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有一类战犯叫参谋
内容
编辑推荐

日本人为什么会输掉上次战争?是谁搞垮了大日本帝国?从皇姑屯事件、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到太平洋战争,谁是真正的幕后元凶日本的战争机器是怎么发动?又是如何运转的?冰冷雨天的这部作品,将带领你去读懂日本2陆军的故事。

内容推荐

在日本,说一个人喜欢犯上、自作主张,就说他是“关东军”;说一个人狂妄、自以为是而又昏招迭出,就说他是“大本营参谋”。参谋尤其“大本营参谋”,是邪恶、不可理喻的化身。

跟通常理解的“幕僚”或“军师”不同,旧日本陆军的参谋是一种荣誉资格,是“精英”,他们不但出谋划策,还直接指挥战争。中国人常说“日本军国主义”,实质就是军队挟持了政府,而挟持军队的,却是参谋。

战争是怎么打起来的?回顾中日甲午战争以来的历次战事,皇姑屯事件是几个关东军参谋自作主张弄出来的;九一八事变是几个关东军参谋“先斩后奏”挑起来的,因为事变的异常顺利和成功,肇事者成了“民族英雄”,成为全军学习的榜样,从此参谋们更加比拼着到处搞事;一二八事变、七七事变、张鼓峰事件、诺门罕事件……一直到太平洋战争中诸战役,处处都是参谋们忙碌的身影:不是无端生事,就是假传军令、扣压情报。

为什么又输了战争?参谋们知道如何挑起战争,却不知道怎么结束战争;知道如何进攻,却不知道怎么防御(有时甚至造成皇军饿死的比战死的还多);迷信精神万能,拿着1905年造的枪,去打1940年代的仗;造得出自动连发的冲锋枪,却负担不起这么奢侈打法的子弹;有大炮却常常紧缺炮弹,有航母但没有石油而开不动;更奇怪的是陆军玩陆军的,海军玩海军的,互不了解,也互不帮忙。

