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昆虫记(上下)/我的第一本博物学名著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法布尔依据毕生从事昆虫研究的经历和成果撰写的一部关于昆虫的作品。法布尔以人性关照虫性,用散文化的笔调在书中真实地记录了各种各样的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生育和死亡等。全书渗透着作者对生命的关爱和敬畏之情,体现了作者细致入微、孜孜不倦的科学探索精神。

内容推荐

法布尔(1823-1915),法国昆虫学家、动物行为学家、文学家、博物学家,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昆虫界的维吉尔”。法布尔一生坚持自学,先后取得了数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的多个学位,精通拉丁语和希腊语。他在绘画、水彩方面也几乎是自学成才,留下的许多精致的菌类图鉴曾让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法国诗人弗雷德里克·米斯特拉尔赞不绝口。他的才华受到当时文人学者的仰慕,其中包括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1911年诺贝尔奖文学奖得主——比利时剧作家梅特林克等。

《昆虫记》不同于一般科学作品或百科全书,它散发着浓郁的文学气息。全书语言朴实清新,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和诗意。除了介绍自然科学知识以外,作者利用自身的学识,通过生动的描写以及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昆虫的生活与人类社会巧妙地融合,引导读者在昆虫的“社会”中思考人类的思想、道德与认知等。该书因其丰富的内容和极高的文学价值而获诺贝尔奖文学奖提名。

目录

上册

 蝉

 螳螂

 蚱蜢

 蟋蟀

 蝗虫

 萤火虫

 天牛

 花金龟

 黄翅飞蝗泥蜂

 砂泥蜂

 圣金龟子

 红蚂蚁

下册

 食蚜者

 绿蝇

 麻蝇

 腐阎虫和皮蠹

 珠皮金龟

 胡蜂

 蜂蚜蝇

 彩带圆网蛛

 纳尔包那狼蛛

 蜘蛛的迁移

 蟹蛛

 迷宫蛛

 克罗多蛛

 蜡衣虫

 圣栎胭脂虫

试读章节

蝉的产卵和孵化

普通的蝉都在干树枝上产卵。它们尽可能寻找像干草或铅笔粗细、外有一层薄薄的木质、内含丰富汁液的细枝,只要这些条件具备,什么植物都无所谓。细枝多少有点儿垂直翘起,最好比较长、匀整而且光滑,好在上面产下所有的卵。

蝉用自己短而尖利的胸针自上而下斜插进树枝,在横向上刺成一系列小孔,撕裂木质纤维,把纤维挑出。如果树枝匀整、光滑、长度合适,这些孔便几乎距离相等,不太偏离直线。孔的数目不等,在三四十个上下。母蝉总是只身仰着头在树上产卵。排卵管长约1厘米,整个插入树枝内。母蝉轻轻扭动身体,鼓起和收缩腹部末端,频频颤动着,这就是产卵的全过程。从钻孔到排卵结束约10分钟。之后母蝉慢慢离开,洞穴由于木质纤维重新闭合而自动封闭起来。接着它又垂直爬到一翅之长的高处,又钻新孔,又排卵。卵就产在这些孔内的小穴中,中穴是一条狭窄小径,入口处无遮盖。卵一个个排列于穴内,每穴卵数6到15个,平均为10个,因此一只母蝉产卵总数在三四百个之间。

这个昆虫家族的确庞大,产卵多是为了预防许多毁灭性的危险。这危险并非来自麻雀,因为成年的蝉目光锐利,可猛然飞起而且飞得快;它栖息于高枝上,也不怕草地上的强盗。当它受到进攻时,会向袭击者射出一泡尿,然后一走了之。所以不是麻雀迫使它产这么多的卵。危险是来自他方,而那危险对它的产卵和孵化都是致命的。那是一种极小的小蜂科幼虫,我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它有四五个毫米长,浑身黑色,有多节的触须,在腹下近中央处也有穿刺工具,伸出来时与身体成直角,蝉卵刚产出,它就把它们消灭掉。

虽然蝉比起这个天敌来是庞然大物,只要把爪按在它身上便能把它压扁,可这种小蜂科幼虫镇静自如,胆大无比。我曾见到有三四只掠夺者跟在产卵的母蝉身后也刺着洞,或者等待着有利时机。当母蝉在一个穴里产了卵,爬上较高地方再钻洞时,一只强盗就跑到被抛弃的洞穴,公然毫不畏惧地几乎就在蝉爪下,像在自己家里一样,完成它的丰功伟业。它伸出穿刺工具刺入蝉卵,把自己的卵排进去。当母蝉排完全部的卵飞走时,它的大部分洞穴里都有这些异族的卵;这些卯很快便成熟为幼虫,它们以蝉卵为食粮,取代了蝉的家族。

可怜的产妇,你没有从千百年的经验中取得任何教训。当这些可怕的钻探者在你身旁准备干坏事时,你敏锐的眼睛一定会看到它们的;你当然看到了它们,知道它们跟在身后,可你仍然若无其事地听任敌人这样对待你。宽厚的庞然大物啊,你转过身来,把这些侏儒踩扃吧!可你从来不这样做,你甚至无法为了改变你作为母亲身受灾难的命运,而改变你的本能啊!

