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冬儿姑娘(冰心卷中国儿童文学百年精华名家选集)/永远的珍藏
内容
编辑推荐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童年和少年时代最初读到的东西,很可能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审美取向和品位。所以希望这套精选的《永远的珍藏》能让你和世界因她而变得更温馨、更丰富。

本书是《永远的珍藏——冰心卷——冬儿姑娘》。本书收录冰心女士共32篇小说。书中多以贫困家庭出身,为生计从小奔波劳碌,背景离乡,但却乐观、勇敢的小小少年为主题。正如著名的《分》、《冬儿姑娘》、《小桔灯》都是描述没有父亲,唯有与母亲相依为命的几个小少年,在背负本不应该他们这个年纪所要背负的重担时,面对困难仍然保持乐观开朗、镇定勇敢的精神活下去……相信,小读者们在阅读过此书之后一定能感受到冰心女士的用心,同样如故事中的小主人公,坚韧般的长大!

内容推荐

本书是《永远的珍藏》中国儿童文学精华名家选集冰心卷,通过精心策划和编辑,以符合少年儿童审美习惯的整体设计和到位的包装营销,让新世纪的小读者,接受并喜爱这些曾经滋养过一代又一代少年儿童美好心灵的中国原创儿童文学经典。

本书以《冬儿姑娘》这篇小说为主打,故事是用冬儿姑娘的妈妈的口吻向她服侍过的太太来叙述冬儿姑娘的成长的经历的。在深情的娓娓叙述里告诉我们:冬儿是立冬那天生的,取名叫冬儿。冬儿的妈妈是仆人,冬儿的爸爸在前清内务府当差,前清一没有了,家里着实穷了。夫妻间拌了几句嘴,冬儿的爸爸出走,如今已是十五年了。那时冬儿刚四岁,从此娘儿俩便开始了艰难的生活,一天天眼泪拌着饭吃。为了养活冬儿,妈妈不得不靠砸石子、侍候人过活……

目录

第一部分

 离家的一年

 寂寞

 别后

 六一姊

 庄鸿的姊姊

第二部分

 鱼儿

 海上

 最后的安息

 三儿

 冬儿姑娘

 分

第三部分

 小桔灯

 回国以前

 在火车上

 记一件最难忘的事情

 桥

第四部分

 一只小鸟

 我梦中的小翠鸟

 霞

 灯光

 绿的歌

 梦

 王忆慈

第五部分

 祖父和灯火管制

 我的童年(1)

 我的童年(2)

 童年的春节

第六部分

 回忆“七七”

 腊八粥

 童年杂忆

 我入了贝满中斋

 我的故乡

试读章节

离家的一年

他和他的小姊姊对坐在石阶上。小姊姊只低着头织绒袜子。他左手握着绒球,右手抽着线儿,呆呆地坐着。恋家惜别的心绪,也和这绒线般,牵挽不断地抽出来,又深深密密地织入这袜子里。

十三岁的年纪,就要离家远去,自然是要难受的。然而他是个要强的孩子,抵死也不肯说恋家不去的话。只因他不肯说出,他的眼泪只往心里流,加倍地刺伤他的心。

当他去投考大学附中的时候,他父亲不过是带他去试一试罢了,不想到竟取上,名次又列得很高,他自己非常地喜欢。母亲说他太小,取上也罢了,不去也使得;离家太远了,自己也难受,家里也不放心,父亲也是这么说。他自己却坚持要去,说男儿志在四方,岂可坐失机会!他小姊姊也说是去好。两个小孩子,一吹一唱,高兴得了不得。他父亲和朋友们谈起,他们都着实夸奖他;又说那大学的进学考,限制得很严,难得取上了,不去很可惜——商量的结果,还是定了要去。

他母亲忙着替他收拾这个,预备那个。小姊姊也不和他打架了,成日里两个人厮守着,又将自己最爱的一管自来水笔,也送给他——他们为这一管笔曾拌了一回嘴,至终被他小姊姊得去了,现在又无条件地送给他,他倒觉得不好意思。

小姊姊只比他大一岁,所以在他们的称呼上,都加上个“小”字。

离着动身的日子,只有三天了。他渐渐地觉得难受起来,小姊姊也是如此,只是他们都不说出。小姊姊要替他织一双绒袜子,织了三天才成了一只。

这时父亲和一位年轻的朋友,从外院进来。小姊姊只管低着头,他也装作没看见。等他们一齐进入客室,小姊姊和他同时抬起头来,笑了一笑。

父亲在客室里唤他。他连忙放下正团着的线球,走了进去。父亲说:“这是大学教授周先生,后天你便跟他一块儿走,周先生好照应你。”他便鞠了一躬。周先生看着他,和他谈几句话。他站了一会儿,搭讪着又走出来。

小姊姊悄声问:“叫你进去做什么?”他说:“叫我去见周先生,后天和他一块儿去。”小姊姊说:“是大学的周先生么?他的夫人我认得,是个很好看……”

父亲同客人又出来了。他便站起来。小姊姊只得也鞠了一躬。

吃饭的时候,母亲笑着说:“你要走了,叫你父亲带你和小姊姊出去玩一玩吧。”他摇一摇头说:“我不去,只在家里便好,出去又烦得慌。”小姊姊说:“我那袜子还没织完呢。”父亲说:“等你织完,他也毕业回来了。”母亲不觉笑起来。

他在家里也忙了两天。有些东西,小姊姊一定要他带去学校玩,他一定要留在家里。母亲看了笑说:“有现在的相让,当初又何苦为这些东西生气?”他们都笑着,一面只管忙忙的,丢下这个,拾起那个。

