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周恩来二十六年总理风云
内容
编辑推荐

他组建“内阁”,为安排民主人士煞费苦心;“跃进”年代,他受到批评后一再检讨以至提出辞职;他苦撑危局,与无政府状态展开艰难的对抗;他“解放”干部,为邓小平等人复出费尽心机;他“改变世界”,利用中美苏大三角关系巧妙运筹……他就是我们敬爱的周总理。

本书侧重描述了作为共和国总理的周恩来丰富的内心世界,是众多关于周恩来的书中独特的一种,尤为可贵的是,本书首次披露了许多当事人的回忆,都是鲜见的历史材料。

内容推荐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周恩来一生的写照。本书可看作是特殊岗位、特殊历史时期的总理传记。它以历史时间为经,以重大事件为纬,经纬交织中凸显的是总理那颗赤子之心。

目录

集三“总”于一身,角色特殊的总理

 3/出任总理,组建“內阁”,为安排民主人士煞费苦心

 15/首张“考卷”,经济命题,新政府迎难而上绘出第一幅建设蓝图

 27/当代大禹,长年治水,驯淮河、长江、黄河……其功不在禹下

 43/抗关援朝,三位一体,集三“总”于一身,角色特殊

 59/“三反”“五反”,除“毒”去“病”,严办“大老虎”毫不手软

 77/折冲樽俎,求同存异,“外交不过是‘文打’而已。”

 102/“用而不疑,疑而不用”,大声疾呼“人才缺乏,是最困难的问题”

探索、调整、建设中的总理

 125/反对冒进,曲折探索,促“退”的做法引起毛泽东的不满

 145/“跃进”年代,苦闷岁月,受到批评后一再检讨以至提出辞职

 161/经济调整,“动人手术”,先蹲点农村搞调查研究

 178/既讲调整,又讲斗争,在困苦中走进中共八届十申全会

 193/首访非洲,冒险探路,掀起新中国第二个建交高潮

 222/破核威慑,搞原子弹,亲自主持中央专委会抓国防尖端

 244/寻求团结,再访苏联,对苏联新领导失望后永别莫斯科

 262/调整后期,风雨交加,主持制订难产的第三个五年计划

艰难对抗、苦撑危局的总理

 291/所谓“革命”,史无前例,以“抓革命”来“促生产”艰难而心碎

 311/乱中求治,苦撑危局,与无政府状态展开艰难的对抗

 331/“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因人而异地保护民主人士

 345/力保栋梁,生死相依,在艰难处境下尽最大努力

 364/古稀之年,“解放”干部,为邓小平等人复出费尽心机

 383/“改变世界”,拓新格局,利用中、美、苏大三角关系巧妙运筹

 408/乾坤之争,挫败阴谋,在身体状况急剧下降时谱写最后辉煌

试读章节

1949年3月,黄炎培是在人民解放战争的隆隆炮声中,经周恩来等人的周密安排,摆脱国民党特务的严密监视,潜离上海经香港到达北平的。不久,他的二儿子被国民党特务以法西斯手段活埋。噩耗传到北平,黄炎培悲痛至极。这时,周恩来亲自前往黄的住地安慰,并告诉他:“中共愿与你永久合作。”通过对共产党的所见所闻以及与毛泽东、周恩来等人的密切接触,真理所在,黄炎培心中已基本有数。

新中国成立之时,黄炎培已是走过71年人生、进入72岁的老人。但他心中顿时觉得一片亮堂。应中共之邀,他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并在10月9日这天召开的政协一届一次会议上,与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李济深、蒋光鼐、张澜、沈钧儒、章伯钧等人一道,被选为常务委员。

组建新的政府,周恩来和毛泽东一致认为,非请黄炎培这样的人物“出山”不可。

为做黄炎培的工作,周恩来决定亲自登门拜访。

10月11日晚,周恩来来到黄炎培的寓所,一番诚心诚意,劝说黄炎培出任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业部部长。

黄炎培面有难色,因为他自几次拒绝做官后,曾抱定了“不为仕,不做官”的念头。面对诚恳的周恩来,他一开始就有些犹豫:

“1946年我68岁时,就觉得已经老了,做不动官了。如今我已72岁,还能做官吗?”

周恩来一听,爽朗地笑了起来,连忙称:“黄任公不老。”他细心地解释说:在新政府任职,不同于在旧社会做官,现在是人民的政府,不是做官,是做事,是为人民服务。在人民政协会议上,由全国各党派一起千斟万酌制定的《共同纲领》,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剧本”。我们编了“剧本”,自己怎能不上台唱呢?

