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多棱镜下
内容
编辑推荐

吴福辉,曾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茅盾研究会副会长。现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主编。治中国现代文学史,专攻1930年代文学、现代市民文学和京海派文学,偶涉学术散文。主要著作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合著)、《都市漩流中的海派小说》、《沙汀传》、《带着枷锁的笑》、《且换一种眼光》、《游走双城》、《深化中的变异》、《多棱镜下》等。本书为其文学研究方面的论文集《多棱镜下》,共计42篇。全书共分7辑,包括:文史寻迹,学科突围,沪上媒体,资料发现,逝者怀想,讲演访谈,我的回顾。

目录

我也穿过松紧不同的鞋子(代序)

一 文史寻迹

中国左翼文学、京海派文学及其在当下的意义

海派的文化位置及与中国现代通俗文学之关系

战争、文学和个人记忆

“五四”白话之前的多元准备

地方籍·地域性·文化叙事与经典

正视自由主义作家的人生理想——读梁实秋《雅舍轶文》随感

关于都市、都市文化和都市文学

二 学科突围

学科的发展趋向及其内在矛盾性

当新旧文学界限的坚冰被打破

寻找多个起点,何妨返回转折点——现代文学史质疑之一

消除对市民文学的漠视与贬斥——现代文学史质疑之二

“主流型”的文学史写作是否走到了尽头?——现代文学史质疑之三

为真正的教材型文学史一辩——现代文学史质疑之四

三 沪上媒体

两类读者:《家》初刊为何险遭腰斩考辨

漫议老画报

阴影下的学步:晚清小说中的上海

多棱镜下有关现代上海的想像——都市文学笔记

《晚清、民国时期上海小报研究》序言

海派先锋杂志、通俗画刊及小报

四 资料发现

史料、学风与当下性

《郁金香》发现始末:无心插柳柳成荫

无心插花花成行

《补情天》补了什么

五 逝者怀想

墓地:金子般沉重

回归山野——悼李辈

忆叶子铭:在北京茅盾故居相处的日子

饱尝苦难而坚守的贾植芳先生——对他晚年的印象小记

市民之子老舍

赵树理的文学影响力何在

今日研究胡风与沈从文的意义

唐瞍藏书文库随想

六 讲演访谈

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化过程(在南京东南大学建校100周年系列讲座上的演讲)

北京市民社会不朽的叙述者(在中国现代文学馆纪念老舍诞辰105周年讲座上的演讲)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当今态势(在上海大学文学院青年教师讲座上的演讲)

现代文学:学科历史与未来走向——吴福辉先生访谈录

海派文化能否有容乃大的一个检验——上海《社会科学报》记者访吴福辉教授

现代作家各有其位——《宁波晚报》记者访文学史家吴福辉

七 我的回顾

融入我的大学——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北大生活片断

本刊没有故事的故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二十年述评

《新语文读本》与我

现代文学馆与我跋涉走过的路

看一粒粒萤火在前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多棱镜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吴福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20077847
开本 16开
页数 40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43
出版时间 2010-02-01
首版时间 2010-02-01
印刷时间 2010-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7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6.6-53
丛书名
印张 26.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1
150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2:5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