这一天晚上,母亲叫他到屋里去,打开箱子叫他看,说:“这边是夹衣服,这边是棉衣服,天气一冷,千万记着换上;这底下是被单……”他只管点头答应着。父亲站在一边笑着说:“你不必吩咐,他哪里记得这许多?横竖冷了,也一般会知道穿。”这时小姊姊从自己屋里进来,说:“好容易赶完这双袜子了,放在这边角里,你可记着。”放下了袜子,又说:“这是信封,都贴上邮票了。”他接过来说:“我已有了不少的信封了,做什么又给我?”一看那十二个封面上都已写好了,都是他小姊姊的名字,他随手也放人箱子里。

仆人进来,将几件行李都捆好了。母亲和父亲又嘱咐他好些话。他这时真是伤心了,几乎撑不住,心想不如小姊姊也和我打架,家里的人都不理我,我去倒觉得无有牵挂,如今这样真是太叫人难受。父亲看出来了,便说:“你们早去睡觉吧,明天早车是七点钟的,还要早起呢。”母亲说:“可不是,还得先到周先生那里。李妈,叫他们明天早饭早一点开。”李妈答应着。他和小姊姊便出来了。

两个人又坐在台阶上,小姊姊说:“你到那里就写信回来;年假是什么时候放的,也早几天告诉我。”屋内的灯光,从竹帘子里射将出来,人影在地,小猫从廊下慢慢地走入他怀里。他一面抚着小猫,一面说:“我走了,你可寂寞了。”小姊姊说:“我还有几天也就上学了,不过放学回来,也是……”这时母亲在屋里又一叠连声,催他去睡。他放下小猫站了起来,小姐姐也自回屋里去了。

……

P8-P11

序言

踮起脚尖,与爱和美结缘——重读冰心的作品

冯海

一个温暖的春日下午,窗外的梧桐树叶兀自绿着。图书馆内一排又一排的书架总是太高,摆在上边两层怎么也够不着的书显得格外吸引人——那大约是专门留给高年级的同学看的吧?于是我俏悄用脚踏住下面一块书架隔板的边缘,踮起脚尖,伸手去拿上面的图书。取下来的时候,一些细小的灰尘在阳光中闪闪发亮、四处飞舞。翻开发黄的书页,一股熟悉的书的香味带着些微的潮气扑鼻而来,那多半就是小学时候的我想要找到的感觉了。

童年时代产生的这种对摆在书架上面怎么也够不着的书的渴望,就缘自于冰心的作品。那几本冰心的集子——小说、散文、诗歌、译作,它们的位置恰好就在三年级的我伸出手臂够不着的地方。从三年级开始读冰心,大概许多字的意思都是要靠猜的,但还是反复借来读,到了四年级、五年级,仍是用老办法取下那几册冰心的集子,从此与冰心结缘,经过小学、中学、大学……直到如今。

年纪小的时候读冰心,故事是淡淡的,但仍能体会到其中绵长醇厚的韵味。阖上书后,常是傻傻地坐在那里,想着其中的那些可怜的或是可爱的人儿:翠儿、惠姑、冬儿姑娘、小小和小小的妹妹、永明、庄鸿的姊姊……一次又一次与这些人物相遇,便熟悉了,有时候会想念起哪一个,便再把书拿来看那一篇,就好像是找一个相熟的朋友。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不能理解为什么小孩子(包括童年的我)也会喜欢冰心的作品,文字固然是灵动清丽、美得无比,然而那些散文和小说,分明没有什么犀利尖锐或跌宕起伏的内容,那么,小孩子(包括幼时的我)为什么会坚定地选择冰心?今天,当我再次阅读冰心的作品时,我恍然大悟  了——儿童是比成人更加贴近冰心的,而冰心也真正是一位属于儿童的作家。

冰心始终是柔和的。冰心的温柔在散文中,呈现出优雅而从容的美,决不紧张、强硬、匆忙,只是娓娓地叙说着一段惰、一件事或是某个人,那些故事或情感的细节林林总总让人觉着宁静和安详。阅读冰心的小说也是如此,读者决不会被某种强悍的力量突然击倒。冰心的小说盈满疼痛,却不坚硬,只不露锋芒地描绘出生活中的一幕幕,润物细无声地将一种温柔植入故事中,最后, 疼痛的感觉不知何时涨溢上来,无端淹没了阅读者的心,让你难以言说,却眼中有泪。

儿童是善感的,天然地倾向于温柔的母性和纯净之美,于是冰心的美文,无论是散文还是小说,包括小诗,都能得到儿童的青睐。

冰心充满了爱,因爱而对周遭的人发出怜悯,这也是儿童喜欢读她的原因。冰心的文字仿佛暗夜中的一星灯火,窄如手掌的光亮,总让人看见温暖,也知道在光与爱中是美好的——然而,仅此而已,冰心所能做的,就是尽其所能地为人们营造一个梦想中的家园,充满了爱、温暖、和谐。而冰心也知道这样的家园是现实中难以建造的,于是她笔下的人物会忧伤、哀怨,替她表达对人类之爱的渴想以及对缺少爱的现实的遗憾。

无论时空如何流转,无论俗世的潮水如何涨落,冰心所渴想、营造的美和爱始终是人间的珍宝。由此可以断言,哪怕经过千百世代,冰心的作品仍会让孩子们眷恋。也许另一时空,在某个高高的书架后面张着一双孩子的眼,望向伸出手臂也够不到的那一格,那里摆着冰心的集子……让他踮起脚尖,与爱和美结缘。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冬儿姑娘(冰心卷中国儿童文学百年精华名家选集)/永远的珍藏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冰心
译者
编者
绘者 王晨//孟可欣
出版社 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6540422
开本 16开
页数 170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220
出版时间 2010-10-01
首版时间 2010-10-01
印刷时间 2014-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36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86
丛书名
印张 11
印次 3
出版地 四川
251
186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23: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