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一次读完15位心理学大师经典讲义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精心选取世界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阿德勒、荣格、霍妮和弗罗姆等人的经典之作,分别从性欲、社会、生活环境、文化传统等方面对人的病态心理、梦的形成、人性、自由、性欲、爱欲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心理分析。本书用极为精炼的语言对《梦的解析》、《性学三论》、《爱欲与文明》、《理解人性》、《心灵、自我与社会》、《寻求灵魂的现代人》、《发展认识论原理》、《逃避自由》、《科学与人类行为》、《心理学原理》、《人猿的智慧》、《心理学的理论和体系》、《童年与社会》、《存在心理学探索》、《我们时代的病态人格》、《社会学习论》等15位心理学专家经典著作的主要观点进行了高度概论,这样做的目的在于:既可以节省读者的学习时间,又可以把握这些经典著作的主要思想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目录

第1位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Freud,1856-1939)

《性学三论》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一、精神症中性变态盛行的原因

二、童年的性潜伏期及其中断

三、原欲理论

四、对性倒错的预防

五、性本能

六、文明的三个阶段

七、关于性的三个问题

八、禁欲的后果

《梦的解析》

一、梦的解析方法

二、心理结构的潜意识论

三、心理动力的本能论

四、梦是人潜意识欲望的表达和实现

第2位 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

《理解人性》 弗雷德·阿德勒

一、两性差异和劳动分工

二、性格的性质和起源

三、社会感对性格发展的重要性

四、性格发展的方向和类型

五、气质和内分泌腺

六、攻击性性格特征

七、非攻击性性格特征

第3位 乔治·哈伯德·米德

(George Herbert Mead,1863-1931)

《心灵、自我与社会》 乔治·哈伯德·米德

一、行为主义与心理学平行论

二、心灵与符号

三、心灵与反应及环境的关系

四、自我与主体

五、“主我”与“客我”

六、个人主义自我理论与社会自我理论的对比

七、冲突与整合

第4位 皮亚杰(Plaget Jean,1896-1980)

《发展认识论原理》 皮亚杰

一、感知运动

二、形式运思

三、从本能到智力

四、自我调节系统

五、逻辑的认识论

六、建构主义与新特点的创造

第5位 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1842-1910)

《心理学原理》 威廉·詹姆斯

一、对目的的追求和选择是心灵存在的标志

二、关于大脑半球的一般观点

三、颅相学的观念

四、局限于大脑半球的人的意识

五、刺激的聚合

六、灵魂理论

七、心理学中的错误之源

八、意识与空间的关系

第6位 埃里奇·弗罗姆(Erich Fromm,1900-1980)

《逃避自由》 埃里奇·弗罗姆

一、人与自由

二、工业制度对内在自由的影响

三、逃避自由

四、权威主义

五、自由与自发

第7位 卡尔·古斯塔夫·荣格(Carl.G.Jung,1875-1961)

《寻求灵魂的现代人》 卡尔·古斯塔夫·荣格

一、梦的分析理论

二、集体潜意识学说

三、心理类型的划分

四、中年期的重要性

五、荣格与弗洛伊德的主要分歧

第8位 查普林(James.P.Chaplin,1919年生)

《心理学的体系和理论》 查普林

一、心理学各学派

二、知觉与资讯加工论

三、超感知觉

四、《巴甫洛夫与条件反射》

第9位 沃尔夫冈·苛勒(Kohler·Wolfgang,1887-1967)

《人猿的智慧》 沃尔夫冈·苛勒

一、迂回法

二、工具的利用

三、物体的摆弄

四、工具的制造

五、工具的制造(续):建筑

六、利用中介物体的迂回

七、“机会”和“模仿”

八、形的处理

第10位 哈伯德·马尔库塞(Herbert Marclise,1898-1979)

《爱欲与文明》 哈伯德·马尔库塞

一、自由与奴役

二、爱欲与政治

三、弗洛伊德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融合

第11位 卡伦·霍妮(Karen Horney,1885年生)

《我们时代的病态人格》 卡伦·霍妮

一、关于精神症的几个观点

二、霍妮对弗洛伊德思想的继承

三、霍妮与弗洛伊德思想的分歧

第12位 亚伯拉罕·H·马斯洛

(Abraham.H.Maslow,1908-1970)

《存在心理学探索)) 亚伯拉罕·马斯洛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过渡性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研究重点

三、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成就

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缺陷

第13位 艾瑞克·H·艾瑞克森

(Erik.H.Erikson,1902-1994)

《童年与社会》 艾瑞克·H·艾瑞克森

一、欲力和侵犯性

二、苏语印第安儿童的教育

三、自我、本我和超我

四、摆脱焦虑

第14位 斯金纳(B.F.Skinner,1904-1990)

《科学与人类行为》 斯金纳

一、人类行为的内部“原因”

二、操作性条件反射

三、控制的技术

四、思维中的创造性

五、社会环境

第15位 班杜拉(Albert Bandura,1925- )

《社会学习论》 班杜拉

一、班杜拉的生平

二、《社会学习论》的主要内容

三、贯穿于本书的重要思想及其对心理学发展的贡献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一次读完15位心理学大师经典讲义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书凯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1773505
开本 32开
页数 26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9
出版时间 2010-02-01
首版时间 2010-02-01
印刷时间 2010-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33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4
丛书名
印张 8.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09
148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1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3: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