参谋们的肆无忌惮、胡作狂为令大日本帝国没有回头路可走,只能往毁灭的悬崖一路狂奔……

目录

写在前面

序幕 一场由参谋们打起来的战争

 1甲级战犯中的“超甲”队

 2真正的军国主义是咋样

 3都是山县有朋惹下的祸

 4开办陆军大学校

第一部 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

 1清国长崎水兵事件

 2伊藤博文战胜了山县有朋,日本打败了大清国

 3再和沙俄赌一盘

 4打出个军神二百五

 5日比谷烧打事件:爱国犯下的罪

第二部 参谋们的练习场

 1陆大参谋们要发言了

 2田中义一计划:日本的假想敌

 3陆军有个杀手锏

 3到西伯利亚去打劫

 4田中要当党魁了

 5宇垣裁军

 6皇姑屯事件:关东军给田中挖坑

第三部 “天才异类”参谋石原莞尔

 1巴登巴登四人帮

 2满蒙就是生命线

 3九一八事变:石原一举成名

 4事变余波:犬养毅首相之死

 5石原莞尔定下的国防战略

第四部 二二六事件是怎么回事

 1帝国从此走上不归路

 2天津军开始唱主角

 3广田组阁:把自己组上了绞刑架

第五部 如果没有七七事变……

 1蒋介石的最后忠告

 2七七事变处理:日本最后悔的事情

 3淞沪抗战

第六部 绝代恶人辻政信

 1辻政信出场

 2诺门罕事件:被苏联人打了

 3灾星辻政信:他把长官们都送上了绞刑架

第七部 更大的战场:太平洋战争

 1傍上德国老大哥

 2有个上等兵叫东条英机

 3印度支那进驻事件:一条通向地狱的道路

 4打苏联、中国还是美国

 5和美国人谈判

 6山姆大叔生气了

 7这样的大将叫东条

 8奇袭珍珠港

 9瓜岛战役:地狱的开始

 10新几内亚岛:挨打得最惨的战役

 11英帕尔战役:陆军史上最大的愚战恶斗

 12杀了东条有饭吃

 13皇军的飞机在哪里

第八部 还有这样一些参谋

 1昭和三大参谋之濑岛龙三

 2参谋也分三六九等

 3最优秀的情报参谋堀荣三

第九部 尾声:参谋们的下场

 1冲绳:玉碎作战

 2好想有颗原子弹

 3战败军人们的命运

参考文献

后记

试读章节

1清国长崎水兵事件

先讲一个故事。

地点:日本长崎。

四艘外国军舰进了长崎港,其中有两艘是7000吨级的巡洋舰,12英寸主炮昂首向天,好不威风。

舰上的水兵下了舰。憋了那么久,先要去的地方是肯定的--妓院。

巧不巧,那天正好妓院还真生意兴隆,得排队。几个水兵就老老实实地排起队来。

排着排着这拨水兵发现有点不对头:有人居然长驱直入。而且可以肯定不是送便当的,绝对是和他们一样的嫖客。这不太欺负人了吗?怎么着?欺负咱哥儿们是老外?

也不知是谁喊了一声:“打他个狗娘养的”,那些水兵就发了飙,把眼前看得到的、手摸得到的家具全给砸了,一直到接到报警赶来的警察到达现场时,这场“扫黄”行动还在继续。

警察算个什么,水兵们拔出刀来,对着警察就砍。可是总不及警察人多势众,结果有5名水兵被抓了起来。

这还了得,第二天从舰上冲出不少于450名水兵,朝着警察局就去抢人。警察当然也不肯眼睁着就让你们把现行犯给抢了回去,双方打了起来,据说死了10人,轻重伤70多人。死人里面有水兵!

这还了得,巡洋舰上的12英寸口径主炮顿时就转了过来,指着长崎市内。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惩办肇事者,舰队的长官说话了。

日本人只好忍气吞声,乖乖赔礼道歉,赔偿损失,认倒霉了事。

有人会说了,日本人活该,谁让你们去惹美国人了?现在知道败战的滋味了吧?

且慢,没说是美国人,那些牛气冲天的水兵们是中国人!大清北洋水师的弟兄们。

这是在日本几乎没有人不知道的“清国长崎水兵事件”,时间是1886年(明治十九年)8月,北洋水师派出以“定远”、“镇远”两艘主力巡洋舰为首的四艘军舰(还有两艘是“济远”和“威远”)访问日本时发生的骚动。带队的是丁汝昌,在黄海演习完毕以后,到长崎去修理的。其实有个七八成炫耀武力的成分在里面。

要谈甲午战争,就必须要谈到这次北洋水师的长崎寄港。怎么回事呢?当时的大清国虽然输了鸦片战争,又被英法联军给烧了圆明园,但还是老大帝国,起码在亚洲还是货真价实的老大。

日本一直想染指朝鲜、台湾,但忌惮于中国的武力,不敢动手。早在1873年(明治六年)就有人提出过打台湾,但就连那个军国主义的开山祖师爷山县有朋都坚决反对,理由是:“别惹毛了大清国”。

可不是吗?当时能动员的日本陆军大约有24万人,海军军舰31艘,鱼雷艇24艘,总吨位7万不到。而清军呢?陆军98万人,北洋水师军舰22艘,鱼雷艇12艘,总吨位号称从41万吨到11万吨。那98万陆军日本人倒不怕,因为分得太散,不一定能动员得起来。但北洋水师却确实是日本人的心病,尤其是“定远”、“镇远”这两艘号称远东无敌的7000吨铁甲巡洋舰,怎么都叫日本人心虚。所以日本人一直就是“君子动口不动手”,光活动活动心眼儿。