蝉卵白如象牙,有光泽,长形,两端有壳,长两毫米半,宽半毫米,成行排列,彼此略有重叠。到9月末,变成乳酪那样的棕色。10月初,前部出现两颗栗褐色明亮的眼睛,几乎立即能看到东西。幼蝉前部呈圆锥形,像极小的无鳍鱼。身下有两只连在一起的前腿朝后伸直,构成一种鳍状物,它能微微活动,用来使幼虫钻出卵袋,困难地爬出纤维质的穴道。穴道非常狭窄,只够一个幼虫爬出,而且蝉卵不是首尾相接,而是略微重叠,后面的幼虫必须穿过前面已孵化而遗留下来的卵壳钻出。这样,幼虫戳破卵壳后穿过穴道会困难重重:碍事的触须、展开的长腿,尖端弯曲的穿刺工具沿途会勾住东西,这一切使幼虫难以迅速得到解放。一个穴里的卵几乎同时孵化,前面的新生儿必须尽快离开,好给后来者留下自由的通道。

幼虫爬出洞穴至少需半个小时,它一出洞穴立即从前到后缓慢地把皮蜕下,蜕下的皮悬在枝上,幼虫尾部嵌在旧皮内;它在落地前,先在这里沐浴阳光,强壮身体,蹬蹬双腿,试试力气,系着安全带懒洋洋地摇晃着。它的触须相当长,现在自由了,它左右挥动着,腿前后伸缩,前爪比较粗壮,张合自如。它靠后腿悬挂着,微风一吹,就摇动起来,并在空中准备着翻个筋斗降落世间;有的半小时就落地,有的要几小时,有的甚至要等待第二天。我没有见到过比这小小的体操运动员更奇特的表演了。

幼虫终于落地了。这个虚弱的小家伙只有跳蚤那么大,现在它投入到严酷的生活中了。我可以预感到它会遇到千难万险。微风会把它吹到坚硬的岩石上、车辙的积水中、不毛的黄沙里,或者硬得钻不下去的黏土上。它需要一块容易钻入的非常松软的土,以便立即藏身在土中。天气渐冷,寒霜将降,在地面游逛会有死亡的危险。

当幼虫找到合适的地方后,便用前腿的弯钩在地面挖洞。借助放大镜,我看到幼虫挥动锄头,把土耙到地面,几分钟后,一个土穴稍稍打开了,它钻了下去,埋人土中,就再也看不见了。

显然,在地下,它只能靠植物的根汁为食物。但是它什么时候开始吮饮第一口呢?我现在还不清楚。

蝉在地下的初期生活,至今我们还没有亲眼看到。我们对发育完全的幼虫的生活也不太清楚。不过我们知道它在地下生活的时间是4年,而它在空中的生命则比较容易估算出来。接近夏至时,我听到蝉的第一声歌唱,到9月中旬,音乐会结束。由于并非所有的蝉都在夏至出土,我们取首尾这两个日期的平均数,可得出蝉在阳光下歌唱的时间为5个星期。

4年在地下干苦工,1个月在阳光下欢乐,这就是蝉的寿命。我们不要责备成年的蝉狂热地高奏凯歌,因为它在黑暗中待了4年,穿着皱巴巴的肮脏外套,如今它突然穿上标致的服装,长着堪与飞鸟媲美的翅膀,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微醉半醺,在这个世界里,它极其快乐。为了庆祝这得之不易而又这么短暂的幸福,歌唱得再响亮也永远不足以表示它的欢愉啊!

P17-20

序言

许多人不喜欢科学,并不是真的不喜欢科学,而是被科学的某个“子集”吓坏了。相当多一些人因为数学、物理成绩不够好,而害怕科学,进而不喜欢科学、远离科学。而事实上,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非常聪明,智商并不低,他们在那个“子集”外的其他方面都表现得非常优秀。是那个“子集”败坏了科学的声誉!

那个子集通常指数理科学,包括算术、代数、平面几何、三角、立体几何等数学,以及力学、物理学、化学等离开了数学很难搞明白的一部分自然科学。

在近代科学发展史中,有两大科学传统:数理(类)科学传统和博物(类)科学传统。两大传统都为科学的发展、完善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博物学大致对应于西方的“自然史”(natural history),但中国学问中的“博物学”要比“自然史”广一点,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博物学是指,对大自然宏观层面的观察、记录、分类等,包括天文、地质、动物、植物、气象、农业、医药等学科的一部分知识。在中国古代,博物类学问相对于数理类学问要发达得多。就整个人类历史而言,博物类著作也远比数理类著作多得多,从业者也多。奇怪的是,通常的科学通史没有反映这一点。

