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野生金基德
内容
编辑推荐

最全面的金基德评传,中文版首度发行。

从“草根一族”到“21世纪最具领导潜力的韩国导演”的艰难历程。

金基德动情自述,曹在显等著名韩国影星披露拍摄细节,郑圣一等韩国资深影评人深刻解读金基德影片,展现金基德的多面体。

看一本书有很多角度,而书中文本所引发的思考则见仁见智。《野生金基德》会留给读者各种各样的延伸性思考:或是影片题材的社会性和人文性,或是影评人论述的客观切入点,或是编剧如何逆向思维创作与众不同的故事,或是国内审片制度改善的借鉴,又或是国产电影与好莱坞大片硝烟弥漫的另一战场……如此这般因文化的一脉相承而生成的近似的问题。而《野生金基德》最触动我的,是沉重的情感世界。于是,它留给我一个问题:“什么是爱,什么是绝望?”看完这本书,你又会给自己留下一个什么问题?

内容推荐

金基德,这位韩国电影界的传奇人物,如何从“草根一族”一步步成为韩国媒体眼中的“21世纪最具领导潜力的导演”?如何“高效率”地制作“低成本”且获国际大奖的影片?成功的诀窍是什么?……金基德导演和多位韩国著名影评人、明星将在书中为读者一一解惑,展现一个立体的、真实的金基德。

本书由四个部分构成,内容丰富翔实:第一部分“金基德如是说”,金基德动情自述从韩国社会最底层到“当今韩国电影的国际代言人”的艰难历程;第二部分“阅读金基德 ”,韩国资深影评人对金基德作品的深刻解读,以此透视金基德的内心世界;第三部分“众说纷纭金基德”,曹在显等著名韩国影星及金基德剧组成员披露拍摄细节,从中得以窥探金基德在片场的独特处理手法;第四部分“附录”中包括金基德的研究资料,以及金基德第一部获奖剧本《擅自穿越》——金基德作品的本源。

目录

序一 “晤会”金基德

序二 为何选择金基德?

【金基德如是说】

 访谈:金基德的自我告白

 孱弱男子的骇人之力

 随笔:金基德笔下的金基德

 于我,电影即斗争

 作家论:透视金基德

 尽享你的“罪”意识

 对话:当张正日遇到金基德

 张正日的13问,金基德的11答

【阅读金基德】

 金基德作品论之《鳄鱼》

 《鳄鱼》——失败之歌,或曰反语?