这次好了,大清国自己把舰队送上门让日本人参观来了。当时镇守长崎一带的镇守府参谋,就是后来把北洋水师和波罗的海舰队都给灭了的东乡平八郎。这位东乡平八郎怎肯放过这么好的机会,亲自到定远舰上参观去了。

上得舰来,吓了东乡一跳。倒不是定远舰的大,说实话,东乡好歹也是英国留学回来的,和大清北洋水师的管带们都是同学,没吃过猪肉还能没见过猪跑?人家见过世面,军舰的大小还真吓不住他。让他吓一跳的是北洋水师的散漫,大炮的炮管上居然晾着裤衩子!那年月不抽洋烟,甲板上倒没有烟屁股,但到处都是烟叶末子。东乡平八郎参观完了说:“大炮是水兵的圣物,连大炮都不尊敬的舰队,没什么战斗力。”话音未落,那边的斗殴事件又给了他这句话一个极好的注脚。

就这样,日本人吃了定心丸,从明治二十二年(1889)起,就真的开始制定“征清大作战构想”了。花了4年,到1893年编成了甲乙两套方案,乙方案是对付俄国人的,甲方案是对付大清国的。到7月份,日俄两家谈成了,俄国人同意朝鲜独立,这时候日本人就专心致志地对付大清国了。

甲方案中,设定第一阶段派第五师团出兵朝鲜,牵制清军,然后看甲乙丙三种情况来进行第二阶段。所谓甲乙丙三种情况就是:日本联合舰队取得黄海、渤海制海权;联合舰队不能取得黄海、渤海的制海权,但北洋水师也取得不了;北洋水师取得黄海、渤海制海权。

第一种情况,日军在直隶附近平原地带和清军决战;第二种情况,日军力争确保朝鲜;第三种情况,则在援助第五师团的同时完成本土防御。

别人花了4年工夫在做计划准备打仗,而这时的大清国呢?在忙着为太后老佛爷准备做寿呢!谁还顾得上别的,而日本人则万事俱备,只等找到借口好开仗了。

是不是“不是鬼子太狡猾,而是大清太无能”的意思?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就只在大清朝的腐败?不,倒不完全是。清朝末年确实政治太腐败,清军确实太无能。但是如果去掉这些腐败因素,清军就能赢得了日本军?笔者的结论是:即使没有西太后等让后人切齿的这一帮人,或者当时大清朝认真地去打仗,清军还是赢不了。

从前面可以看出,清军的武器装备、兵员数量倒并不比日军差,甚至比日军还多还强。但兵员的训练水平、高级军官们的战略战术教育水平和素养,比日军差得可不是一个数量级了。人家在开战的时候,陆军大学校已经招到第12期了,首届毕业生已经有爬到军主任参谋一级的了。像东条英教,当时就已经是大本营参谋了。可是有哪位报得出几个清军里年富力强、才华横溢的将领名字来?

……

P21-23

序言

日本人喜欢把那些飞扬跋扈、欺上瞒下,自以为是而又昏招迭出的人称为“大本营参谋”。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时候,《读卖新闻》发了一组专稿,追查战争责任。不管追到哪儿,天皇也好,军部也好,政客也好,字里行间总要提起“大本营的参谋们”。

笔者和不少战争的幸存者谈起那场战争时,他们都会咬牙切齿地骂“大本营参谋”。

甚至在有关日本学生运动的资料里,对阵的双方,学生和校方,互相攻击的一个罪名就是“大本营参谋”,或者“日本陆军参谋”。

在日本,就算是极右派,也不敢公开说“大本营参谋”的好话。

这“大本营的参谋们”到底是一群怎样的人?怎么会有这么一群人的出现?这群人又干了些什么?确实令人好奇。

仔细研究一下就会知道,那就是一批发动战争、指挥战争,最后又输掉了那场战争的所谓“皇军的精英”们。

那是一场给几乎环太平洋的所有国家的人民都带去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灾难的战争。为了类似的惨剧永远不再发生,我们有必要去追查那场战争的责任者,弄清那场战争的真相。