“剧本”的确是黄炎培等人参与“编”的,各方人士的意志都较为完整地体现在里面了,此时撒手,“不上台唱”,岂不有违“为人民”的宗旨?……两人促膝交谈,不知不觉两个钟头过去了,最后黄炎培答应考虑考虑。

与对待其他民主党派一样,周恩来还与黄炎培协商了民建其他领导人在政府中的任职问题。临走时,周恩来请黄炎培一并考虑。

共产党的道路,给黄炎培很多的启发;而周恩来的坦诚,又給黄炎培极大的鼓舞。他基本上被周恩来说服了。

第二天,周恩来再次登门,讨取黄炎培的思考结果。政府总理两次登门,黄炎培感激不尽,他知情晓理,不愿让总理“三顾茅庐”。黄炎培欣然同意担任政务院副总理和轻工业部部长两职。

对黄炎培而言,他并不是勉强同意出山的。他答应周恩来,是因为自己解决了“信念”和“真理”的问题。后来他在回忆中这样解释自己的变化过程:

使我认识为可能是真理所在,就是1945年延安之行。直接听到毛主席的指示,看到种种的措施,从此一步步地正式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人民服务,一面工作一面学习,明确地认定了真理之所在……

在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请谁来担任农业部的首任部长呢?周恩来提了一位大家不太熟悉的人,他就是李书城。党内有人对这一提名大惑不解,并提出疑虑:为什么要委任一位大家都不甚了解的人来担此大任?周恩来坦然解释道:

他是同盟会的早期会员之一,辛亥革命首义后在武汉当过黄兴的参谋长,继之又投入了讨袁护国战争和护法战争,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斗争中起过重要的作用;我们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他家召开的,他的弟弟李汉俊过去在我们党内有过贡献;在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中,他也做过有益的工作……  大家恍然大悟,尽管不太熟悉,但最终还是接受周恩来的意见。李书城入主农业部。

人们又生疑惑:为什么大家熟知的邓颖超却不在政府任职?建国伊始,党内外各方面的人物对邓颖超已是非常了解。她在中国共产党各个历史时期的杰出表现尤其是在妇女、统战等方面的工作业绩,广为人颂。

有的党外人士直接找到周恩来问:“为什么不让邓大姐在政府里担任一项职务呢?”

任凭大家如何劝说,周恩来态度坚决:“我不能这样做!”

他还有一番高论:

“我是政府总理,如果邓颖超是政府的一个部长,那么我这个总理和她那个部长就分不清了;人家会把她那个部长说的话,把她做的事当成是我支持的……”

最终他斩钉截铁地回绝了人们的提请:“只要我当一天总理,邓颖超就不能到政府里任职。”

这样一个周恩来,人们肃然起敬,佩服!

对第一届“内阁”的组成和总理周恩来这种考虑问题周到、安排职位近乎完美的作风,人们心悦诚服,交口称赞。

民主人士感叹:“周恩来总理不愧为‘周’总理啊!”

参加过一届政协会议的孙晓村称:“民主人士在中央人民政府中担任部长以上职务占全体成员的三分之一强,他们德高望重,深受人民信任。……我深深感到这样的人事安排,充分体现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是任人唯贤的楷模。”

1949年10月21日下午,周恩来走进中南海勤政殿,主持召开上任以来的政务院第一次政务(扩大)会议。

选择这里开第一次会议,恐怕有它的特殊含义。这是一座坐北朝南的建筑,位于中南海瀛台汉白玉拱桥的北侧,原先是中南海里的正殿。只因康熙皇帝为它题的殿额“勤政”,而得名“勤政殿”。光绪亲政以后,特别是在实行维新变法的那段时间里,经常把勤政殿作为主理朝政的地方。光绪变法失败以后,勤政殿不仅没有起到“勤政为民”的作用,反而成为满清腐败昏庸的见证。

直到1949年中国历史翻开新的一页的时候,勤政殿才为中国共产党筹建新中国发挥起重要的作用。周恩来进入北平后不久,就是在这里主持起草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将这部新中国的根本大法孕育出台。

走进勤政殿的新中国“内阁”成员们深知,周恩来意在提醒大家从此要真正地为民勤政。

P8-P10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周恩来二十六年总理风云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宗丽//明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辽宁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5069650
开本 16开
页数 425
版次 3
装订 平装
字数 413
出版时间 2011-01-01
首版时间 2011-01-01
印刷时间 2011-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56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7=7
丛书名
印张 27.5
印次 4
出版地 辽宁
237
167
2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1: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