 金基德作品论之《野生动物保护区域》

 金基德原型,其散落的意象和独白

 金基德作品论之《蓝色大门》

 再看《蓝色大门》

 金基德作品论之《蓝色大门》

 底层女性失败的连锁日记,抑或超前抵达的最后关口

 金基德作品论之《漂流欲室》

 “垂钓”教育,以伤痛缔结关系

 金基德作品论之《漂流欲室》

 凡常感、犹豫和沉默

 金基德作品论之《实际状况》

 鳄鱼的白日梦

 金基德作品论之《收件人不详》

 杂种、残疾和被迫害者的书信

 金基德作品论之《收件人不详》

 钉钉子的人,最终被钉

 金基德作品论之《坏小子》

 请让我回去,肉身和灵魂的性错位

 金基德作品论之《坏小子》

 皮开肉绽,却了无痛感:以金基德的《坏小子》为中心

 访谈:郑圣一问,金基德答

 郑圣一遇见金基德

 金基德作品论之《海岸线》

 从一而终的海兵,永劫不复的幽灵

 金基德作品论之《春夏秋冬又一春》

 《春夏秋冬又一春》和电影的自然主义

【众说纷纭金基德】

 “突破极限”的金式风格

 看似粗暴,其实却暗含一种感化

 金基德电影还在不断发展中

 没有修饰和技巧,但给人印象至深

 一贯的风格,从痛苦中走来

 他融会了艺术家和科学家等诸多最富经验性的想像力

 一股牛劲造就了他 

 情结,了不起的个人情结造就了今天的金基德导演

【附录:金基德研究资料】

 电影剧本:《擅自穿越》

 金基德电影资料

 参考资料

 论文、单行本、季刊、期刊资料

 作者简介

试读章节

金基德导演并非那种我从某处看到报道后,便可以随口评价的人。他是那种我们通过笔墨的方式,无论怎样用心研究和努力了解,依旧存有许多不解之处的人。若你想要就此追问他,那么无数的批评之箭会射向桌子,让你毫无招架之力。因此,在我看来,只有任凭困惑在周边蔓延,原封不动记下他的原话才是上上之策。而在当时,他对记者的态度很是敏感且不满。于是,我宁愿悄悄躲在他身后,做一个安静的聆听者,听他讲述,悄然记录。

是的,虽然有些唐突惶惑,但这次访问决非不情之请。虽然有些东西我无法用言语彻底说清,但并不能因此论定这将是一次悲惨的经历。无论如何,今天也要把这个“该死的访问”完成。因此我需要整理心情。还好,尚有余暇。

这里是景福宫。过了景福宫便有好些美术馆,在那里放松一下心情再慢慢前往约定场所——三清洞方向溜达,时间应该正好。谁出了交通事故,四肢散地;谁的身体内壁爬满了眼球般大小的癌细胞,并还在慢慢扩散……我的天,如脑海里布满种种令人毛骨悚然的画面,该如何进行访问呢?好吧,在我脑海里重新直竖起像剃刀一样锋利的乱七八糟的念头之前,且让我边走边唱,放松心情。

既来之则安之,我必须面对或说迎接可能随之而来的大众媒体的“屠杀”。我本就是凡夫俗子,我将呈献自己懦弱的,也许令你们吃惊的一面。在过高评价和几乎是人身抨击的过低评价之间,你们像烤土豆一样折磨我这样一个凡人。你们说金基德是个问题青年,是的,我是问题不断,但现在我最大的问题却是因此一夜成名。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得到名声总是要付出代价。只是我的愚钝使我忘记了这个古训。唉,事已至此,且让我镇静、沉着。就在这一瞬间,我已到了“屠宰场”的门口。

迎面走来的这个女子,虽说职业与“屠夫”近似,但气质却不尽相同。瞧她马马虎虎的衣着打扮和松弛缓和的态度,仿佛以我的一根手指便足以对付她。她落座后的第一句话——“我其实并不太了解电影”,更消除了我的戒备心。但随之而来的第二句,却让我倒吸了一口凉气:“出版社委派我这样一个外行来采访您,我想并非希望我跟您谈电影。反正您高兴也好,不情愿也罢,今天我们的聊天主要以您自己的故事为主。”天哪,听到这儿,我简直觉得这是新闻界精心设计的一个圈套或者温柔陷阱。其实,即使满身创痕,我也想在“前线”孤身奋斗。但今天的这个位置,却使我不得不将自己和家人过去的生活一股脑抛出,成为大家的某种饭后谈资。正因讨厌这个,我才一直回避各种访问,坚决保持沉默。但渐渐我发现,越是沉默,就有越多有关我和我家庭的“流言飞语”出现在街头巷尾、酒席坊间。大家都太好奇了,以至于动用各种“演绎”手法。不在沉默中爆发,便在沉默中死亡—二一记得中国前辈鲁迅先生说过这样精辟的一句话。是的,面对种种传言,无法再沉默,无法再继续忍受歪曲,我必须爆发。战斗欲和争辩力瞬时涨满心怀,可眼前的这位女子,却似乎见惯不怪、处之泰然:“也许在访谈中你会有一些不道德的感觉,其实访谈这种形式本就是发掘别人的痛楚成长史,并随意加以追问,在这点上希望你谅解。”我能说什么呢?对这个渐渐露出尾巴,现了原形的“屠夫”。我的回忆从父亲开始了……听着听着,她忽然问道:“难道从没有过杀死父亲的念头?”呜哇,果然是心狠舌辣的毒妇!

