198

()巧用比喻/202

(三)生动风趣/207

(四)以条件为转移/211

(五)婉转迂回/214

二、劝说

(一)站在对方的立场上/218

(二)利用情境/222

(三)顺势而言/226

(四)比较/230

(五)注重事实/234

(六)动之以情/237

三、辩说

(一)了解对方/240

(二)无所畏惧/243

(三)有根有据/247

(四)把道理用活/251

(五)利用矛盾/256

(六)不拘一格/260

第五篇 治人术

一、结交

(一)人才观/266

(二)自我包装/272

(三)投入/277

(四)救难/281

(五)笼络/286

二、知人

(一)察看/290

(二)鉴别/295

(三)考察/299

(四)防人/301

三、控制

(一)权威/306

(二)心理/309

(三)规则/313

(四)赏罚/316

第六篇 治事术

一、前提

(一)组织/322

(二)精神/325

(三)价值观/328

(四)认识/332

(五)时机/336

二、用势

(一)立势/340

(二)造势/346

(三)借势/350

(四)假势/354

(五)助势/358

三、原则

(一)化解矛盾/361

(二)留有余地/366

(三)打歼灭战/369

(四)灵活机动/373

(五)无为而治/376

第七篇 用计术

一、正攻

(一)先发制人/382

(二)攻其不备/386

(三)直击要害/390

(四)迂回进击/393

(五)其他/398

二、侧攻

(一)虚虚实实/402

(二)欲擒故纵/406

(三)诱敌深入/410

(四)偷梁换柱/414

(五)其他/418

三、混攻

(一)以间制敌/422

(二)嫁祸于人/426

(三)将计就计/429

(四)借力打力/433

(五)其他/436

试读章节

从生命的角度说,没有什么比生存更重要的了。人要想实现自我价值,过上可心的日子,为家庭、他人、社会做出贡献,首先必须生存下来。

生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除了要付出劳动、代价外,还需要树立一定的观念和掌握一定的智慧。有这样两个故事。一个故事说的是,秦国有个叫牛缺的人,遇到了一伙强盗,抢走了他的车马、箱子和衣服被褥。强盗临走时回头瞧了他一眼,发现他居然一点儿也不害怕,反而很得意的样子,好像做成了一件重要的事情。强盗很是奇怪,问他:“我们抢走你的东西,还把刀架在你脖子上,你却好像没事一样,这是为什么?”牛缺将头一扬,说:“车马是用来载运人的,衣服是用来遮蔽身体的,它们不过是养护生命之物,圣人不会为保护这些东西而伤及生命。”强盗们相互看看,笑着说:“不因为外物而伤害生命,不因为追求利益而连累身体,这是当今的圣人啊。要是他去见国君的话,官府非拿我们当事儿办了不可。”于是,强盗回身杀掉了牛缺(《淮南子·人间训》)。

另一个故事讲的是帮助刘邦得天下后来又安定刘氏江山的陈平。陈平曾经给项羽做事,后来投奔刘邦。路上渡黄河的时候,艄公见他身材魁伟、相貌堂堂,却只身独行,怀疑他是逃亡将领,猜测他身上必定携带金玉珠宝,动了歹念,眼睛在他身上扫来扫去,想杀人劫财。陈平马上脱掉衣服,赤身裸体地帮助艄公撑船。艄公见他身上什么都没有,就放过了他(《史记‘陈丞相世家》)。同是遇上强人,表现不同,结局也就不同。这就是智慧的作用。

今天,人们越来越多地强调自我,将其片面夸大为张扬个性、我行我素。这在心理上可以给人以莫大的满足感,但在生存上却是最有害的行为。我们不妨冷静地想一想,谁愿意与一个处处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打交道呢?你愿意吗?现代人的生存危机感,相当一部分是自己造成的,是缺乏智慧的表现。在这方面,我们祖先的一些做法或许可以提供有益的启示。

P3

序言

智,就其本意而言,突出的是“明白”,正如曾国藩所说“智即明也”(《曾文正公全集·杂著》卷四)。孔子的名言“知(智)者不惑”(《论语·宪问》)说的也是这个意思。

古人讲智,大体分三大方面。一个是在大是大非上不糊涂,.就是孟子说的“明辨是非的心,就叫做智”。另一个是在对人的认识上不糊涂,所谓知人知己。学生樊迟问什么是智,孔子答“知人”(《论语·颜渊》)。老子更看重知己,说:“认清别人的叫知道,认清自己的叫高明。”再一个是在世事上不糊涂。这方面内容比较复杂,包括知晓利害、预测福祸、明了智谋、化解矛盾、通达为人处事的方式方法,等等。西汉大儒董仲舒说的“所谓智,就是能够预见福祸,提前了然利害。事物刚一发动就知道它的变化,事物发展起来就知道它的结局,看到了它的起始就知道它的终了”就属于这一方面。我们这本书着重介绍的就是这个领域的智慧。

中国自古便是一个人情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围绕人际关系这条主线展开的,做事业其实做的是人际关系,这就要求人们必须多动心思,否则应付不了局面。由此有关世事的智慧也就发展起来,成为一门必要的生活技能。这是多少代人的实践留下的宝贵财富,属于传统文化中最有实用价值的部分。现代中国较之古代已经有了很大变化,但注重人际关系的国情并没有变,人脉还是最重要的资源。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今天仍旧重视世事智慧的根本原因。我们的下一代不仅要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还应该学习生活智慧,这同样是一门必修课。高分数低道德是畸形的,高分数低智慧也是畸形的,这样的人都可以列入未来竞争中落败者队伍的候补成员。

世事智慧是对世事的总结,以社会经验为前提。青少年学生的生活圈子很窄,基本上限于家庭和学校,对复杂一些的社会现实很少接触,因此了解和学习世事智慧有一定难度。父母不一样,他们社会阅历丰富,亲身体验了人生的酸甜苦辣,积累了不少社会经验,具备了深入掌握世事智慧的条件。父母是孩子的老师,而且是第一老师。如果说在科学文化上父母不一定能够一直胜任老师职责,那么在世事智慧上则完全可以承担起这一角色,因为智慧与阅历成正比。这就是我们为这本书起名“跟父母读中国智慧”的原因。

天下没有不想成为优胜者的孩子,也没有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个美好未来的父母,要实现这一愿望,就一起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吧。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跟父母读中国智慧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高路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699118
开本 16开
页数 44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85
出版时间 2011-05-01
首版时间 2011-05-01
印刷时间 2011-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66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8
丛书名
印张 2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65
2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2:5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