西方历史上著名的博物学家有亚里士多德、普林尼、格斯纳、雷、布丰、林奈、居维叶、拉马克、赖尔、达尔文、华莱士、法布尔、劳伦兹、威尔逊等,中国则有郦道元、孙思邈、徐霞客、朱■、李时珍、高濂、陈元龙、吴其溶等。他们为生物分类学、农学、医学、地质学、比较解剖学、进化生物学、生态学和动物行为学等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就方法论而言,博物学与数理科学有着不同的探究方法,博物学强调的是从宏观的、整体的层面考虑问题,不过分追求深度。在方法论上,博物学不追求培根式的拷打自然,不追求伽利略、笛卡儿以来对大自然的过分数学化。

博物学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即对特别大尺度和特别小尺度上的事物不太关心。太大的东西普通人看不到,太小的东西也看不到,它们都无法直接进入我们的“生活世界”。博物学比较在乎能用“米”和“年”这样尺度来度量的、与我们日常生活非常密切的事物。博物学强调识知(knowlnq)过程中“个人知识”的重要性。比如,《中国植物志》有80卷126册,记录植物三万多种,这些是“公共知识”,就算你购买了这些书,放在家里,它们也不是自己的知识。没有人能认出所有这三万多种植物,我们只有通过与大自然打交道,关注具体的每一种植物,并与植物志对比,把其中一部分“公共知识”变成“个人知识”,才算掌握了真知。

博物学的目标不在于竞技体育式的现代科技竞赛。现代科技强调的是快速,但快速对我们个体未必有好处,对我们国家也未必有好处,对我们地球也未必有好处。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看,人类在近代的行为是过分冒险的、不理性的。

新的博物学需要什么样的工具?对于博物学来说,任何设备都可以用,最重要的“设备”还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工具,即我们的感官、我们的知觉能力、我们的感受力以及在此基础之上的伦理超越性,而这些恰好是现代人所缺乏的。现代人缺乏用眼、用心观察大自然的能力和愿望,但是人生下来,每个人本来都具有这样的能力和愿望,小学生、博士生、教授、普通老百姓也都可以从事博物学。只要有心、用心,我们就可以从事博物学。

博物学研究跟通常的实验室研究不一样,它重视在野外研究大自然,强调要尊重大自然,把敬畏自然作为一个前提条件。在敬畏自然的条件下,我们能够更深切地理解大自然史诗般的进化历程。博物学不应当是少数科学家关起门,在实验室里或把大自然圈起一个框、一个巨大的牛圈羊圈来做研究。

博物学不是传统意义不断冲击记录的论文大赛,百姓从事博物学并不要求发表论文,写点自然随笔是可以的,不写也可以。

博物学强调知识、情感和价值观的“三合一”,强调鉴赏性、体验性,它将会导致我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它也是焦虑的现代人寻求一种休闲的生活方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帮手。

博物学提倡亲自实践,尊重荒野,要时常感受荒野,如果条件不允许也要尽可能强调户外活动,在小区、街边、公园开展活动也是可以的,总之尽可能去亲自观察、尝试。这样一来,博物学可以在常识和现代科学之间提供一个缓冲区,它是公众理解科学的一个窗口,在科学传播的意义上,它也应当优先得到传播。

博物学将提供更完整的世界观,它也提倡一种新型的伦理观。通过博物学我们可以强调大自然的权利和共生理念。人类的历史并不只是打打杀杀的历史,自然界的历史也不完全是某物吃某物、你死我活的生存斗争的历史。实际上有斗争也有合作,而且合作的时候占大多数。

如果有人说,历史上的博物学并非这样,博物学家也做过许多坏事,那么,我们希望新的博物学是这样,我们有权盼望一种新科学。

博物学可以使我们心情舒畅,可以让我们静下心来,让我们谦卑、感恩、敬畏,生活得更加充实。

按理说,博物学应该成为我们教育系统所倡导的素质教育或素养教育的一部分。我们的教育系统培养出来的学生应当学会科学地分析、人文地思考问题,也要学会利奥波德所讲的“像山那样思考”,懂得物与物相互依赖、人从属于大自然、人类要长久生存下去这些简单的道理。世界上除了我们人之外还有其他物种,人不过就是万物中的一种而已。

总之,博物学是普通人与其周围大自然打交道的学问。我们应当在大众层面重新启动博物学,通过它培养对大自然的情感,尊重自然、理解自然。博物学有可能起着桥梁作用,使大家更好地欣赏自然,积极参与科学,加入到保护大自然的行列。

书评(媒体评论)

《昆虫记》熔作者毕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以人性观察虫性,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

——巴金

《昆虫记》一方面用人性观照虫性,在昆虫身上倾注了深刻的人文关怀:另一方面又用虫性反观人类生活,思考人类的生存状态、生活态度、价值观念等等,睿智的哲思跃然纸上。

——鲁迅

法布尔是无法效仿的观察家。

——达尔文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昆虫记(上下)/我的第一本博物学名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法布尔
译者 梁守锵//鲁京明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1165379
开本 16开
页数 32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55
出版时间 2010-01-01
首版时间 2010-01-01
印刷时间 2010-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启蒙益智-科普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54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Q96-49
丛书名
印张 20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55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0:29:39