怎么会有这么一群怪物?说他们是怪物,是因为用常识无法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

战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举行的东京审判,对以东条英机为首的28名甲级战犯进行了审判。但是应该说那场审判是很令人失望的,因为它很不彻底,尤其是战争责任不明。东京审判是在美国主导下进行的,由于美国对日本文化的不了解,对日本战争指挥系统的运作缺乏理解,致使被指名为甲级战犯的战争罪犯都集中在日本军队的军政系统,也就是陆军省和海军省内,而二元化系统下的日本军队另一系统——军令系统,即大本营的参谋本部和军令总部,则根本没有受到追究。

就是说不少战犯根本就没有受到追究,哪怕是作为战争犯罪嫌疑犯。

当时的日本的天皇、政治家、高级官僚、大众传媒、主流知识界,在战争问题上都有责任,但是日本军部在谋划、发动和进行那场战争中负有最大的责任,这是现在的共识。日本军部的产生、由来和发展,以及构成日本军部中最核心的那一群人,也就是陆军大学校毕业的那些精英参谋的所作所为,是解明战争责任的关键。不说明这个问题,只是用泛泛的原则论来解释,并不能对防止未来的战争有什么帮助。

和光在上个世纪的头四十年中人类就打了两场世界大战不同,最近的世界大战离我们也有了六十几年。但是这个世界还是个战争不断的世界,我们现在在和平崛起,为了我们在这二百年中受尽苦难的民族,我们需要发展,我们需要在和平的环境中发展,这就是我们要研究历史的原因。

研究历史,并不是要单纯地纠缠过去和煽动仇恨,那是根本于事无补的。而是要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了将来不再是过去的重演,这就是笔者的原意。

这些文字,与其说是在叙述历史,不如说是读史笔记。笔者试图从旧日本陆军产生、发展、暴走和灭亡的过程中寻找这一切发生的原因。是那种脱离社会的精英教育,那种闭眼不看世界的对精神力量的崇拜,那种对历史不屑一顾的岛国意识,制造出了“大本营的参谋们”,这样一个无知、狂妄、残暴而又不受控制的怪物。

这个怪物的历史,值得所有国家去研究和警惕。因为没有人能预言下一个怪物,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会不会又突然出现……

后记

这些文字,一开始是2005年11月左右在我的新浪博客、牛博博客,和西祠社区的“理性中国论坛”,用“冰冷雨天”的网名以系列帖“有一类战犯叫‘参谋’”的形式贴出来的。得到了不少朋友的指正,在资料的引用和舍取方面给了相当多的帮助。

笔者感谢这些朋友们,感谢他们的支持。没有他们的鼓励,业余写作的我,可能坚持不下来。

后来在阳淼先生和《凤凰周刊》黄章晋先生的耐心帮助下,把这些本来是胡乱涂鸦、极其不成系统的文字,以《军国幕僚》的书名正式出版(中国友谊出版社,2007年)。

这次汉唐阳光文化公司提出重版、改回原名的建议,进入实际运作后,发现似乎不应该简单地重版,有不少当时写得仓促的地方干脆重写,另开炉灶。这样“重版”成了“改版”。汉唐阳光公司在出版业界口碑极好,推出的作者和作品都是万里挑一的翘楚,他们的“谬赏”,令我不得不更加努力来修改这部稿子。

首先是恢复了原名,日军里的“参谋”是一个特别古怪的群体,完全不同于我们中国人平常想象中的“幕僚”或者“军师”形象,这次书名突出了“参谋”字眼,也算是“还以本来面目”;另外增加了新几内亚战役、谋刺东条英机和参谋本部情报部的一些内容,约有数万字;很多具体地方也作了改写,尤其是有读者指出的“前言不搭后语”的地方,这次下了狠工夫来处理,章目上也作了调整,应该阅读上会更流畅,条理更清楚。熟悉我的读者都了解, “跑题”是我一贯的风格,这次认真地“改邪归正”了,请朋友们明鉴。

