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口述历史采访计划为搜集辛亥开国史实真相,乃洽访躬逢其盛之在台元老。其中接受访问之第一人为张知本怀九先生。
这本《辛亥革命及国民党的分裂——国民党湖北省主席口述历史》由沈云龙访问,谢文孙和胡耀恒纪录。先生应口述历史计划之邀请,于一九六〇年六月至九月先后接受访问十次,就其生平,尤其就清末之科举、教育情形,武昌起义之背景,起义后之活动、派系与内幕,以及先生毕生努力制订宪法之沧桑,加以叙述、分析与评论。并以武昌起义后之最先两份司法布告供本所抄录。
图书 | 辛亥革命及国民党的分裂--国民党湖北省主席口述历史/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口述历史系列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口述历史采访计划为搜集辛亥开国史实真相,乃洽访躬逢其盛之在台元老。其中接受访问之第一人为张知本怀九先生。 这本《辛亥革命及国民党的分裂——国民党湖北省主席口述历史》由沈云龙访问,谢文孙和胡耀恒纪录。先生应口述历史计划之邀请,于一九六〇年六月至九月先后接受访问十次,就其生平,尤其就清末之科举、教育情形,武昌起义之背景,起义后之活动、派系与内幕,以及先生毕生努力制订宪法之沧桑,加以叙述、分析与评论。并以武昌起义后之最先两份司法布告供本所抄录。 内容推荐 这本《辛亥革命及国民党的分裂——国民党湖北省主席口述历史》由沈云龙访问,谢文孙和胡耀恒纪录,全书以辛亥革命元老张知本先生的生平为线索,主要介绍了清末科举、武昌起义的背景、起义后革命阵营分裂为几大派系的缘由、国民党分裂的内幕等。此外,《辛亥革命及国民党的分裂——国民党湖北省主席口述历史》还述及了他主政湖北的概况,参与制定宪法和主持司法行政改革等经历。 目录 弁言 前言 一、家世与教育 (一)家世 (二)幼年 (三)两湖书院 (四)张文襄尊师重道,注重实学 (五)科举之弊 (六)负笈东瀛 二、辛亥革命前后所见 (一)学成归国 (二)辛亥武昌起义 (三)起义初期之湖北司法 (四)袁世凯最初之议和代表 (五)武昌起义后之派系纷争 (六)袁世凯之权术与黎元洪之柔暗 (七)略论首义三数人物 (八)起义前后二三事 附录一:中华民国司法部第一号布告 附录二:中华民国司法部第二号布告 三、革命之中挫与再起 (一)革命阵营之分裂 (二)发动零陵起义护法 (三)护法与贿选 (四)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五)国都问题及护法国会 (六)孙中山先生之气度 (七)未出席西山会议 (八)上海法政大学之创立 四、国民党之分裂 (一)北伐军攻克武汉前后 (二)我和桂系的关系真相 (三)扩大会议 五、出任湖北省政府主席 六、“中国立宪故事”纲目说明 七、大陆“沦陷”前夕 (一)反对迁都与和谈的主张 (二)入阁之经过 (三)对蒋总统下野、李宗仁代理总统之感想 (四)谈张治中 (五)南京竞选副总统时之内幕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辛亥革命及国民党的分裂--国民党湖北省主席口述历史/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口述历史系列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沈云龙//谢文孙//胡耀恒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九州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080998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2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85 |
出版时间 | 2011-10-01 |
首版时间 | 2011-10-01 |
印刷时间 | 2011-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257.06 |
丛书名 | |
印张 | 9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0 |
宽 | 155 |
高 | 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