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介绍了微连接和纳米连接领域多年来的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内容丰富而前沿,既有微连接基础理论的论述,又涵盖了许多工程实践应用。可作为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和电子工程学科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和参考书,也可供相关领域科技工作者和工程师参考。
图书 | 微连接与纳米连接(精)/国际制造业先进技术译丛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介绍了微连接和纳米连接领域多年来的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内容丰富而前沿,既有微连接基础理论的论述,又涵盖了许多工程实践应用。可作为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和电子工程学科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和参考书,也可供相关领域科技工作者和工程师参考。 内容推荐 本书介绍了微连接和纳米连接的理论基础和应用实例,内容涵盖了常用的微连接和纳米连接工艺。本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微连接方法,以及微连接的共性问题,如计算机模拟、传感和监测、控制和自动化、部件的夹持和定位;第二部分描述了不同微连接和纳米连接方法的特性,讨论了微连接技术扩展到纳米连接的可能性;第三部分阐述了一些材料的微连接技术,以及微连接在不同工业领域的应用。 本书为医疗元件和可植入装置、传感器和变频器、微电子和光电子器件、微系统、纳米尺度的装置和系统、燃料电池和其他微小产品的制造提供了科学和实际应用的视角,对从事微连接及纳米连接技术研究和开发的工程师和科技工作者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本书还可作为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和电子工程学科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或参考书。 目录 译丛序言 译者序 引言 第1部分 微连接基础 1 固相键合工艺机理 2 软钎焊和硬钎焊机理 3 熔化微焊接基础 4 固相键合模拟 5 熔化微焊接模拟 6 传感、监测和控制 7 组装工艺自动化及材料处理 第2部分 微连接和纳米连接工艺 8 微电子引线键合技术 9 固相扩散键合 10 纳米颗粒键合 11 扩散软钎焊与硬钎焊 12 激光软钎焊 13 无钎剂软钎焊 14 激光微焊接 15 电子束微焊接 16 电阻微焊接 17 粘结键合 18 纳米连接简介 第3部分 各种材料的微连接及其应用 19 高温超导体连接 20 形状记忆合金连接 21 圆片键合 22 塑料微焊接 23 医疗元件和装置微连接 24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密封 25 块状纳米材料连接 26 陶瓷/金属连接 附录 常用术语英汉对照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微连接与纳米连接(精)/国际制造业先进技术译丛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加拿大)周运鸿 |
译者 | 田艳红//王春青//刘威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1130042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643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912 |
出版时间 | 2011-01-01 |
首版时间 | 2011-01-01 |
印刷时间 | 2011-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电子通讯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99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TN4 |
丛书名 | |
印张 | 42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6 |
宽 | 174 |
高 | 2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