经过这些对内容的细致处理,大家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到日本陆军的决策过程,更加清楚地了解那些日本陆军的精英参谋们到底打了一场怎样的战争,一个进入工业化社会才刚刚几十年的国家,居然向整个国际社会开战,从朝鲜到中国大陆,经过印度支那、缅甸、菲律宾,一直翻越赤道,打到了印度尼西亚和新几内亚。而这些表面辉煌的最终结果是,花了40年才建设起来的所谓“大日本帝国陆海军”,在差不多三年之内就土崩瓦解了,以至于现在只能到故纸堆里去寻找。

日本帝国灭亡的经过及其原因,远不是这一本小册子能够概括的。在日本,讨论战争的书籍可以说是汗牛充栋,笔者见过一本《太平洋战争书籍目录》,大16开,上下两册,几千页,全是密密麻麻的小字。相形之下,我们是不是做得太少了一些?我们应该走出泛泛的议论,不仅要认真地总结我们在战争中的经验和教训,还要总结当年的敌人,日本帝国从中兴到灭亡的经验和教训。我始终认为,学习也包括向敌人学习,虽然已经是过去的敌人。

这本书不是战史,基本上没有选取什么战例。有关单纯战略战术上的讨论已经有很多,没有必要要我这个军事盲来妄加评注。笔者选取的是另一个侧面,一个很重要而又被我们疏忽了的侧面:旧日本帝国陆军在组织上的先天缺陷。旧日本陆军是一个游离于国家目标之外,不受国家政治控制的单纯武力集团,从一开始,这种组织上的缺陷就决定了不管这个武力集团表面上是多么强大,构成成员是如何训练有素,也逃脱不了失败的下场。古往而来的军国主义没有成功了的,近代世界的普鲁士帝国和日本帝国的下场,莫不如此。

战后那些旧日本军的参谋们,那些总算见识到了世界到底是怎么回事的参谋们,基本上还是承认了这是愚蠢之极的举动,但是不肯承认其原因是他们自己发疯,而在埋怨“敌人太狡猾”的,也为数不少。

看完了笔者这些挂一漏万的简陋文字,读者会清楚地知道,日本军部的命运是他们自己选择的,走的是一条自己选择而旁人想拉也拉不住的冲向悬崖的路。知道“自取灭亡”一词的意思吗?去看看日本皇军的发疯史就明白了。  确实,世界上曾经有过丛林法则横行的时代,从这点来说,日本人和德国人也并没有比殖民时代的西班牙人和英国人有更多值得指责的地方,但是日本人和德国人还是错了,他们看错了世界潮流,殖民主义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这是笔者在研究这段历史时最深的体会。

在中日两国两千多年的交往史上,大部分时间,中华文明是领先于大和文明的。但是从近代以后,由于种种原因,应该承认我们在不少方面落后了。

落后不会永远,只要我们在往前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前所未有过的速度在往前赶,中日间的实力差距在拉近。这很好解释,因为我们可以吸取别人的经验。

在吸取经验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吸取别人的教训,这样可以少走弯路,让前进的步伐更快一些。中日两国都有儒教文明的传统,相像的地方不少。所以笔者认为研究日本,尤其是研究近现代日本,对于我们自己会很有益处。

笔者不是专业研究历史的,这儿只是一点读史札记和心得。有错谬之处,欢迎读者朋友批评指出。没有大家的批评意见,就不会有让大家满意的作品出来。

同时希望这本书起个抛砖引玉的作用,请真正的专家们来解说那一段已经过去了,但又被多次修改过的历史。

俞天任

2009.7.11于日本神户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有一类战犯叫参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俞天任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语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411838
开本 16开
页数 30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9-11-01
首版时间 2009-11-01
印刷时间 2009-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46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65.306
丛书名
印张 20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60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20:4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