面前的这个女人不是疯了,便是想找死,否则怎敢说出这样的话。我是那么害怕父亲,他就像顽固的高高在上的君主,只会用震耳欲聋的声音发号施令。在他面前,我甚至连开门和关门都要小心翼翼。即使在餐桌上给他递餐具,也会深感不安。“小王八蛋,长大后你能干啥?”像这样令人无法忍受的咆哮几乎每时每刻围绕身边,说者不厌其烦,听者却变得脆弱异常。但我不敢因为听腻了他在饭桌上趾高气扬的训斥而绝食,我甚至无法表示反抗。因此他那令人窒息的谩骂就像“固定剧目”一样,日复一日在餐桌旁上演。饱受惊吓的孩子要想调节情绪,通常只是胡乱扒拉一口饭便匆匆离开,装作若无其事,就像没胃口或是吃饱了一般。肚饿时,便在后菜园里偷拔一棵白菜充饥。少年的我就是这样想尽一切办法逃避面对可恶的父亲。

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父亲每周一次去首尔的中路药局抓药,他的病对我而言似乎是一种安慰。因为,他不在家的时候,便是我最快乐的时光。我跟你提过“洗手间”对我小时候的独特意义么?我说的是那种地基开阔,头顶上有横梁,墙壁上挂满农具的农家土屋厕所。那儿可谓上吊的最佳场所,我一直很喜欢这种厕所,因为那是我小时候逃避父亲谩骂的惟一可利用的空间。

这样的父亲有一天忽然对我们说再学下去也没用,起因是大哥让他失望了。做了20年村长的父亲有一天突然宣布,为了大哥的学业我们要从南部老家搬到首尔附近居住。但背井离乡的结果却只有失望,失望的火星自然也溅落在我们身上。于是,那一天他对我们说:“看来你们都不是学习的料儿,为了将来好有立身之地,还是早一日去工厂学技术以后当厂长吧。”因此,必须无条件服从父亲的我,初中毕业就辍学,从此开始了工厂生活。

很不幸,为了远离父亲,我首选的“避难所”是海兵队。当时我幼稚地以为“天下最难以忍受的地方便是父亲的家”,于是自愿报名去了以“训练和生存环境以严酷著称的海兵队”。等真的入了伍,才知道那里的压抑和暴力绝不亚于父亲。当然,后来我选择去法国留学的理由也不尽相同。大学毕业后就职于三星、大宇、现代等大企业,而后渐渐融入中产阶级,这是当时韩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可像我这样一个人,所有学历教育加起来还不够写满一页纸,别说入大企业无门,根本就是毫无立足之地。自卑感加上期望逃避父亲侵害的想法使我毅然决定远赴法国。P9-11

序言

关于金基德,很多话想说,但就在落笔的一瞬间又不知该从何说起。电脑里键入他的名字,显示出的却是“禁忌的”这三个同音字,不禁哑然失笑。生活中的某些阴差阳错恍若命定,常惊得人错愕无语。

金基德,恐怕是古今中外评价差异最大者中的一位。在韩国大众眼里,金氏无疑是异类,是哗众取宠、一时得逞的跳梁小丑。而在西方,金基德俨然是登得大雅之堂的韩影主力,甚至是东方美的又一代言人。在中国,金氏名字更是响当当,知其者、懂其者、服其者甚众。可谓韩国电影中最不容忽视、粉丝最多、特点最鲜明的一位电影作者。中国影迷不仅理所当然地将之视为韩国艺术电影的领军人,更将其影像美中蕴含的哲学韵味上升至东方美学的新经典。这样的金基德,注定是独行不羁的。他曾“口出狂言”地驳斥韩国媒体:“你们将在若干年我死后争相观看我的电影,并积极推翻现行定论。”—个人如若能让—个民族或说—个时代集体反思,无论结局何如,他的影响力无疑是伟大的!

其实,我并不是个从头至尾的“金迷”。刚开始接触他的电影时,我甚至有种将其定为“人渣”的不可遏制的厌恶。怎么会有这样一号导演如此粗鲁、如此残暴地侮辱、贱视女性?无论《坏小子》、《雀笼小旅馆》还是《漂流欲室》、《海岸线》,都令人气愤填膺无可忍受。怀揣这种愤懑与不解的我到了韩国,随着对韩土韩风了解的加深,我对韩国电影的理解与评价也逐渐有了转变。某天深夜,当我偶然在有线电视频道重看《坏小子》时,惊讶地发觉自己对金氏不再那么深恶痛绝了。当然,我在变,他也在变。《春夏秋冬又一春》的推出,令我对金基德导演有了全新的认识,之后的《空房间》和《撤玛利亚女孩》虽依然剑走偏锋,但格调温婉清淡了许多。再之后的《时间》、《呼吸》更是将绝望埋得低调,将破碎撕得深沉,甚至《空房间》后出现的小小不言的荒诞喜剧因子也更加借力发威。我开始迷恋上了外表日渐平和的金基德电影,缘由很简单:最少的语言、最深的抵抗和最令人难以料想的结局!

说到此,我忽然想起了另两位跟金基德有丁点儿关联的韩国影坛前辈。一位也叫“金基德”,是活跃于1960年代的老导演。那时候韩国电影处于中兴期,无论产量还是占有率都缔造了历史最高峰。这位老金导演以拍摄青春片见长,代表作是1964年的《赤脚的青春》。他和小金导演最相同之处除了姓名外(韩文完全一样),还有拍片的速度。老金年产多则8部,少则2部,20年的职业生涯累积了70多部片的骄人成绩。这和以“多快好省”著称的金基德导演极为相似,自1996年起,金基德几乎年产1部从未停手,至今已有了15部作品。而这对于其他导演而言,几乎是不可能的。

另一位由金基德导演联想到的影坛前辈叫“金绮泳”,韩文拼写与发音都和金基德导演只有一字之差。这位金导演亦是韩国电影史上响当当的人物。他拍摄于1960年的电影《下女》去年被林常树导演翻拍(全度妍主演)后再次掀起了影坛不伦之恋热风,并入围今年戛纳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金绮泳导演多才多艺,甚至可谓奇情大胆,他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拍摄了一系列“女性片”,如《下女》、《火女》、《虫女》、《水女》等,深受观众追捧。他的电影从现实主义出发,并结合奇幻(Fantastic)元素,最终发展出了自成体系的魔幻现实主义(Magic Realism)风格。之所以将金绮泳导演和金基德导演在此相提并论,不仅由于两者姓名上的相似,更缘于两人电影中对女性性元素的“偏爱”以及对现实主义的个人化修改都令人侧目。

当然我对金基德导演直接或间接的认识中还包含有一些更私人化的信息,比如他性格很单纯,说话很直接,反应很灵敏,与媒体接触时也不乏一丝对抗般的傲慢。还听说他身体很强健,对后辈很提携,同时对女性的喜爱也毫不遮掩……这样的一个独一无二的金基德,让很多影迷欢喜,也让不少人皱眉。但就是这个体制外的勇敢者,让电影有了另一种表情达意的途径,也使电影语言更显单纯。对金基德的理解、对金基德电影的爱,让我的电影观和爱情观更加豁然。所以这本书表面读来是本电影著作,实际上却能帮助我们化解心中固有的傲慢与偏见,甚至悟出另一种大爱。

感谢在这本书冗长的翻译过程中给予我帮助的朋友们。美丽的超二小姐,亲爱的文伟、治允前辈以及宗志敏、王清芳、董小娇和李艳,感谢你们对本书作出的贡献。还有TOM & JUDY,没有你们的支持,想必这本书的面世还要晚。

最后,感谢所有和我一样喜欢金基德电影的朋友们!

范小青

2010年8月8日于北戴河

书评(媒体评论)

这是至今为止惟一一本关于韩国导演金基德的书,当然在网站上输入金基德三个字,可以出现很多相关报道,而对于喜欢金基德或者对金基德有兴趣的人来说,这都是本非常值得一看的书。

——《新京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野生金基德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韩)金基德//郑圣一
译者 范小青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8095441
开本 16开
页数 39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87
出版时间 2011-01-01
首版时间 2011-01-01
印刷时间 2011-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56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33.126.578
丛书名
印张 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41
166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1: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